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331章 太子的阴谋

第331章 太子的阴谋


  身处王家庄子,时常于万卷书局间往来,看见那出产的笔墨,王匡不止一次的考虑过,要不要办个报纸?

  但他很快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大新的识字率还是太低了,完全没有多少受众。

  尤其是民间,可换个角度看,办理一个官方报纸,还有些前途,毕竟朝中官吏还是有不少识字的……

  这件事要做,也不会是他去做,得找个机会向未央宫上奏才是。

  辗转回到庄子,也是阳光最暖的时候,王匡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去了自家的农田和工坊转了转,还帮着佃农摘了几箩筐玉米。

  夫人孙婉则是在厨房忙碌着,据说晚饭她准备亲自下厨,做一道叫做“香辣莲子羹”的食物。

  为了这道她自创的美食,这位尊贵无比的兴武王王后在厨房足足泡了三天。

  无官一身轻的王匡尚在城外“度长假”,常安城内却吵开了锅。

  “胡闹!

  你们都看看,这夜郎郡大尹数月都做了什么?

  连百亩之地都没征买!”

  王莽怒气冲冲,将手里的奏报摔向了面前新册封的九卿和参加内朝议的数位大夫。

  身为九卿之首的太常区博嘴里暗暗发苦,皇帝于一年前强制推行王田令和限奴令,后虽经过几次大的修改,但依然下行困难。

  诸如,接受兴武王的建议,把富户中的多田之处,由强征变为朝廷“赎买”,再有官寺对无田者进行均分,可那价格,实在是不堪入目,和强征有何区别?豪强者怎会接受?

  真正的被“赎买”者,那些怨恨怕是早已化作洪荒巨流。

  区博感叹,兴武王所献出好一计策,本想缓和朝廷与豪强的矛盾,因考虑不周到,也被弄得稀巴烂。

  导致除了关中地区因为常安压力,推进有效外,余者之地,尤其是南方的夜郎郡等,再次陷入了停滞。

  限奴令更不用说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权贵买卖奴婢,不敢在明面上购买,只好依托黑市,那律令自然变成了空壳子。

  这些事,不用看地方上来的奏书,朝臣心里其实跟个明镜似的。他们自身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被两令打击的范畴。

  众人噤若寒蝉,区博却不能一直充当那“寒蝉”。

  皇帝的复古之意,他懂。可经历了数百年的变革,阶级观念已是深入人心,仿效尧舜之举,焉是那般容易?

  青州,夜郎等地的现状,让皇帝经历重重挫折,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方能“悔过自新”,是时候自己出马了!

  他向前迈了一步,抖了抖袖头,行礼道:“陛下当知,夜郎之事,乃预料之中。井田虽圣,而王田令多有不切实际之处,经过修改后,亦未能治本。

  其之症结,不在于律令,而在于内部。

  既不能根治,使之完全落实,又让民者对朝廷不满。且大新不过二年,万民新附,有青州之鉴,不得不防民心生变。

  介于此,为苍生计,鄙臣请废王田令!”

  一言既出,满殿皆惊。

  很多人都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位朝中老好人。

  区博,区冶子之后,平阳人士。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于朝中的人缘自是不差,和王莽同样交好。且从不口出妄言,做事亦是小心翼翼,附身新廷后,其之地位再度上涨,至今一跃成为九卿之首。

  王莽看着内殿案几上坐着的朝中重臣,再看了眼义无反顾的区博,抬起的手,忽的放下。

  不知为何,他于此时又想到了那日扬雄及六子的话语,实践和律令两者的关系。他本想效仿尧舜,均田于民,使得人人有田种。

  现当下,尤其玉米土豆传入大汉,导致田地的价格再度翻倍不说,豪强富户们亦是对土地看的极重,雇佣了大量的佃农。

  想着从他们手里“赎买”土地,分之于民,何其艰难啊!

  这即是现实,也是实践的结果。

  想到大新国内的稳定,甚至于边鄙之地于新廷的不认可与排斥,王莽冷静下来,心里不得不开始慎重考虑。

  “是朕错了吗?真要废除朕构想的王田之令?”王莽陷入了对自身的怀疑。

  下方左侧第一位的王临,一直在看茶杯。

  这自九江之地进献于宫里的瓷器就是精美,一看便可知出自于名家之手。

  瞥见父皇沉思的神情,王临脑中灵光一闪,眼睛亦是从茶杯的精美花纹上移开。

  “夜郎是个好地方,想来会很有趣吧!”王临心中自语,脸上浮现了莫名的笑意。

  近五个月的大讨论后,他这段时间,按照父皇的要求,正与朝中重臣一道开始着手设立五均市,可每想到里面的令法多多少少有那位六弟的影子,王临就感觉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按照各地现实,改良后的五均之法。适当的减少了一部分内容,像是设立的五均市,不再管辖民间所有商品的均价,变为必需用品,必须由朝廷统一定价,如盐,米麦等粮食作物。对于恶意囤积者,亦是有着非常严苛的律法加以限制。

  于副条令中还注明,若出现饥荒之患,朝廷即会开仓放粮,以平衡物价。

  其余的,像是大泽山川产物,依然征收一定赋税。不过也定下了标准,按照贫富等级分为了“上、中、下”三等。此之赋税的征收,是专门针对上户和中户的法令。

  茶叶,酒那些本打算由朝廷专卖的商品,在经历了朝臣数日的讨论后,依然延续旧例,实行征税制度。到是对于举国的金银铜矿山全部收归了朝廷,民众私下不得开采。可也有预留的空间,朝廷对于开采的矿山,可使用“外包”制度,普通商贾想要开采,包括煤山在内,都要有朝廷授予的开采权。

  内部的监督,则是由扩充后的御史队伍负责,设立的五均市同样要接受御史们的监察。

  许多人都知道,这位兴武王明面上没有参与五均六筦的讨论和修订,但每条每款都有他的影子。

  从政令商议期间,兴武王每隔数日即会向未央宫呈上一封奏书,皇帝令朝臣群议,使之加入修订后的五均六筦,就能看出兴武王在皇帝心中日益剧增的地位。

  皇太子王临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对这位六弟,乃至于皇帝的怨意都多了些。

  王临起身,站直,与区博相对而立。

  “父皇,儿臣不认为应该放弃王田令……”


  (https://www.23hh.com/book/255/255474/174184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