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1624 > 第两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卖

第两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卖


  第二个拍卖的王府是庆王府,庆王府位于银川,也属于边境地带。庆王府实际价值本应该和肃王府差不多,但位置稍微比肃王府要稍微好一些。

  经过肃王府的拍卖之后,庆王府的拍卖从一开始晋商和徽商较量就开始了。这次的底价依然是十万石,但仅仅十几次的报价之后,价格就跳到五十万石,到五十万石之后,竞争依然激烈,沈江这次表现出势在必得的决心,最后沈江如愿以偿地以八十一万石的价格获得了庆王府。

  接下来拍卖的依然是庆王的田地,田地的拍卖价格依然是波澜不惊。感兴趣的依然只有那些经常在陕西行走的商人。

  这样的价格虽然让朱由校已经非常满意了,但朱由校此时觉得价格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朱由校当场宣布道:“此次拍卖的粮食,可以在三年之内付清,每年只需支付三分之一即可。”朱由校的这个决定的确让在场的商人感到压力小了许多,也让接下来的拍卖更加的激烈。

  第三个拍卖的韩王府,韩王府位于平凉府。韩王府无论是位置还是规模都要超过前两个王府,韩王府使得平凉有“明都”之称。

  韩王府的拍卖价格依然十万石起。但这次张国纪却自己加入了拍卖。

  “二十万石。”江演第一个报价,他直接就将价格翻了一倍,以彰显自己想获得韩王府的决心。

  “一百万石。”张国纪紧接着报价道。其实张国纪看中的是福王府,但他知道一旦他参加竞拍,其他商人肯定不会再加价了,他怕引起朱由校的不满,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竞拍韩王府。

  张国纪的报价真的使得其他商人都不敢报价了,这也使得朱由校的脸色非常难看,朱由校预计韩王府的拍卖价格应该是能到一百二十万石左右。

  张国纪看到朱由校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让朱由校很不爽了,其实一百万石已经是他心里最高的价位,他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其他的商人又不敢加价,场面一时僵持住了。

  “一百三十万石。”张国纪哭丧着脸硬着头皮再次给自己加了三十万石,这可以说是他的全部家产了。

  对于这个价格,朱由校露出了微笑。这几年张国纪跟着朱由校可是赚了不少钱的,一百三十万石虽然让他肉痛,但他还是出得起的。

  看到朱由校表情,张国纪才长吁了一口气,钱没了没关系,那是还能挣得到的,但他如果因这件事情得罪了朱由校,朱由校肯定是会收回他赋予张国纪的财路,断了他的财路可就不是能用五十万石计算的了。

  接下来拍卖的就是韩王的田地了,这次拍卖出的价格比前两次田地的价格略高了一点。

  最后一个拍卖的王府是福王府。福王府在所有王府中,无论规格还是规模都是其他王府无法比拟的。福王府在明朝伊王府的基础之上再次扩建而成,整个福王府占地两万三千多平方米。

  为营建福王的洛阳府邸,明神宗御批银三十八万两。福王府按皇宫建筑模式,大造宫室和楼台亭阁,小桥碧湖,并赐亿万计资财异宝,供其玩赏游乐。在当时便就有“皇帝耗天下以肥王,而洛阳福王富于皇上”之说。当然在福王被擒之后,福王所有的资财异宝又全部回到了皇宫。

  福王府的起拍价依然是十万石。但是福王府的报价在五次之后就突破一百万石。

  “一百一十万石。”江演在次加价十万石,对于福王府他这次是势在必得,这可是最后一个王府了。

  “一百一十五万石。”江演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晋商报价道。

  最后一个王府似乎成了双方一决胜负的战场,晋商和徽商互不相让。价格一路攀升,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五十万石。现在米价在八钱一石,比历史上这个时期的米价价格略低一点,但江南地区米价还要低一些,但要运到陕西,米价几乎也要达到六七钱一石,一百五十石粮食价格在九十万两以上,而福王府价格最多在四十到五十万两左右,现在的报价已经是福王府实际价值的两倍。

  但福王府的报价依然没有停止的趋势,“一百六十五万石。”江演看了一眼其他徽商,其他徽商都点点头,表示支持江演。韩王府都卖出了一百五十石,福王府肯定是要超过韩王府的。

  “一百七十万石。”晋商这边也不甘示弱。

  朱由校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积极地扩展政策显然使得这个时空的商人比历史上的那些商人实力更为强大,就说江演,虽然盐业利润有所减少,但是通过水泥以及其他的投资,他资本比历史上同时期最少增长了三成。

  “两百万石。”江演喊出了一个天价。当然在第一个王府拍卖的时候就已经是天价了。

  两百万石已经是极限了,也几乎是所有商人的心理的极限,也使得双方无法再僵持下去了。福王府最终成交的价格落在两百万石上。徽商笑得到最后了,这也是双方实力的一个真实写照,晋商在八大晋商通敌案之后,错过了一两年的发展,在实力上略逊于徽商。

  最后拍卖的是福王的田地。福王被擒之后,朱由校从福王这里获得的良田超过四万五千倾,这些良田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广东等四省。相比其他三位反王的田地,福王的田地还是很值得投资的,使得福王田地的成交价格也是今天最高的。

  “通过今天的拍卖,朕深刻地感到各位都是忠君爱国的,朕甚感欣慰。为了表示对各位的支持,帝国银行决定对民间实行新的存储制度,凡存入帝国银行的钱钞,每月可获得五厘的息钱,而急需要钱钞周转的百姓,均从帝国银行申请贷款,贷款的息钱每月低至两分。当然从帝国银行是需要提供抵押,具体的规定会在夏粮上市之前出台。”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23hh.com/book/122/122234/645657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