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282章 币货之争

第282章 币货之争


  今日朝中的主要议题便是大新币制,即欲要完全去除前汉的五铢钱,改用新钱。

  几乎所有人早就得到了消息。

  前殿内,在皇帝来后,他们的目光大多集中在最前方的太子王临,及武王王匡身上。知道新币之矛盾,主要在这两人身上。

  朝会过后,天下人即可知,是用泉货来代替五铢钱,还是用那传说中的大新通宝。

  当然,最重要的在于,武王提出的新币制,很多人都带着困惑。

  新币制,和现下,及前朝的币制,会有何不同?皇帝又会是何种态度?

  好在皇帝上朝后,有专门的侍从,将武王的奏书从头到尾念地年给了群臣。

  “中央钱行?”

  连王莽也睁大了眼睛,设立中央钱行,且从内府中单独出来,这又是为何?

  “是极,中央钱行,将监管举国钱币制造,发行之事。如金与钱币的兑换,与大秦等域外之国的钱币兑换,皆由此机构负责。

  此机构设立之后,当直接向陛下负责,向天下百姓负责。

  亦是有责任接受御史台之监督。”

  “武王之意,是将钱币督造之事,单独设立机构,以专门负责之。毕竟内府所管辖之事太多,担心会力不从心。”哀章出声道。

  他前两日才受命,王莽给他的期限是半月内离开常安,去往合浦,组建市舶司。

  殿中又是轰动,原来武王意在于此,很多人把目光注视在内府长吏段晨身上。

  只可惜段晨闭目,没有任何反驳之言。

  不少人见此,皆暗地叹息。

  “方才武王还说,朝廷不可大肆制造币货,那依武王之见,这中央钱行,当以何标准制造钱币?”大司徒出列问道。

  “大新之生产能力。”王匡说完后,见四周之人皆是茫然之色。

  这才晓得,和古人谈生产力,有些过于朝前了。

  他再次补充道:“即我大新之国力。换句话而言,即我大新之储备黄金,才是中央钱行的本钱。”

  一说黄金,所有人恍然大悟。

  但无论是前汉,还是大新,黄金的流通并不怎么发达,基本都是权贵常用之物。且内中的含量各有不同,有的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子。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生产力的底下,导致金矿的开采难度大幅度上升。

  “黄金啊!”最上方的王莽点了点头。

  他本意即有将金银收归于内府之意,但六子允许此中金银可以于天下百姓中流通兑换,却是与他的原意不符合。

  念及此,王莽的眉头皱了起来。

  下方一直沉默不语,看着朝臣与王匡争锋相对的王临,时刻观察着王莽的表情,他很快寻到了机会。

  他心中暗道,父皇对此定是不满,具体是何处不满,王临已有所猜测。

  “方才,我观武王说,允许各地开设钱行,莫不是与之前说的朝廷单独控制相矛盾?”太子王临抓住了这么一个点后,穷追不舍的问道。

  “太子当先听清楚本王所说的中央钱行的三大职能,即币货发行,朝廷管控,监管各地。各地的钱庄,其之币货,亦是为中央钱行所发行,这便是中央钱行的独立与特殊性。

  为何要在各地设立钱行,且允许私人办置,是为良性的竞争。受益人,终究是我大新之百姓……”

  “不可,钱行之事,只能是我朝廷管控,若任由各地私人设立,只怕会出现更大的危机,如之放贷之事,不法者,定会钻此空子!”太师王舜出言道。

  王舜言毕,王临一抬头,发现父亲之眉头继续皱着,当即知晓是他没有说到点子上,继而面向王匡责问道:“不光如此,既武王说如黄金,乃是中央钱行的本钱。亦当收归于朝廷,岂能任由其流通,还放在那百币之上?

  依我之看,用铜铁为材质即可。

  所以,武王之钱制漏洞颇多,远无泉货来的实在,外加造价成本之高,恐非朝廷能进行承担啊!

  到是大新通宝之形制,可由泉货借鉴之。”

  太子之语,令不少人暗暗点头。就连王莽那紧皱的眉头,也见舒展开来。

  王临心中暗自欣喜,看来自己收拾说道点子上了。

  不远处的王匡,可没想到这位太子兄长,用心竟是如此险恶,若真如他之言,那不就是空有其表?

  与他所的提议,背道而驰不说,前面所做的一切准备,皆是白费。

  好在,王匡对此早有所料。

  他从袖筒里拿出了统计出的奏表,出列向上首的王莽躬身道:“但请父皇,先看一看儿臣统计的各地币货报表,就知儿臣为何会以百姓利益为重,实行试验,非强加性的币货。

  那是因为,在新币制之下,儿臣有信心让天下百姓,心甘情愿的使用朝廷,及中央钱行的币货。”

  侍者将王匡的奏表呈了上去。

  王莽打开这一目了然的统计表格,当先是惊艳了一把。他居于朝中这么多年,且一步一步的踏上地位,还从未见过如此的统计方式。

  可当他看了那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后,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币货,竟也如此混乱?天下臣民,竟皆对刘汉的五铢钱念念不忘,如前两年发行契刀,错刀,所占之部分,竟也如此之少,且假币横行天下!”

  “正如父皇所见,若再加上太子所言之泉货,极易仿制,且强加推行之,混乱一如既往,将至天下臣民于何地?民生艰难矣!

  儿臣所献之大新通宝,仿造极难不说,与百姓之购买,亦是形成等价。

  为大新社稷,一劳永逸。,还请父皇三思。”王匡继续道。

  王莽踌躇,目光在群臣中游离道:“只是你这新币制,代价太大,发行若再加上那试验之法,进度恐是缓慢。

  一年……”

  国师刘秀恰在此时出列,面色认真道:“鄙臣昨日算过,上天有预示,新币之实行,当是以谨慎,且不可太过急迫,否则会激起民愤。”

  正当四辅先后表态,三公亦是各自发表意见,朝臣争夺不下时。

  一人忽然出列。

  “陛下,鄙臣以为,像太师之言,去除私下钱行之事,兴武王之币制,与太子相比,更为可行!”


  (https://www.23hh.com/book/255/255474/1741800.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