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魏延传 > 第八十六章 蔡瑁被斩

第八十六章 蔡瑁被斩


  有些事情,总是不得已而为之,两害相权,取其轻......

  一夜寂静之后,迎来了又一个喧闹的清晨。

  军营驻地中,早有人将昨夜尸首安置好,陈列在将台旁,用白布蒙住了尸首,约有二十余具尸体,尸体旁边满是军营将士围观,窃窃私语。

  “据说昨天又有人跑了,还把岗哨都杀了。”

  “真是太嚣张了,昨天将军才刚刚杀了三个人,这明摆着就是挑衅!”

  “可是我听说昨天也就跑出去几个人,他们怎么可能把这么多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杀掉然后溜之大吉呢?”

  “难不成有人帮忙?”

  魏延等人在一旁听到军士们议论这些事情,只是淡淡的一笑。

  此时,将军来到将台之上,神情之气愤溢于言表,魏延在将台下面看到曹军将领这样的表情,不觉发出一声狞笑。

  那将军甚是气愤,厉声喊道:“他奶奶的,老子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不信揪不出这些个内鬼。”言罢,用手指着台下这些军士,眼睛瞪得硕大,龇牙咧嘴,满脸的愤恨,一身的无奈。

  将台之下一片寂静,军士们虽然不曾说些什么,但是心中对这个将军及曹军已经失去了信心。

  数日之后......

  曹操大帐之中,曹操端坐正南之坐,其下一儒生,貌白神清,一小撮山羊小胡,双手作揖,俯身而拜。

  “子翼,事情办得如何?”

  “回丞相,周瑜乃一大忠大义之人,不肯投降丞相,末将无能。”

  曹操闻言,顿时失去了兴致,正准备起身拂袖而去,其下蒋干赶忙说道:“不过丞相,在下虽然未能替丞相说服周瑜来投,却为丞相取得一天大的秘密。”

  曹操奇之,问道:“何事?”

  帐内蒋干从袖中掏出一绢书信,呈与曹操观之。曹操览毕,顿时大怒不已,拍案而起,喊道:“左右,给我把蔡瑁、张允拉上来。”

  蒋干在下看到丞相如此气愤,知道这封信也算是立功了,于是心中暗暗一喜。

  曹操怒气未消,坐了下来,对蒋干说道:“子翼,这封信你是怎么得到的?这信的内容应该是绝密,凭周瑜之谋,又怎会轻易让你得到这封信?”

  蒋干甚为得意,回道:“丞相,某自幼与周瑜交好,此次在下奉命前去游说公瑾来投,但是公瑾却与某只叙友情,不谈公事,仅设宴款待在下。

  酒宴之中,某未曾多饮,但那周瑜却已酩酊大醉,醉中下令某与其同榻抵足而眠。深夜之时,在下见周瑜酣睡不起,又想到此次前来必不能空手而回,于是乎在下起身翻阅其书案上文件,发现在众多竹简之中,有此一书信,在下甚为惊奇,便浏览一番,事后才发现大事不妙,于是乎趁着夜色初明,怀揣书信架舟而回,来见丞相。”

  曹操闻言,顿觉似有诡计,心想:“如此机密之事,周瑜这厮如何会将书信放在竹简之中,但凡是一员良将,得此绝密书信,览毕必然焚之,缘何会如此?此中必然有诈。

  可是为什么周瑜要害蔡瑁呢?蔡瑁又有什么令周瑜如此害怕呢?蔡瑁乃是荆州军,与江东征战多年,又是我的水军都督,这几日水军演练颇有起色,难不成???”

  曹操想到此处,不觉倒吸一口凉气“嘶~”,难道是这样?

  恰在此时,帐外进入一人,视之乃是曹操心腹之人曹仁,曹仁上前,跪拜道:“丞相,末将有一事要说,但......”

  话还未说出口,就看出曹仁一脸的无奈与不满,一副欲语还休之状。

  曹操视之,说道:“大丈夫豪气冲天,不必吞吞吐吐,有话直说。”

  曹仁闻言,顿时打消顾虑,说道:“丞相,现在军中流言四起,末将无能,未能将流言扼杀,现在军心不稳,各营每日都有数十人离营而去。”

  “混账,未战而军心动摇如此,又如何为战!”曹操大怒不已,又说道:“赶紧想点办法把军心给我稳住!”

  曹仁无奈,只得说道:“丞相,末将已经把能想到的办法全部想到了,可是,还是挡不住流言如此!都说蔡瑁此人与江东早有勾结,会在战时倒戈相向,令咱们五十万大军全部葬身在这大江之中。”

  此时一旁蒋干闻言,站身出来,说道:“丞相,曹将军这番话正好验证了信中所言却有其事,还请丞相下令诛杀蔡瑁,以安军心。”

  “蔡瑁乃是我水军都督,肩负着**水军重任,此一战最重要的也是水军,此时如何杀得蔡瑁,但是若不杀蔡瑁,军心必然涣散,如此则必须退军不可。

  孤自七月起军五十余万,浩浩荡荡杀奔而来,誓必要灭刘备,降孙权,此时一战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又怎能因为一个蔡瑁而退军。”

  曹操想到此处也只能痛下决心,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使没有了蔡瑁,也还是有青州水军,当务之急安稳军心才是重中之重。

  恰在此时,大帐之外走来蔡瑁、张允二人,曹仁、蒋干见其到来,不觉发出一声狞笑,满脸的鄙夷之色。

  蔡瑁又怎能不知道军中流言之事,面对丞相召唤,不至则授人以柄,不打自招;至则与危难同行,言语稍有不慎则死不足惜。但是蔡瑁本就毫无反叛之心,加之与曹操乃是故交,因此放心大胆前来。

  蔡瑁、张允未及行礼,曹操站起身来,一把将手中绢信扔到地下,厉声而言:“竟敢暗通江东孙权欲害孤命,尔等有何话说?”

  二人闻言,顿时惊恐万分,“噗通”一声,跪在了大帐地上,俯身而拜道:“我等对丞相忠心耿耿,万万不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还望丞相明察!”

  曹操虽然知道这是周瑜设的反间计,可为保大局稳固又不得不杀之,佯作大怒,指着堂下二人,说道:“证据确凿,岂容尔等狡辩,左右,给我拉出去砍了!”言罢,拂袖转身,面对屏风,默默留下了一丝眼泪,心中默想:“为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汝自去也,为兄保弟之家人荣华富贵。”

  蔡瑁闻言,顿时吓失了魂,赶忙喊道:“丞相,这必然是周瑜的反间计,其用心之险恶还望丞相明察,万不可上了周瑜的当啊,丞相。”

  一旁曹仁见状,转而对蔡瑁吼道:“蔡瑁!当日投降之时,汝必然是见在下对尔不恭,于是心生恨意,加之埋怨丞相封赏不足,因此暗怀反意。今日汝事已然败露,竟然说这是周瑜计策,真是无耻之极。”

  蔡瑁、张允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帐外走入四个小吏,各自押赴着帐内二人,蔡瑁至此仍旧抱有一丝希望,呆呆地望着曹操,曹操并不转身,摆手示意,淡淡说道:“拖出去,砍了。”

  蔡瑁闻言,只道自己投错了人,挣脱小吏,站起身来,仰天长叹一声:“庸主,庸主啊!是非不分,忠奸不辩,早晚必败矣!”

  曹仁乃是曹操心腹大将,闻得蔡瑁这厮如此污浊秽语,大怒不已,随即拔出随身佩剑,挺剑于蔡瑁脖颈之处,吼道:“竟敢对丞相不恭,找死!”

  曹仁正欲一剑取其姓名之时,曹操厉声说道:“子孝休得无礼!”曹操仍旧没有转身,又说道:“拉出去砍了。”

  言罢,即被小吏拖至帐外,只听得“噗通”一声,帐外走入两个小吏,各持蔡瑁、张允二人头颅,跪拜道:“丞相,二人已经正法。”

  曹操这才转过身来,眼角似有泪水,随即坐定,沉默片刻,对曹仁说道:“将此二反贼之头颅,悬挂在营内示意众人,以安军心!”

  曹仁闻言,大喜,遂双手作揖,答曰:“诺!末将这就前去。”于是捡起地上头颅,转身走出营帐之内。

  曹仁遂命众人在营地之内立起两根数丈高的木桩,上面悬挂着蔡瑁、张允二人头颅,于是传令军士道:“丞相法眼如炬,知蔡瑁、张允勾结东吴孙权,意图谋反,现已就地正法。尔等务必将此消息传至各个营帐之内。”

  言罢,台下数名传令军士随即疾驰而出,朝军内各个营帐而去。

  ;


  (https://www.23hh.com/book/21/21324/131726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