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清穿之福晋难当 > 第162章 心系百姓

第162章 心系百姓


  胤祥脑中已回复清明,听见伊娆这话,他嗤笑出声“严惩什么?这又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儿,虽然能让皇阿玛动怒,但还不至于撤了他们的官职,刚才说了,灾情并没有达到伏尸遍地,人们易子而食的地步,所以我就算是实话实说,皇阿玛也只是斥责他们,并不会罢官。”

  这事儿若是搁康熙年轻那会儿,康熙肯定不会容忍,但现在康熙上了年纪,魄力虽然仍在,但对底下的官员却是宽和了许多,这几年官员都在哭穷,康熙便允许官员向国库借银子。国库的银子那是随便能借随便能动的吗?每年的赈灾架桥铺路军饷官员俸禄等全都是来源于国库,国库里没银子了,万一遇上事儿,上哪儿变银子出来?

  上辈子胤禛为了追回国库的欠银,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得罪了很多人。这辈子康熙的政策和上辈子并无区别,胤禛依旧在户部当差,胤祥似乎已经看到了胤禛化身冰山追讨库银的苦逼场景。

  在心底叹了口气,胤祥拍拍伊娆的背,示意她不要多想,快点睡觉。这些事他不会向伊娆明说,他自己烦心就够了。

  “皇阿玛,对这些人,也太好了。”伊娆感慨,她并非生于闺阁万事不知的少女,水至清则无鱼,再好的官员也不会十全十美,但是像这样隐瞒灾情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的官员,留着何用?只会让百姓埋怨康熙识人不清罢了。

  看胤祥敷衍自己,伊娆不满的嘟嘟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翻了个身,让屁股对着胤祥,心怀不满的睡了。

  第二日起**,胤祥早膳都没用便匆匆出去了,伊娆只喝了碗粥吃了两个小包子,然后便坐马车去了巡抚衙门,驿站太小,昨日筹集到的粮食都暂时堆放到了巡抚衙门,伊娆过来和巡抚夫人开封府尹夫人等官员女眷及商户女眷汇合,然后一起出城去。

  伊娆到的时候众人已经等着了,看到她来了,巡抚夫人忙迎了上来,请安之后便说起了搭建粥棚的事情“福晋,粥棚已经搭建好了,粥熬的很稠,筷子插入而不倒,馒头是白面和黑面搀着,一锅接一锅的蒸,衣物也已经分发了出去,还请了两个大夫在城外坐镇。”

  伊娆闻言满意的点头,笑道“你们辛苦了,我回去之后,给皇阿玛他,详细的说的。”

  “福晋这是哪里话,为百姓尽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福晋这样说倒是让我们不好意思了。”巡抚夫人面上乐开了花,嘴上却是如此道。

  伊娆微微笑,道“你们的心意,弥足珍贵,皇阿玛他,应该知道。”多给些甜头,这些人办事才会尽心,时不时的抬康熙出来,这比说一箩筐的话都有用。

  伊娆说着,便招呼众人跟着她一起去城外瞧瞧,耳听为虚,得亲眼瞧瞧粥棚的样子,见到了百姓所受的苦难,但愿这些人会心生怜悯,多掏一些银子。

  伊娆此次出宫,身上只带了千余两银子,这还是想着要给康熙和太后以及其他人买点特产所以才带的,昨日捐银子,她全拿了出来。

  不是她小气,是她真穷,她陪嫁银子才一万两,这两年庄子铺子的收益都花在逢年过节的送礼上了,所以说,此次出门带一千两银子,真不算少了。

  不过也没人敢笑话她,没人敢当着她的面说三道四,不管掏多少,都是心意。

  刚出了开封城门,伊娆便瞧见数十个白色大棚,大棚外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手中拿着破碗,个个衣衫褴褛,踮脚张望着不断冒着热气的大棚。大棚周围站着许多维持秩序的士兵,是以虽然人多,但还算井然有序。

  马车出了城门,巡抚夫人拦着伊娆不让她再往前去了,伊娆身份尊贵,且又是人间绝色,让人见之忘神,巡抚夫人担忧这些灾民冲撞了伊娆,所以拦着她。反正也见到粥棚了,也看到灾民过来领粥领馒头了,所以真的不必再往前走了。

  伊娆见此,从马车里拿出了一顶帷帽戴在了头上,昨晚胤祥就想到这一点了,见到伊娆戴上了帷帽,巡抚夫人没有再拦着,伊娆于是下马车,往就进的粥棚走去。

  这一群身着绫罗绸缎的女眷刚出城门便引起了众位灾民的注意,不过因为这里遍布士兵,而且灾民心系热粥和馒头,所以只张望了几眼,便又把视线转移到了粥棚上。

  伊娆抬脚往最近的粥棚走去,身后跟着二三十个女眷,每个女眷都带着丫头,穿红着绿的,一群人加起来有五六十人。看到伊娆过来,虽然不知伊娆的身份,但里面熬粥煮粥烧火以及旁边站着的士兵都过来行礼,伊娆忙看向巡抚夫人,她说话不便,这些事儿都交给巡抚夫人做。

  巡抚夫人见摆手,示意都改干嘛干嘛去,不必管她们。

  伊娆往大锅里瞧了瞧,见不是清汤稀水米粒可数,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见旁边的馒头比她的手掌还大,心里不由又多了几分满意。

  抬眼望向领粥的队伍,见众人身上虽然穿着发放的衣物,但一阵风吹来,仍旧冻的浑身哆嗦,直打寒颤。见此情景,伊娆的眉头皱了起来,看来衣物还是不够,灾民太多了。

  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不远处便是有大夫坐镇的大棚,外面也排着长队,伊娆抬脚走了过去。大棚内坐着两个满头白发的大夫,这两位大夫在给病人诊脉,他们身后放置着两个柜子,里面放着常用的药材,有四个小厮拿着方子抓药,忙的脚不沾地。

  免去了请安问礼,伊娆在这里停留了一会儿,观看大夫治病。巡抚夫人见状,拉着她想让她出来,这里全是病人,万一伊娆沾染上了病气儿,那就不好了。

  伊娆摇头,拒绝了巡抚夫人的好意,她现在身子骨健壮的很,完全不必担心这些。抬眼见排着队的病人衣衫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的还不住的咳嗽,伊娆不由眉头紧皱,面带愁苦之色。

  “还能,多请大夫吗?两个的话,太少了些。”伊娆扭头询问巡抚夫人。

  巡抚夫人忙答话道“不看不知道,一看才觉得两个大夫真的太少了,我这就命人再去请几个来。”

  “有劳了,你这样作为,是百姓之福。”伊娆时时不忘夸赞这些人。

  巡抚夫人见此微微一笑,转头吩咐人去了。

  这时开封府尹夫人上前一步,对伊娆道“福晋,如今是深秋,天气转凉,正是病症多发的时节。我想着,不仅要治病,还要预防疾病,不如这样,把常用的防伤风着凉的药材熬成汤,让灾民们过来领一碗,能治病最好,不能治病也能预防,不知福晋意下如何?”

  伊娆眼前一亮,不由点头叫好,夸奖了开封府尹夫人几句,遂吩咐下去,让人赶紧着手去办。

  于是粥棚旁边又搭建起了药棚,灾民们听说之后,不管有病没病都过来排队,古代医疗条件低下,随便一场伤风就能要了人命,如今有免费的汤药喝,大家都赶紧过来领。

  药棚搭建在伊娆这一群人来了之后,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纷纷给伊娆磕头谢恩,伊娆受之有愧,赶紧让众人起来,身为皇子福晋享受着康熙和太后的疼爱,为百姓出点力办点实事真的是她份内之事。

  在施粥处转悠了一圈,伊娆又带人坐马车到灾民的栖身之所。河南当地的官员之前为了迎接胤祥进城,特地把城内已经城外附近的灾民都赶走了,好在这些官员还有良心,给他们搭建了暂时栖身的大棚。

  胤祥来了之后,命人把这些灾民又接了回来,为了统一管理也没让他们进城,但总比在漫天野地里好一些,所以现在灾民都栖身在城外,胤祥命人给他们搭建了大棚,大棚里铺着厚厚的稻草,暂时还过得下去。

  伊娆去灾民栖身的大棚转悠了一圈,眉头皱的更深,这些灾民都是开封城附近的农民,秋收之时很多人颗粒无收,为了活命纷纷乞讨去了,大多涌向了开封城,他们随身带着一个碗,也没有换洗的衣衫,更别提铺盖了。伊娆见此,决定回城之后让众位女眷再收拾些不用的铺盖出来,当然,旧衣也需要很多,这些女眷非富即贵,每年都要做十几套甚至几十套衣衫,不穿的旧衣多着呢。而且这些女眷家家都有针线房,买些粗布让针线房上的人动手,做工不必细致,能穿就成,用不了几日也能筹得出几百套衣服来。伊娆想到便做到,当即便把想法告诉给了众人,然后坐车回城监督这一切。粗布铺盖也用不了几个银子,况且昨天已经捐了诸多银子,是以大家都没有意见,纷纷回家收拾去了。


  (https://www.23hh.com/book/122/122219/623382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