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过尽千帆与君离 > 第15章 养伤

第15章 养伤


  方敏月在靖王府住了不到十天,刚刚得到消息的萧景睿和言豫津就急匆匆跑到了靖王府,这竟是他们二人头一次踏进靖王的府邸。求见时,靖王正在演武场练兵,二人带着一篮子方敏月爱吃的糕点站在会客厅门廊下,面上都有些尴尬。萧景琰得知他们的来意,倒是在心里感叹起这个看起来疯疯癫癫的方敏月在京中的人缘倒是比自己好得多:嘉仪郡主几乎天天都要来这里对她嘘寒问暖,皇家御医叶明大夫也是每隔几日就上门亲自给她看诊,太子和誉王也先后派人送来不少补品,现在这两个跟自己素无往来的贵公子也亲自上门来探望了。靖王无心跟他们没话找话的寒暄,好在言豫津最擅活跃气氛和打圆场,没有多费什么口舌就把这些虚礼一过,两人便跟着一个家仆去了方敏月养伤的客房。

  赵嘉仪自然是无法告诉萧景睿和言豫津真正的内情,只说了“太子求亲让敏月旧疾复发冲撞了靖王殿下的马而受伤”,二人倒也无意深究,只关心敏月的伤情。赵嘉仪知道他们是在有意避开太子和誉王党争的话题。到了靖王府,二人见到方敏月,也只字不提与此相关之事,只像他们在回京的路上一样,闲谈一些城中趣事。此后每隔几日,他们二人都会带着糕点来看方敏月,萧景琰习以为常,也不再每次都跟他们见面,其他来探病的人也一样,直接由下人带到客房见人就是。回京不到一个月,萧景琰就带着手下将士驻扎到了城外军营中,十天半个月也不回来一次。

  自从他们向他坦白实情之后,萧景琰对方敏月倒是吃穿用度处处优待,对来看她的人也不加限制,只是从那天一直到他搬到军营里去,萧景琰再也没来看过她,只叫列战英来例行公事地问候过她两次。方敏月见惯了太子和誉王到处强刷存在感的架势,遇到萧景琰这样的皇子也是觉得稀奇。赵嘉仪倒是对这位七皇子颇有好感,不管萧景琰见不见她,只要她来靖王府,必然要去跟自己这位“表兄”聊上几句才算完。赵缅的藏书里也有一些兵书和武学典籍,赵嘉仪把它们都找了出来,送给了萧景琰。

  方敏月问过赵嘉仪:“你天天跟这木头一样冷冰冰的人有什么可聊的?”

  “聊人生聊理想呗。”赵嘉仪不在意地答道。

  “你得了吧!那有两个未来天子候选人天天巴巴地等着跟你聊人生聊理想呢,你成天在这儿跟这京城中最不受待见的皇子聊什么聊……”方敏月倒不是不屑靖王,而是不太明白赵嘉仪的意图。

  “我就是想趁此机会跟靖王搞好关系,让那两位死心。”

  “你找个‘第三方’气死他们俩啊?”

  “气是气不死他们的,也只是表个态而已。靖王是个没什么威胁的存在,我跟靖王交好,既不站他们任何一方,也就不会威胁到任何一方了。”

  “这你也跟靖王说了?”方敏月疑惑道。

  “当然没有,我也算有个七八分的诚意是真心想跟他结交的。靖王虽然平时对人比较冷淡,不过他也算是个真性情的人,耿直没心机,凡事只讲对错不看利弊。交个这样的朋友也没什么坏处啊。”

  方敏月看着她云淡风轻的样子,却是立刻明白了她没说出来的那部分,也丝毫不给面子地揭穿道:“靖王再不济也是统领一大堆兵的大将军,他又死讲道理不知变通,你肯定是指着在什么最坏的情况下人家能不顾一切带兵来救你呢。”

  赵嘉仪一个巴掌拍在方敏月的伤处:“别装的这事跟你没关系一样!救我不是救你吗!咱们俩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不等方敏月疼过劲来再继续抬杠,赵嘉仪就提前结束了那天的探望。

  就算每隔几天都会有人来探望,但是每个访客最多也就能陪她说一个时辰的话就走了,方敏月在靖王府的日子也还是过得百无聊赖。没有访客的时候她很想叫两个丫鬟来陪她聊天,但是那两个小丫头仍然惧怕她随时会“犯病”,除了伺候她衣食之外还是不敢在这间屋子里长留。方敏月大多数的时间还是一个人趴在这间空旷的屋子里。最开始伤势较重的半个月,她只有上半身能勉强动弹,就靠言豫津拿来的书消磨时间。到第一个月末的时候,她已经能忍着疼把自己的上半身撑起来了,刚好能看到外面射箭场里有不少将士正在练习射箭,看了几天又觉得没意思了,便开始琢磨赵嘉仪带来的那支笛子。无奈她学艺实在是不精,没吹几天连自己都听不下去了,怕给外面的人看笑话,笛子也不吹了。就在她躺在床上数了几天的羊之后,一位意料之外的访客来探望她了。

  那是靖王驻扎城外军营后的第三天上午,由管家亲自引路,好几个丫鬟跟在身后,一个身着水蓝色衣裙、风姿绰约、二十五六岁的女人步入了方敏月的屋子。那时候方敏月的一个丫鬟也正在屋子里打扫,一见来人就急忙停手恭敬行礼道:“奴婢见过姜夫人!”

  虽然不清楚这位姜夫人到底是谁,但是看这丫鬟的态度,方敏月也立刻知道对方身份必定在自己之上,连忙也想撑起身子行礼。

  对方却急忙上前扶助她,侧身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脸上绽出了笑容,语调自然亲切:“方姑娘不必多礼!姑娘是殿下的贵客,我受不得此礼。”

  方敏月还是撑起了侧面的身子面向她而卧,不等她发问,对方就继续说道:“我是殿下的侧妃。一直都住在府中内院,听闻姑娘在此养伤,特来探望姑娘。姑娘的伤势可好些了?”

  原来是靖王的侧妃姜氏。方敏月心里嘀咕着,脸上也一直保持着礼貌回答道:“多谢姜夫人亲自探望,我已经好多了,夫人不必客气叫我敏月就行。”

  姜氏脸上的笑意更浓,伸出一双纤细的手把方敏月搭在外面的一只手轻轻握住:“敏月既不介意,以后你我姐妹相称倒不显生疏了。”

  姐妹相称?方敏月被她握住的手轻轻一僵。只是让你直接叫名字,咋这一下就姐妹相称了呢?她赶紧回道:“夫人您客气了,敏月只是一介草民,怎敢与夫人姐妹相称?”

  姜氏的笑脸里挂上一丝愁色:“敏月是嘉仪郡主的义妹,不愿与我姐妹相称也是自然的……”

  方敏月不等她说完就赶紧胡乱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敏月怎敢看轻夫人……只是夫人身份尊贵……”

  姜氏又恢复了笑意,轻拍她的手慢慢说:“妹妹不必紧张,我并无为难妹妹的意思。只是自从六年前王妃姐姐过世之后,殿下常年不在京中,这府里便只剩我一人了。难得有人来与我作伴,我是真的欢喜。”

  王妃过世?方敏月听她话里的意思,这靖王府里没几个女眷难道是因为靖王太挂念亡妻都不近女色了?那她这独守空府的侧妃也真是够命苦的……

  正胡思乱想着,姜氏又说话了:“殿下只娶了王妃姐姐与我二人,我们都未能为殿下诞下子嗣。现在有了妹妹,想必殿下这一脉很快也能开枝散叶了……”

  方敏月几乎惊掉了下巴,赶紧抽回被姜氏握住的手,忍着全身的疼痛艰难地跪在了床上,头磕在床板上不敢抬起来,大声说:“夫人误会了!敏月犯了旧疾才会冲撞靖王殿下的马队,殿下不计前嫌收留敏月疗伤的大恩大德敏月谨记在心,绝对不敢对救命恩人怀有异心!夫人所言之事绝不会发生!”

  姜氏倒真不是来试探什么东西的。七年前她被圣上指给七皇子萧景琰作侧妃。那时候靖王正妃已经卧病在床了,不到一年靖王妃就去世了。靖王对她们一向不错,但是他常年在外征战,她们都没能怀上孩子。这两个女人性情都与靖王相似,不争不抢,只求平安度日。王妃去世,姜氏一个人确实是寂寞。听到下人说靖王带了一位姑娘回府好生照料了一个多月,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姜氏自然以为是靖王有意纳她入府,想到自己又有了一个姐妹,才特意跑来探望。

  看着跪在面前不起身的人,姜氏也迷茫了,担心她这样会加重伤势,也不再多说什么,嘱咐她好好休息就离开了客房回到了内院。方敏月这才慢慢地直起身,疼得龇牙咧嘴叫个不停。暗自决定自己必须得赶紧回到郡主府去,这个地方当人老婆的女人都太奇怪了,排着队一样上赶着给自己老公找小三小四,还非得往家里带。自己可得赶紧回到一个没有任何皇子的地方躲起来才行。

  第二天赵嘉仪来看她的时候,方敏月就义正严辞地提出了要回郡主府去养伤的强烈要求。赵嘉仪倒也没什么意见,只是得等靖王从军营回来,亲自向他请辞之后才能把方敏月给抬回去,不然有失礼数。方敏月也明白道理,但是心中还是着急,实在怕姜氏再来跟她“姐妹相称”,眼巴巴地盼着靖王赶紧回来。偏偏这一次萧景琰一走就是半个多月。

  方敏月已经可以自如地翻身了,就是下地行走还有困难。她侧躺在床上看到列战英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几乎要感动得晕过去。列战英说靖王接到圣旨去西北执行军务,回府休整两天就要出发,特意派他来看看方敏月恢复的情况。方敏月一听这情况,倒是不急着提要走的事了,她请列战英帮忙,给她准备了一些东西便没再多说。

  第二天,听说靖王回府的赵嘉仪连忙上门向靖王正式提出要带方敏月回郡主府休养的事,萧景琰没多说什么就同意了。他此去西北没有三五个月是肯定回不来的,府里没人照顾,让方敏月回去休养也好。送走赵嘉仪已接近傍晚,萧景琰刚走近自己的卧室,身后就传来列战英的声音。

  “殿下,方姑娘想求见殿下。”列战英行了一礼道。

  “方姑娘?”萧景琰不解,“她可有说是何事啊?”

  “属下不知。方姑娘昨日叫属下给她准备了些木头和一把匕首,今日便叫我请殿下过去。”

  “木头和匕首?”萧景琰更不明白方敏月要搞什么名堂了,还是转过身往客房走去。

  房门和窗户都敞开着,方敏月趴在床上,两手抱着一个枕头正看着窗外壮丽的火烧云。

  萧景琰进屋说道:“不知方姑娘找本王来,所谓何事?”

  方敏月回过神来,撑起上半身,也没有要行礼的意思,只伸出手倾身道:“殿下请坐!”

  萧景琰也不在意,坐在了桌前的椅子上,面对着她,等她说话。

  “郡主可有向殿下提到接我回去的事?”

  “郡主已经与本王商量好了,明日便接姑娘回府。本王明日也要去西北执行军务,姑娘伤势既已好了大半,还是回郡主府去多些人照顾比较好。”萧景琰只当她是临走前礼貌性地告别一下。

  方敏月却踌躇了一下,语气不太自然地说道:“那个……殿下不计前嫌又这么长时间地照顾我……我也不是不知感恩的人……我给殿下准备了个东西,当道歉也当谢礼,您可不要嫌弃啊……”

  萧景琰不等她说完就立刻回绝道:“姑娘伤在我的马下,照顾姑娘伤势本就是我的责任,姑娘不必挂怀,更勿谈‘谢’字。郡主已经送了不少兵书武籍给本王,姑娘也不必再为此破费了。”

  “不是钱买的……我这个是限量版全世界仅此一份的!很有心的!您先看看再说嘛!”也不等萧景琰再开口,她就掏出放在身后一个深蓝色黄绸带、巴掌大小的锦袋,伸着手递给了萧景琰。

  萧景琰迟疑了一下,见似乎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就接了过来,果然几乎没什么重量。他抬头看了看方敏月,方敏月也正胀着脸看着他。萧景琰会意,拉开封口的绸带,掏出了装在里面一块长方形的薄木片。木片两面都被磨得很光滑,上端穿了一个洞,上面拴着一截红色的短绸带,木片两面都刻着与此方向相反的一个“福”字。

  萧景琰反复端详着手中的木片,半晌后终于抬眼问道:“这是何物?”

  方敏月对他看不出来这个东西似乎早有准备,笑着答道:“这叫书签,也是平安符,是我改良过的版本。这个东西呢,平时你看书的时候可以把它拿出来,把它夹在你没看完的地方你下次就能接着这里看了,不用再折书页记位置了,对书也不会有什么损伤。”

  萧景琰又把这个书签拿高一些看了看,心中了然它的用法,也对这个创意啧啧称奇,也没在乎方敏月自信的语气中已经没有了敬语:“这倒真是个实用的物件。”

  方敏月继续笑道:“是吧!我老家的人都是这么看书的!我老家还有一个习俗,过年过节的时候要在门上贴‘福’字保平安。为了谋个吉利他们都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意思是‘福到家了’。但是我觉得这样还是不够,这样‘福’只到家门口还没进去呢。所以我把‘福’做成书签,殿下你不看书的时候把它揣在身上或者放在随身行礼里面,这样你到哪里,‘福’就跟着你到哪里啦!”

  萧景琰听完她这番解释,看着手上刻得有些歪的“福”字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低头时不经意看到窗户下的石砖床边的一小堆木屑,心中了然这确实是方敏月花了心思亲自做的东西,便放下书签对她说:“姑娘有心了。”

  “靖王殿下是个好人,就算不得皇上重视,你也还是会有福报的。”方敏月见他脸上难得有那么释然的表情,竟然随着心意口不择言地说了出来,说完才惊觉自己失言,连忙撑起身子想解释,却被萧景琰拦了下来。

  “我明白姑娘的意思,东西我收下了,多谢姑娘。姑娘休息吧,希望姑娘早日康复。”他快速地说完,把书签装回锦袋中,又把锦袋塞进衣服口袋里,起身告辞了。

  方敏月还来不及跟他道个别,他的脚步声就远去了。今天这一出倒确实是方敏月有心想要感谢靖王相助自己,特意请列战英帮忙准备材料,自己几乎没休息地刻了一天一夜才完成的,看着自己两手的泡,方敏月也释然了:不管靖王是不是真把她做这个东西当一回事,她也已经尽力传达出自己的谢意,也是无愧于心了。

  第二天一早,靖王带着兵马出了城,方敏月也被赵嘉仪派来的人抬回了郡主府。


  (https://www.23hh.com/book/74/74047/380624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