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太子追妻风烟起 > 第151章 第151章

第151章 第151章


上京城。

        惠帝驾崩,  梓棺停放在惠帝生前居住的干清宫内,并在干清宫设置灵堂,以示寿终正寝。

        干清宫中停灵二十七日后,惠帝的棺椁转移至雍和宫永佑殿存放,  等待出殡入葬皇陵。

        在此期间,  宫中按照礼部拟定的殡天丧仪举行大丧礼、朝夕奠、奉移殡宫礼各种祭仪。

        当众人都在猜测太子究竟会如何追究梁王带兵进京之事时,  太子却命宁王、晋王和梁王回京为惠帝哭灵。

        满朝上下心中都门儿清,太子恐怕是要清算梁王一案了。

        而青州和荆州传回的消息却称,宁王封随和梁王封逸皆不知所踪,梁王正妃和侧妃也被发现死在了梁王府中。

        梁王封逸极有可能是畏罪潜逃,  但宁王这又是哪一出?

        晋王封羡曾带领豫州兵力阻挡了梁王进京的步伐,  虽说他不过只拖住了梁王短短两日,但也为太子回京争取了时间。

        晋王本就立了功,  若是拒不回京,  倒还像是心中有鬼的样子,  因而封羡便带着王妃谢箐,  夫妇俩均着一身素服,回京奔丧。

        在内阁、礼部和翰林院历时多日的讨论之后,最终提出将惠帝的徽谥号定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1】

        太子封湛点头应允,并令工部造办册宝。

        惠帝驾崩的第四十七日,太子封湛领文武大臣于惠帝停灵的雍和宫外行尊谥大礼,  为惠帝“上谥”,并将谥号颁示天下。

        七月十八,皇城午门外设大升舆及仪仗,并举行皇帝出殡辞奠礼。

        七月十九,  惠帝棺椁施加彩帏,  由龙轿将棺椁抬出雍和宫,  至午门外举行遣奠礼。

        送殡队伍自午门出,至皇陵的一路上由王公大臣和僧道乡绅设祭坛致祭。

        入陵园后,棺椁先行安放至享殿之中,举行安神仪。

        待下葬的时辰一到,举行迁奠礼,将棺椁抬往地宫。并于地宫门外举行赠礼,将谥册、宝印、冥器以及随葬衣饰珍玩等摆放在内,而后关上地宫宫门,最后在地宫前举行享礼。【2】

        至此,一套繁琐的皇帝葬仪完成,惠帝的时代也正式结束。

        ------

        大夏历朝历代,在新帝登极之前,朝臣们都会奏上连篇累牍的表章,对新帝以示拥戴,称为劝进。

        并且每每都会出现三劝两让的虚套。

        即大臣始劝,皇储不允;再劝,仍不允;直至三劝,储君才“勉强”从之,同意即帝位。【3】

        在惠帝入陵之后,朝臣们又陆续上表向太子劝进,但三次之后,太子依然没有应允。

        从太子府传出的消息仍是那句话,

        “太子妃回京之日,便是太子登基之时。”

        而太子妃离京也已多日,却丝毫没有要回来的迹象。

        如今天下大定,上京城的小姐夫人们又开始有了八卦的闲情,这些时日京中也出现了些许关于太子妃秦烟的半真半假的传言。

        有人说太子妃秦烟似乎畏寒,而这种体质,是极不容易受孕的。

        太子同太子妃成婚也有了些时日,但迟迟没有传出太子妃有孕的消息。

        听说益州被攻破时,太子妃还端了益州王府,这可不像是个怀着身孕的女人能干得出的事。

        难道……传言是真的?

        太子即将登上帝位,后宫不可能只有一位皇后,定还会纳别的妃嫔。不论太子有多么看重太子妃,这皇室总得要开枝散叶不是?

        于是,有些心思活络的夫人小姐们就打起了进宫的主意。

        这里面也包括御史大夫嵇崇的夫人。

        是夜,嵇夫人向御史大夫嵇崇试着道:

        “老爷,我们的女儿是不是可送进宫中,以嵇府的家世,女儿封妃也是足够的,到时候……”

        “住口!”嵇崇压着声喝止了夫人未尽的话。

        嵇崇谨慎地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而后转头向嵇夫人道:

        “妇人之浅见!”

        “送女儿进宫?这话都是你能乱说的?你是嫌我嵇崇活腻烦了?”

        “朝中的事我从未对夫人隐瞒,夫人你不知道太子殿下直到现在都没将之前太子妃被弹劾一事翻篇?”

        “太子要为太子妃算旧账,而我们御史台参与了多少夫人心中大概也有点数。”

        “这个时候,谁敢撞上去触霉头?”

        “以太子妃的手段,我们女儿就算能进宫,能斗得过太子妃?”

        “夫人打消这个主意,以后休要再提,就算今日宫中真要进新人,也让我们女儿躲远点。”

        “记住了吗?”

        最终嵇夫人僵着脸点了点头。

        她不过就是想想罢了,更何况,女儿也有这个意思。

        那就等等再看吧……

        ------

        翌日,御史大夫嵇崇携厚礼拜访了安大学士府。

        大学士安世凤的书房。

        嵇崇面色尴尬地向安世凤开口:

        “当初,御史台弹劾太子妃,是受了王相的影响,且御史台的众臣僚也是思想过于固陋守旧,觉得太子妃一女子不该在西戎有此嚣张的动作,因而才参与了弹劾。”

        “安大学士,您是太子殿下的太傅,深得太子殿下信任,殿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劳烦安大学士透透口风,出出主意。”

        “太子妃久不回京,太子殿下一直拒绝即位,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

        “终归得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消了这个气才是。安大学士,您认为呢?”

        嵇崇看着茶台对面正在慢条斯理煮茶的大学士安世凤,静静地等待安大学士给他点提示。

        一盏茶之后,嵇崇从安大学士口中得到了这么一句话,

        “木有本,水有源。”

        本?源?

        嵇崇脑中不断萦绕着安大学士的话,出大学士府,去了御史台。

        何为本,何为源?

        嵇崇脑中灵光一现。

        太子是因太子妃被弹劾之事而不豫,想要太子消气登基,他们的奏疏里夸什么太子,应当夸太子妃才对!

        ------

        在之后的几日里,自御史台起,朝臣们陆续上书,而众臣僚的口径出奇的一致:

        “对此次西戎,朔北、南疆以及守卫上京的将士们应论功行赏,其中,太子妃当居首功。”

        “太子妃兵不血刃拿下西戎;控制西戎让突厥孤立无援,太子妃还带人深入突厥腹地奇袭突厥汗王,致突厥可汗重伤;太子妃拿下益州王府,结束了益州妄图分裂割据于大夏之外的乱局,太子妃对大夏之功劳数不胜数……”

        众臣的奏疏里无不对太子妃秦烟极尽溢美之词地歌功颂德。

        此等奏疏在太子的书案上垒了高高的几摞之后,太子对朝臣们的提议点头应允,而后命兵部和礼部拟定赏赐的名单和内容。

        礼部将拟定赏赐的奏折递交太子府,而折子被送回时,上面添了太子封湛的一条批复:

        “将西戎和益州赐为太子妃秦烟的封地。”

        此消息一出,满朝皆惊!

        整个西戎和益州作为太子妃的封地?

        虽说这两个地方被拿下,太子妃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是否有些过了……

        很快,内阁和翰林院拿出了一套说辞,让这些对给太子妃定封地似有异议的臣僚们闭了嘴。

        “大夏开国之初,高祖也曾给共患难过的皇后定下封地豫州,只因多年后皇后逝世,豫州才被收回而已。”

        朝中的反对声音逐渐消失。

        但谁人不知,搬出高祖,不过是太子殿下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给太子妃这极大的体面,而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高祖同其元后是公认的伉俪情深,看来,太子殿下同太子妃也不遑多让。

        想当初萧太后也只是将益州封给自己老友,这才勉强给太后自己留了个后手,没想到太子殿下却直接让益州和西戎成为太子妃的封地。

        传言中的太子殿下极宠太子妃,应是不假。

        奉天殿颁出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拟定封赏诏书,并昭告天下。

        而太子妃被赐予西戎和益州两处封地,这个消息,又会让多少人震动……

        ------

        太子软了口,命礼部和钦天监着手准备登极大典和立后的仪程。

        朝臣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太子府紧接着传出另一则消息,让满朝又是一惊。

        太子殿下即将巡幸西北。

        在太子殿下西巡期间,命晋王留守上京,代行监国之责。

        晋王封羡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会被太子委以重任,虽说满朝都是太子的人,他这监国也只是流于虚名,并无多少实权,但太子这个举动,似乎给了他一个或许能够安稳度过后半生的信号。

        此次太子西巡规模浩大,扈从的赤峰军兵将共计五万余人,参与人员为数甚众。包括六部部分官员,随行人员里面还有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安世风和户部尚书杜贤。

        户部尚书杜贤同去,是因为太子殿下命他前去视察西戎和益州,以及同西域的商路。

        而礼部尚书安大学士的任务,却是同迎接秦烟这位即将登上后位的太子妃有关。

        太子的这场西巡,说是为公不假,但另一个原因也是真。

        太子殿下是要亲自去迎回太子妃啊!

        七月末,祭天地、社稷、太庙和孝陵,西巡队伍从上京城出发,往西而去。

        ------

        梅山。

        封湛是在傍晚时分上的山,即将见到让他思念成魔的女人,封湛一刻都不想再耽误。

        彼时,秦烟正斜倚在万雪斋院子里的一张软塌上,由身旁的沈莹摇着扇子,乘着凉。

        整个梅山,从山顶到山底,都守着秦烟的人。

        在万雪斋被秦烟强行征用之后,遗山大师便面色难看地又去四海云游了。

        离开时,遗山倒是有些疑惑。若照往常,小烟烟来他这儿都是独来独往,但此次却是声势浩大,所带护卫如此之众,还真不像是小烟烟一贯的风格。

        以她的身手,还需要这么多护卫?不至于啊!

        遗山想不出个所以然,摇着头下山而去。

        哎,经此一遭,得另寻一处山头隐居咯。

        而太子上山的消息,秦烟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已收到。

        这个男人……

        封湛步入院子后,一眼便看见了歪在软塌上的女人。封湛眸光一暗,遣退了院中的所有人。

        沈莹在离开前,神色略有些纠结,她看了一眼太子,又看了一眼仍在闭目休息的自家主子,最终沈莹还是没说什么,同宋执一道出了院门。

        那个消息,应该由主子亲口告诉太子殿下吧。

        沉稳的脚步声一步步向秦烟走进,男人强势的气息扑面而来,封湛向秦烟俯身,霸道而热烈地吻向这个他日思夜想的女人,他的女人。

        一吻过后,封湛上榻,将秦烟揉进怀中,纾解着他的思念。

        这些日子,他只有偶尔在梦中才能……

        秦烟动了动身体,用手轻轻隔开了腹部同男人坚硬身体的接触。

        封湛没有错过秦烟这个细微的动作,他剑眉轻拧,

        秦烟,是在抗拒他?

        封湛眸眼微眯,俯身又是一吻。

        二人周身都渐渐升起热意,唇齿分开时,封湛的薄唇贴住秦烟的耳廓,低哑出声:

        “烟烟的身体记得孤。”

        秦烟因封湛在她耳边的低醇磁性的嗓音而有些发软,但理智还是占了上风,秦烟单手护住腹部,一手撑在封湛坚硬的胸膛上,准备起身。

        封湛眸色微冷,他不觉得秦烟是在和他闹别扭。

        秦烟似乎,有些心事?

        封湛一手将女人按回怀中,低声道:

        “西戎和益州将由你掌管,烟烟自可明目张胆地养兵。”

        “孤不会折断你的双翼,不论今后发生什么,烟烟都不必惧怕。”

        “烟烟,跟孤回去。”

        但怀里的女人依然没有反应,封湛心中一凉,发生了什么事?

        看来只有□□了,幸而这女人对他的身体还算满意。

        封湛翻身将秦烟压在身下,薄唇贴住秦烟嫩白的颈边,哑声道:

        “烟烟,唤孤师兄。”

        而封湛手上的动作才刚开始,就被秦烟猛地推开。

        封湛皱眉俯视着身下的女人。

        连美色都不管用?

        秦烟看着男人这张棱角分明的俊脸,轻叹一声开口:

        “我不回去。”

        封湛周身瞬间升起一股冷气,

        这女人,不要他了?

        封湛正准备俯身再动作,身下传来秦烟的一声低语:

        “胎还未稳,此时还不宜长途颠簸。”

        封湛的动作瞬间顿住,似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秦烟。

        是他听错了?

        但封湛还是条件反射般以掌撑住榻面,迅速起身,离开秦烟的身体。而封湛视线却一直落在被秦烟用双手护住的腹部上。

        封湛又看向秦烟精致的小脸,刚准备开口,女人先一步缓缓出声:

        “封湛,你要做父亲了。”

        ------

        之后的半个月里,封湛和秦烟依旧住在梅山万雪斋。

        秦烟每日在万雪斋中看书作画,封湛却下了两次山,分别去到益州和西戎。

        直至秦烟腹中的胎儿已怀了三月有余,纪南风为秦烟探脉确定胎相平稳强壮之后,秦烟和封湛才启程返回上京城。

        而此次轮到封湛犹豫该不该让秦烟立刻回京了,他不容许秦烟出现半点闪失。

        而秦烟却道:

        “这孩子是跟着我从战场上下来的,没那么娇弱。”

        封湛姑且妥协,但命马车行驶地极慢,因而一个月之后才抵达上京城。

        九月初,太子封湛同太子妃秦烟还朝,并于当日宣布太子妃怀有皇嗣。

        至此,太子妃恐难以受孕的谣言不攻自破。

        ------

        几日后,由钦天监择吉,太子封湛派遣礼部尚书安世风代太子祭天地、宗庙,谒皇陵,将新帝登极一事祗告上天和祖宗。

        是日,鸣钟鼓,太子封湛着衮冕上奉天殿御座,太子妃秦烟于御座旁升垂帘凤座。

        北衙禁军鸣鞭,百官表贺,行五拜三叩头礼,而后颁布即位诏书。

        太子封湛登基为帝,定年号为“泰昌”,意预天下太平昌盛。

        登极大典之后,封湛于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贺,并册立太子妃秦烟为皇后,奉金册金宝。

        当日颁诏,告天下臣民。

        同时,新帝封湛宣布,皇后将可参与议政。

        当然,秦烟怀着身孕,封湛舍不得让秦烟太过劳累,又怎会真正让她一同处理政事。

        对于秦烟的怀孕,封湛心中是五味杂陈。

        封湛一直担心秦烟会因生育而遇到不可控制的风险,即便是此刻,封湛的担心依然没有停止。

        但封湛心中同时又有一丝隐秘的想法,秦烟腹中的孩儿来到世上,就能让他和秦烟之间多一重牵绊。

        自己是否可以父凭子贵,让秦烟不再对自己如此洒脱?

        那么,太子殿下的追妻路,这次是真正尘埃落定了吗?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正文完,番外将陆续更新。

        感谢读者们在这一路上的支持。

        下一本准备开《新帝的白月光(双重生)》依然是追妻火葬场,换男主。

        这又会是一本女主美艳,男主强的双洁双c帝后文,轻松向。

        文案待整理大纲时补充。

        这个作者的文不会虐,只是想让大家简单粗暴地寻开心。

        再次感谢大家,番外和下本再见。

        对了,各位七夕愉快。

        【1】文中“敬天昌运……诚宪皇帝。”改编自《中国宫廷生活》第204页;

        【2】文中“惠帝驾崩……举行享礼。”改编自《中国宫廷礼俗》第332、333、334页;

        【3】文中“奏上连篇累牍的奏章……同意即帝位。”改编自《明代宫廷典制》第78页。


  (https://www.23hh.com/book/15630/15630361/9080767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