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过尽千帆与君离 > 第10章 安顿

第10章 安顿


  第二天午饭之前,萧景睿和言豫津就坐着马车来到郡主府,带上方敏月,先去了狮子桥吃了顿金陵特色的午饭,午后才慢慢驱车前往骡市街。方敏月一路都好奇地掀着窗帘看着骡市街的街景。白天的骡市街自然不如入夜以后繁华,但也是人、车、马络绎不绝,只是道路两边的各种妓馆露出来的阳台都比较冷清。妙音坊和相邻的杨柳心占据了这条街道最好的位置,而妙音坊正对门就是红袖招,骡市街三绝竟离得这样近。红袖招以紫红绸幕作装饰;杨柳心则是红绿相间的轻纱萝帐;妙音坊最为素净,垂下的珠帘和淡青色的绸布已经显示出一种清爽、优雅的风韵,与整条街的气质都显得不同。

  三人在一个黄衣小仆的引导下进了妙音坊的内院,顺着楼梯上了二楼,妙音坊内的装饰也以素色的绸布和竹料为主,萧景睿和言豫津是熟客,在这里早已是轻车熟路。他们进了一间宽敞的、三面窗户都打开的屋子,里面已经摆好了琴桌与客座,琴桌旁站立着一位白衣胜雪、乌发如瀑的女子,看起来年纪也不过二十,眉目清秀、气质不凡,嘴角一颗美人痣尤其动人。方敏月原本觉得叶大夫家的碧影已经是她穿越以后见过的最漂亮的美人,没想到这位宫羽姑娘竟然比那个小丫头还更胜一筹。

  宫羽移步前行,半蹲施了一礼对两位早已熟识的公子道:“宫羽见过两位公子。”这一开口,细腻的声线也让方敏月如沐春风。

  宫羽发现他们后面还站着一个小姑娘,面上露出一丝疑惑,不等她发问,言豫津就退开一步介绍道:“这位是方敏月姑娘,是我和景睿的朋友,也想听宫羽姑娘抚琴,便随我们一起来了。”

  宫羽也对方敏月施礼柔声道:“多谢方姑娘愿意赏光。”

  方敏月连忙不断摆手:“宫姑娘不必多礼!叫我敏月就好啦!”

  这时候又从门外进来一个中等身材、发须斑白、服侍整洁的老者,一边吩咐侍女上茶,一边对三位客人说道:“几位贵客请坐吧,十三已谱好了几支新曲,敬请几位鉴赏。”

  两位公子对老者拱手回礼,便带着方敏月坐到了客座的位置,言豫津告诉方敏月,这位十三先生是妙音坊的老板,他是乐师,也是这里许多极受欢迎的曲子的作者,才华出众又恭谦有礼。

  侍女为客人奉茶之后,宫羽坐在琴桌前,双手轻按琴弦,十三先生拿着一支短笛坐在她一侧,琴声起,笛声和,一曲合奏慢慢流淌而出。

  方敏月从小爱听流行音乐,小学学过竖笛,对古典音乐和乐器的研究不多。以前她经常笑言古琴声像“弹棉花”,但是她现在却跟萧景睿和言豫津一样,深深沉浸在了舒缓的古典音乐当中。最初她也是不在状态的,只是被宫羽的美貌和气质所折服,一直认真地看着她的动作,没想到听着听着竟入了迷。也不知是两位演奏者的确技艺超群,还是因为现在没有了电子和合成声音的干扰,她反倒是能静下心来认真欣赏这古代的“流行音乐”了。

  一曲演奏结束,三位听众都是意犹未尽的表情,连连鼓掌赞叹。言豫津是对音律颇有研究的,立刻专业地点评起来,与十三先生和宫羽姑娘相谈甚欢。萧景睿问一旁的方敏月:“敏月,感觉怎么样?”

  除了一连串“很好听”之外,她也找不出别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倒是突然想起了正在府中忙里忙外的赵嘉仪,“可惜姐姐不能来这里听到这人间仙乐。”

  言豫津听到他们的对话,本想说下次也带赵嘉仪一起来,却突然想起她皇家女儿的身份,在外行动起来实在不如他们世家公子和方敏月这种民间女子一般方便,到嘴边的话就这么咽下去了。

  方敏月突然计上心头,面上一笑,躬身对十三先生和宫羽问到:“敢问十三先生、宫羽姑娘,妙音坊可愿收弟子学奏乐器啊?”

  二人都是一愣,萧景睿和言豫津也愣住了,都是头一回见人提出这种要求。妙音坊的乐师向来由十三先生亲自挑选和□□的,从无例外。

  “敏月今天见到两位演奏技艺如此精妙,也想有朝一日能像两位一样有此一技之长,为家姐抚琴奏乐。所以冒昧恳求二位能收敏月为徒!敏月自知天资不佳,但是只要两位肯答应,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好好学习的!”

  十三先生听她提到姐姐,便问她姐姐是何人。

  方敏月答:“家姐是赵嘉仪郡主,郡主回京路上对敏月施以援手、救我于水火之中,还与我结拜为异姓姐妹。姐姐碍于女子身份与诸多杂事无法亲临妙音坊亲闻宫羽姑娘奏乐,敏月亦不敢劳动二位驾临府上,故而提出这不情之请,还请二位见谅。”

  十三先生与宫羽对视了一会儿,十三先生对她点了点头,她便收回了目光。十三先生转而对方敏月说:“方姑娘的心意,老夫已经明白了。姑娘心系郡主之心老夫也十分赞赏。只是学习乐器实在是一条枯燥辛苦之路,姑娘既有此意,可以在这里先试学几天,然后再决定是否要继续学乐。”

  见他答应,方敏月激动地站起来对他行了几个大礼,又对宫羽行了几个大礼,连声说着“多谢师父”,也不顾二人连连推辞这样的称呼。身后的言豫津和萧景睿则笑个不停。“拜师”结束,几人又坐下赏了三首曲子才起身告辞。十三先生与方敏月相约三日之后她再过来学琴,由宫羽亲自教她,方敏月乐颠颠地点头答应,千恩万谢之后才跟着两个公子离开。

  他们三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刚步出妙音坊的大门,十三先生就叫来一个家丁,沉声吩咐他去调查清楚方敏月的来历背景。

  方敏月在离郡主府不远的路口就跟萧景睿和言豫津分了手,自己往前走了一会儿,刚能看见郡主府的大门,就看到一辆由许多府兵前后护送的华贵马车向郡主府反方向驶来,行人、摊贩都忙不迭地避让。方敏月心中疑惑,一边退后避让,一边猜测来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等那辆马车走远了,方敏月才快步回到郡主府中,看见会客厅里侍女正在收拾着桌上的茶盏点心,内院中又放着好几个箱子的布匹、摆件、书卷、字画,心里已经猜出了个大概,找到赵嘉仪一问,果然刚才马车里的人是那位最受皇上宠爱的五珠亲王誉王殿下。

  赵嘉仪这一天也没有闲着。早上方敏月走的时候,赵嘉仪就叫管事和账房把所有的账本和田产地契都拿出来在坐在房里整了一个上午,午休之后,她请福伯代笔、自己口述给叶明写了封信,请他得空时来自己府中做客,刚刚差人把信送去叶宅,誉王和誉王妃的马车就停在了门口。

  誉王确如叶明所说是个极会为人处事之人,言谈举止都是亲切有礼,虽然长相与太子相似,但面色要显得柔和不少,誉王妃也是端庄大方、知书达理,跟这二人交谈,全然不会有与太子夫妇相交时的那种无形的压迫感。不过可能是由于心中认同和接受了叶明的提醒,哪怕誉王全程都没有表现出丝毫要与太子针锋相对或是要招揽她入自己阵营的意思,只是表示关心、闲话家常,但是赵嘉仪还是感觉到他的眼底有着比他所表现出来的要更加深沉的东西。

  二人在府中坐了两个时辰,临近晚饭时反而起身告辞,说要进宫去陪皇后娘娘用晚膳,赵嘉仪以“府中杂事太多”为由谢绝了二人的同行邀请,二人也没有勉强,而是一再强调宫中同辈女眷少,要她多去与誉王妃这个“表嫂”作伴。二人又留下几箱子的珍宝给她“装饰府邸”就乘车离开了,正遇上方敏月回来。

  赵嘉仪说完,又问了方敏月这头的情况,她把自己“拜师学艺”的事一说,赵嘉仪就挑眉道:“你倒是轻松,我在这儿忙里忙外的你还挺会给自己找事儿打发时间呐,还知道以我的名义!”

  方敏月吐吐舌头跳到赵嘉仪身后给她捶背捏肩,胡说八道了一通叫她别生气。赵嘉仪自然不是真生气,她反倒觉得方敏月有事儿打发时间是好事,此地不比现代,有互联网有电视有游乐场,过惯以前那种日子,现在只要安顿下来,没多久就会闲极无聊了。而且方敏月去学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她可以少在太子和誉王面前露面,赵嘉仪对自己这个没有任何身份护身的妹妹始终有隐隐的担忧。她们两个都来自现代自然是要无条件绑在一起的,但是她怕自己对方敏月无条件的重视反而会让她引人注目,所以今天在誉王面前她也只字未提方敏月的存在。

  二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赵嘉仪突然去誉王送来那几个箱子里翻找了一阵,没一会儿就找出一张琴和一长一短两支笛子。

  “你再去妙音坊学琴的时候,我找两个人帮你把这些东西送过去,去拜师学艺也不能空着手去,乐器得自己带啊。还有我‘老爹’留下的乐谱,据说都是好东西,一会儿我也去找出来,你拿几本去送给人家,也当咱们一点心意。”

  方敏月连连点头,夸她想得周到。又突然想到去学琴之前还有三天没有安排,就问她明天干点什么打发时间。

  赵嘉仪笑着说:“明天是地主去视察自己田地的日子。”

  第二天,她们二人和福伯一起在管事的指引下去了金陵城郊划给她的那些田产了解自己的资产状况。虽然必须得以头纱遮面,不过赵嘉仪还是不改以前管理层人员的本色,有条不紊地一边视察一边记录又一边安排着自己名下的产业归置。这京城中的皇族贵胄里,恐怕也就她一个人这么细致地亲自管理自己的资产了。如此这般,三天也过得很快。这期间长公主来郡主府看望了一次“独居”的赵嘉仪,赵嘉仪也进宫去看望了一次太皇太后。

  到了跟十三先生约定好的日子,方敏月带着两个家仆搬着琴、笛子和乐谱一起到了妙音坊。这几天派去查方敏月的人也早就带回了结果,除了“十几年的失智症在一夜之间莫名痊愈”之外,她的身世都是非常简单清楚的。既无可疑之处,又是萧、言两位公子和嘉仪郡主都重视的人,那么妙音坊也没有拒绝之理。

  誉王本是极爱也极擅长搜集珍宝之人,他送的这把琴和两支笛子都是精品,宫羽和十三先生当下一看就赞不绝口。还有她从赵缅和宁阳公主的两箱子藏书里捣腾出来的几本乐谱,据福伯说也是极珍贵的精品,方敏月把乐谱和笛子都送给了十三先生和宫羽。二人见这些都是贵重之物,再三推辞,还是被方敏月用“珍品该配给懂它的人”给说服收下了。

  宫羽是年幼学琴至今的童子功,在她像方敏月那么大的时候就已经技艺纯熟了,而方敏月这样都快成年了才来学琴的人也确实不多。她也并不是在音乐上有天赋的人,从识谱到认弦都不是容易的事儿,她也一路学得磕磕绊绊,但是宫羽极有耐心,也让她不好意思露出半分不耐烦。约定好的每隔两天去妙音坊学一个下午,也就这样持续了下去。

  搬进郡主府第五天时,赵嘉仪在家里办了个小型的“乔迁宴”,只请了萧景睿、言豫津和叶明三个客人。萧、言二人也借此机会跟这位此前并无交往的叶大夫熟识了起来。乔迁宴过后不久,留守自闲山庄的容嫂等然就来到了郡主府中。赵嘉仪和方敏月一个认真管理着自己名下的产业,偶尔进宫看看太皇太后见见皇上,另一个一边学琴一边跟着言豫津和萧景睿在金陵城中吃喝玩乐,也算是真正在金陵安顿了下来。

  在此期间,太子和誉王轮番拉拢她的攻势也并不见减弱,只要一个上门来拜访,不出三日另一个也会带着礼物上门叙话,送礼如是,邀请出游如是。赵嘉仪也按照叶明的话,以“墙头草”的姿态不变应万变,只要接受了另一方的好处,必定也不会与另一方生疏。一方面,赵嘉仪现在正蒙圣恩,圣上暂时还没有替她选婿的打算;另一方面,赵嘉仪两边都不亏待的态度也着实让他们束手无策,竟然也相安无事地过了几个月的安稳日子。


  (https://www.23hh.com/book/74/74047/380623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