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科技碾压 > 第十三章 经济形势

第十三章 经济形势


  周芸也是富二代,否则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开科技公司。

  这段时间,方浩一直忙于处理公司的一些难题,他发现如今的行业结构有很大的问题,面试了数百人,方浩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人才,简历表面光,可是基础扎实的确实很少,很多人都是说着高大上的技术,但是一些基本的技术问题都是迷迷糊糊的。

  如今的社会非常浮躁,做技术的不专心技术,反而听信一些谣言,说什么35岁之后还做技术就是失败者,一定要当管理层,一些公司还真的把它当做真理,比如某为的,方浩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国外的阴谋宣传。

  三十五岁之时也就工作十年,十年的从业经验也就刚刚达到中级水平,国外的专家学者哪个不是二十多年的时间慢慢熬成专家,这可不是新闻上说的那些叫兽砖家,而是在行业里面有自己见解的技术专家。

  没有积累的创新就是空中楼阁,除了爱因斯坦等极少数天才,世界上没有几个年纪轻轻就能取得重大科学成果的,有的人甚至为了一个理论而耗费一辈子去研究,科学需要匠人精神的坚持。

  日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战后的废墟中,日本人用了几十年时间塑造了日货的高品质口碑,并成功向世界输出了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当前从国家高层到民间都在提倡的一种精神,各媒体都以不同形式赞美着这种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

  而一旦谈到匠人精神,基本上说着说着就会说到日本人身上去,诸如60年专注做寿司,50年专注蒸米饭之类的事例,被各媒体反复提及并津津乐道。

  创新并不是空中楼阁,需要长期专注地干同一件事,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才能有新的思维灵感注入进来进行创新,才能生产出最高品质的产品来,而不是某一天突然灵感爆发,想到了一个绝世理论。

  自然,匠人精神也不是空中楼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开发人员满足了自身物质需求之后才能专注一件事情,这就需要高福利。

  辉煌科技公司目前已经膨胀到一千多人,大都是从收购的公司挖过来的人才,经过他这段时间的观察,这些人才基本就是业务熟悉,创新能力还是不强,还是需要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造成这种情况的结果还是环境的问题,大部分公司都没那么好的心认真培养新人,我只管赚钱,我只要会做事的员工,其它的问题管它洪水滔天,这或许是上一代企业家的通病。

  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负责任的公司,自己不培养新人,反而抱怨没有人才,欧美那些一流公司的人才那一家不是自己培养的,也就是国内的奇葩经济环境,凡是没有工作经验就不要,学历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一大堆,而且也不是什么好工作。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太多了就不值钱,综合社会的通胀系数,打工者的薪资购买力其实是连年下降,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是涌向资本家钱包,涌向虚拟经济,化为泡沫。

  再就是国企的垄断,本来是非常重要的职位,由于体制的问题,很多人占着位置混日子,比如汽车产业发展了多少年,居然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所谓的研发写ppt,就是抄袭国外成熟的产品。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

  目前全球产业链是一个三元结构的体系,分别由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构成。典型的消费国,比如美国,南欧的欧洲各国。典型的生产国,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典型的资源国,则是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

  美国作为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最顶端,不仅负责向全球提供输出需求,还输出流动性和制度与技术方面的标准和协议,负责全球化的全局统筹与组织。

  美国输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政治的维度上是联合国,经济和金融维度上面是全球货币体系,贸易维度上,是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这就是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顶层设计。

  同样作为消费国,欧洲各国和美国相比,则是纯粹的债务型消费国,它们并没有对全球分工提供什么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它们只是欧元区内部的全球流动性再循环链条上的一环,负责把德国的国际收支的盈余花掉。这样,欧元区就可以作为整体表面上与美国之间形成均衡,不至于因为德国的盈余积累过多,而导致欧美之间严重的失衡。欧元的升值压力,也就不会过大。

  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国选择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一方面有这两个国家工业基础好的历史条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苏联阵营的最前线,而且军事上被美国控制。

  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德日作为生产国的最惬意的时期。

  随着德日的如日中天,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而美国则被逆差和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第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一边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另一边和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签署了《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也就是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广场协议欧洲版。

  为什么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国在短暂的不适之后则能再次奋起了呢,因为德国找到了内部平衡自己收支盈余的一群躺着花钱的欧洲,而日本脱亚入欧背叛了自己的邻居,在亚洲的邻居里面都是仇敌,加上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敌对关系,连找个躺着花钱的合伙人都找不到。

  德国人能发起欧元来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什么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人不发起亚元来制衡美元的钳制呢?

  他们可能没有执行落地的国家意志和战略构想,在战略上,日本一贯的鼠目寸光,否则抗日战争也不会失败,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战略构想缺席的代价。

  德日被去势之后,由于忌惮德日继续的积累盈余和资本,会主导区域一体化,在美国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形成割据势力,于是美国在1990年代启动了第二代生产国,第二代生产国,就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


  (https://www.23hh.com/book/194/194207/982431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