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一百三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

第一百三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


  西北社科院,一年一度的经济与科技发展会议正在社科院科技综合大楼最高层的多功能会议大厅召开,主持人即是社科院院长,公认的中国科技第一人钱复。


  乐洋洋,景珩,安思远,龙海,杨竽笙,李四光,晏阳初,茅以升,马寅初等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领军人物,纷纷向大会作了各领域全面发展的报告。


  大会之后是小型会议,依照不同的保密级别和安保级别,大会设定了会议地点和参会人员。


  一间小型会议室里,最高级别的会议正在召开。


  乐洋洋正在研讨自己工作领域的进展和规划。她轻轻一拢额头飘散下来的长发,扶了扶眼镜,虽然已是三十年华,她的容颜举止,风度气质,仍然被各大城市时尚界广为传颂,科学巨匠历年积累的学识精华,远远不是那些时尚界里的红男绿女,少男靓女们能比得上的。坐在她身边的景珩,蓬松的长发自然卷曲下来,一身传统的蓝色旗袍,优雅的举止,与乐洋洋真是一时瑜亮,与会的一干学界和政界大佬,都在开玩笑说有两人在场,无论多枯燥的会议都会精彩动人。


  红润的樱唇,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非常高兴的告诉大家,ES-2型预警雷达,已完成试验定型,而且,它是一个系列型号,分为固定台站式,野战机动式两大类。固定台站式,性能稳定,作用距离远,在华山、太行山、鸡鸣山、泰山、大巴山、阿尔泰山等处的台站建设完成后,北方十省,东北大部、外蒙大部、苏、皖、鄂、川将全部处于我预警雷达范围之内,如果新型战机开发顺利,我们的空军可大部布防在二线,成为机动打击空军,对国防建设,将是革命性的。之后撤换下来的ES-1型雷达,可以考虑向世界出口。”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座诸人都是学术精英,是非常明白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军事的重要性的,这也意味着,西安的飞机可以在恶劣的天气飞向国内大部地区。战略单方不言而瑜。


  乐洋洋又道:“青岛、烟台、天津三地的海防雷达也攻关完备,可以定型,即将投入建设,可以给北方十省海防部队提供数百公里的预备距离。”


  说着,她顿了顿,又娓娓接道:“我们的野战预警雷达,已可基本满足各军对防空的要求,所以组件都可以用中型和重型卡车装载、牵引,但受限于成本和机动力,只限于军、师级防空,其它系列产品,如防空炮火控雷达、舰炮火控雷达等都进展顺利,预计在这个五年计划结束时间,也就是1934年,将完成配套开发工作,我们将拥有第一代电子管全系列雷达、通信、航电系统。”


  说到这里,乐洋洋向钱复望过来的眼光深情一望,相视而笑,两人在国内外的名气已是如日中天,天才的通信和雷达技术专家,天才的航空工程专家。天才与天才的组合,已是国内广为流传的才子佳人传奇。


  龙海也谈起了自己的工作领域:“海军的重巡、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鱼雷艇,各种舰船配套工程进展顺利,我们从江河级重巡积累了大量经验,已经成功的完成了山级战列舰的设计,排水量将达三万吨,预计今年即可定型,明年开工,1934年可下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航母,这方面我们没有经验,虽然船体的制造我们可以从战列舰、万吨货轮等方面吸取经验,但航母编队的各种配套工程,包括指挥,我们都非常缺乏,需要加快进程,否则,我们在本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仍不能完成航母的最终设计,这将对海防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说到这里,龙海缓了口气,捧起自己面前的大茶缸,一口气灌了一半,这个习惯还是他当工人时养成的,这个习惯,也为他赢得一个“平民专家”的称号,成为社科院中最亲民的一级专家。


  “陆军的重型装备,将是我们设计改进的另一个重点,T29坦克和系列装甲车,将在不久之后不再具有先进性,所以,我们将在五年计划末期,开发一款新型坦克,并以该型坦克为底盘,开发一系列装甲车和自行火炮,这些装备,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上,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说到这里,龙海停了一下,又道:“我们的邻居,在坦克和火炮技术方面,已有了极大改观,我们将要面对的,也许是日本人更强悍的装备战车和火炮。从这一点上讲,我们的火炮技术也要大幅提高,否刚,在未来的冲突中是没有优势的。至于空军,我们主要是在航程上下功夫,经过对第一代战机使用中的种种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我们对战机的操纵性和机动力已经具备全面解决能力,我想。”他看了钱复一眼,道:“随着我们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成功,这些也都不会是问题的。”


  安思远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平时就沉默寡言他在这种场合还是有点突兀,必竟是社科院最重要的专家之一。


  见大家纷纷看向自己,安思远扶了扶金丝眼镜,慢条斯理的道:“大家别看我,我这里没有特别的东西需要说明,不过,用不了几年,我就可以给大家一个绝对值得的天大惊喜,绝对是一次科学技术的新飞跃。”


  安思远不是有多少幽默感的人,他要说便说,他要不说,打死也问不出一个字。见他止言于此,大家也就不再问了。


  经委会副主任马寅初对今后的发展方针定了调,如果国民政府不首先发难,西安方面就决不先开第一枪,接下来的几年,是西安政府加速发展,赶超列强的关键时期,只要能保持和平,西安就无意挑战南京的统治权威,这中间会有妥协,会有让步,但这种损失是可以接受的,用让步换取和平发展的机会,最大限度保存中国的国力,面对北方十万精锐,上千辆坦克,南京政府明白一但发生大规模冲突,这些装备上的差距将会让南京方面付出数倍,数十倍的代价,南方还有大小军阀,还有多处苏区,这些心腹之患一日不除,南京是无信心挑起这么大的冲突的,到时两面受敌,日子就难过了,西安也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作出了一些让步,以换取南北民间的经济交流。


  因此,虽然南北双方发生了一些小冲突,甚至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南北通商这条路,南京方面始终没有关起来。


  初秋,青岛外海,白帆片片,波光鳞鳞,一支长长的商船队伍穿过点缀在碧波中的片片渔舟群,驶向远方,船队中,有几万吨的巨轮,也有数千吨的中小型散货船,大部分船舶都悬挂着星条旗,也有少部分悬挂着青天白日旗,在这个强者为王的年代,有实力的公司都知道大树下底好乘凉,纷纷在美国政府注册,甚至大部分西安国有公司的商船,也选择在美国注册,世界第一海军的金字招牌,远远不是有海无防的民国能比得了的,这让北十省民众心理上很是自卑了一回,直到近两年,陕军陆续下水了重型巡洋舰,装甲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等后,有了象样的海军,这才陆续有商船开始在国内注册,悬挂中华民国国旗。


  萨镇冰立在舰桥上,白须白眉迎风舒展,桅杆上,军旗猎猎,他的内心也正如这飞腾的军旗,翻卷不定,感慨万千。


  多少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将终老田野,郁郁而终,却不成想花甲之年得以重见中国海军的光辉再现,再次披挂上阵,万倾沧海,骑鲸横渡。


  这是一支西安政府刚刚组建的护航编队,由一艘“光荣”级万吨巡洋舰“李广”号,四艘“青岛”级五千吨驱逐舰“青岛”号,“烟台”号,“塘沽”号,“大连”号,四艘“传奇”级二千吨护卫舰“刑天”号,“精卫”号,“干将”号,“莫邪”号,三艘补给和测量船组成。这样的一支特混护航舰队比起世界海军强国来,只能说是弱不禁风,但这却是自1894年甲午海战以来,中国第一次重新拥有的远洋力量。


  萨镇冰心中充满了自豪,他对中国海军的未来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心,现在,这只雏鹰刚刚展翅,只要假以时日,它必将成为傲啸万里的王者。


  本来,和平时期,悬挂美利坚国旗的商船是比较安全的,尤其是万吨巨轮,海员们大都装备有轻重机枪等武器,足以对付出没于浪涛中的海盗,不过,这次的护送任务略有不同,长长的船队里,有几艘水文考察船,北洋时期的中国太落后了,有海无防的现状,混乱无序的水文科学资料管理,让西安政府手里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几乎是零,不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军事战争的角度,获得中国四周完备的水文气象资料都是西安政府迫在眉睫的问题。


  西安海军组建以来,还没有完成过一次象样的远洋航行,所以,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海军方面派出了已方最有经验的长官,海军参议,中将萨镇冰来担任特混编队的司令,西安海军只有两名中将,另外一名是海军司令曾以鼎,可以说,西安对这次远洋航行相当重视。


  庞大的船队无惊无险的一路向东,穿越对马海峡后,将分成两支,一支去苏俄的海参崴,一支将远涉重洋,去美国的夏威夷,安吉利斯,进行正常的商贸活动,几艘水文气象测量船,也将在海参崴休整后,返回青岛,国家之间就是这样,一年前还打的你死我活,一旦坐上谈判桌,就没有什么不好谈的,西安与苏俄间很快就恢复了自由贸易,中国需要苏俄的原材料和能源,苏俄需要中国的各种工业制成品,更重要的,苏俄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陆路通道。许多欧洲国家的生产设备、机械经由这条线路运抵中国。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但西安未雨绸缪,以防将来中国开战,出现中国的海路被完全封锁的窘境。


  一路上,萨镇冰不断的组织演练舰队的各种队形,应对战争突发情况等课目,这是中国现代海军第一次远航,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既要保证队伍得到充分训练,又要小心不明国籍海军的突然袭击。穿越对马海峡是他最担心的,日本海军太强大了,何况数十年来,中国海军从未迈出国门。


  但对马海峡不只风平浪静,就是日本海军,对中国护航编队也兴趣缺缺,可能中国海军的规模实在难以提起日本海军的兴趣吧,间或有几架水上飞机和驱逐舰跟过来,不久就离开了,没有丝毫为难的意思。


  穿越对马海峡,商船分成了两队,萨镇冰率舰队跟随苏俄方向船队前行,美国太远了,中国海军目前还没有这个远洋能力。


  看着渐渐远去的对马海峡,萨镇冰心中松了一口气,海军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军种,西安海军显然明白自己与日本的巨大差距,但没有远洋训练的海军,就好比在澡盆里学游泳,是永远也学不会的。而西安海军要想远洋航行,就必须面对日本海军的刁难。


  庆幸的是日本海军对中国海军兴趣不大,现在看来,还算平安。


  正当船队向海参崴前进时,日近黄昏,海天浑沌一色,萨镇冰放下望远镜,听航海长汇报着位置和时间。


  忽然,雷达长报告:“司令,我方正前约七十链,发现一只舰队,舰队中有大型战舰。”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84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