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江湖异界行 > 第七五四章奇人

第七五四章奇人


  这样的事情需要分头行动,除了那些早早站队的,剩下的都私下里接触一下。

  分成一个个小队的人去接触,也别想着灭口之类的,不可能发生的,人家既然掌握了你那么多的黑料,不可能没有备份,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知道,十个先天分散开来,不一定能打的过他们同样也不一定会输。

  自保还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不想黑历史抖出来那些人就会乖乖听话。

  至于想要去毁灭证据。

  察事司的人已经先他们一步将人证和物证都准备好了。

  到时候想消灭已经存在的事实?不好意思啊,来晚了一步。

  计划就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跑路的工作陈铮不需要去做。

  之前挨个拜访各个门派也是混了一个眼熟。

  什么可以结交什么样没有接触的必要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些宗门舒服了这么多年性质也渐渐的变了,当初朝廷的高压政策下艰难的生存。

  个个都是精英,在前辈们打出一个舒适的环境之后开始有人堕落了。

  不思进取,改变了作风。

  同样他们也沉浸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忽视了朝廷在回复自己的的元气。

  和一个国家机器相比,宗门的动员能力和统治力度都是不到位的。

  除非能做到灵武宗或者是当初鼎盛时候的魔门,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宗门势力压倒了国家机器。

  要不然光人数就远远的落后。

  很多宗门就是沉浸在自身强大的幻想之中不可自拔。

  忽略了自己在提升的同时,国家的实力也在提升。

  你的提升只是一小步,而国家的提升是一大步。因为资源人员等方面都是不对等的。

  如果一个宗门真的想要超过一个国家,要么是有超越极限的强大的武力要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人家前进一米你就要前进两米甚至是三四米的这种,要不然都拉不开距离的。

  陆陆续续派出去的小队伍都有好消息传过来。

  这些黑料也发挥了应该有的作用,而且陈铮给他们的条件也足够的好,没有强迫他们站队,只要到时候不发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就好,其中有一些人和那些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人有过交易,声援他们的门派,这些都得停一停,为朝廷做事,为陛下做事合情合理,为两个皇子做事那是什么道理,不合规矩啊。

  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时,不为国家效力,这么早站队的都是炮灰。

  如果强迫那些人低头,他们可能会答应但是心中的抵触情绪可能会非常的的严重。

  陈铮也是听从了沈括的建议,没有将那些人逼的太狠,而是让他们不说话不变态,这样也没有什么过错。

  学墙头草就好。从众不好吗?从众多香啊。

  到时候倒着倒着也就习惯了。

  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啥别的心思了。

  宗门交流大会的地点就在建州城内,有专门的会议场地,用来讨论重要的事情。

  这一次出席的人可不少大大小小的宗门都来人了。

  大宗门的排场大一些,什么车架旗帜之类的。

  小门派有的就是步行而来。

  见面了也没有什么尴尬不尴尬的都已经习惯了。

  在建州内部的大家已经可以清清楚楚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是见面的,点了点头表示见面了就不错了。

  在州牧安排的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会谈的地点。

  一些人之间没有什么交流。

  静静地等待正主出场再说。

  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的宗门到场了。

  安保问题也是越来越正式了。

  城防军自然不必多说,那些身穿绣衣的就是绣衣卫。

  深色衣服的就是军情司。

  那些黑色的最多了,武器直接就拿在手上。

  其他人是仪仗队的存在,这些人就是真想动手啊。

  一个在建州有点名声的察事司。

  做过的事情可是不少。

  起码在一些已经知道的事情中,比如丹阳路家啊,苍山派啊之类的都有他们的身影。

  还有一些家族争斗死亡的一些关键人员离奇暴毙。

  这背后是谁的手臂就不需要多说了。

  这些人没了之后家族矛盾立刻停止,然后欢天喜地的加入了建州互助会。

  现在建州互助会究竟是谁牵头的大家心知肚明。

  表面上看是各个商人,其中还有连氏商会。

  实际上公主殿下还有两成利润。

  这还不算她手下的商会加入。

  现在建州的商业好不夸张的说,七八成的生意都在建州互助会的手里了。

  一些小的个体商家都是被吞并,自己干有自己的难处,给别人打工不用自己费尽心力,贪黑起早,容易一些。

  互助会内部的成员彼此之间交易还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十分的合算。

  比自己一个人单干的时候要强多了。

  除非是后台比较硬的大型商会,其余的几乎都被吞并了,就算是一些家族的在外行走的商队也不例外。

  建州互助会现在完就是一种抱团行动,要么加入我们要么就要被打倒之后再吞并点。

  看起来结果差不多,但是待遇可是千差万别,前面的可是正常的手段。

  而后面的就是炮灰了。

  看起来霸道但是在这个年代很正常。

  可以说建州能够出产的东西,大部分已经牢牢的掌握在建州互助会的手上了。

  可以说就是在垄断,但是这是抵抗不了的,因为元武大陆上可没有说过垄断是一件不稳定的事情,反而很多人都在做。

  要说宗门对此感觉不爽也是应该的毕竟这也算得上是有人在分割他们的利润,他们的利益受损有些不满意的态度也是错合情合理。

  不过建州整合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了。

  因为无论是经纪上还是武力上,朝廷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武林人士的影响力了。

  如果让百姓选择靠谱的力量。他们是一定会选择朝廷而不是那些宗门。

  只有在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做出这般的选择。

  大家都在等待正主的出现。

  不一会建州的州牧贺齐走了进来。

  明明穿着一身的长衫,但是衣装显得鼓鼓囊囊的。

  不是胖的而是肌肉。

  连衣装都无法彻底的掩盖他身上的的肌肉可以想象这个体魄是多么的强壮。

  在一些人的眼中州牧应该都是文质彬彬的胡须飘飘的中年文士的样子。

  但是贺齐的形象着实是出乎一些人的意料。

  实际上贺齐也的确是州牧中特殊的一个。

  投笔从戎的很多。

  但是先学武,后学文的人比较少。

  从贺齐的外表就能看出来。他的经历是绝对不一般。

  贺齐实际上本身是一个将领,并没有加入北燕的9军之中,而是从城卫军一个士兵做起。

  那个时候的城卫军还没有现在的修为标准。

  特别还是大战之后男丁大量的伤亡,武者的损伤那是更加的大。

  十不存一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贺齐凭借着自己的炼体境后期的修为成功的成为了一个城卫军的士兵。

  然后就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从一个小兵做起,巡逻,剿匪,抓捕罪犯一点点的成为城防军统领。

  管理一个城的军务。

  然后训练军队,捉拿叛逆,镇压暴徒。功勋卓著。

  渐渐地在州内成为了有名的军方的人物。

  贺齐本身就是建州人,所以州内很多熟悉的人都认为他应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甚至是将来成为一州的镇守。

  管理整个州的军务。

  北燕总共十六州。成为掌管十六分之一的军事力量,而且是草根阶层。

  这真的是崛起。

  然后接下来的事情的发展让大家瞠目结舌。

  本来能够成为建州卫将的贺齐突然不干了,从军中离开了。随后开始学文。

  要知道之前的贺齐出身草根之中,小时候根本就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所以有一个很多武将都有的通病就是文盲。

  打仗杀敌是一把好手,你要是和他讨论兵法,可能说不出来个一二三但是可以轻松的在实战中打败你。

  要知道贺齐当时年纪已经不低了,儿女子嗣都已经有不少了,事业的上升期,突然就去学文了,而且还是从头学起。要考取功名。

  很多人都不看好他。

  因为年纪大了,人的精力会下降。生活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琐事,已经不像是学堂年代有那种可以一直专注学习的机会了。

  但是贺齐在一起告诉他们,传奇的人注定会有一个传奇的经历。

  贺齐在努力了几年之后,接连的乡试,会试之中都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最后还以一个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殿试。

  虽然他认识不少人,之前就已经可以说是北燕的高层之一了。

  但是通过这么多次的考试,贺齐可没有走后门,他完完是按照正常的程序走下来的,展现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凭借着关系。

  随后又被安排到建州的一个县城开始了自己的文官之路。

  在这里需要多说一下,北燕这边没有什么异地封官的说法。

  &; 比如说你是建州出生的人就不能在建州任职应该调到别的州去。

  地方保护主义会不会盛行,上面还真的不在乎。只要能选出优秀的官员就不需要担心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

  只要品行好的人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没有必要让人背井离乡的。

  说不定他在自己的家乡反而会有一番大作为。

  衣锦还乡都是大家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显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像是贺齐这样的人让他进京可能会让他不舒服,要是让他留在家乡,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下就在建州的贺齐可以说是过得风生水起。

  建州的地理环境他了如指掌,比自己的家还要熟悉。

  根据地形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方针策略,如何饮水,种植各种的作物。如何和草原人进行贸易,在名生方面的工作付出了不小的努力而且还有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他的老本行可没有落下。

  本来建州的民风就比较的彪悍,时常受到草原异族可能出现的影响。

  过来给贺齐当武官的人还是贺齐亲手教出来的呢。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文武双的州牧就诞生了。

  而且这一座就是很多年。

  不要看贺齐现在好像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样子,实际上也是一个先天境巅峰的武者。

  和其他的州牧相比还要优秀不少。

  所以从外表上看上去贺齐的年纪也就是三十多岁,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中年人。

  如果以他粗狂的外表看待他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人家可不是什么莽夫。

  可以说是文武奇才。

  也正是在贺齐的带领下,建州人民的生活得意改善,蒸蒸日上。

  那些宗门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一个领头羊来,贺齐可是功不可没。

  对于宗门他没有太多的好感。

  在国家危难之时,有的宗门挺身而出,有的则闭门不出。

  等一切都解决完毕之后又跳出来抢夺胜利果实,这样的人很难获得他人的好感。

  而这样的宗门还不在好处。

  想不劳而获又有好处,真的是很难办啊。

  当然了不仅仅是处理内部的宗门问题,对于外面的草原人,贺齐同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想法。

  如果说镇北军和铁骑军还有燕武军曾经都在草原之上展示自己的威名,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个人呢。

  贺齐同样也带兵在草原上冲杀过。

  而且也可能是北燕历史上少有的地方军队杀入草原的例子。

  其他几个军都是北燕的精锐部队,专职用于战争。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


  (https://www.23hh.com/book/177/177877/966871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