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九域战歌 > 第11章 东界

第11章 东界


  一大队灾民开始浩浩荡荡地走进西山。

  往山脚行进半里,转个一面山峰,出现一道大峡口。

  峡道宽不到两丈,却从山脚直通天顶。天光从峡顶透射下来,穿崖凿壁,如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峡道两侧乱石突兀,看上去像两排凶恶锐利的狼牙。

  “想必,这便是传说中的龙牙关了!”

  锦言看着顶透天霄的峡道,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若没有这道峡谷,这么高的山崖,恐怕连神仙都飞不过去!”

  封元道:“不错,这便是龙牙口。这道峡谷是进入西山唯一的通道,若想从其他地方进入西山,是绝对不可能的。附近的村民进西山采猎,大概都是由此进入,十里铺村世世代代,便是全靠这个峡道生存。”

  走进龙牙口,里面是一条完全由石缝构成的天然通光隧道,隧道时宽时窄,宽阔的地方足可建造好几栋大房子,窄的地方仅能容两三人并行通过。微微令到感到奇怪的是,每到特别狭窄处,都有人工修凿拓宽过的痕迹。

  隧道一路冉冉向上,偶尔也有一段平坦,但很少会有下坡路。整个峡谷里面连一根野草都不长,从头到尾见不到一个活物。

  峡谷曲曲折折,一行人苦行了大半个月,但这条峡道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灾民们囊中大多已没有粮食,这大半个月下来,便饿死了一小半。还好进入峡峪深处,竟然偶尔可遇到一些冒水的石泉,否则,不说饥饿,人们渴也得渴死。

  峡底阴湿寒冷,与外界的气温相差极大。此时值当盛夏时节,人们刚从外面炎热的环境中而来,大多衣衫单薄。久经饥荒的人,体质本来就弱,现又埋进这深长阴冷的峡底隧道里,饥寒交迫之下,便有许多人相继得寒湿病而身亡。

  也不知在阴湿的峡谷底走了多久,这一日,人们终于穿过了隧道、走到另一端的狼牙口。走出峡口,见眼前豁然一亮,人们无不大为振奋。

  出了峡谷,外面是一片老松林。几抱大的古松一棵挨着一棵,挡住了远望的视线,也不知道这片老松林有多宽多广。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片古松林在这样的大旱之下,竟然还有一点残绿,树叶并没有完全干枯。

  众人见了半绿的松林,俱是狂喜,立即争先恐后,都涌入林中抠松脂、刨茯苓、捡琥珀。(物志记载:古松,余气结为茯苓;千年松脂,凝而成为琥珀,可以用来辟谷延年。)

  “野猪!快看,有野猪呀!”

  人们正在忙着抢松脂茯苓,突然听到有人兴奋的叫了起来。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前面不远,果然有两只大野猪在哧拉哧拉地嚼着松子。

  “真的有野猪!这真是天赐的美餐啊!”

  两名天绸帮弟子最先抢上,两道白绫递出,各飞向其中一只野猪。

  那两只野猪来不及逃跑反抗,便双双被套住了脖子,两名天绸帮弟子手上一发力,两只野猪闷嚎了几声,立即被绞死。白绫一带,两头几百斤重的大野猪便被卷了过来。

  得了两头大野猪,人们兴奋异常,马上轮刀动剑,割肉剃毛。又纷纷找来干柴,分肉的分肉,生火的生火,削了烤肉的尖叉,喜滋滋的商量着野猪肉要怎么弄才更好吃。

  大荒之年,人们也不知道有多久没吃过肉了,想着香喷喷的烤肉,人人都口水直流。

  但火刚刚生起来,肉还没上架,忽然林中响起了一阵阵急骤嘈杂的踩叶声。接着,一股林风贴着地面席卷而来,地上落叶扬起,遮光蔽目!

  刚刚生起的火堆被乱风一刮,火星四散,林中顿时火起。风助火势,转眼之间四周便成了一片火海,满山烟火弥漫。

  “不好,这是松豕!”杜文甫忙叫道,“松豕是野猪中的异种、群居猛兽,伤害它们的同伴会引起仇恨。松豕群会攻击人的,大家快跑,退到峡道里去!”

  其实用不着杜文甫提醒,见到气势汹汹而来的野猪群,早已经有人撒腿往后面的峡道里跑。

  但大多数人想跑已经来不及了。一大群松豕来势汹汹,跑得飞快,转眼便已经冲进人群,嚎叫着疯咬乱撞。后面漫山遍野的野猪铺天盖地而来,不知道数量有多少。

  此时火势已经大起,人们慌不择路,一片混乱,浓烟大火中只听到一阵接着一阵的惨叫。

  封元急忙指挥老弱妇孺先往后退,逃回到峡道里,勇武精壮之士纷纷挺身而出,在后面抵御兽群,且战且走。

  人群中虽然有不少勇武之人,但松豕数量太多,加上人们处于逆风方向,烟熏火燎之下,人们根本无法挡住兽群疯狂的攻击。在后面抵挡断后的人坚持了片刻,有的被野猪踩伤咬伤,有的被烟火呛烧,转眼便死伤了数十人。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人们才好不容易全部退回到了峡道内。

  但野猪群穷追不舍,突烟冒火向峡道中冲撞过来,竟是悍不畏死。

  幸好峡道入口不宽,又有锦言、方红渊、刘姻三人带头,领着几十名武艺高强的人在门口轮流死守,把峡道口牢牢封住,才勉强把兽群挡在在外面。但松豕依然像发了疯一样,前仆后继的不断向峡道入口扑来。

  畜生虽然凶猛,但终究只是凭着些蛮力。数十人拿着刀剑挡在峡道口轮流死守,松豕群对峡道里的人也无可奈何。

  杀了一个多时辰,外面野猪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几乎把峡口堵死。松豕们见无论如何都跳不进来了,这才十分不甘心地逐渐四散退去。

  而峡道外面早已成了火山火海。

  这一场火,连山接岭,连连烧了十几天方才走远,山火一路西去,也不知要烧到何时何地方休。

  外面刚被大火烧过,焦热难当,人们只好在峡谷里吃野猪肉暂避一段日子。

  ……

  两个多月过去后,艰苦的西山之旅终于熬了过去。

  一路上说不尽山川险阻、路途艰难,也说不尽忍饥受渴、风餐露宿。

  灾民们穿荆棘、跨险壑、攀高山、爬大崖,虎豹狼虫、恶瘴毒物无不遇过。路上伤的伤,亡的亡,当初一万多人,到如今存活下来的,只剩下了区区四五百人。

  穿越西山到现在还能幸存下来的,不是身怀武功道法的能人,便是那些受了特别照顾的孩童。

  不过也有极个别的纯粹幸运者,比如杜文甫。

  一行人已尽数衣衫褴缕,但是,人们看上去反而比两个月前精神了许多。此时,人们面上已全无一丝饥饿之色。

  近段时日来,每往西行进一程,干旱的迹象便减少一分。荒山之中恶兽成群,人们渴饮兽血、饥食兽肉,渐渐的不用再受饥饿的折磨。但是人猎兽,兽亦捕人,在杀兽为生的日子里,大多数人都丧生在了凶禽猛兽的爪牙之下。

  又走了几天,山势转平,丘壑渐少。

  登高放眼一望,前方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茫茫荒野。

  但这片原野也有山峦,只是地势很低而已。封元对众人说,这便是传说中的“殁骨之地”熙州荒原了。

  初入熙州荒原,人们都担心吊胆,生怕一不留神便踏上了鬼门关。又不知什么时候会遇上无影无形的芳华结界,所有人遵循了封元的嘱咐,心中只想着善事,诵经的诵经、念佛的念佛,不敢有半点邪恶的念头。

  谁知一连走了好几天,却全无一丝险象,人们在荒原上遇到的最大危险,也不过是偶尔出现的三五只虎或一两群狼而已。

  在荒原上走了几天,人们不但不再担忧,反而有些欣喜。因为一路西行,风景渐绿,虽然草木仍然有些干萎蔫黄,但人们能感觉到一片肥沃的绿州就在前方。

  千古荒芜之州,其上本无道路,人们只是凭借着日出日落的方向,穿越荆棘,一路向西。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急不可待地早早起身赶路,恨不能一脚便踏入芳华域那个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此时,一路行见,人们对封元所说的芳华结域的存在性已经深信不疑了,所有人只盼着能尽快到达那里,早日解脱了奔波之苦。

  行至卯辰交牌时分,艳阳出海,朝霞灿烂。此刻已是初秋白露时节,晨风爽习,地气淳香,人们惬意舒怀地走在路上,不像是赶路,而是在享受着久违的清新晨光。

  ——晨光之中,草叶上又有了露水。

  正行间,忽然隐隐听到淅淅的水声入耳。

  听到水声,大家都振奋起来,便循着水声前去。

  但那水声似近实远,走了大半天,也还没见到水流的所在。众人循着水声翻过好几座矮山、穿过一片灌木丛,一直走到烈日暴晒的大中午,跑得汗流浃背,转过一个青石山坡之后,水声才突然变大。

  再山回路转地在几座青石峰下转了半天,走出一扇摩天巨门般的石峰关,哗哗的流水声陡然变成了响彻的轰鸣,原来里面别有洞天!众人只觉面前一凉、眼前一亮,只见别开生面的光明世界里,一帘宏伟清朗的大瀑布滔滔然侧挂在眼前。

  瀑布高达万丈,一铺几里开外,宽不知有几何。瀑布下面是个广阔得看不到边际大水潭,或者说是一条巨宽的大河!瀑布落入水潭之后,沿着宽阔的河潭潺潺向北斜流了几里,落入白云茫茫的深涧而消失。

  瀑布侧岸峰崖奇秀,稀疏分布着常绿的古老崖木。

  飞瀑灌入河潭,激起的滔滔白浪,把整个河潭雾化得如迷似幻。

  白雾茫茫的河潭之上,一座巨大的白石飞桥横空而走。石桥自东向西从此岸而起,桥的另一端竟是直直通达飞瀑之下,由于瀑布飞洒的水雾笼罩住了视线,人们也看不清飞桥的那一头延伸到潭心之后到底走向何方。

  此情此景突如其来,景致壮观而惊人,人们惊叹观摩了老半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走,那边看看去!”

  在锦言的带头下,众人走到飞桥的此岸桥头,只见桥头边有一方小石碑,石碑上镌刻着七个古体大字:

  ——芳华东界,洗心渡。


  (https://www.23hh.com/book/23/23439/137567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