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魏延传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展实力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展实力


  诸葛亮此一言既出,殿内众人当即觉醒,刘备转忧为喜,对诸葛亮高见甚感钦佩。

  魏延本不该多嘴,这种场合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军司马可以插嘴的,但是他仍旧忍不住开口问道:“此时周瑜正直盛年,又怎会辞世?先生虽言中要害,但却无甚用。”

  刘备也有这个疑问,当即附和道:“文长所言甚是,周瑜正直壮年,发愤图强之际,又怎会命丧黄泉。”

  诸葛亮发出一声狂笑,道出了周瑜必死的玄机。

  “初周瑜变卖家资投靠孙策,与其共创江东基业,然孙策一死,江东之主换成孙权,周瑜之辈却成为其手下,功高盖主乃是周瑜第一过也;

  孙权治理江东依靠的是四大家族的,周瑜对于江东而言不过是个外来者而已,孙权为江东之主,自然需要借着周瑜来制衡世家大族,同时也需要世家大族制衡周瑜。

  而如今外来者周瑜势力强盛,如此则世家大族势力稍弱,因此世家大族必忌而恨之,同僚之恨乃是周瑜第二过也;

  周瑜之所以在江东如此嚣张,其一乃是孙权离不开他这个大都督,其二乃是鉴于他和孙策是结义兄弟,孙权虽然年幼,但是成熟,面对周瑜的嚣张,他也只能无限的包容。

  如今鲁肃的出现,让孙权豁然开朗,二人不仅政策上不谋而合,而且私底下也是亦师亦友,孙权早有用鲁肃替换周瑜的心,多个选择是周瑜第三过也;

  常年征战,周瑜已经积劳成疾,加之负伤累累,恐怕命不久矣,身体羸弱乃是周瑜第四过也;

  因此据某分析,不过数年,周瑜定当死于非命。”

  诸葛亮的这一席话着实精彩,在场之人无不佩服其高见,就连魏延这个对他不满的人也称赞连连。

  魏延又问道:“依军师之言,难道我们要等到周瑜死?这样岂不是徒费光阴?”

  诸葛亮又是一笑,道:“敢问吾等为何借荆州?”

  殿内张飞脱口而出,道:“当然是为了打西川啊!”

  西川乃是汉室宗亲刘璋的地盘,与刘备乃是同宗,张飞一口打西川,着实吓到了刘备,虽然刘备很想要西川,也必须拿下西川。

  “西蜀千里沃土,更兼山川天险,乃是当年高祖屯兵养精之所在,想要攻克西蜀,绝非易事;况且我大军开赴西川,荆州又有何人来守,如今我荆州仅有雄兵六万,自守仍是问题,何谈攻伐之事。

  接下来我等重任乃是修生养息,富国强兵,待时机一到,则率军挺近西蜀,如此则主公坐拥荆州益州,乃真正的天下雄主,匡扶汉室近在咫尺。

  荆州经过刘表多年治理,已经成为了当今天下第一大州,人口富足,百姓殷实,只需稍加治理便可成为王霸之资也。”

  诸葛亮一点点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让刘备点人逐渐豁然开朗,也同时坚定了刘备的信心,荆州必借,西川必取,否则匡扶汉室便是一纸空谈。

  接下来的日子里,诸葛亮为刘备建立了具体的修生养息,富国强兵之策,包括鼓励生产,生育,兴修水利,兴建学堂,选拔人才及招兵买马等等方面实施细则。

  刘备依策而行,不过短短半年就已经大见成效,荆州南部四郡实力不断攀升,这让周瑜更加不敢小觑刘备。

  而就在这半年当中局势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曹操虽然不敢西顾,但仍旧是天下第一雄主,列兵于合肥,与孙权大战,数次败之。

  周瑜虎视荆州,着眼西川,早已将天下囊括在胸,不曾想率军而来,却被刘备言词拒绝,不得已原路返回东吴,从此一蹶不振。

  南部交州面对刘备的崛起,很是担忧,同时跟孙刘交好,企图两不得罪,偏居一隅。

  公安城,州牧府。

  刘备端坐上首,其下文臣武将分列两端。

  诸葛亮首先开口道:“主公,如今已经到时候了,可以开口借荆州了。”

  刘备大喜,但是转念一想,道:“先生当初所言,周瑜不死则荆州无望,而今周瑜虽然病重,但是仍旧是东吴大都督,何以开口借荆州乎?”

  殿内众臣亦有此疑问,窃窃私语附和着。

  诸葛亮笑道:“禀主公,如今天下形势有变,曹操在合肥屡次完胜孙权,而其又无法掌控周瑜,曹军在襄阳仍旧屯兵数万,孙权已无半点能力守住荆州,如此良机正是主公之幸也。”

  刘备仍旧心存疑虑,问道:“倘若周瑜从中作梗,却该如何?”

  诸葛亮大笑道:“周瑜必然从中作梗,但是此时的周瑜倘若再出面阻挡,则必然死于非命,主公大可不必担忧。”

  看着诸葛亮坚定的神情,刘备虽然仍有疑虑,但是也只得答应,于是又问道:“此次东吴之行,吾该作何准备?”

  诸葛亮环视了殿内众文武,最后视野停留在赵云身上,说道:“子龙忠勇神武,乃此行不可多得之人。”

  又是赵云,这样的任务每次都是他,这着实让殿内众人羡慕,甚至包括关羽和张飞。

  议事毕,赵云回去准备,魏延也从殿内转出,而诸葛亮正在门口静静等着他。

  “文长慢走!”诸葛亮喊住了魏延。

  魏延回头,不曾想却是诸葛亮,先是一惊,转而问道:“军师在此何为?莫不是在等在下?”

  诸葛亮一笑,说道:“此次赵云仍旧陪同主公前往东吴,但是在下仍旧担心主公安危,因此想麻烦文长暗中先行去东吴埋伏,以防不测。”

  这赵云不正是为了保护刘备吗?倘若赵云保护不了,那还让他去干吗?魏延当时脑中就是这么一个想法,正欲开口说些什么。

  诸葛亮附耳说道:“文长,可否借一步说话。”

  魏延天不怕地不怕,又怎会怕他诸葛亮,于是跟着孔明,一直来到了他的府上。

  内堂之中,孔明与魏延分坐两端,侍从烹好茶,便下去了,此时屋内仅剩他们二人。

  “军师命在下前来,可有何事?”魏延一脸的不解,问道。

  诸葛亮叹息一声,道:“主公此次去东吴,虽有赵云协同,但是那也只是掩人耳目,在下仍需要将军先行去东吴,办些事情,否则主公危矣。”

  魏延一惊,道:“有子龙将军在,何人能伤的了主公!”

  诸葛亮端起桌上茶水,品一口,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魏延沿口吐沫,不假思索道:“军师让某做何事?”

  诸葛亮暗自一乐,看来魏延是答应了,于是从袖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锦囊,对魏延说道:“依计行事便可。”

  魏延接过锦囊,正准备拆开一阅,诸葛亮制止道:“等去了江东再看。”

  收起锦囊,魏延又问道:“我该何时启程?”

  “即刻启程,车船已经准备了,船夫会帮你安然无恙的送往东吴,将军放心便是。”

  魏延离开诸葛亮府上,径直朝渡口而去。

  来到渡口果见一小船,旁边坐着一人,粗布麻衣,身形魁梧,头戴斗笠。

  这个身影魏延再熟悉不过了,此人便是郭啸,他手下头脑最聪明的队率,没想到诸葛亮竟然知道自己最得力的助手是谁,这着实让魏延一惊,诸葛亮果然深不可测。

  船内已经准备好了行装及一应物件,魏延换好衣物,便问道:“军师何时找到的你,跟你说了些什么?”

  郭啸一边划船,一边说道:“昨日午后,末将在军营中研读兵法,军师派人找到了末将,末将不敢抗命便见了军师,军师让末将明日午时在渡口等候将军,二人一同前往东吴,说有紧急事情要办。”

  没想到诸葛亮竟然还给自己派了个帮手,想的也算是周到,魏延暗自一笑。

  少顷便来到了柴桑郡,但是此时孙权身在吴,离柴桑甚远,来到此处又有何用,魏延不解,于是便想到了锦囊。

  拆开锦囊一览,魏延大惊失色,此计不可谓不毒也。堂堂诸葛亮,竟然能想出如此毒计,怪不得要暗中行事,真是有辱名声。

  柴桑因柴桑山而得名,背靠大山,面朝江水,算是一个水上城市,也是东吴训练水军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柴桑郡的东吴将士甚是平常,可能路上很平常的一个人都是军人。

  此时的孙权正派遣部下步骘与交州士燮交涉,企图通过外交手段接管交州,而此时士燮的弟弟士壹正在柴桑。

  柴桑城中亦有诸葛亮的斥候密探,当然也有联络地点,魏延按照锦囊中的指示,来到了柴桑城中的一处酒馆,而酒馆的老板正是诸葛亮派来的斥候,负责打探东吴柴桑的相关事宜。

  二人来到酒馆当中,寻一偏僻处坐下,唤酒保至,道:“把这里的好酒好菜都上来,顺便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酒保一看这二人粗布麻衣,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因此便稍有怠慢,说道:“好酒好菜有,你们二位吃得起吗?”

  啪!魏延一掌拍在了木桌之上,正欲起身,却被郭啸挥手拦下。

  郭啸从包裹中掏出一窜钱币,往桌上一拍,还没等开口,那酒保便说道:“二位客官稍后,酒菜马上就到。”

  郭啸补充道:“顺便把你们掌柜的叫来,老子有话要说!”

  少顷,迎面走来一老者,年纪四十岁上下,一身绸缎衣服,两撇八字小胡,尖眉鼠眼,身材消瘦,透着一股猥琐,一股奸诈。

  “二位客官唤我?”掌柜的说道。

  “听口音掌柜的不是本地人吧?”郭啸问道。

  掌柜的一惊,借着话调侃道:“我是汉人,你是?”

  郭啸一乐,答道:“我也是!”


  (https://www.23hh.com/book/21/21324/131730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