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执明神君传 > 12、文王招气

12、文王招气


  碧玉指着碗里的黑珠子问道:“那五行灵气是不是就像现在的样子?”/p>

  归元笑道:“不急不急,若将五行灵气变成五行真珠还要两位前人的努力。”/p>

  碧尘问道:“师父,是哪两位?”/p>

  归元说道:“一位便是周文王姬昌。”/p>

  碧尘高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西伯侯姬昌,他是西周的开创者。”/p>

  归元点头含笑,意示嘉许,说道:“商朝末年,商纣王也算是一代雄主,此君天赋异禀,能掌控五行灵气,想凭此开创一代霸业,流芳千古,但其好大喜功,杀伐过重,不遵五行相生相克之道,竟致五行灵气四散于天地之间。此时的五行灵气虽能力巨大,但仍齿龄尚稚,一旦乏人管束,便趋懵懂顽恶,流入民间更是为奸邪之人所用,一时间生灵涂炭,民怨沸举,周文王姬昌有鉴于此,决定推翻商朝,拯救黎民于水火。”/p>

  无相又是合十宣佛。/p>

  归元说道:“周文王姬昌精通五行八卦,此事人所共知,他择吉卜卦,现只有聚齐五行灵气方能成其大事,于是他便择地建五行八卦阵以招集此五方灵气。”/p>

  三个年轻人皆是朦朦胧胧,碧尘说道:“羲皇不是建过此阵吗?何以文王又来重建?”/p>

  归元道:“羲皇建的是先天八卦阵,而文王建的是后天八卦阵,不可混淆等同。”/p>

  三人也并不十分了解其中不同,只是嗯嗯点头。/p>

  归元道:“文王费劲心力,终于聚拢了此五方灵气,并把他们进一步修炼,其能力已经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五行灵气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文王称之为五行真气。”/p>

  李登阁忙道:“五行真气?”/p>

  归元道:“不错,文王将不可琢磨的五行灵气凝练成可见的五行真气,事实上就是像碗里执明珠一般大小的五颗珠子,但这五颗珠子全是由真气组成,而不是像执明真君这般五颗实实在在的真珠,于是有人称文王乃五行珠之父,而非羲皇。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大概是因为羲皇的成就年代久远,难以考据,而文王却是有确凿的史料记载,令人无可辩驳,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辞。”/p>

  李登阁问道:“那道长跟大师又是如何认为?”/p>

  无相道:“此五行宝珠之起源,只怕要由李少侠日后亲自去探究了。”/p>

  李登阁心想:中原有诸多五行珠遗迹,西域亦有不少五行珠传说,似归元真人和无相大师这般高人又进不了五行冥境,看来要将此事下个定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p>

  归元说道:“本来是商纣王的五行灵气,现在已成为周文王的五行真气,天下改朝换代之势已不可逆转,但文王自己也已经是油尽灯枯了,他临终前将诸子及丞相姜尚聚其身边,文王让次子姬拜丞相为相父,让丞相姜尚协助姬完成伐商大业,姜尚不辱使命,得五行真气之力,屡破纣王大军,攻入朝歌灭亡商朝,为西周八百年的基业打下了基础。”/p>

  无相说道:“五行真君往往于改朝换代之际善择明君,并助其完成伟业,定鼎天下,故而持五行宝珠者皆身兼重任,责无旁贷。”/p>

  归元也附和道:“大师所言甚是。”/p>

  李登阁听到话里有话,心想:莫非他们是在暗示我什么?。。/p>

  /p>

  归元继续说道:“传言姜尚通冥,伐商期间,商周双方死节之士皆被其召入玄台,敕封神职,一人应天上一星。”/p>

  李登阁问道:“那天上有多少星就有多少神吗?”/p>

  归元点头道:“大抵如是。”/p>

  李登阁困惑不已。/p>

  归元继续说道:“那二十八宿分作四象,每一宿皆有数星,而每一象则更难计数,姜尚遂亦将四象封神。五行真气渐聚渐强,与天上神明相对应,如东方青龙真气曰孟章神君,南方朱雀真气曰陵光神君,西方白虎真气曰监兵神君,北方玄武真气曰执明神君,中央麒麟真气曰勾陈神君。”/p>

  李登阁恍然大悟,至此才知晓孟章、陵光、监兵、执明四神的来历。/p>

  无相接着说道:“四神君之名,武林中多有借用,如那东海蓬莱派有一路掌法,绵密繁复,被誉为掌中之魁,武林中称之为孟章绵掌;归元道兄这一手内家点穴功夫便称为陵光丹指,那执明内功刚猛之至,贫僧年轻时曾在长安地面与博望门前掌门刘乾坤略作切磋。”/p>

  李登阁心想,此二人的略作切磋还不知道打了几天几夜呢。/p>

  无相继续说道:“刘掌门的执明内功彼时已是极为高明,恕老衲直言,李少侠在内力深厚方面已与刘掌门看齐,但细微曲折之处稍有不如。”/p>

  李登阁忙说道:“晚辈怎敢与刘前辈比肩,实在是献丑了。”/p>

  无相问道:“只是后来,李少侠用了一路怪拳,恕贫僧眼拙,竟瞧不出来是哪派功夫。”/p>

  李登阁心想,难得听到你们讲有不知道的事情,遂说道:“这是晚辈从《凌烟十三剑》中所学,叫做监兵神拳。”/p>

  此言一出,归元和无相都“哦”了一声,归元说道:“原来世间真有这么一路拳法!”/p>

  李登阁道:“凌烟剑册乃吴王所撰,想必二位前辈都是知道的了?”/p>

  归元和无相都点了点头。/p>

  李登阁道:“吴王在剑册中写到他派人访遍了中原和西域,最后在敦煌经册中现了此拳。”/p>

  碧玉问道:“师父,敦煌是哪里?”/p>

  归元道:“那是西域的一个地名,离此路途遥远。”/p>

  李登阁继续说道:“但吴王说这路拳一共七十二路,而敦煌经册中只载有五十二路,晚辈邯郸学步,故而有些不伦不类,等明日晚辈将剑册呈给二位前辈,二位自然便见分晓。”/p>

  归元恍然道:“难怪啊,我见这路拳威猛无俦,却并不符合罡煞之数,有些奇怪。”/p>

  无相道:“设若凌烟剑册中载有全谱,则你我二人在拳脚功夫上未必能胜的了李少侠呢。”/p>

  三人同时笑了起来。/p>

  /p>

  /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23hh.com/book/119/119140/627989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