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傅大人一被表白就想怂 > 17.临行

17.临行


  “秦凤路并非穷山恶水之地,关中八百里粮仓,竟连一次旱灾都没撑住,还发生了易子相食这样的惨剧,朕不信他们都跟说的那么清白,你去给朕好好的查,查出什么,不管查到了谁,都无须避讳,朕要知道实情。”

  皇帝目光冷静地看着傅桢,“就算查到你翁翁……”

  傅桢伏下身将头贴在地上,“就算查到翁翁,臣也会如实报知陛下。”

  “朕不会只派你一个人去,此次前往秦凤路,你在明,阻挠必定不少,朕给你手书一封,危急时可调动西军两千人,兵戈乃国器,慎用。”

  “是。”

  ……

  退出紫宸殿,傅桢心情有些沉重,皇帝刚才话里透出的意思太可怕了,这次秦凤路败坏是明摆着的,就看牵涉多少,她没想到皇帝竟怀疑到了中枢。

  翁翁……不会是翁翁,若皇帝真疑到翁翁头上,就不会点头让自己去。

  可调动西军两千,秦凤路已到这个地步了吗。

  我在明,谁在暗?

  西军,西军还有个秦王……

  理着诸如此类杂乱的头绪,一路走着,不知不觉竟到了政事堂,傅桢抬头一看,脸上不由露出几分怀念,推门走了进去。

  楚相去年乞骸骨皇帝准了,拙言送祖父回乡,回来后去了礼部,皇帝也没再用新的舍人,这屋子空了许久,家具上都落了灰。

  傅桢一件件扫过屋里桌椅几凳,窗边的柜子,案上的笔架镇纸,眼前也好像闪过许多从前的热闹。拙言带了时令瓜果来分着吃,小谢拿去分到碟子里,宁越挑剔嫌不甜,英秀白眼都懒的看他,却拿小刀给自己削了梨子的皮。

  一幕一幕,全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不过两三年,竟已物是人非。

  拙言自去年成了亲,每次见面都急匆匆的,嘴里娘子长娘子短,生怕回去晚了一刻他家娘子就要担心。

  宁越定了江南崔家的姑娘,一个月前启程去迎亲,现在大概还在船上。

  那年婆台寺看桃花认识的吴国手家的公子,傅桢其实很中意的,斯文俊秀一手医术已得了吴国手真传,完全就是她理想中的丈夫,可惜吴公子心悦的是英秀,傅桢只好默默按下了心思。

  如今婚期也定了,就连阿珂都在春天时嫁了周尚书家的小儿子。

  傅桢眨了眨眼,看着花架子上垂下来有些蔫了的叶子,难怪最近阿娘见了她就长吁短叹,原来不知不觉她已经剩下了吗。

  难怪家里最近又有媒人经常上门,一想到这个傅桢就头大,罢了罢了,她还是继续想她的公事吧。

  带走了那盆被人遗忘快要死了的兰花,傅桢一到家,阿福过来说相爷等着姑娘,在书房。

  把花交给小喜带回去,傅桢跟着阿福去了书房。

  书房里用了冰,清凉爽气,傅桢将朝会后皇帝将自己叫去偏殿说的话都转述给了翁翁。

  “官家是这么说的?”傅相神色凝重,站起走到窗前,院子里几株芭蕉正开着花,傅桢跟了过去,答道,“是,官家还给我了印信,可调动西军两千人马。”

  傅相深吸口气,神情愈加严肃,“事情恐怕比想的还要糟,翁翁原本请齐先生帮你物色了两个幕僚,这次叫你带上,现在看,还是请齐先生亲自跟你去一趟,翁翁才能放心。”

  傅桢没有推让,齐先生跟了翁翁三十年,从地方到中枢官场上各种事都比她通得多。

  “这次的事急,没有多少准备的时间,你等会去你二嫂那里,看看她有没有合用的人。”傅家书香世家,没有训养私人的旧例,傅桢此行凶险,傅相思来想去,也只能从亲家借人了。

  傅桢应了,傅相道,“你这就去吧,再有什么需要备着的,我叫阿福送去。”

  “是。”

  傅桢到二门时,小喜已得了消息,迎上来道,“二奶奶正在福乡居对账,姑娘是现在去,还是先回去换身衣裳?”

  傅桢看了看身上官服,道,“不换了,直接去吧。”

  傅桢的二嫂江氏,出身明州海商世家,出阁前手下就已有两条大船,是明州出名的女财神。

  当年傅楠游学明州推广算学,二嫂好奇去听了堂课,一听之下惊为天人,此后场场不落,从明州直听到京城。

  二哥也对二嫂的算学造诣敬佩不已,两人虽不是一见钟情,却是一见如故,志同道合。

  二人婚后老夫人将家中庶务一应交给了江氏,由她打理,七八年下来,二嫂手下船队已由两条船壮大到八条,手上掌着的人力财力,连傅相都猜不透。

  只一回同二嫂闲聊时,傅桢说起小谢的事,二嫂气的拍桌,这等肮脏事还同她讲理?换做我安置好全家,觑个机会一刀捅了她,反出京城去海上,天高地远谁能奈我何?

  傅桢听的心惊,知道二嫂是个强人,没想到这么强,杀宗室造反跟玩似的轻巧,忙捂住她的嘴,“二嫂这话要命的,当心隔墙有耳。”

  江氏不在意地笑笑,“放心,我的院子铜浇铁铸的,断不会传出去一句话。我也不瞒你,这些年翁翁阿爹还有你都在朝中任事,官场险恶我知道,你放心,将来若是有什么麻烦事,海上的路我是留好了的,你只管放开手脚。”

  没想到二嫂居然还为家里留了条后路,傅桢震惊。

  从那天起还真就胆气壮了许多,就好像知道自己有个不死金身,以前躲着让着不愿意招惹的麻烦,也都敢伸一伸手了。

  于是第二天就去捅了吏部的马蜂窝。

  然后卷着行礼逃去了礼部。

  说起来也委屈,她重新投胎一回居然连个金手指都没有,全凭一身肉体凡胎硬闯,还好如今有二嫂给她撑腰。

  傅桢到福乡居的时候,江氏刚忙完,见她过来,把案上理好的匣子往前推了推。

  “里边是咱们家还有江家在秦凤路所有的人手,随你调用。里头有方小印,可以在凤翔,京兆,秦州,熙州,延州,庆州六处江氏商号提银子,不拘多少。”

  “出门在外,有钱总是好办事。”

  “随行的人手你贴身的我就不管了,幕僚有翁翁,我就给你带几个护卫吧,你有什么明面上不好办的事儿也可以交给他们,都是能信的。”

  “你头一回离家,这趟又凶险,这件秘银软甲是你二哥前年随船去南洋,从几个交趾商人手里淘来的,比不得铠甲,胜在轻便,寻常刀剑都防得住,你穿上,日夜都不要脱。”

  说着,江氏从身后丫头手里接过另一个匣子,跟先前那个放在一块。

  “路上用得上的丸药成药还有其他药材,都在车上装好了,长安知道,别的就不多累赘了,轻车上路,那边现在闹流民,东西多了容易被盯上。”

  连续说了这几项,江氏想了想似也没别的什么了,便问傅桢,“你还有什么想到的没?”

  傅桢道,“想带着二嫂。”

  江氏噗地一笑,“行,还能贫,说明没吓着,比以前强多了。”

  傅桢诚恳地表示二嫂你冤枉我,我是真想带着你。

  被江氏从福乡居撵了出去,“去跟你阿娘好好说说话,把东西拿回去,后天就走现在得收拾起来了。”

  傅桢一连串应着,回去洗了澡换了衣裳,到了傅二太太院子。

  ……

  花一天交接了工部的差事,两天后启程,皇帝写了道密旨叫她交给秦王,去政事堂拜别傅相后,傅桢直接上车出了城。

  城外英秀和楚拙言在长亭为她践行,英秀送了两匣从吴矩那里要来的丸药,楚拙言带了他娘子专程去寺里求的平安符,傅桢一一收好,道谢,问道,“你们俩自己呢?就只借花献佛,自己空着手就来了?”

  “我与娘子夫妻一体,娘子求的符就是我的符。”楚拙言理直气壮道。

  “他算说得过去,你呢,你的呢?”傅桢冲英秀伸出手。

  英秀给她一巴掌,道,“两匣,一匣他的,一匣我的。”

  傅桢叹口气,摇了摇头,“你们啊,一个个成了亲,有了意中人,越来越小气,没意思,我走了。”

  英秀呵呵笑了声,“当初是谁说堂堂六部满地青年才俊,难道还找不到个送饭的了?现在你没人送怪我们了?”

  “哎你这人,说好了不揭短,”傅桢气,“我真走了?”

  楚拙言道,“走吧走吧,这么磨蹭,别误了我回家吃饭。”

  傅桢气的乐了,回头瞧着他,“拙言你真是个人才。”

  走到车前挥了挥手,傅桢笑着,“别看了,我都被逗笑了,真笑了,我高高兴兴走的,放心吧。”

  英秀到底没忍住,冲过去抱住她,哽着嗓子道,“平安回来。”

  傅桢抿起嘴角,点了点头,“嗯。”

  ……

  两人站在路旁,看着傅桢一行渐往西去,很快路上行人车辆便挡的看不见了,楚拙言挽起缰绳,道,“真得回了,我娘子真等着我吃饭呢。”

  英秀闷闷地嗯了声,拨转马头,无精打采地跟在楚拙言身后往回走。

  她前天给长武去了封信,告诉他傅桢这次以观察使身份去秦凤路查赈济的事,肯定很多阻碍,叫他多照应着些。

  虽说长武上回信里说了,不再想着傅家姑娘,但这都三年了他都没有议婚的打算,真不想了吗?那么轻易就放下了?英秀总是不大信,所以在信里添了几句,经过你阿姐这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你的傅二姑娘如今心里有你了,她这几年拒了好多婚事,都是为你。

  她还时常来咱们家看望阿爹跟阿娘,这回她去了你那里,你可要好好抓住机会。

  话虽假了些,但她本来的想法是帮弟弟一把,也许受了鼓励他一使劲,就成了呢。

  毕竟那么多年他每天都心心念念。

  结果她的信才送出去,长武的信就到了,信里说,他跟种家的姑娘,议婚了。

  已经书信告知了阿爹跟阿娘,种家那边也都同意。

  怎么早不议晚不议,偏偏这个时候就议婚了呢?

  英秀看到信整个人都不好了,简直不敢想象到时长武看到她那封信,再见到阿桢,万一说点什么,得多尴尬。


  (https://www.23hh.com/book/193/193122/989503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