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九域战歌 > 第16章 芳华域

第16章 芳华域


  芳华域,众人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候。

  也不知道这一觉睡了多久,或者说昏迷了多久。人们只依稀记得,在逃命一般匆匆冲上洗心渡白石飞桥、冲进瀑布下的重重迷雾之后,又不知跑了多远多久,便在水雾石桥的尽头被吸入了一个幻境流转的黑洞中。

  对于那种“黑洞”,在场人里除了极个别没见过世面的普通老百姓或者年纪幼小的孩童之外,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其实那是出入暗域结界的传送镜。暗域传送镜在世间已发现的兽冥域、琼灵域、明光域等暗域结界边缘都能见到,江湖修炼界的人对它更是再也熟悉不过了。

  暗域传送镜里的镜相幻景都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换的,所以暗域传送镜传达的终点具有不确定性,人走进什么样的镜相,便会被传送到什么样的地方。

  只不过令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世间已经发现的各大暗域,传送镜都是在暗域结界的界墙之外,而这个芳华哉结界的传送镜,却是隐藏在结界的界墙之内。偏偏芳华域的结界又无影无形,难怪传说为世间九大暗域之一的芳华域,千万年来都有人能找到。

  芳华结界的“纯善”界墙竟然如此厉害,能将功力高如“土圣”那样的人都瞬间幻灭,那么可想而知,那些偶尔涉足到芳华域的人,恐怕也都已被芳华结界化灭掉了。

  但那一切的一切,现在对于这队终于进入了芳华域的逃荒难民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反正这队难民/运气足够好,步入芳华域的传送镜时,镜相里显示的是一片大好的金秋田园风光。

  此刻人们陆续醒来,擦亮眼睛一看,惊喜的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生机勃勃、景色怡人的美丽环境之中。

  四顾一望,眼前是一片广阔的小草原。草原东、南、北三面远远有群山环绕,构成了一个宽广的盆地地貌;而西边,太阳西行的方向,却是视野一片开阔,顺眼望去如同一条阳光灿烂的光明大道。草原上有许多野牛野羊成群结队自由徜徉,一派悠闲如画的自然风光。

  这芳华域里,果然是一个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

  一眼看去,这里像是一个从来没有人烟的地方,可仔细一看,原野之中却隐约有田垅的痕迹,似乎曾经有人耕种过,这个小草原,在很久以前应该是一片肥沃的田地。

  但很显然,如今这里的田园已经尽数荒芜。平原周边见不到任何房屋建筑,也不知此地荒芜了多少岁月。

  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分,草原之中,一条河流在夕阳下泛着粼粼的金波之光,蜿蜒西去。

  水流澄澈、天空明净,此刻夕阳美好、晚景醉人,正是大好的金秋时节,这个世外桃源,哪里还有一点灾荒的迹象?

  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确定,这里,一定就是封元所说的芳华域了。

  众人沐着金秋的夕阳,呼吸着已经有好几年没呼吸过的新鲜空气,感觉神清气爽,心情非常的好。几百人循着河沿的沙滩顺流游走,只见河滩上彩贝成堆,河里面庞虾大蟹、老龟巨鱼,多不胜数。

  走了几里地,忽然遇到一座拦河大坝。

  河坝左右各有几条大水渠分出,显然是引水灌溉田地所用,于是人们更加确定这个小草原并非一个原始的荒原了。

  又沿着一条大水渠走了一段,人们看着沿途的风光,越来越兴奋了:此地水源丰足、良田万石,真是一个长久定居的好地方!如果在这里落地生根,将来过的一定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一大队人走到一片荒田的小灌沟边,锦言弯下腰、挽了挽破烂的衣袖伸手进灌沟摸了摸,“泼喇”一声,捞起一条两尺多长的大草鱼,笑道:“哈哈,真是山美水美鱼更美!”

  他手里捉着那条不断挣扎跳动的大鱼摆摆,兴奋道:“大伙猜猜,这条肥鱼有多大岁数了?呵呵,你们看,这遍地牛羊、满河鱼虾,还有那满山遍野的野兽野果,养活我们这区区几百个人是绰绰有余了。看来,咱们以后大可免去了那刀耕火种之苦。”

  “那是!单这沟里的肥鱼就够咱们吃个好几年了,还耕什么田、种什么地呀?”

  “比起水里游的,我还是更喜欢吃山里跑的。”

  人们一个个兴高采烈。

  “嘿嘿,其实地上爬的也不错。”一名面目狞丑、眼窝深陷的骨瘦老头随众人冒了一句。见所有人突然向他看来,又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是说,其实……其实田鸡呀什么的,烤了吃味道也不错……”

  “对,不错,不错!”众人报以呵呵一笑。

  也有人开玩笑道:“呵呵,您老不会是专爱吃毒蛇蜈蚣吧!”

  一想到可以不必耕田种地,锦言更是高兴了:“这下好,在下浪荡江湖多年,反正是懒惯了的,至少,今天晚上就拿这条鱼对付算了……咦,小阳,你傻盯着我手里的鱼干什么,想要自己抓去呀,这沟里有的是。我说,大家随便捞,啊,别客气,哈哈,哈哈!”

  方红渊也弯腰从沟中捞了一条大鱼出来,但比了一比,没有锦言手里的那一条大,便放回去又重新抓了一条更大的。

  看着手里肥美的草鱼,他一向僵冷的脸上竟然也露出了笑容,说道:“这里的鱼虽然肥大,岁数却不一定高,大概是因为这里水土肥美,鱼虾长得快而已。看,”他摆转鱼头指了指不远处一丛已经黄熟的野稻谷,“那里还有稻子呢,想必不久前这里还曾经有人居住。”

  杜文甫四处望了望,说道:“那也未必,依我看,此地至少已荒了有成百上千年了,不然这原野之间,哪来那么多野兽肆意游荡?况且,封大师说他以前曾经来过芳华域,却没说过见到芳华域里有人。”

  说到封元,他忽然一阵难过,神情严肃了下来,说道:“我们一路逃荒,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实在是不容易。以后我们在此地久居,要好好的生活繁衍下去,才对得住一路上亡去的同伴们,才不枉封大师的一片苦心和献出的宝贵生命。”

  说起封元,众人突然都不再说话了,高昂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悲沉起来。

  过了片刻,锦言首先打破沉默:“杜丞相说得极是。说不定这一场大灾荒下来,外界的人类都已经灭绝了,为了缅怀亡去的同伴、为了纪念封大师的功德、为了种族的传承,咱们是应该,不,必须!必须在芳华域安心定居下来,好好的繁衍子孙。”

  “说得好!”

  “说得对……”

  人们纷纷叫道。

  待众人安静下来,锦言忽又叹声道:“唉,只可惜封大师已经走了,否则他老人家精通风水,一定能找一片大益人丁的风水宝地让大伙居住。而如今呢,这里地方虽大,我们却不知在哪里安家更好。”

  “我知道。”

  突然,一个稚气的声音说道:“术书有云:‘土星照,旺人丁;华盖靠,满堂孙。”

  说话的,竟然是一路沉默寡言的封明阳。

  林秋荧闻言捏了捏他的小肩膀,笑道:“念得倒像蛮在行的,那你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金星照’,什么又是‘华盖靠’呀?你看看这广阔的天地,我们住在哪里更好呢?”

  虽然封元刚刚故去,但江湖儿女性情不羁、放得开,此时身处这片风光大好的世外桃源,她也索性抛却悲伤,放开心怀。

  封明阳胸脯一挺,两手指东指西,一本正经地道:“在风水学上,‘照’,指的是对面之山,即面山,又称望山;‘靠’,指的是背面之山,即靠山,无论阴宅阳地,都遵循这个道理。

  “照山按其势其形,可概分为五类:山圆如宝,是为金山,金山主富;山立如木,是为木山,木山主秀;山折如波,是为水山,水山主灵;山尖如焰,是为火山,火山主贵;山方如墩,是为土山,土山主丁。

  “自古达官显贵之地,面照之山多有‘笔架山’,即尖峭超群、状如削笔之山。像杜丞相叔叔这样的文贵人物,或是祖屋之居、或是祖坟之地,一定有尖峰相照;像一些诗画名人、奇秀绝艳之类,祖居祖宅多有木星相照;像一些武学奇才,仙道奇侠之类,祖居祖宅多有水星相照;像一些大富巨贾之类,祖居祖宅多有金星相照;像一些子孙繁茂人家,其祖居祖宅多有土星相照。”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众人直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所有人无不惊讶地看向这个平时寡言少语的小男孩。他此时说起话来竟然一洗常态,完全没有了半点呆沉的模样,反而像是一位博学多识的成年人一般,侃侃而谈。尽管人们不知道他所说的内容有几分正确,单凭他今天这特别表现,也对他信服了几分。

  此时人们或想,看来在风水相学上,封明阳已得到了其父的不少真传,只是不知道他在武功道法上的修为,又是如何。在行家眼里,怎么看,封明阳从外表上看去也不像是一块修真练武的材料。

  只听封明阳继续道:“‘华盖靠’,指的是宅居背面有高山大脉相依,大凡建居,一般而言需依山傍水为上吉。”

  他指了指东面的高大群山:“你们看,这里四围都有山,但论龙论脉,要数东边的山最高最大,可作为建宅居住的靠山。如果我们背靠东山而居,大门西开,那么西边那些远山便是照山了。”

  再一指西边的远峰蒙影:“再看看,西边那些照山之中,峰形有尖有圆,有折有立,还有方。若是想要多生子女的人家,应该让家宅的大门正对方形之‘土’山,以旺人丁;而有其他想法的,可另选择其他的峰形相照。”

  他这一番话全都说得有条有理,似乎还颇有见识,等他说完,人们都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众人的赞扬,封明阳并没有丝毫的骄傲得意之色,只泰然处之。

  “也可以把西面的山当作靠山,东面的山当作照山。”

  他认真补充道:“靠山大而照山小,则内实而外虚;照山大而靠山小,则家底薄而门面壮。务实人家,宜选‘大靠’;而爱名之家,可选‘大照’。明白了这些道理,即使不懂风水的人,也基本上可以择地选居了。”

  杜文甫笑道:“这里与世隔绝,我们还谈什么名声、图什么面子呢?不如就依你所言,我们都以东山为靠、坐东朝西居住吧。”

  说着问众人:“大家觉得如何?”

  “当然行,就这么定了。呵呵,‘地灵’的传人,怎么说也该算个小师傅吧!”

  众人笑道。


  (https://www.23hh.com/book/23/23439/137568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