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空城 > 第一百三十一章军争之法

第一百三十一章军争之法


  接下来的日子,居住在名泉佳苑里的幸存者们,像要过冬的松鼠一般四处收集着有用的物资。

  王晓空带领着项宇辉、司文和陆全有三人以名泉佳苑为中心,对方圆二公里范围内的超市、商店、市场、库房等场所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寻,将可以使用的粮食、饮水和物资悉数运回到名泉佳苑。

  搜索和运输的过程中,除非遇到棘手的尸群由项宇辉出面引开外。王晓空刻意安排司文和陆全有担任行动前锋,半个月下来死在两人手下的行尸渐渐超过了百只。

  两人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应对少量的行尸,从心理上克服了对行尸的恐惧。特别是陆全有,军人出身,本身底子就好,只是欠缺面对行尸的胆气和经验,有了练手的机会,再加上王晓空的点拔,实力在短时间内大大提升,隐然成为行动的主力。

  新人的顶上,终于让王晓空轻松了下来,大部分时间里他只是安排项宇辉在一旁保护,由司文和陆全有担任搜寻的主力。空闲下来的王晓空对照古文工具书认真研究起两本古籍,因为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直笼罩着他。

  ‘唉,这也太难了吧。’王晓空重重地把工具书拍在桌面,无比烦燥地靠在椅背上,椅背被他全身的重量压得几乎平行于地面,他的脑中那股压力又滋生出来。

  ‘我使用的格斗技巧,理论上一大半是郭成的军体拳,一小部分是西秦洪拳,还有一些是自己揣摩出来的东西。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早就被他混杂在一起,分不出哪是军体拳,哪是洪拳,对付行尸这些功夫已经足够用了,可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想到这里,王晓空轻轻叹气。几天前与人形怪物恶斗一场后,让王晓空明白一件事,他这点功夫对付傻不愣瞪的行尸还行,遇到手底下有功夫或者像人形怪物一样的存在,就不够看了。

  ‘末世现在才刚刚开始,明天肯定要比今天更加险恶。所以,不管有多难,我还得想办法提高自己,保护家人啊!’想明白这些,王晓空全力展了展腰身,大吼一声,双手猛拍脸颊,感觉精神清醒了许多,然后再次捧起古籍研究起来。

  ‘吾辈兵者,皆庙堂之邸、社稷之沙。忧生死于地、患家国于心,慎立而忘嗣。无族传,偏于河间之地苟生于行伍,幼未离、至鬓白之岁……’

  古籍开篇,著书者讲述了他的生平,王晓空断断续续读下来,把许多片断的资料聚合在一起,终于弄明白了大概。

  北斗门的先祖生在北宋战乱年间,从小便是孤儿,为了活命,他幼时投入军队,从最低级的杂役、伙夫开始,逐渐成长为军兵、效用,最后又升迁为准备将、副将一直干到统领、统制。这本古籍就是北斗门先祖根据自己毕生的行伍生涯沉积所得。

  古籍分为上、中、下三册,每册里又分成三小卷。上三卷讲述了军事准备事宜,分别为庙算卷、演兵卷和军形卷;中三卷描写了行军作战的章法,分别为行军卷、兵势卷、虚实卷;后三卷讲的是主将战技的方法,分别为军争卷、九地卷、用间卷。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中,王晓空便伏坐案前一个上午。

  临近午时,项宇辉、司文和陆全有三个人早早便返了回来,每个人都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登山包。

  今天出奇的顺利,他们几人成功“洗劫”了一家户外用品商店,带回大堆的稀罕物件。当几个人兴冲冲地要把成果与王晓空分享时,却发现王晓空毫不关心他们的收获,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头也没抬继续研究着他的古籍。

  “嫂子,大哥这是咋啦?”碰了一鼻子灰,三人灰溜溜地从书房里退了出来,疑惑地询问着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夏春。

  “我也不知道,一上午都没挪地,中午饭都是在书房里吃的。”夏春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王晓空出了什么事。

  “我叔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了?”项宇辉有些担心的自言自语着,便要返回书房问个究竟。

  “哥哥,我看你还是别去了,上午我在书房里玩了一会儿,结果就被爸爸赶了出来。你再敢进去捣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小果吃力的把一摞瓷碗放在餐桌上,然后神秘兮兮地警告着正要自找没趣的项宇辉。

  就这样,除了上厕所,整整一天王晓空都没有迈出书房半步。秋阳西下之时,他终于弄明白了《点将》中各卷的含义。合上书,王晓空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然后缓缓地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目,慢慢回味起这本古籍。

  ‘前面的三卷说的是如何进行战争前的侦查、推演和准备工作,这部分东西暂时还用不着,中间三卷写的是如何行军打仗调动士气,眼前看也没什么用,最后三卷的后两卷分别是战斗地形和策略应用,也跟现在的情况搭不上边。看来这本古籍,现在能用上的只剩后三卷里的第一卷军争卷了。’

  军争卷,是北斗门始祖在长期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斗技巧篇章。巧合的是,古籍中所记载的北斗门始祖出身是重装步兵,所以他使用的兵器正是王晓空比较熟悉的长矛。

  接下来的半个月,王晓空把自己封闭在四楼的一户人家里,专心研究起古籍记载的战斗技巧来,由于不能完整的把古籍翻译出来,所以王晓空只能对照书上所描写的内容,一边翻译一边演练,借此来验证翻译的准确性。

  “未见真枪,沉迷诸器,一见真枪,诸器儿戏。”

  军争卷首的一行话深深的震撼了王晓空,简简单单十六个字,一下就把王晓空带回金戈铁马的年代,一股热血油然而生。

  开篇明意,看的出,北斗门始祖对枪忠爱有加。

  古籍中,他把枪称为百兵之王,直言两军对垒最管用的兵器就是枪,刀棍还算不上。枪若使得好,枪自己就有生命。沙场拼杀之时,“枪似游龙”,一条丈长大枪把人马团团护住,枪头寒光所到,鬼哭狼嚎,大将百战百胜,岂是运气。

  古籍中对枪法的记载简短明了,分为入门功法和进阶的“军争九式”。

  相较进阶篇章,入门功法在古籍中讲解的篇幅更大一些。虽然整卷书中对用枪技法的描写十分简明,但却留下了大量用枪者的明悟,而这些笔记对王晓空这种毫无基础的白丁来说是大有益处。

  对照自己翻译出来的笔记,王晓空在脑海里不断回味着北斗门始祖的阐述: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

  拦、拿枪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动作绕圈不宜大防对方乘虚而入。此外,还有崩、点、穿、劈、圈、挑、拨等,都是枪术常用方法,要求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

  “月棍、年刀、久练枪!”,枪法做为战阵中的常设兵器,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期训练熟悉,方能熟练使用。按照古籍中记载的入门功法,王晓空一点一点的尝试着。

  入门功法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功法:“大枪桩”、“感听劲”、“步法势”、“凝心神”。

  “大枪桩”就是修练者手臂伸开,一只手抓住枪把,丈长的枪身端平,持之以恒,直到端枪可达半个小时以上即可。

  功法下面还有一段北斗门始祖的心得,这样写道:“大枪桩”练的是人枪合一,光靠死力气是端不了半小时的。只有把人体的阴阳运开,和枪的阴阳合为一体,才能支撑得半小时以上。说白了,就是要全身关节、骨骼微微的抖,和大枪一起抖,枪和人抖成一体,肌肉有张有弛,轮流地休息着,要端多久都行。若是练得好的,手不见动,枪头就能舞将起来。

  “练听劲”就是能够感知和掌握所使枪的长度、力道和轨迹,做到枪人合一。

  功法下面的心得如是说道:练过了“大枪桩”,就能听到自己的枪,这枪和人就有了感情。一摸枪杆你就知道枪想干什么,加在枪头上的一点点力量你都能感觉到。我的师傅枪头只需一点,青砖墙角的砖,要那块就下来那块,这全是靠的听劲,若是用蛮力是把杆子顶断了也没用。枪的听劲是彻头彻尾的功夫,永无止境。听劲好,力量才大得起来,能干许多匪夷所思的事。

  大枪练出了听力,双方相交,兵器一碰,大枪有如灵蛇,顺着对方的兵器就钻进去了,大将杀敌从来只此一招。白蜡杆大枪是有生命的神器,枪有自己的阴阳之理,弯了就要直,直了又要弯,扎了左就往右,劈了前自会去挡后面。对方越是个力大如牛,使重兵器的猛将,越好打。他要是把我的杆子顶弯了,我才高兴呢,枪把只一转,力都不用,枪头弹出去,又再扎他一个。马踏连营,被团团围住才好呢,枪枪不落空。人枪合一,枪想往哪里去我就送他去哪里,我眼到哪,枪就自会扎哪里。人只要不断地给枪以能量和神意,枪自会帮你打点四方。

  “步法势”是讲习枪之人“不言步法,不言立势”,身形步法要配合枪势,只懂枪法而无步法身形,为下枪。

  心得写道:练枪时,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做到开步如风偷步如钉。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足不可松,其妙在于活,退则以长制短,进则以短制长”。

  “凝心神”是入门功法之根本,讲的是用枪之人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客观的判断和果断的出击,枪法身形为末,心神凝聚为本。

  北斗门始祖讲到万法为末、心神为本,所以“凝心神”的心得写的也是最多的部分。

  心得中,北斗门始祖感慨道,从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生存下来依靠的不是枪法,而是心神。他讲道,无论你具备多高的功法,如果不能有强韧冷静的心态都是无根之水。就如一人力敌百夫,冲入万人阵也终归是死,所以为将者要识时、辩务,果断行令;兵者要观势、隐忍,一切必中。

  与高手过招要分外小心,体要松,神要聚,听不到劲也不能慌,万万不能妄动、现了明劲。只要不妄动,就是打到眼前了,还有一丝逃命的希望,一但被对方听着劲打进来,就好似空有雄兵百万在外,却被人劫了中军帐一样,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战阵上沉着是最重要的,越是十万火急,越要沉着。

  入门功法之后就是枪法“军争九式”,针对不同战势北斗门始祖归纳出“上步穿云式”、“青龙摆尾式”、“神女穿梭式”、“落步梨花式”、“震脚穿喉式”、“顺水推枪式”、“中平直捣式”、“托枪加马式”和“流星赶月式”九种枪法,每种枪法都是从血战中凝结,简单实用朴实无华。

  按照功法记载,王晓空从“大枪桩”开始,一一尝试。

  开始的几天,到了饭点王晓空都按时回家吃饭;后来,王晓空总是不能按时回家吃饭,每天都是夏春和小果把中饭和晚饭送下楼去;到最后,王晓空不仅不回家吃饭,晚上也干脆不回家住了,每天都吃住在四楼潜心研习。

  除了固定时间送饭下来,项宇辉等人每天都是探望一下就不敢多呆,虽然每个人心里都在犯嘀咕,但是大家都理解王晓空的心思,不去过多的打扰他。

  还在找"空城"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 "速阅阁" 速度阅读不等待!

  ( = )


  (https://www.23hh.com/book/184/184502/938197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