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长平之战 > 第二十章 李郡守巧治巴蜀,昭襄王呵斥范雎

第二十章 李郡守巧治巴蜀,昭襄王呵斥范雎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就进入五月,各处的气温逐渐炎热起来。处于秦岭南边的天府之地蜀郡,虽然已经到了上午辰时,但是西北面都江两岸的山上还被一层浓雾环绕着,夜晚的寒气未全部散去,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阴冷的凉意。天色灰麻麻的,但是似乎又从薄雾中透出一缕阳光,忽明忽暗的。

  十余艘官船整整齐齐地停靠在都江岸的码头边,数百上千个民夫们正在忙忙碌碌的往船上搬运粮食。巴蜀人生性乐观,吃苦耐劳,他们一边干活一边拉起长江号子,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码头上是一片喧闹繁忙的景象。

  大约一里地外的龟山顶上官亭中,秦昭襄王、范雎等人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江面上的景象。从昭襄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对目前蜀郡的治理状况十分满意。

  巴蜀之地以前也各为诸侯国,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三一六年,巴国和蜀国发生战争,都来向秦国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并恐怕韩国可能会前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但秦国大将司马错力排众议,认为攻打韩国将导致诸侯联合对抗秦国,攻打蜀国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同年秋天,司马错率秦军灭亡蜀国,但巴国并未得到向往的长治久安。两个月后,在张仪的强烈建议下,惠文王出兵将元气大伤的巴国顺势灭亡。秦国吞并巴、蜀国以后,设立蜀郡,国土面积大大增加,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现在巴蜀已经被秦军征服了近五十年时间,目前境内汉族仕民人心趋于稳定,土族酋长慑于秦军的强劲,也都上表请服。这次就是因为蜀郡太守李冰上奏,表明巴蜀地区局势逐渐向着安定繁华发展,昭襄王特地带领范雎等大臣前来巡视。

  这时一名约莫二十岁出头、中等身材、体型微胖的官员走到了官亭门廊下,手中拿着一副卷轴。李冰看到后,走到秦昭襄王身后,轻声禀报道:“大王,水利图拿来了。”昭襄王转过身子,命令道:“好,呈上来。”那年轻人立即走了进来,俯身行礼,说道:“小臣参拜大王。”李冰对昭襄王介绍道:“大王,这是鄙臣的小儿李二郎,自幼一直跟随在鄙臣左右,这次都江治理水患的方案主要都出自他的调查和主张。”

  “是吗?”秦昭襄王不由得认真的将李二郎打量了一番,点头赞许,说道:“二郎啊,你要协助好你的父亲李冰,替秦国好好管理蜀郡,有了功绩,将来你父亲老了,你就来继续当郡守,管理蜀郡。”李二郎生性有些腼腆,突然听到昭襄王竟然这么慷慨,第一次召见就许诺了将来的郡守之位,又惊又喜,不知如何应对,只会行礼拜谢:“多谢大王。”

  李冰提醒道:“愣着做什么,赶紧将图拿出来。”二郎将手中卷轴拿了出来,旁边的两名内侍上前帮忙,三人将卷轴缓缓拉开,顿时一幅壮美的山水画一般的都江水利图呈现在众人面前。

  原来这都江之水,将成都平原一分为二,其水势浩大,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岷江是从蜀郡西北方面的山区,由北向南汇入长江,从山区到平原的出水口,就在灌县。出水口的东岸是玉垒山,但是玉垒山向西伸出来了一块,结果导致岷江到了这里,水流偏西而且湍急,造成下游西涝东旱。

  李冰就任郡守之后,看到岷江这个祸害,就一直力图变废为宝。李冰安排儿子李二郎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提出了改造的方案。原本计划准备充分之后再正式汇报朝廷,未曾想到秦昭襄王突然亲自来蜀郡巡查,便正好邀请秦昭襄王和范雎到实地巡视,现场禀报。

  李冰指着地图上的玉垒山向西伸进去的这一块山尾巴,说道:“臣等拟将这一个山尾巴,用人工开凿岩石,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这个分水口像一个瓶子,把岷江一分为二,一部分江水就可以向东灌溉成都平原了。”

  秦昭襄王认真仔细地看着地图,指着那处山口说道:“既然是变废为宝,这个瓶口就叫宝瓶口。”

  范雎抬头看着远处的玉垒山,若有所思,向李冰问道:“玉垒山在岷江东岸。地势东高西低,现在是丰水期,那么到了秋冬季节的枯水期,江水流不到东面,成都平原还是不能灌溉。”

  “应侯目光远大,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次治水的确切之处。”李冰看到范雎竟然能够直接想到第二步的关键问题,不由得暗自赞叹,仍然不紧不慢地说道:“留在江心的这块山尾巴我把它称为离堆,从离堆沿上游方向,修筑一个百余丈的大堤,大堤迎着上游江水,把岷江进一步一分为二。西面的原有岷江河道,称为外江,东面的河道,称为内江。内江就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每年到了枯水期,就组织人工,对内江进行掏挖,挖的比外江低,江水就可以流入内江了。另外,由于内江比外江低,在丰水季节,表层的清江水会抢进内江,底层的浊水会流入较高的外江,也就基本上解决了泥沙淤塞内江的问题。”

  看到李冰的方案紧凑合理,秦昭襄王和范雎等人都不再言语,一边点头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

  李冰指着图中的江心位置,继续说道:“我们还考虑到丰水期可能给内江乃至成都平原造成水量过大的问题,就提出了第三步设想,在大堤最靠近离堆的地方,专门留出一段凹槽,称之为飞沙堰。表面上飞沙堰是和大堤共同拦水,实际上飞沙堰低于大堤,既可以拦水,还能让水漫过去,这就是最为关键之处。瓶口很狭窄,丰水季节,内江水位必然涨得很高。高出来的水,就全部从飞沙堰漫过去,流回原来的水道,也就是外江,就保证了丰水季节大水不至于淹了成都平原。另一个妙处在于,瓶口上游内江东岸是来回曲折的,大水冲到这里,直接撞到半挡着的玉垒山体岩壁,就会翻滚,下层泥沙上来,翻过飞沙堰,翻到外江里,又解决了剩余泥沙的淤积问题。”

  听到这里,秦昭襄王不由得大声说道:“构思精妙,贴合实际,看来你等是费了心思。爱卿可曾预估,都江堰建成之后,可以覆盖多少良田?”

  “李二郎沿线统计,可以惠及灌溉下游二十余个县,大约七十万顷田地,可以保证旱涝丰收,从此蜀郡将沃野千里。”

  “大堤修建工程难度极大,李郡守可曾考虑到施工措施?又预估多少时间呢?”范雎不像昭襄王一样在乎粮食收益问题,而是紧紧的逼问工程的修建问题。

  李冰回答道:“我们做过试验,可以以火烧石,使岩石崩裂。在河道施工时,可以错开丰雨季节,并且对江水进行引流。估计得十年左右,动用民夫工匠两万人。”说完后,李冰稍顿一下,继续说道:“当前我军在上党与赵军对峙,蜀郡在集中力量向上党前线运送粮食,暂时还不具备修建大堤的条件,待大战结束,时局平稳的时候,就马上可以修建了。”

  秦昭襄王激动地说道:“建成之后,秦国将自关中之后,再次出现一个粮食基地,有如此巨大的粮仓保证,加上我关中子弟兵骁勇能战,消灭六国,一统华夏,指日可待。”说完,兴奋地拉着李冰父子的手,说道:“这也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工程,你父子二人必将千古垂名。”李冰看到自己的规划得到了昭襄王的首肯和赞赏,自然也是格外激动,立刻拉着李二郎跪下行礼,应声说道:“有我如此贤明的大王做此决策,秦国又如何不能强大旺盛?我等将誓死效力秦国,祝我秦国早日统一六国。”

  昭襄王扶起李冰父子,动情地说道:“待上党之战结束之后,孤当全力以赴支持你们建成大堤,有生之年一定要看到蜀郡千里沃野,百姓丰衣足食。”

  应侯范雎见此,也立刻跪下,大声说道:“祝大王健康长寿,祝我秦国繁荣昌盛,一统天下,万世永存。”众人也都跪下重复高呼:“祝大王健康长寿,祝大秦一统天下。”高呼声响彻四方,穿越山野,经久不息。

  夜里,在蜀郡的秦王行宫中,范雎和治粟内史易费坐在一起,仔细看着竹简公文,若有所思。一会儿,秦昭襄王宽衣之后,从内室出来。范雎二人立刻立起身来。昭襄王直接靠着大蒲坐下来,说道:“不必多礼了,公文都看完了,就直接说下一步计划吧。”

  范雎又看了一眼竹简,神情略有不安,禀报道:“大王,下午我们和李冰具体统计了蜀郡的粮草数据,目前蜀郡动员民夫二万人给上党前线运送粮食,每月走水路约运送二十万石粮食。关中我也统计过,每月可运送粮食五万石。目前上党郡有秦军五十一万,每月要消耗粮食二十二万石。蜀郡已经将粮库中的粮食拉运得差不多了,估计至多还可以支撑半年。”

  “半年?”昭襄王不由得锁紧了眉头:“现在都五月份,这样下去,顶多到十一月份粮食就开始紧张了。”

  易费赶紧接着补充说道:“大王,也不全是,到了九月庄稼收割了,就又可以接上了。但是由于大军常年在外,数十万士兵不能回乡帮助生产,还要耗费大量的青壮年运送粮食,库中粮食逐年下降,长久下去,我国国力也担负不起了。据报,赵国国库也已经空虚了,已经开始向国中的商贾大户开始借粮,据斥候报说也有赵国官员冒充商人到齐国、宋国境内买粮食的。”

  范雎说道:“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再继续坚持下去,等今年冬天过去,赵国就彻底粮罄了,到时候不攻自破,也就达到了夺取上党的目的。”

  昭襄王早就焦躁如焚,忽然听了范雎之言,不由得动了肝火,呵斥道:“不可,诸侯各国现在举止暧昧,虎视眈眈呈观望态度,不敢联合的主要原因,就是我秦国的国力雄厚。再多耗上一年,我们就是把赵国耗死了,秦国也会被耗垮,那时候各国见到秦国势弱,就会趁势联合进攻,到时候秦国就危险了,必须要想办法在今天冬季以前打败赵军。”

  范雎依然想说服昭襄王坚持下去,说道:“廉颇在丹河东岸修建了层层堡垒,坚壁不出,王龁也多次试探进攻,都没有效果。赵军现在仍然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果强行进攻,将置大军于危险之中。”

  听到提及王龁,昭襄王冷冷地看了范雎一眼,说道:“王龁是个有勇有谋可堪造就的将军,但是毕竟还是有些年轻,这次与赵军对峙缺乏变通。应侯你也一样,只知道面对面、硬碰硬,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当初一开始应该派武安君过去,也不至于深陷上党,进退两难。”

  范雎听到之后,不由得脸色难堪,当初是他力荐王龁为主将的,现在秦王此言,就是对其表现不满。何况自从范雎入相五年以来,昭襄王视为贴心之人,这是第一次明显的针对自己动了怒,难怪范雎深感恐惧。

  但是范雎毕竟也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千古相才,马上就调整了情绪,略为思索了一下说道:“大王,当前我们着急,赵国应当比我们更为焦急。就目前局势,首先要保证军粮供应,打击赵军的信心,也利于稳定我军军心。其次,目前两军对峙已经形成死局,强硬进攻显然不切实际,最好是从内部出策打破这种平衡。”范雎看到昭襄王对此没有发怒的态度,就继续说道,“现在到立冬还有半年时间,我们先保持目前这种战略优势,派人从赵国内部进言,鼓动赵王进攻或者换将,那时候我们再派武安君白起前去,一鼓作气,击败赵军。”

  昭襄王静静地听完以后,想了想,范雎所言句句都在要点上。依据当前的局势,目前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况且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言重了,于是说道:“也好,适才孤也是急火攻心了。既然这样,那就有劳应侯了,加紧想想办法,务必尽早打破僵局,击败廉颇。”

  告退之后,范雎二人出了昭襄王行宫,夜晚的冷风嗖的一下灌入脖中,范雎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这才发现内衣已经有些湿了,应该是刚才竟然紧张得出汗了。范雎不由得仰望着苍穹,神情黯然。自己身处寒门,但是志向远大,历经艰难险阻,差点丢掉性命,最后到了秦国,得到了昭襄王的赏识,委以重任,现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东方各国都毕恭毕敬,但是归根到底,自己终究还是一个臣子,是秦王手中的棋子,秦王对自己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利用价值。


  (https://www.23hh.com/book/189/189724/979316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