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天启书 > 25崔继财的故事

25崔继财的故事


  既然前文提到崔继财,说说他吧,反正将来早晚要说。

  我把这章起名为《崔继财的故事》,因为这只是故事。

  江南有六省——江南省、江东省、江浙省、黔州省、云南省、岭南省,地盘和人口都占到天下的一半。崔继财作为他们的总代表,还是相当有分量。

  事实上,我已经和他见过一次面,还讹了他不少钱——下面就说说他的事。

  崔继财作为江南崔氏家主崔威朝和青楼女人生的庶子,能够成为这样的朝廷大臣,原因在于他做了四件大事。

  第一次,少*当之战。

  当年赵正豹占领中原,少林被赵正豹控制,南下进攻江南。武当迎击,却大败。少林随即肆虐江南。江南省承平日久,皇军全是吃空饷的,军营里只有军官——和他们的家眷;而府军是不存在的。于是由崔继财提议,江南襄阳朝廷花了大批钱请来云南五毒帮,打败了少林。

  崔继财被任命为襄阳县长助理。

  第二次,赶走东方驹。

  当然,东方驹就是我——不过现在很少人知道了。我背叛大汉的时候,路过江南。蛋疼的五毒帮闲得蛋疼来惹我,被我杀了。然后我看到襄阳附近的镖帮。你说江南过分不过分,它自己没兵,但镖帮竟然全副武装地到处逛。我以为是江南朝廷派五毒帮来杀我,而镖帮就是江南皇军,于是我杀了镖帮。本以为惹了大祸,可江南竟然派崔继财过来,给我一大笔钱把我打发跑了。

  崔继财升为襄阳县长。

  第三次,河海教事件。

  河海教投靠大汉,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来襄阳抢劫。襄阳本地的江帮被河海教控制。本来江帮属于半商业教、半河海教性质的,这下子江帮转化为江南河海教——邪教。崔继财临危受命,花钱分裂了江南河海教,然后凭借从辽东和岭南买来的蒸汽机,建造了大批的蒸汽战船,消灭了河海教在江南的据点。从此江南河海教归顺江南朝廷。

  崔继财升为省长助理。

  第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事,大唐国债问题。大明禅让共治,共治禅让大唐,长安朝廷欠江南的债务都保留下来,而这些都是崔继财的功劳。

  当初刘兴朝谋逆,建立大汉。江南六省讨论好久,决定自立,于是大宋和大民诞生。但江南商业教依然借给大明很多钱。商业教的教义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做生意一定要越分散越好。商业教本想也借钱给大汉,但刘兴朝太自负了,没要。大明灭亡前,朝廷已经借了十亿金元。

  后来大汉灭亡,大明灭亡,共治诞生。共治朝廷想赖账。崔继财派去和钱照定谈判。崔继财说,共治是受大明禅让的。所谓禅让,就是全盘接受大明的江山和人民。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嘛。既然是禅让,就必须继续承认江南的贷款;要不承认,就是无信者,不要再借钱了。共治因此灭亡倒不至于,但肯定不好过。一阵谈判后,欠款降低为五亿,然后又借了五亿,一共十亿,同时朝廷给了江南很多权限。

  后来钱照定遭天谴,共治灭亡,大唐诞生。大唐朝廷想赖账。崔继财继续派去和李鸿思谈判。崔继财说,大唐是受共治禅让的。所谓禅让,就是全盘接受共治的江山和人民。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嘛。既然是禅让,就必须继续承认江南的贷款;要不承认,就是无信者,不要再借钱了。大唐因此灭亡倒不至于,但肯定不好过。一阵谈判后,欠款降低为五亿,然后又借了五亿,一共十亿,同时朝廷给了江南很多权限。

  至此,大唐朝廷总共欠着江南十亿金元。这还是折合、减免之后的欠款,利息也在谈判中。目前大唐朝廷仅仅在四个郡县制省有税收,一年也就一亿金元,满编制的军队都养不起,只有几十万禁军、几十万部军、两百多万皇军,穷得叮当响。

  于是,崔继财成了江南省及江南六省驻长安代表,代表着一千万平方公里的人和二十亿人。

  -

  -

  崔继财来长安,第一次上朝就遇到朝廷正在商量如何制定《唐律》。

  唐律是大唐一切律法的总称,包括什么“钦定大唐基本法”“钦定大唐刑法”“钦定大唐民法”“钦定大唐户法”“钦定大唐部法”等等等等。

  在以前各个朝代,江南诸省从没有参与过制定律法,因此吃亏不少。

  内廷副总管张强生:“……唐律以明律为基准……”

  皇帝:“我不喜欢明律……”

  张强生:“我们可以改一下,删去大明的户法、部法,但刑法、民法可以保留。”

  皇帝:“可以。”

  张强生:“大唐基本法以郡县制为准,现在的这种混乱情形,将来都要改变……”

  此时,一旁的王*说:“朝廷还没吸取以前的教训吗?大明从照天盛世一下子就崩溃了。这就是因为郡县制容易土崩!平时越稳定,到时候越混乱!一旦崩溃,就是总崩溃,亿万人民被裹挟,立即就改朝换代!这次大唐还算好的,圣地出马了,因此没死多少人。以前的时候,那次不是百不留一!”

  王*是山西在长安的代表。山西一向很硬,甚至比江南六省合起来还硬。崔继财一直很羡慕山西。

  于是朝廷上的人们吵了起来。

  崔继财也站出来说:“现在大唐初定,气象万千,各省都生机勃勃。我代表江南六省希望陛下维持现状,不要施行郡县制。”

  这是崔继财第一次在朝堂说话。他四下看着,有点心虚。但人们都说着话,没人注意他。他吐出一口气。

  张强生冷笑:“狐狸尾巴总算露出来了,都想自立!”

  ……

  又一阵争吵后,聪明的皇帝发明了所谓“一国两制”的制度。

  所谓一国两制,就是把已经成为“一国两制”的制度称为“一国两制”

  也就是:施行已经被施行的制度,发明已经被发明的制度。也就是:承认失败,承认现状,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就是说,崔继财胜利了!江南胜利了!朝廷服软了!他们已经在唐律上承认失败了!

  最后大唐皇帝李鸿思说:“为了长远的目的,暂时的名声是可以牺牲的;为了长远的正义,暂时的不义可以忍受的;我是为了天下,不是天下为了我。”

  ……

  崔继财非常高兴,他出色地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他在长安妖姬设宴,大宴他的朋友们。

  -

  -

  崔继财的朋友包括江南六省在长安的官员、学生、商人,甚至帮派教派。

  江南六省在长安做官的不多,但也有不少。这些官大部分是外朝的,因为内廷的“自我认知”太强——他们认为自己是内廷人,而不是江南人。

  不过也有例外——大唐首席御医赵普民就是江南省襄阳人。凑巧的是,崔继财他爹崔威朝和赵普民他爹赵壮根居然是从小认识的朋友。赵普民非常高兴,喝得酩酊大醉。

  长安的帝国大学是天下最大最好的大学,由朝廷主管,因此很多江南学生来长安求学。

  酒宴上大部分都是江南的商人,甚至还有北方的商人。同行是死敌。长安商业教、洛阳商业教和江南商业教一直不和,互相竞争、互相打架,东西越来越好却越来越便宜——最后,终于……一起把朝廷的商部打败,于是大唐商部彻底名存实亡……

  崔继财举杯,跟江南商业教副教主李发财、洛阳商业教副教主陈发财、长安商业教教主王发财敬酒,他们商量着所谓“商业教总委员会”的事。

  然而四个“财”商量半天,说了一堆废话,什么都说成,把一旁竖起耳朵监听的机密处、情报处、刑部、锦衣卫间谍烦得要死!

  -

  -

  大唐商部是以前大明商部、共治商部传下来的,但现在名存实亡。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帝国的每个工户下放任务。可现在大唐一点实力都没,它哪有人力物力去下放任务?谁听它的?

  现在跟各商业教对抗的其实是朝廷各个实权部门:军部、刑部、机密处、锦衣卫等等。这些部门有兵,有钱,可以自己做生意……如果不想做生意,可以直接抢各私帮的钱。

  外朝都是士族出身,他们也和商业教发生冲突,要么抢生意,要么直接抢钱。

  商业教直接告上朝廷。

  崔继财领头。他说:“商业教不讨厌坏的产权和律法,我们讨厌不明确的产权和律法!朝廷赶紧说,到底什么东西是谁的,什么地方归谁管!你们怎么立法,这些都无关紧要。你们想怎么立法就怎么立法,但赶紧立法啊,而且以后不要变。坦白说,我们行贿都不知道找谁,也不知道给多少钱。时间就是金钱!”

  朝廷很多人指责崔继财,然而朝廷欠着江南十亿金元,因此挺心虚的。

  -

  -

  龙椅上的皇帝李鸿思说:“不要老提‘钱钱钱’的,你们精神能不能高尚点儿。”

  杨晨臣也说:“真庸俗。江南人就是这样,势利,眼里只有钱!”

  杨晨臣是宰相杨明阳的儿子,二十五岁,马屁精一个。

  张强生对崔继财说:“你们被物质所异化,精神萎靡,道德沦丧,而且……”

  崔继财:“我手里有一本《商业教教义》,据说它成书比你们的《元老书》还早。你所质疑的一切东西,教义里都解释了。它解释得非常正确,而且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张强生:“你们应该作为万民和诸教的榜样……”

  崔继财:“朝廷的‘榜样’就像我们的‘样品’,都是假的。我手里有一本内廷的《统治书》,但不全。上面说,你的方法叫‘捧杀’。”

  张强生鼻子出气:“哼!”

  崔继财:“当初长安和江南协商,我妥协了,我错在给了你们优惠,零利率,且是无期限还款,让你们毫无压力,也毫无动力。我知道你们在商量赖掉江南的十亿贷款。你以为十亿金元很多吗?你们浪费掉无数个十亿元!你们有些人甚至想灭掉商业教。难道你以为朝廷灭掉商业教,你们就得利了?我们之所以能存在,就在于我们是合理的。你们处于‘无信者’的边缘,这是非常危险!”

  张强生:“关于下一批五千万金元的贷款,你们什么时候送来!朝廷连皇军都养不起了!”

  五千万金元是相当多的一笔巨款。洛阳全年的税收不过两千多万金元。

  崔继财:“你们没抵押物,也不还款,我怎么说服商业教给你们贷款?你以为商业教是我家的啊?我只是他们的代表而已,他们不高兴了随时可以换掉我!”

  张强生:“我不说了?把东长安皇宫押上!”

  崔继财:“少来!抵押必须是可执行的!那是皇宫!我们怎么敢接受皇宫!”

  张强生:“那你要怎么办!”

  崔继财:“朝廷在东长安还有个几千亩的王爷府……”

  张强生:“你想要没收王爷府?”

  崔继财:“原来你们一开始就不打算还钱?”

  龙椅上的皇帝李鸿思说:“我同意了。”

  一旁的郑安民:“那可是陛下当年的家府……”

  皇帝:“我同意了。”

  于是朝廷获得了一笔五千万金元的贷款。大唐的财政危机暂时解决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23hh.com/book/167/167327/850206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