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八十三章 发展方略

第八十三章 发展方略


  一笔横财,让西安政府的二五计划提前开锣,首先是教育,按晏阳初的发展规划,本应从1929年3月开始的全民免费教育计划,提前到1928年7月起,正好可以赶上新学年,虽然时间紧了点,教育厅加快各种手续的办理,终于赶在9月之前,下拨了经费,使辖区的入学率比上一年又提高7%,中小学、高等学校入学比例,已接近日本,按这样发展下去,二五计划结束后,西安政府的人才储备就将是日本的数倍,接近欧美强国。


  整个中国国内甚至东南亚、南亚的广阔市场上,日本已经感受到来自中国北方的强大压力,上乘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从轻工产品如纺织、塑料、日常器具,重工产品如汽车、起重机、机床、甚至飞机,这些无孔不入的中美联合制造,让日本的企业几乎无法生存,技术和生产率方面的差距,飞快的吞噬着日本企业的利益,以前可以通过军事力量驱逐,而现在,他们不可能罔顾美国人的利益。令日本军方苦恼的是,陕造的型飞机已进入日本的国内市场,以无可比拟的性价比优势迅速站稳脚跟。


  中国国内的广阔市场上,日、英、法、意、比、荷的产品越来越少了,除了各国的传统特色产品还有市场,现代工业制品几乎已经成为北方各省的天下,陕、豫、晋、宁、冀、平、津的产品越来越多,价格往往比这些西方强国低很多。这都得益于西安工业园区先进的设备制造能力。


  南方湘、鄂、皖、川四省相继爆发了工农革命,起义的星火越燃越旺,南京国民政府不断加大清剿力度,借助北方各省的贸易公司在全国各地的便宜条件,各种战略物资被不断的交易给作战双方,南京政府固然得到了大批如100MM的重炮,马克沁机枪等低于外国价格的现代化武器用以加强军队,GCD的红军也得到了如ZB26式轻机枪、最终改进型)冲锋枪、手榴弹等武器,灵活机动,火力强大,在游击战中更有攻击力。双方斗智斗勇,难分高下,现在的西安政府,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某个时期美国的角色。


  在政治辖区内,西安政府加紧经济建设,快速瓦解封建残余,首先是强制废除卖身契,佃户终身制等,强制购买陕、豫、鲁、冀、晋、苏、皖等多省土地,迅速推进社会化大生产,在雄厚的资金推动下,国家机器全力开动,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对决,在短短的几年内,完全击垮了各省的封建生产方式,陕、晋、豫、苏、皖、宁、甘在30年基本实现了现代农庄生产方式,农业人口下降到人口占比的不足一半,陕、晋、豫三省农业人口更是缩减到只占人口比重20%不到的地步,三省现代化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迅速击垮北方各省至全国的自然经济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口转向工业生产,尤其是北方各省教育事业高度发达带来的民意觉醒,让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开了土地,进入工厂,去获取更大的收益。


  经济的发展当然有掠夺的一面,由于南方各省发展水平低,北方工农业产品的大量涌入,对不少省份的经济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只有远在西南的李宗仁,却早早觉查到中国的这一变化,与西安政府建立了密切联系,在西安政府的支持下,广西罕有的发展起了一套小而全的完备的近现代工业体系,反是走在了南京政府的前面。而濒海的苏、浙、沪、闽等省,由于北方各省不具备天然良港,很多物资都经这些省份运输,经济反是得到不错的发展,自然经济结构的改变也就无从谈起了。


  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思想混乱、道德堕落也很快得到纠正,由于在政权建立初期很好的贯彻了民主体制,参议厅和教育厅都有独立的运行机制,适应力强,又有如顾学炎、晏阳初这样的大家,西方的现代民主思想和传统的中国思想很好的实现了统一,儒家思想已渐渐缩小为一种文化遗产,而不是决定中国人想法的无上法典,其它如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种种思想都已发展壮大,更由于钱复、龙海、杨竽笙、李四光、茅以升等一大批科学家在政府中的极高地位和声望,人们学而优而仕的思想已慢慢变的淡薄,公司、大学由于收入高、社会影响力大,成为人们首选的工作目标。学识、财富、慈善等等成为普通人更关心的社会舆情。


  南京政府的官员们到北方办事,经常会感到难堪,招待是很周道,但人气差远了,来机场的通常只是三辆车,一小一大一护卫,到了目的地,也是公事公办,不会有人投入特别关注。反倒是南方的科学界名人一来北方各大城市,往往会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久而久之,北方的西安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北大南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精英,国方的名校只剩下上海交大、金陵大学、湖南大学等区区数所。


  北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矛盾缓和,政策激进的政党就不大受欢迎了,西安联合政府里也有国民党、GCD,慢慢的他们与原来的党产生了较大分别,变成了温和派。


  各地的民主进程虽然不同,目的却都是一致的,尤其是最早得到贯彻的北方三省,中青年基本上已接近于西方的民主社会,但西安政府、教育厅一直身体力行的集体荣誉、爱国意识,牺牲精神和尚武精神等很多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内部安定团结,陕军的正规军大多被派到山海关、热河一线、新疆、绥远、宁夏、察哈尔的中苏、中蒙交界处,原西北军、晋军整训后合格的部队,作为二线部队,在配备了大量西北军官学院的军官和士官后,被派驻到苏、皖、鄂、川南北政府交界处。防线对面的中央军见这些一年前还是叫花子部队的晋军、西北军,变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穿的、吃的、用的,都让国军士兵羡慕不已。一到训练时期,防线对面枪炮齐鸣,烟火漫天,那叫一个阔气。这些旧军阀部队出身的官兵也深刻感受到陕军的不同,这里没有一个人被当作炮灰,后勤和医疗是西安参谋部最为重视的。


  西安的航空工业发展迅速,大型客机和运输机月产能已近百架,基本占据了国内的航空市场,由于有了全新的液冷发动机,维列科夫和肖天翼设计了国产的第一款战斗机,莫培尔和孟冲设计了国产的第一款强击机。当然这是西安航空界的练手之作,没有大量生产,各造了一百架,被命名为型,分别布署在北平密云、绥远包头,果然,南京政府很快就来了飞机调令,西安政府回话,这只是试验型战机,只适用于北方干冷天气,无法在南方潮热空间作战。南京政府想购买,李想回答尚未解决产能问题。总之,就是不卖。打内战,另请高明。


  西安政府的态度很快引起南方红色政权的注意。更多的GCD人通过转道四川进入北方,与苏联保持联系。鉴于北方政府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稳定的社会形态,共产国际并没有打通一个国际红色通路的意思,这时政治开明,谁想来都行。


  西安政府对共产国际的态度,也引起美国政府的不满,罗伯期拜会李想,希望西安政府取缔共产国际的活动,李想反驳说德国政府不是允许他们存在吗,存在即合理,我们是民主社会,对什么东西都要有宽容的态度。


  由于宁夏回归较早,银川的铁路穿过贺兰山,沿玉海、长宁湖直修向居延,一条贯传宁夏的大动脉,将中蒙边境与中国内地联系在一起。见国境对面的中国军队装备越来越精良,苏蒙联军也开始重视起来,加强了军备,这时的苏俄,还没有象二战时期一样,变成一个恐怖的战争机器,他们的现代化计划也在不断进行,和西安政府一样,一个五年接一个五年,努力追赶西方,但起始时间是1928年,已落后于西安一个五年了,他们最大的难题是来自西方的技术和经济封锁,为了获得西方的技术和资金,苏俄政府也在不断的妥协着、纠结着。相比苏俄,西安政府最大的优势是技术,由于储备丰富,西安足可以保证未来三四十年内的科技发展动力,这是苏俄远远比不了的。就如西安飞行器制造总公司生产的大型客货机一样,只有美、英两个航空大国,才有能力完全复制这些产品,甚至德国都需要克服一定的技术难关。


  西安政府牢牢的吸取了前世产学研体系不配套的教训,将国防工业、高技术产业牢牢依附在广阔的市场,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将一项又一项的现代科技投入实用。由于很多技术都来自国内,这时的科技界,创新之气蔚然成风,国外可借鉴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各大学、研究机构拼的就只能是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才是一个国家能领导世界的根本动力,英、法、德、美莫不如此。


  放眼望洋看世界,不能不说,这时的西安,已有足够的本钱把眼光投向世界,投向欧洲、投向美洲。


  西安政府大楼,一座风帆造型的大楼,正引领着中华这艘古老的巨舟,乘风破浪,走向太平洋。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9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