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栖凤台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念慈 下

第一百三十四章 念慈 下


  身穿灰色僧衣的润真师太站在院中央。

  她大约五十出头,看上去应该也是经常会在地里劳作,肤色有些黑。昭瑜趁着行礼的功夫细细的打量她,面容慈祥可亲,眼神温和清净。和这个院子一样,如果没人告诉昭瑜这是润真师太,再换身衣裳,昭瑜肯定会以为这是乡下某家的老奶奶。

  润真师太将他们让进了正屋,照空师太便说要去安排中午的斋菜告辞了。润真师太显然是认识房逸的,先是问了几句他的近况,又笑着劝道:“读书虽然重要,可也不能太过执着。凡事总有限度,累了就歇歇,不必一味的死用功。”

  昭瑜颇有些惊讶,润真师太竟然也是个与房氏性格差不多的。说话倒也通俗易懂,并不像一般出家人那样云山雾罩的全是佛曰佛曰。

  “这位小姐倒是没见过。”润真师太笑着看向昭瑜。

  房氏照例解释一番:“我的侄孙女。”

  “嗯!这位姑娘看着慈眉善目,是个心善的。”润真师太细细看了昭瑜两眼,紧接着又道,“只是眉间仍有一缕郁色,且从面色看似是大病初愈。姑娘还是要凡事想开些,否则于身体不利。所谓传到桥头自然直,凡事总有解决的办法。”

  昭瑜睁大了眼,这个润真师太是学算命的吗?只看了她两眼就几乎说的**不离十。昭瑜觉得她真是应该去摆个算命摊儿,肯定比庵门口那个老头子生意好。昭瑜不知该说什么,只好装傻,假装含羞的低了头,用眼盯着自己的脚尖看。

  房氏笑着看了她一眼对润真师太道:“这孩子前段日子得了场病,这次过来我这里就是养病的。请大夫看了,也说是身子还是虚,让好好养着。我也是瞧着她天天闷在家里没意思,特意叫上她一起出来走走,透透气。”

  一个**岁的小尼姑奉了茶上来,润真师太开始说起了因果。果然就像是房氏说的那样,润真师太的言语诙谐,又将各种因果道理贯穿进自家讲的故事中。一时间,昭瑜竟然听得十分投入,丝毫没有预想当中的无聊。

  屋外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屋里的香炉里青烟袅袅,竟像是与屋外隔绝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外面的燥热似是半点也影响不了屋里的清凉,昭瑜第一次发现那句‘清净自然凉’原来是真的。这屋子里也没放冰,却是让人浑身舒爽,并无半点汗意。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午时。照空过来请房氏过去客房用斋饭,润真笑着起身相送:“等会儿用过午饭,歇了午,太夫人不如让照空带着去园子里转转。摘些新鲜的瓜菜带回去尝尝也好。”

  房氏笑道:“我就罢了,到时让两个孩子过去转转吧。”

  客房离润真师太的院子不远,一行人大概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这个院子倒是不小,院子的角落里竟然还生了几支翠竹,平添了几分雅趣。斋菜果然像房氏说的一样,十分的美味可口。虽然都是用的粗瓷碗碟,可食料新鲜,烹饪得当,当真是入口甘甜爽脆。野菌汤也鲜美非常,昭瑜边吃边想,别说是菜了,哪怕单用这汤泡饭大概也能吃得下几碗。

  吃过饭,歇了午,房逸来邀昭瑜去庵后的园子转转。“去吧,难得来一趟,去看看,别在屋里闷着。”房氏笑着吩咐,“多带两个人伺候着,别晒伤了。”

  照空师太神清气爽的站在门口等着,昭瑜有时候真是挺佩服她们这些出家人,不管什么时候好像都不热似的。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三个丫头,干脆都带上了。扈大娘乐呵呵的跟在后头:“姑娘也带上我,在屋里呆着没意思,我也跟着去看看。”

  于是,房逸一个人在前,而昭瑜身后则跟着四个伺候的人,声势挺浩荡的去了庵后的菜园子。其实说是菜园子,还真就是个菜园子。目测大概有十几亩地的样子,种满了平日常吃的蔬菜。据照空说,后山上还有十几亩的果树园,因怕昭瑜爬上去累着就不去了。

  “姑娘来看看也就是图个新鲜。”照空老实的笑道,“一会儿贫尼让人看着摘几样新鲜的菜给姑娘带回去尝尝。”

  “这姑子还真大方。”望月小声的在后头嘟囔着。扈大娘呵呵笑着:“你以为多大方,太夫人说不定给了多少香油钱呢!”几个丫头这才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昭瑜听见了偷偷在前面乐,可不就是又一个静明师太嘛!还是扈大娘这个年纪的看的清楚,一瞧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小时候也常跟着我爹到田里去玩儿。”房逸看着那片菜园笑道,像是勾起了他很多的回忆,“那时候还跟着佃农下地去种过田。开始的时候是贪玩,可真下手去做了才知道真是辛苦。”

  “逸表哥种过地?”昭瑜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真看不出来,房逸还下地干过活。

  “是,做了一天,回去以后浑身酸痛,几天下不了床。”房逸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

  哎!这可是昭瑜第一次看见房逸笑得像个孩子似的。嗯,还真挺好看的。后头望月拉了画梁兴奋的小声道:“你快看表少爷,怎么笑得那么高兴!”

  画梁拍她一下笑骂:“你别盯着人家表少爷看,成什么样子。”

  可是表少爷笑得是真的很好看啊!望月不理她,继续偷偷盯着房逸瞧。画梁无法,只得由得她。那边昭瑜看见正在地里干活的人,看上去好像并不是尼姑,便问照空:“那些人是庵里雇来的吗?”

  照空笑起来:“姑娘说笑,庵里的人多,都是自己做事,哪里还会花钱雇人。那几个是庵里收养的孤儿,还有几个是往年逃难过来无处可去的。有想要出家的便剃度了,有不想出家的。女的就住在庵里,男人嘛,主持师太就在庵外找人修了几间房子给他们住。女人平时就在园子里干活,男人们都去外头做工了。”


  (https://www.23hh.com/book/105/105742/582947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