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予你挚终 > 49.敬茶

49.敬茶


  外面,晗沉晗雁二人正要凝神听房内动静,却撇见正有一群人由抄手游廊缓缓过来,晗沉先用手掩蔽地敲了敲房门,对晗雁说道:“是太夫人跟前的青凝姑姑!”

  等青凝带人来到近前,房门已经打开了,两人守在门边,行礼请安,青凝止住身后一干丫鬟,扬了一张笑脸上前两步“阿沉,阿雁,大郎君与大少夫人起塌了么?”

  见她们点头应是,才继续往里走,来到正厅停下,先冲着内里扬声请安。

  “给三郎君,三少夫人请安!”

  杨言从里间出来,先免了她的礼,就坐到正厅塌几前,亲自摆弄早食去了。

  青凝早知她少语清冷的性子,见她亲自出来免礼,已很是意外了,再见她自取了碗筷摆弄,又是一惊,暗道:老太君果然没看错人,这大少夫人果真对他们大郎君有情。

  心中欣慰,嘴角免不了微微上扬,去了里间,一眼就看到被叠的整整齐齐搁在床边上的元帕,脚步轻快地来到床边,拿起扯开就是一顿,果然是一片洁白,这是老太君与她早就猜到了的,所以她迅速收起,转身欲告辞,恰对上刚从屏风后走出的宇文成都。

  话说宇文成都正穿鞋,就听到青凝姑姑的声音,这才想起元帕一事,本想做点什么,又怕以后玉儿误会,可想到那个女人昨晚说的话,又于心不忍,迟疑中便错过了最佳时间。

  许是害羞,他连招呼都没打,低头憋出一句“我们尚未圆房”,就出去了,声音小得青凝都要以为方才是自己的幻听。

  她这次不过就是借着办事,来探探风,收获不小,赶着回去交差,不欲多留,便跟着出去,像两人福了福身,笑着告辞。

  待杨言点头之后,便带着门外丫鬟迅速离去。

  她走后,所有人齐齐松了口气,随后杨言招呼宇文成都吃早食,门外晗沉晗雁两人也去了隔壁偏房,快速填肚子。

  三人都知道,今天可是有不少事等着她们。

  宇文成都用膳向来迅速,但他没想到,对面那人也不慢,只吃的少些,嚼得久了些,两人几乎同时放下筷子,自去漱口,便一起向荣庆堂走去。

  晗沉晗雁向来知道自家女郎用餐快,早跟着练了速度,这会也吃得差不多,见两人出来,急忙进去收拾了碗筷放到食盒里,提着跟上。

  宇文成都和杨言一路往老太君的荣安堂走,路上遇到的下人在恭敬第行礼之后,都偷偷拿眼打量这位新夫人。

  那边,相府全府三房四代人齐聚一堂,小辈早耐不住性子等在院门口了,一见两人过来,一个三四岁的小胖墩立时咚咚咚跑上去,“三叔,三叔,影儿来啦!你想影儿没?”,嘴里边喊着边上手扯着宇文成都衣袍往上爬,可惜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

  宇文成都倒是及有耐心,只里面得了讯的老太君等不了,派人出来喊,他才一把托起小胖墩,举着转了两圈才恋恋不舍抱着进去。

  杨言也不催促,含笑望着两人互动,暗自夸道:这小胖墩不错,一会给他的礼重些。

  才一进门,就看到里面早已或坐或站的挤了一大群人,虽没见过,但一晃眼,杨言还是将人认了个七七八八。

  当初,为了打消她的意图,江良出动了所有人手,把宇文家族掀了个底朝天,说起来宇文成都祖上算不得显赫,起家较晚,是从曾祖父宇文盛才开始的,原不过是北州大司马宇文护家奴,本姓破野头,后随主人改姓宇文,到宇文盛这儿,因他立下赫赫战功才脱了奴籍,位至上国柱,又因其次子宇文述,抱对了大隋开国皇帝杨坚的大腿才越发显赫起来的,算是后起之秀,根基不稳。

  因此真正的世家贵族是看不上他们的,私下都称为“落破户”,故而,真正豪门世族是不愿下嫁本家女郎的,所以当初老太君才会相中权势至上的越王府。

  江良等人倒不仅仅是因为他家祖上是奴籍,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宇文成都心中早有意中人,不过那些说服她的资料却也让她对宇文家族了如指掌。

  宇文盛少时娶的是宇文护家的一个婢女,婚后不到一月便随着家主出征打战,待他凯旋归来,才知妻子早已病逝,儿子宇文归已满七岁,之后他脱了奴籍,随着功业越发大,接触到的人越发多,倒是自己看上了同军的郭家二娘子,也就是现在的郭老太君。

  两人还是在战场上定的情,至今都还是一段佳话,那可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成功的写照。

  婚后宇文盛与郭夫人又育有三女两子,女儿尚且不论,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宇文成都的祖父宇文述,另一个叫宇文静,加上长子宇文归,一共才三个儿子。

  在古代,算是人丁稀少了,但他没想到,他儿子比他生的还少,虽然每房都纳有妾室,却无一个庶出子。长子宇文归只得了一个宇文定及,三子宇文静也只一子宇文福及,好在次子宇文述争气,又给传了三个男丁,宇文化及,宇文惠及和宇文士及。

  第四代五个郎君,除了宇文化及有两个儿子之外,其余四个又全都是一脉单传。

  按照年龄依次是:大郎成睿,二郎成俢,三郎成都,四郎成德,五郎成龙,其中三郎和五郎是相国府大房宇文化及之子,四郎是相国府宇文惠及之子,大郎是宇文定及之子,二郎是宇文福及之子,。

  因宇文盛逝世前分了家,所以相府只住了宇文述一家三房。其余两房并不住京城,宇文归一脉在河北玄州渔阳县老家守祖,宇文静一脉四处为官,现在定居在甘肃兰州。

  虽然人丁稀少,但感情却还算和睦,此次也算是借宇文成都大婚,欢聚一堂了。

  刚才那个小胖墩就是宇文归家,也是第五代第一及唯一一个小郎君,所以很是受宠,即便不是郭老太君亲生,但她向来一视同仁,对夫君第一个孩子宇文归更是有求必应。

  可惜宇文归自小随着祖父祖母长大,受奴籍思想影响深远,致死都没能挣脱自我禁锢的牢笼。好在其孙宇文成睿人如其名,十分聪慧,饱读诗书,两年前参加了第一届的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如今做了山西晋城县县官,也算是为苦尽甘来,扬眉吐气了。

  或是有了底气,这些年倒是与相国府往来越发频繁,他家独苗宇文全影一年里总有那十天半月住在相国府,因有老太君宠着,长得又喜庆,很得人心。

  这不,一见他终于进来,转眼就被二郎宇文成俢抢走了,他家夫人小郭氏刚有四月身子,自觉升一级要当爹的他很喜爱小胖墩,边抱过孩子便向宇文成都夫妇摆手道:

  “三弟,快带弟妹过去敬茶罢,影儿我抱去净净手。”

  新妇进门,第二日一早要向公婆敬茶,还要给婆家每个人送上一份礼,一般人送的是自己亲手做的针线活,只杨言这个现代来的冒牌货,对女红那是一窍不通,也不是,应该说是半点功夫都不肯下的。

  但是表面工作还是做得挺好,准备的鞋等一应礼物,全送人心坎上了,自打他们进来,老太君面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给的红封又厚又实,还另准备了一套极为精美的头面,想想仍觉得不够,抬手就将手腕上戴着的一只翠绿通透的翡翠镯子拔了下来,硬往杨言手腕上戴。

  杨言看了一眼,微微一震,便忘了要拒绝,待她回神,镯子已经戴在她左边手腕上了。

  其他知情人也都愣住了,要知道。这只镯子在整个大隋那是排的上号的,仅有三只,另外两只还随着先皇后永埋地宫,这一只要不是先皇后因缘巧合赏赐给了郭老太君,那可是万万不会流出宫的。

  杨言一看便知不是俗物,刚想拒绝就听到一声夸张的称赞:“诶呦呦,老太君快看,那镯子带她手上似会发光,难不成天生就该是三郎家的。”

  这话让所有人的视线一下又全转移到杨言手腕上了。

  可不是,透明的帝王绿与那圈肉色的胎记相应成晖,显得雪白的皓腕越发迷人。连女人都看呆了去,也让几个有心之人越发眼红不甘了。

  特别是宇文述续室大孤独氏及宇文化及续室小孤独氏,她们本就是远亲姑侄,平日走得很近,把持着整个相国府内务,那镯子早就视为囊中之物,不想被人半道劫了,那感觉……

  老太君绝对想不到,因她这无心之举,会给杨言提前招了两个大麻烦。


  (https://www.23hh.com/book/130/130661/695185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