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二百二十三章白马之战

第二百二十三章白马之战


  江东世家豪强欲囤积粮食,与扬州牧秦宜斗,在秦宜看来属于小儿科,哪里会是他的对手?

  这个时代也不过是在粮食方面做做手脚,与后世金融战那种复杂程度相比,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上。不就是钱嘛,秦宜有的是钱,随便玩都能把江东世家豪强逼到绝路。

  江东粮食风波告一段落,后果立刻显现出来了,借的钱是不是要偿还?即便是没有借钱的家族,手里的钱挥霍光了,那也不行啊。更何况,扬州税收政策难以撼动,手中的土地便成为负担,抛售土地已成必然。

  好嘛,土地价格飞流直下,卖的多买的少,更多的人在观望。

  感觉土地价格进入合适价位,秦宜出手了,低价位悄悄吸纳,大量廉价土地进入秦宜手中。

  秦宜不愁土地多,他有无数的屯田兵,土地再多不过是多招收些人而已。

  既然秦宜有谋天下的野心,眼光就必须放远一点,手里没有一点拿捏怎么可以呀。

  土地兼并是吧,你怎不能兼并到秦宜手里吧?手里有牌,随时可以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曹操大军攻打徐州,谋士田丰曾经力劝袁绍,趁曹操后方空虚之时,兵发黎阳。袁绍却以幼子有病为由,拒绝发兵。如今曹操大军回撤,袁绍才回过神来。

  袁绍召集文武商议,说:“我欲进攻许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兴兵。”

  河北一干谋士无语,曹操兵力空虚你不发兵,等人家曹操大胜而归才想起发兵,早干嘛去了。

  袁绍无脑,多数谋士不想指责袁绍,沉默以对。

  “前段时间曹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时进兵。今徐州已破,曹军锐气正盛,未可轻敌。不如相持久待。等待曹军有破绽时,再采取行动。”

  田丰这人也算有见识,谋略的确不错,上一次劝说袁绍及时出击,无果而终,此次再一次表达自己见解。

  但有一样,田丰此人不太会说话。你说你提建议,提上一次事情干嘛,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果然,袁绍脸色非常不好看。

  似田丰这般劝说,不如不劝。

  你让袁绍脸上下不来台,他会听你劝说才怪!

  果然,袁绍摆摆手,说:“不必多说,我意已决。”

  袁绍语气决绝,不容反对,众谋士善于察言观色,无人自找难看。

  但是,田丰是一头倔驴,你越是不听我越是要说,十头牛拉不回来的主。

  “不可”田丰力劝袁绍不可轻易动兵:“若不听良言,出师不利。”

  哎,良言虽好,也要对方听进去。这档口已经不是劝与不劝,听与不听的事情。

  作为谋士,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建言没有错,及时纠正主公错误。但是,袁绍既然决定出兵,此时,谋士若继续表达反对意见,恐怕非明智之举。

  如田丰这般极力反对,若袁绍听其劝而改变主意,必然不利于威信。而且,田丰说出师不利那种话,无疑有动摇军心之嫌。

  比如曹操一方,战争之前,曹操阵营的孔融,大约也想扮演田丰、沮授的角色,总而言之,开口就是敌军威武,我军渣渣,如果开战,我军必亡!

  孔融的这种论调,在曹操阵营根本没有人敢响应,而且被荀彧当场打脸后,孔融也不敢发表这种论调了。

  两军作战,士气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战后,一方阵营的高级重量级人物,都公然散播这种失败的言论,而且还被大家认为他们很有远见,这意味着什么,岂不是显得主公很无能吗?

  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一方阵营内部总会存在分歧,在讨论阶段,大家可以随便发表不同意见。但是等做出决定后,所有的人都应该放弃分歧,努力把这件事做好,而不是开口闭口给大家泼凉水。

  所以说,仅从这一点来说田丰等并不是合格的谋士。

  既然袁绍做出决定,无论决策正确与否,田丰等应该考虑下一步作战策略,而非与袁绍争辩战与不战的问题。

  果然,袁绍大怒:“你等弄文轻武,出言不逊,动摇军心,该当死罪。”

  袁绍盛怒之下,欲斩田丰,被众人劝阻。

  袁绍这样做没有错,你丫的与我唱反调,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便说些丧气话,杀你也是应该。

  袁绍派遣大将颜良为先锋,进攻白马。

  沮授劝阻:“颜良性狭,虽然骁勇,不可独任。”

  袁绍不听劝言,说:“我手下上将,不是你等所料。”

  到了这地步,袁绍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劝阻。

  袁绍有骄傲的资本,冀州临战准备也不是一日,可谓兵强马壮,粮草丰盛,相信曹操绝非对手。

  仅凭兵马数量、粮草丰厚,就以为能打胜仗,袁绍这样想本身就是错误的。看他手下谋士,心不往一处使,冀州内部派别林立,各怀心思,很难形成合力。

  所以说,一方阵营凝聚力非常重要,在派系庞杂的一方,输就会输在凝聚力上。田丰、沮授站在了袁绍对立面,哪怕袁绍排兵布阵,他们还是坚持自己观点,不可避免对冀州整个阵营产生影响,能打胜仗才是怪事。

  反观曹操一方,则很少有这问题。

  而且在大战之前,该解决的都解决掉了,内部造反势力连根拔起,外部徐州刘备也被他提前消灭,如今一门心思应对冀州袁绍。

  曹操手下文臣武将一条心,诸夏侯曹,五子良将,颍川文人集团,都是铁桶江山,紧密围绕在以曹操为核心上的。

  两相对比,优劣自明。

  二月末,冀州颜良、郭图、淳于琼一路进发,声势浩大,东郡太守刘延大惊失色,死守东郡,并慌不迭向许都曹操告急。

  曹操闻讯,引兵十五万出许都东进,兵分三路,抵挡冀州大军。

  一路行进,连续接到东郡太守刘延告急文书,曹操亲自提五万军队亲临白马,靠山扎住兵马。

  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兵马十万,排成阵势。

  曹操大骇,回顾吕布旧将宋宪,说:“我听闻你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

  你妹,曹操这是让宋宪试刀。

  颜良作为袁绍手下头号大将,即便曹操没有与之交战,也知道不可小视。初次相战总要有人试试水,曹操肯定不会让自家亲信上前冒险。

  也是,作为吕布手下叛逆,曹操自不会珍惜,你不去试刀,谁去?

  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

  颜良威风凛凛,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快马奔至,颜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

  曹操大惊失色:“真勇将也!”

  魏续说:“杀我同伴,愿去报仇!”

  曹操点头应充,魏续上马持矛枪,径出阵前,大骂颜良。

  颜良也不答话,纵马来战,仅一回合,劈头一刀,斩魏续于马下。

  被颜良连斩二将,曹操脸色很难看,说:“谁能抵挡颜良?”

  大将徐晃应声而出,纵马杀入战场。

  徐晃虽勇,也分对手,与颜良相战二十回合,终不敌颜良,败回本阵。

  颜良之勇,令许都大军无不骇然。

  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如此勇猛,曹操无奈,不敢再派大将出战。

  7


  (https://www.23hh.com/book/154/154436/804379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