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过尽千帆与君离 > 第6章 返京

第6章 返京


  方淮这才不好意思地站起身面向坐在对面的三个年轻人:“让三位见笑了。方某人在此拜谢三位恩公相助小女的恩情!”说着就鞠躬作揖行起了大礼。三人赶紧站起来扶住方淮。

  赵嘉仪先道:“使不得啊方老爷!”

  萧景睿道:“我们相助敏月姑娘是举手之劳,万万受不得方老爷如此大礼!”

  言豫津也补道:“我们与敏月姑娘有缘相逢,既是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方老爷切莫与我们客气,这是折煞了我们小辈呀!”

  方淮起身坐回自己的主位上说:“几位不必自谦,你们的大恩我方家是一定要报的。看几位不是本地人,若不急着赶路敬请留在琴川赏游,我方氏一族必定尽全力招待各位!”

  萧景睿推辞道:“方老爷不必费心,我们还有要事在身,已在琴川休整多日了,明日就准备启程了。”

  方淮问:“不知几位要去往何处呢?”

  萧景睿答道:“我们要赶往帝都金陵。”

  “金陵?”方淮听完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眼前的三个年轻人,他突然意识到一些刚才因为惊喜和怒气而忽略的事,比如方敏月说他们几个劝退了上客栈抓人的府衙大人,再比如这位答话的年轻人被女儿介绍为“萧公子”,竟是当朝国姓……

  不等他发问,赵嘉仪站了起来前进一步对着方淮说:“方老爷,嘉仪有两个不情之请。我知道方老爷对我们的身份尚有疑虑,我愿意全部告之,只希望方老爷能够答应我的请求。”

  她这一席话却把萧景睿和言豫津惊到了,因为他们没有商量过要在方家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话已至此,方淮看起来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他们便没有出言干涉。方淮也答道:“赵姑娘请说。”

  赵嘉仪欠了欠身,沉声说道:“实不相瞒,这位萧景睿公子是当朝宁国侯与长公主的大公子,这位言豫津公子是国舅爷的公子,家母是已故的宁阳公主。他们二位千里迢迢来到蜀地就是因为我双亲逝世,奉皇上旨意来接我回金陵。一路舟车劳顿想在琴川歇息休整,才会有缘遇到令千金。”

  方淮是在商海沉浮多年的老江湖,眼前这三个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浑身衣佩与气质皆非凡类,他不是没有猜测过他们的身份背景。既已有心理准备,听完赵嘉仪的话他倒也不显得十分惊讶,而是镇定地起身前行,对她躬身拱手施礼道:“郡主有何要求,尽管向方某提。郡主和两位公子是小女的救命恩人,只要方某能够办到,定不会推辞。”

  见方淮态度清明,萧景睿和言豫津松了口气,赵嘉仪却心知自己的要求不见得会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语气不变地缓缓说道:“嘉仪请求方老爷答应我两件事。第一,我与令千金虽然只相处几天,但是我们二人一见如故、个性脾气极是相投,我想请方老爷同意我与敏月结拜为异姓姐妹。”

  赵嘉仪停顿下来,方淮笑道:“竟是如此荣幸之事,怎敢劳动郡主一个‘请’字!能与郡主姐妹相称那是敏月和我方府莫大的荣幸,只要郡主不嫌弃,方某人自然没有反对之理!”

  赵嘉仪见他答应得如此爽快,便继续说道:“多谢方老爷。只是嘉仪还有第二个请求,还望您能答应。”不等方淮回话她就接着说,“我想带敏月跟我一起去金陵。”

  此言一出,方淮果然不似刚才一般爽快,竟是面色沉沉地坐回了原位,坐在他身后的方敏月看不到他的表情,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虽说现在他同不同意也影响不了她要走的决心,但是这名义上的“父亲”刚才的威严之姿他们都见识过了,如果他反对,即使赵嘉仪他们身份显贵,要想将她带出这琴川城,也还是会有颇多障碍的。

  沉默了一会儿,方淮似是整理好了情绪,终于开口道:“月儿,这是你的意思吗?”

  突然被cue到,方敏月也忙不迭地按计划跑到“父亲”面前跪下:“爹,这是我和郡主共同的意思。我从未离开过琴川,如今神智恢复,又发生了这些事,继续留在琴川我也不知该如何自处。郡主对我很好,照顾我就像亲姐妹一样,既有救命之恩,女儿也希望跟随郡主以报恩德。求爹爹同意我与郡主同去金陵!”说完就把头朝着地上一磕,再不敢起身了。

  此时安顿好弟弟的方如沁也回到了这间屋子,站在柱子后面看着发生的一切,心中也是异常难过。她和方淮都对方敏月奇迹般的康复感到惊喜交加,都想用尽一切办法去补偿她这十几年所受的苦,却没想到她刚一康复竟然就要远去千里之外的金陵,这对亲人而言自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的。

  方淮看着跪在面前的女儿,心中不忍,起身将她拉起来,方敏月则按照“剧本”不动身地说道:“女儿不起来,父亲不答应,女儿就不起来。”

  方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你跟你娘一样死心眼。心里怪罪我,就不肯给我补偿你们的机会。”

  面对“父亲”突然而至的“铁汉柔情”,方敏月倒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只好继续跪着闭口不言。

  方淮站起身,又叹了一口气,眼睛望向上方说:“我看得出来,郡主是真心想要照顾你的,甚至比我这个当爹的还要做得好。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吧,出去见见世面也好。”

  一听这话,方敏月赶紧站起来高兴地揽住方淮的手连声说:“谢谢爹!谢谢爹!女儿一定会好好跟着郡主,绝对不会丢我们方家的脸!”

  赵嘉仪也赶紧对方淮施礼道谢:“多谢方老爷,嘉仪一定会好好照顾敏月的,绝对不会让她受委屈。”

  方淮道:“那小女就交给郡主了,她不知礼法,也无一技之长,若有什么过失之处,还望郡主多加教导和包容。”

  赵嘉仪重重点头。方淮又吩咐身后的方如沁为妹妹准备行礼盘缠、管家去内院把香炉祭品取出来准备方敏月和赵嘉仪的“结拜仪式”。

  “赵嘉仪,方敏月,自今日起自愿结为异姓姐妹,日后定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两个人直直地跪在后院开阔处临时搭好的祭桌前一人举着一柱香一字一顿地念着“结拜誓词”,这也是她们俩提前演练过的,由于演练的时候笑场率极高,她们一直将这段特别像现代人结婚誓词的话背到滚瓜烂熟才敢拿到人前操练。与此同时,禁不住方淮和方如沁的热情邀请,萧景睿和言豫津带着几个家丁去客栈把他们的行礼和福伯等人一起搬到了方府。

  这一晚琴川的方府格外热闹,丰盛的晚饭既是对赵嘉仪三人的谢恩宴,又是给方敏月的饯别宴。方淮和方如沁说了很多本想留在日后慢慢对方敏月说的话,让方敏月和赵嘉仪都想起了自己远在现代不知过得如何的父母家人,也跟着掉了不少的眼泪。方府通明的灯火整夜都未熄灭。

  翌日清晨,装满行礼货箱的三辆马车已经在方府门口准备好,用过早饭的众人一起往城门走去。方如沁和方淮带着方兰生一起将几人送到了城门外,方敏月和他们一一拥抱告别,承诺自己会经常写信回家,有机会也会回来看他们之后,就跟赵嘉仪一起上了马车,乘着马蹄声渐渐远离了这个小城。

  车马行出两湖区域就到了江左北部的地界,沿江下行将近一月的时间,一行人终于到了金陵的辖域之内。一路上赵嘉仪和方敏月没少琢磨讨论这个大梁帝都的情况,金陵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中国历史上以汉族统领的王朝都城都在南方,一直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国家统领之后,各朝的都城才渐渐北移。

  方敏月是文科生,但她当年选文科倒不是因为自己文史哲有多好,而是跟糟糕到极点的数理化相比她只能去学文史哲才能好好考大学。历史是她最大一块软肋,因为总是不肯用心去记那一大堆知识点,拖了她文综考试不少后腿。赵嘉仪面对这样不中用的文科生也是没有办法,方敏月反倒自己安慰自己:“历史都是人写的呀,谁知道教科书上的历史跟真正的历史有多大差距啊,咱们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最实在。”虽然知道她是狡辩,但赵嘉仪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她们两个已经能够预见自己到了京城必定会是与众不同的存在,但是既然有赵嘉仪的“郡主”身份当□□,只要她们多注意礼节,尽量不得罪人就是生存的最低标准了,尤其不能得罪有权有势的人。

  两天之后,沿着官道越过一座矮山,马车内的两人听到言豫津一句“终于到了”都掀开围布探头出来看: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至少有四层楼高的城门赫然矗立在官道的尽头,拱形门上巨大的匾额刻着“金陵”两个鎏金大字,城门前站着手持长矛身穿盔甲的卫兵,城门前的空地上有着零星几个摊贩,陆陆续续有人或者马车队缓缓地走进城门之中。赵嘉仪和方敏月都去过现代的南京城,但是那已经是明朝和近代革命洗礼过后的南京了,眼前这座金陵城自然是远在明朝之前的都城,光从这气势恢宏的城门就可以看出与秦淮河穿过的南京城是完全不同的,到底是天子脚下,威仪异常。

  他们的车马一路也没有停留,从进城门一直走了半个多时辰,停在了宁国侯府的大门前。一路上坐在马车里的两个人也一直掀着围布看着金陵城内的街市,倒是与电视剧里看到的差不多,金陵城地势平坦开阔,城内的房屋都是摊大饼式的散开分布,平民住的街区占绝大多数,多为一两层的平房,这样的路段极是热闹,绝大多数的路面都铺上了青砖,路边的店铺都挂着茶、布、药、酒这样的招牌。有的街区就能看得出是达官贵人的住地,高楼层的房屋较多,单独宅院的面积也大得多,相对清净一些。

  他们目前所在的宁国侯府就是这些显贵宅院中极其突出的一处,相比此处,琴川的方府则是十足的小家小户、太微不足道了。宁国侯府对面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影壁,刻有苍劲有力的“护国柱石”四个大字,萧景睿向两位客人解释道:“家父一生为护大梁河山四处上战场拼杀,这是圣上感念父亲为国效力亲手所书。”萧景睿说得谦逊,但两个人听了这番话都暗自对这位宁国侯生出一分敬意和一分畏惧。

  萧景睿和几位家仆一起将赵嘉仪和方敏月请进府内,顺着回廊连转几次之后到了一个四处装潢简约而精致的会客厅,一个穿着素色衣袍、面色恬淡、看得出来年轻时候必然也是个貌美之人的妇人正坐在屋内的主位上,她的身后站着一个侍女。萧景睿带着赵嘉仪和方敏月一前一后进屋,自己朝着妇人拱手行礼道:“母亲,孩儿已将嘉仪姐姐平安带回来了。”

  二人一听萧景睿对这妇人的称呼,心下便知这是当朝皇上唯一在世的妹妹、宁国侯夫人——莅阳长公主了。赵嘉仪赶紧上前边跪边说:“嘉仪见过长公主殿下。”方敏月则跟在身后跪下,连头也不敢抬。长公主立刻起身一手拉着赵嘉仪的手腕,一手扶着她的肩膀将她拉了起来:“嘉仪,快起来,让姨妈看看你!”

  赵嘉仪随即起身,刚抬起头就看到长公主的眼眶泛红,几乎就要落下泪来,便安慰道:“姨妈别难过。”

  长公主拉着她的手到自己的软榻旁坐下:“姨妈不难过,看到你平安回来,姨妈高兴还来不及。你母亲一走就是那么多年……你受苦了……”刚展露出一丝笑容的长公主立刻面上又涌上了愁云。

  站在一旁的萧景睿开口劝道:“母亲,嘉仪姐姐既已回到金陵,就别再提起这些伤心事了罢,姐姐回来是好事呀!”

  长公主用衣袖轻轻拂去已经滑出眼角的一滴眼泪,眨了眨眼睛对赵嘉仪说:“是啊,回来就好,以后你就在京城跟我们一起生活吧。你姨夫已经进宫去向皇上禀告你今日抵京,你就先在这里住下休整一夜,明日再进宫去见皇上吧。”赵嘉仪看着长公主流露出慈爱的眼睛连连点头。

  长公主这才注意到还跪在地上的方敏月,自当她是赵嘉仪的侍女,说道:“你也起来吧,别跪着了,在我这里你们都无需这诸多礼数。”

  “多谢长公主!”方敏月起身之前没忘了先象征性地磕了一个头。本以为自己作为一个在民主、平等的现代社会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要向不是自己长辈的人下跪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没想到在真正的权贵面前,自己的膝盖简直是本能地发软,毫不犹豫就跪下去、磕下去了。方敏月忍不住在心里暗骂自己“没出息”。

  长公主又和赵嘉仪聊了许多关于赵缅和宁阳公主的事,赵嘉仪把从福伯和容嫂那里听来的话加上自己“想象出”的东西胡诌了一通告诉长公主,对方思故人心切,倒真是说什么信什么。这期间萧景睿已经默默退出门去找言豫津了,方敏月却是一动也不敢动地直直站在门边看着这两个女人回忆其实她们都不知道的过去。也不知道站了多久,两腿酸痛得都快站不住了,一想到以后这样当下人站如松的日子还不知道有多久,她也在心里怀疑自己跟着赵嘉仪跑来金陵到底是对是错?在琴川当方家三小姐难道不比在金陵当郡主的丫鬟来得逍遥自在吗……正胡思乱想着,耳边终于想起了长公主让赵嘉仪回院去休息的话,方敏月替自己的两条腿暗自感谢了上帝。

  拖着两条几乎麻得使不上劲的腿,方敏月跟着赵嘉仪又七拐八拐地走进了宁国侯为她们一行人安排的居处“漪园”,这处院落内假山花草错落有致,有一间正房,两间厢房和四间连排的小房间,安顿赵嘉仪、方敏月和福伯等人也是绰绰有余了。方敏月进了院子也丝毫不敢松懈,直到走近正房把门死死地关上了,才敢四仰八叉地倒在床上连连哀嚎。赵嘉仪知道她刚才站得辛苦,才找个借口止住长公主的话头让她回来休息,她也在暗自思忖是不是该把自己这个“义妹”的身份向长公主或者宁国侯明示一下,免得她以后再受这种苦。

  休息到傍晚,宁国侯谢玉带着侯府世子、萧景睿的弟弟谢弼一起来到漪园看望赵嘉仪。睡了一觉醒来还不甚清醒的方敏月见到谢侯爷的时候,全身的发条顿时都拉紧了,因为这位宁国侯爷看起来实在是太一身正气了,面色浑厚、目露雄光、长身玉立。在他之前方敏月见过的最威严的长辈就是自己“老爹”方淮,现在一下从方淮过渡到谢侯爷,就算再没见识,方敏月也知道这两个人之间差了不知道多少个级别。

  但是谢侯爷对赵嘉仪是关爱有加的,嘘寒问暖的劲头也不输给长公主,除了战功赫赫的宁国侯身份之外,倒也是个慈爱的长辈。在回京的路上,方敏月和赵嘉仪都听言豫津说起过萧景睿“两姓之子”的非凡身世,现在见到萧景睿的弟弟谢弼,就发现他跟萧景睿大不相同,萧景睿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谢弼的彬彬有礼之中则还有些许小孩儿心性和几分由显贵身份衬出的傲气。

  三人在花园的石桌椅上坐着聊了不多时,赵嘉仪便跟着二人一起去正厅与长公主和萧景睿一起吃晚饭了。原本她在与谢侯爷聊起进京见闻的时候就借机提起方敏月是自己“十分重视的义妹”,但是谢侯爷仅仅是看了站在一旁的方敏月一眼、淡淡地回应一句之后,便再没了别的反应。赵嘉仪和方敏月虽无交流,但是都已经明白皇家血脉与庶人百姓的云泥之别了,想必这京城之中,能像萧景睿和言豫津一样将方敏月真正视为赵嘉仪“姐妹”的人是难以再有了,几人起身,方敏月也识相地恭恭敬敬将他们送出门,自己则留在院中与福伯和几个家丁一起吃晚饭。


  (https://www.23hh.com/book/74/74047/380623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