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隋唐鼎革 > 第885章 杜如晦与世长辞

第885章 杜如晦与世长辞


  韦韬世心里太清楚了,药王孙思邈治不好的病,这些江湖野郎中怎么可能治的好?

  黛儿听后,仗剑怒喝:“还不快滚?”庸医们闻言,纷纷作了鸟兽散。

  韦韬世这才推门进屋,门一开便是扑面而来的药味,异常的刺鼻。打眼观瞧,榻前坐着昏昏欲睡的杜楚客,想是亲自伺候哥哥累的。

  榻上躺着杜如晦,须发蓬乱,面色苍白,眼窝塌陷,消瘦至极。

  韦韬世见状,不由得悲从中来,但还是强压着悲痛,走到榻前,轻声呼唤:“克明兄,我来了。”

  杜楚客率先醒来,只是朝韦韬世点了点头,而后唤醒兄长。

  杜如晦转醒,便随着阵阵咳嗽,被杜楚客扶起,斜倚在榻上。

  “这是怎么了?前些日不是还好好的?”韦韬世望着杜如晦,问道。

  杜如晦笑着摇摇头道:“承蒙殿下挂念,那日迎接王驾,不过是臣装的像罢了。”

  韦韬世闻言,即刻走到书案前,奋笔疾书写完一封信,而后喊道:“来人,将此信送到京师医学院,交给杏林郡主。”

  黛儿旋即入内,接过书信,就要出发。

  杜如晦见状,赶忙拦下:“殿下不必兴师动众了,臣也粗通医理,自己的身子如何,清楚的紧。”

  韦韬世可不听他分说,一摆手,示意黛儿立即启程。

  杜如晦颇为感动,笑道:“哈,大限将至,何苦来哉?”

  韦韬世复回榻前,拉住杜如晦的手说道:“你就少说些丧气话吧!”

  杜如晦从枕边拿出了文曲刃,放在了自己胸前,表情十分平静。

  良久,杜如晦才言道:“承蒙殿下知遇之恩,臣无以为报。又有当年昆明池之变,犬子附逆。多亏殿下斡旋,我杜氏一门才脱出大难。此恩,臣怕是无法报偿了。”

  韦韬世摇摇头道:“都过去了,提起作甚?你我本就是一家人。说起来,可从通知构儿回来?”

  杜如晦闭上双眼,微微摇头。韦韬世不解,便望向杜楚客。

  杜楚客则言道:“唉,我早就意欲下书。可这小子才升任相州刺史,兄长不愿,怕影响了仕途。”

  韦韬世一听,即刻说道:“现在就写信,叫这小子回来。”

  杜如晦闻言,出言劝阻:“殿下,不可……咳咳咳……”

  杜如晦明白,儿子杜构就算赶回来,自己怕是也撑不到。道那时节,探病就成了丁忧!这守孝三年,刺史之位岂不是拱手让人?

  韦韬世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切他都打算好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克明兄不必忧虑,贤侄之事,就交给我了!不就一个刺史嘛。”

  可杜如晦却不这么想,毕竟杜荷附逆李承乾,也是事实。若不是韦韬世斡旋,整个杜家,定是落得个流放的下场。

  现如今杜构坐到了刺史这个位置,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一旦丢了,想要再入仕途,吏部怕是也不会答应。

  加之,韦韬世现在基本属于赋闲状态,如何提拔杜构?

  当然,杜如晦本心本愿来说,也是不想再给韦韬世找麻烦。

  杜如晦依旧不愿叫回杜构,韦韬世却很执拗。一时间,二人相持不下。

  最终,随着杜如晦口吐鲜血,韦韬世才妥协了。

  随即,韦韬世又叫来了韦菲薇,如今岚州境内,也就她的医术堪当大任了。

  韦菲薇诊脉之后,与韦韬世、杜楚客来到屋外。

  韦韬世望着虚弱的杜如晦,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缓缓问道:“如何?有的救吗?”

  韦菲薇失落的摇摇头,言道:“玉伽的病情太重,已然是绝脉。怕是药王当面,也于事无补。”

  这么多年了,韦菲薇还是习惯叫杜如晦“玉伽”这个尊号。

  韦韬世双目紧闭,想起当年收服楼烦之时,杜如晦的音容笑貌,旋即,热泪盈眶。

  韦韬世陷入回忆。

  韦韬世还低声问杜如晦道:“克明先生,他们喊得何意?”

  杜如晦强忍住笑意说道:“按照汉话就是‘上尊’之意。”

  韦韬世点点头,继续与炽俟炎并行。

  裴行俨此时问道:“先生,你因何发笑?”

  杜如晦压低声音说道:“啊,你说大都督一个堂堂突厥神使上尊,连突厥话都不懂,难道不引人发笑吗?”

  裴行俨笑道:“哈哈,倒是这个理儿!”

  …………

  炽俟炎见事情有转机,赶紧朝杜如晦施礼说道:“还请玉伽大人示下!”

  众人纷纷恭敬说道:“还请玉伽大人示下!”

  杜如晦顺水推舟说道:“并非是上尊无情,而是另有神谕。尔等可以去阿史那部,虽然远一些,但那里才是天堂,骏马肥羊应有尽有!”

  …………

  回忆结束。

  此时,杜如晦伸出一只手,而后萎靡地喊了一声“殿下”。

  虽然声音很小,但韦韬世还是听见了。赶紧来到榻前,握住了杜如晦形同枯槁的手。

  “殿下,臣……咳咳……臣,要向您辞行了。”

  “克明兄……”

  “愿,殿下保重。愿大唐江山稳固,社稷昌盛……”

  突然间,一片寂静。韦韬世只见杜如晦缓缓合上了双眼,握着文曲刃的手,松开了。

  大唐杜如晦,与世长辞!

  杜如晦为韦韬世操劳半生,经营岚州基业。他治理岚州多年,境内物阜民丰,是除去京师长安以外,最为富饶的一州。

  韦韬世上书李世民,恳请杜如晦入凌烟阁。可,最终未果。只是复其莱国公的爵位,由杜构承袭。

  原因自不必言,历史上的杜如晦可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与李世民关系莫逆,入凌烟阁理所当然。

  杜如晦虽然已经风光大葬,但韦韬世却无法释怀。他觉得是因为自己,杜如晦才无法名垂青史的。

  岚城山宫之内,韦韬世仰天长啸,发泄着心中的不满。谁也不知道,平驱王为何如此!

  此刻只有桃笑,才明白韦韬世心中所想。

  韦韬世抱着桃笑,缓缓说道:“还好,他还是大唐莱国公。”。

  桃笑点点头道:“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多不少。但这其中却多了你,少了他。”

  韦韬世长舒了一口浊气,言道:“是啊,我经常说自己改变不了什么。看来,是我错了。”


  (https://www.23hh.com/book/204/204244/164633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