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魏延传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渡江埋伏

第一百二十一章 渡江埋伏


  但是不管诸葛亮开出了多么诱人的条件,魏延仍旧不敢相信于他,毕竟信任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而诸葛亮因为蔡瑁及脑后反骨之事,已经让魏延不再相信于他。

  “我就是一个军司马,主公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别的我不会多想。”魏延一本正经的说道。

  诸葛亮算是碰壁了,但是他却嘿嘿一笑,道:“将军果然忠贞不二,在下甚是佩服,不管将军此时身居何职,依在下之见,数年之后,将军必将成为主公麾下最能干的战将。”

  率性的人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被赞美,魏延虽然讨厌诸葛亮,但是面对诸葛亮的赞美,他还是不觉一笑,道:“末将无能,禁不起军师谬赞。”

  诸葛亮叹息一声,起身对魏延说道:“将军出狱吧,主公即将回来,在下有要事相托。”

  翌日清晨,公安城,大殿之上。

  诸葛亮端坐上首,其下两列文武,魏延居于末。

  “日前曾与子龙商议,主公月末即回,换言之即十日后。”诸葛亮说道。

  张飞一听刘备要回来,当即兴奋起来,又咋咋呼呼道:“太好了,我哥哥要回来了,咱们赶紧准备一下,好好欢迎欢迎,我也想看看这个新嫂嫂漂亮不。”

  当下大殿之上一片笑语。

  诸葛亮却是板着脸,严肃的说道:“张将军莫要儿戏,那东吴周郎不能在江东谋害主公,势必会在回来路途中暗杀主公,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

  “哼!”张飞一怒,厉声骂道:“他.奶奶.的,又是这个周瑜,他要是敢对我哥哥下手,我就戳他一万个透明窟窿去!”

  “要不让我率军渡江接应一下我大哥吧。”关羽请求道。

  “我也去!”张飞附和道。

  “胡闹!”诸葛亮一怒,拍案而起,厉声而言:“这漫漫长江,你可知道去何处迎接?况且你这一渡江,势必会与东吴水军相遇,两家一战,则同盟破裂,如此则主公更加危险,这个责任你等可担当得起?”

  关张二人不语,此时魏延站出身来,说道:“不知军师可有何良策。”

  诸葛亮复坐,对众人说道:“日前子龙回来之时,带回了东吴防卫部署图,主公若从柴桑郡回到荆州,则必走陆路,经安陵渡口,沿江而回。我等便暗中藏匿兵将于江夏江边接应主公,此时即使周瑜率军赶来,亦是无能为力。”

  关羽不解,问道:“柴桑郡乃是江边大郡,出门便是渡口,缘何要走旱路,水陆岂不更快?”

  诸葛亮说道:“水陆守将皆是周瑜心腹,而陆路守将皆为孙权心腹,如走水陆则必遭周瑜所害,因此必走陆路。”

  众人会意,诸葛亮转而对魏延说道:“文长,江夏郡你比较熟悉,你觉得我等应该在何处布防?”

  魏延当即答道:“石阳之南,汉水之北。”

  张飞听到此处,当即说道:“我去!”

  诸葛亮沉思片刻道:“此处为吾之根本,其内必然有东吴暗探,如若我等今日行动则势必会暴露,而张将军、关将军乃是我部上将,万不可轻动。我意派黄将军及魏将军前去。”

  “哼!”,张飞顿时不悦,道:“每次都不让我去,孔明,你是不是跟俺张飞过不去啊?”

  诸葛亮一脸无奈,怎么遇到这么个主儿,是非不分,鲁莽狂躁。

  “军师所言甚是,张将军、关将军一动,则势必引起东吴警觉,如此则主公危矣,纵观东吴鼠辈,皆碌碌庸人而,不足虑也,吾与黄老将军出马足矣。”魏延赶忙劝谏道。

  关羽手抚长髯,嫣然一笑,道:“文长所言甚是,杀鸡焉用牛刀,有文长及汉升将军前去足矣,翼德与某共镇荆州,尔等亦可无忧。”

  张飞无奈,只得退下。

  魏延仍旧有一担心之处,于是问道:“军师,吾等率军前往,声势必然浩大,吾军密探又怎能不知?还望军师不吝赐教。”

  诸葛亮放下手中羽扇,暗自一乐,道:“汝等皆乃主公之忠臣也,在下也不卖关子了,尔等可知我荆州共有多少军马乎?”

  众人各个面面相觑,惊奇不已,最终目光全部集中到了诸葛亮身上。

  魏延突然想到日前城中只剩下了徐州军,难道在那个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暗中准备了?

  “明面上,我荆州军只有两万军,实际上此时已经达到了六万军。”

  众人大惊,张飞更是高兴不已,道:“军师,你真是太厉害了,俺张飞真是佩服你啊,这些兵怎么来的啊?”

  诸葛亮答道:“在收复荆州南部四郡之时,我大肆搜寻荆州贤士,一方面为主公储备贤才,另一方面则利用他们在荆州的声望,暗中招兵买马。”

  魏延仍旧有所怀疑,即使招兵买马又怎能不被东吴密探发现,毕竟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文长,汉升且宽心,吾已经密令两万军驻扎在汉水北安,将军持吾兵符前去即可。”言罢,便将兵符交付给了黄忠。

  “倘若东吴周瑜真的赶来,记得帮我捎句话给他。”言罢,又提笔写了一句话在绢信之上,交给了黄忠。

  黄忠、魏延领命离去。

  凛冽的寒风呼呼吹着,趁着鳞甲的缝隙,像针尖一样刺痛着将士,头盔上的红缨在寒风中不断舞动着,放眼望着汉水江面,一波浪打过,澎湃激昂。

  勘察完地形之后,魏延回到了驻地,来到大帐之中,对黄忠说道:“沿江而上,有一处悬崖,两侧约高数丈,可以伏兵。”

  黄忠端坐上首,铜案之上,摆放着一卷地图,仔细研究过之后,对魏延说道:“那里确实可以伏兵,但是倘若东吴战船沿江而下,顺风而击,则伏兵亦是无用。”

  魏延也来到铜案之前,仔细研究着地图,沿江而上,实在想不到比那处更适合伏兵的地方。

  此时距离约定的时间仍有三天,时间还算是充裕,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魏延不甘心找不到别的方式,更加仔细的研究着地图,初始他着眼与渡口,慢慢的他开始将视野放大,汉水两岸,都在他思考范围之内。

  仅仅提防着水陆的周瑜还是远远不够的,陆路之上的东吴将领虽然说与孙权亲,但是仍旧听命于周瑜,毕竟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战时的最高统帅。

  万一周瑜连陆路的将领都发动了,刘备还能平安的渡江吗?这里准备的再充分,也是建立在刘备安然渡江的前提之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虽说诸葛亮已经密令一小舟再安陵渡口等候刘备,但是魏延仍旧不放心,他觉得只有他亲自将刘备送上船之后,才算是放心。

  魏延眼前一亮,安陵渡口之前,有一处林地,可以伏兵,倘若主公安然无恙离开,则自己也悄然离去,如若周瑜大军而来,则自己定然可以成为一支奇兵。

  “黄老将军,末将请求率领一千精兵渡江接应主公。”魏延坚定的说道。

  黄忠仍旧盯着地图,他也没有想到什么更好的地方,但是对于诸葛亮的命令他还是不敢违抗,于是说道:“军师将领,不得渡江!”

  “黄老将军,渡江也是为了接应主公,当日大殿之上,军师之所以反对渡江,主要是因为怕引起东吴警觉,但是已经时至今日,渡江已无甚影响。

  而且此处乃是东吴水军力量最薄弱之处,夜晚渡江定然不会被东吴军士发现,待次日吾定能率军潜至此处,神不知鬼不觉,何如?”魏延说道此处,一手指着地图上的密林。

  黄忠犹豫了,他其实也想这么做,但是军师军令在此,他也不敢违抗。

  魏延看出了黄忠心思,于是又加把火,说道:“倘若主公未渡江而身亡,又何谈匡扶汉室,吾仅率军一千对于军力也无甚损失,将军不必担忧,但是最为难之时,这支千余雄兵却可以成为一支奇兵。”

  黄忠咽了口吐沫,叹息一声道:“这样,文长,你率两千军今日子时渡江,务必于明日清晨抵达密林深处,蛰伏一日,占据有利地形,静等主公而来。”

  魏延暗自一乐,俯身一拜,道:“末将遵命。”

  是夜亥时,魏延已经准备完毕,对鲁熊说道:“鲁兄,趁着夜色浓重,等会战舰分批次渡江,尽量目标要小,划桨声要小,不得引起注意。同时命令其他人于案口上游埋伏着,倘若遇到敌情,尽快汇报。”

  江面不是泛起一股浪,拍打着暗礁,发出阵阵的响声;阵阵的寒风甚是刺骨,这一次算是孤军作战,一旦失败则客死他乡。

  魏延手下的这些人也都是他利用一个下午精心挑选出来的,算是这两万军中的精锐,一旦遇战,也可以抵挡一阵,这是魏延的意思,同时也是黄忠的意思,他不想让自己这个孙女婿就这么客死他乡。

  同时黄忠也时刻关注着魏延,在他的心里主公重要,魏延也很重要。

  已到约定时辰,魏延下令大军分批次渡江,自己也身在其中,借着夜色,这一支神秘的军队插到了敌人的心脏之上。

  而此时,刘备已经和赵云开始密谋逃跑的线路,而这个线路诸葛亮已经和赵云交代过了,一切都在预料想的程序中进行着。

  但是此时的周瑜也正在密切关注着刘备,毕竟在他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枭雄,而且手下能人太多,要不是因为孙权的面子,恐怕刘备早就成为刀下冤魂了。

  ;


  (https://www.23hh.com/book/21/21324/131730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