爱尚小说网 > 东汉问鼎 > 第三十一章 引狼入室

第三十一章 引狼入室


  青州刺史龚景,还真不是酒囊饭袋。

  当潘闾等人赶到州城的时候,就现城里的兵卒在驱赶太平道的人。

  虽然没有见血吧!但也算是手段激烈。

  这回连城门口都不好进了,前面排着一队人。

  都等着城门卫筛查呢?别人还好说,潘闾身上可背着通缉文书呢?

  王灿上前试着使点银子,连插个队都不行。

  韩曦站了出来,“公子,得罪了。”

  潘闾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韩曦打了一巴掌,只听见她说,“你这个负心人,去找你的梁雪吧!”这一幕很多人都看见了。

  李林甫从后面推了潘闾一下,“追啊!”

  韩曦动作灵活,她能躲过管亥的追杀,可不是什么柔弱女子。

  轻易的就饶过了城门卫,进入了城中。

  潘闾冲过去的时候,城门卫就想着阻拦。

  潘闾一把钱就撒了过去,“有急事。”

  城门卫愣了一下,正好留了一个缝隙,潘闾就像一根针插了过去。

  官家不管私事,更何况还有钱拿,城门卫也就没追。

  连忙维持城门口的秩序,一天天事挺多的。

  潘闾左半张脸就感觉火辣辣的疼,无语的看着韩曦,“你就不能轻点吗?”

  “轻点能骗得过人吗?”

  潘闾觉得韩曦这就是趁机报复啊!埋怨潘闾这一路上对她呼来喝去的。

  李林甫等人也6续进来了,最后在一处客栈下榻。

  说是客栈,却是残破的厉害,那梁上都掉灰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好的客栈都有刺史府的人排查,只有这偏僻地方的客栈才没人顾及。

  “先生,事不宜迟,看样子这城中我们不能久待,你就说怎么办吧?”

  这一路上潘闾问过很多次,但李林甫就是不说。

  还在那卖关子,说是时机未到。

  现在他不说都不行了,由于太平道的关系,整个州城变得守备森严,想做点什么都难了。

  “不管是刑罚方面的底文,还是普通的案牍,都汇集在刺史府的文库之内,只要把文库烧了一切就跟着烟消云散。”

  “先生你没说笑吧!这种事怎么能硬来呢?我的通缉文书粘贴各地,一查不就查到了吗?”

  “查到又如何,没有实据就不好定案,公子你又没得罪什么权贵,不会有人刨根问底的。”

  文库一烧,整个刺史府就会跟着乱。

  潘闾的事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大事,更大的事有的是。

  等查到潘闾身上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那个时候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李林甫的想法虽险,但的确大有可为。

  刺史府在州城的中心,用固若金汤来形容都不为过。

  也就是太平道闹得,要不然刺史府也不会有这么多人。

  潘闾带人在周围绕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看来光靠自己是不行了,怎么也要抓一个刺史府中的小吏,问问里面是什么情况。

  当值的不好抓,那些闲赋的就容易多了。

  武安国恰巧此时从刺史府出来,一眼就认出了赫连勃勃。

  实在是赫连勃勃太扎眼了,紧接着才看见了潘闾等人。

  大步的就迈了过来,赫连勃勃就想动手,他对潘凤也是印象深刻。

  “不要冲动,看看再说。”

  武安国来势汹汹,“你们是来闹事的吧!”

  李林甫笑了,低头哈腰的,“将军严重了,我们哪敢啊?”

  “泰安县距离这州城可不近啊!”

  “其实我们是来投奔你的。”

  潘闾愣了一下,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真的?”

  李林甫都说话了,潘闾也不好不配合,“实在也是走投无路,请将军收留。”

  武安国根本就没有拿正眼看潘闾,而是看向了赫连勃勃,“你不是很厉害吗?”

  “我听我兄弟的。”

  还不得潘闾解释,“也是那帮太平道的人太猖獗了,尤其是在城外,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啊!根本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双拳难敌四手,我们就想着重新换个地方谋个营生。”

  “在下也不敢欺瞒,我们是恰巧碰到了将军,才....”

  武安国一摆手,“行了,还知道说实话,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算你们走运,跟我走吧!”

  也就是因为赫连勃勃,要不然武安国才不会破例呢?

  潘闾带来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太少,总得留个后手吧!

  就这么跟武安国走了,没个交待怎么行?

  “将军是这样的,我们带了一些家眷,还没有安置好,明日可否再登门拜访。”

  “也好,就去我的府上吧!”

  事情出现了转机,那么只能因势利导。

  跟在武安国的身边,自然多了一些出入刺史府的机会,只是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武安国,可是这刺史府中难得的明白人啊!

  听说这龚景驱除城内的太平道,就是他献的策。

  次日一早,潘闾和赫连勃勃就去了武安国的府邸,这种事人多只能坏事,两个人就够了。

  再说了人多,武安国还未必能收呢?

  这习武之人啊!起的都早。

  等潘闾看见武安国的时候,他已经满头大汗了,把长锤扛到肩头,“你来了,下来比试比试。”

  这话自然不是对潘闾说的,赫连勃勃也不惯着,直接就来了一个翻身斩。

  刀锋由上至下劈了下去,颇有把武安国一刀两断的架势。

  “来的好。”

  潘闾就不明白了,这有什么好的?

  好战之人啊!真是让人搞不懂。

  潘闾就在一旁的台阶上坐下了,好东西看多了都会腻的,更别说是‘打铁’了。

  都一刻钟了,二人都没有停手的意思,这是要分出胜负啊!

  潘闾开始担心了起来,千万别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一双小肉手,从后面环住潘闾,“抱抱。”

  潘闾回头一看,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跟武安国长得还挺像,应该是他的儿子。

  还穿着开裆裤,那就别怪潘闾心狠手辣了,伸出了罪恶之手,弹指神通。

  眼前这个小子,那是哇哇大哭。

  潘闾连忙把他抱住,算是补偿吧!

  “你是哪家的?”

  武安国一听这哭声也就不打了,从潘闾怀里接过孩子,“好了好了,别哭别哭。”

  这个时候丫鬟跑了过来,“将军恕罪,小公子是自己跑过来的。”

  “赶紧抱下去。”

  武安国拍着赫连勃勃的肩膀,“是条汉子,以后就当我的近卫吧!”

  “那我呢?”潘闾指了指自己。

  武安国是真瞧不上潘闾,小白脸一个。

  可谁让是买一赠一呢?想要留下赫连勃勃就必须留下潘闾,“你也当我近卫吧!对了,其他人呢?”

  “在下也是薄有资产,总不能都来麻烦将军吧?”

  这武安国平时也挺忙的,没过多大一会,就要去刺史府议事。

  潘闾也是死皮赖脸才跟上去的,要不然武安国都不想带他。

  这刺史府真是内有乾坤,处处都是窄道高墙。

  要是真有贼人闯进来,还真不好放开手脚。

  武安国这一进去,就有一点三堂会审的感觉。

  刺史龚景坐在主位,别驾方准、长史海沪分别左右,还有什么主簿主记一些人,但唯独这武官之位只有武安国一人。

  自古以来文武对立,潘闾怎么觉得不是好事呢?

  突然潘闾有点后悔跟着来了,怪不得潘闾刚才要把赫连勃勃带上,按理来说刚刚投效怎么也该熟悉熟悉才是啊!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武安国挺有心眼啊!

  “末将武安国,拜见刺史大人。”

  潘闾等人也跟着低头了。

  “将军无需拘礼,入座吧!”

  潘闾在后面听了一大堆,感觉云山雾罩的,一点实在东西都没有,最后龚景才说了一句整军,潘闾才知道这些人想干什么?

  整军,无谓就是整顿兵马。

  这龚景可是一州主官,按理是不能沾染兵权的。

  武安国也是早有准备,整军这么大的事,当然会有一点风声了,“大人是想扩军。”

  “然也,太平道心怀不轨,我们自当要保一方平安。”

  “那末将这就去招募新卒。”

  “等等,军中之事操劳,光凭将军一人我心甚愧,不如一分为二各自掌军吧!”

  龚景这才是杀招啊!明摆着要分润武安国的兵权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算是武安国勇烈,面对着一州的文官,也不好拒绝。

  “不知,另外一个掌军为谁?”

  “进来吧!”

  一个中年大汉走了进来,满脸络腮须胡,显得很是不凡啊!

  “末将龚都,见过诸位大人,武安将军。”

  武安国皱了一下眉头,这龚都可不是什么本地的将领,武安国见过都没有见过,听口音连青州人都不是,满嘴的南方口音。

  可刺史龚景就是南方人,而且这龚都也姓龚,难免不会让人多想啊!

  这就是要安插自己人啊!直接说不就好了吗?

  而潘闾的反应比武安国更大,这龚都可是有名的黄巾将领啊!

  不是要驱逐太平道吗?让龚都为将,岂不是引狼入室,简直就是取死之道。

  “大人,目光如炬,这龚都一看就知道是员良将啊!”

  武安国还没说话呢?长史海沪就说话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拍马屁啊!那么大的声。

  其他人还附和,真是一群蠢才。

  (本章完)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23hh.com/book/135/135363/689037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