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此事被百姓目睹,传扬开来,石幢竟成了名胜,从此命名为‘避孔塔’。(谐音鼻孔塌)众人笑得差点背过气去。刘贡父晚得癞疾,鼻陷,又坐和苏子瞻诗罚金。元中,同为从官。贡父曰:前于曹州,有盗夜入人家,室无物,但有书数卷耳。盗忌空还,取与卷而去,乃举子所着五七言也。就库家质之。主人喜事,好其诗。不舍手。明日盗败,吏取其书。主人赂吏而私录之。吏督之急,且问其故。曰:‘吾爱其语,将和之也。’吏曰:‘贼诗不中和他!’子瞻亦曰:少壮读书,颇知故事。孔子尝出。颜、仲二子行而过市,而卒遇其师。子路矫捷,跃而升木。颜渊懦缓,顾无所之,就市中所谓石幢子者避之。既去,市人以贤者所至,遂更其名曰‘避孔塔’。坐者绝倒。(出自《渑水燕谈录》)PS:这刘贡父本名叫刘,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副主编,为人诙谐,最擅长搭下茬、抖机灵。他的幽默感很像东方朔,也称得上半个相声演员。篇幅有限,就写到这吧。关于苏轼。。。还有一些小八卦。。。”

  荆扉像只狐狸一般狡黠一笑:很巧,故事的三位女主角都姓王。第一位,十年生死两茫茫——王弗。红烛罗帐,一对璧人相视而笑。从此喜结秦晋,举案齐眉。这一年,他19岁,她16岁。王弗和苏轼一样是四川眉山人,父亲王方是个进士。出身书香门第的她,却从不提自己读过书。她只是在苏轼读书时,一言不发地陪在旁边。一天,苏轼遗忘某书中内容。正在苦思冥想之际,王弗在一旁轻声提示。苏轼又惊又喜。再问其他书籍,她竟然对答如流。苏轼这才始知其敏而静也。虽然家境日渐萧条,但年少轻狂的苏轼,本不屑于科举入仕。婚后,苏轼变了。他决定放下身段,随父亲进京,拜谒高门,参加科考。这一考可不得了。21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49岁的苏洵,父子三人全都榜上有名。苏轼更是以第二的成绩,名扬天下。入朝做官,光耀门楣,这些定是不在话下了。苏轼这样想着,家中却传来了噩耗。苏轼的母亲去世了。父子三人赶回家乡。依古制,守丧三年。25岁那年,苏轼再次考试得中,终于做了官。天意弄人。好日子没过几天,年仅27岁的王弗病逝了,只留下6岁的儿子苏迈。苏轼悲痛欲绝,在王弗的墓志铭中写道: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十年之后的一天深夜,苏轼再次梦见王弗,仍泪流不止。他披衣坐起,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https://www.23hh.com/book/196/196771/10603330.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