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宋剑侠图 > 第九回 装龙变虎,终脱凶险 空弓射雕,初显国威(上)

第九回 装龙变虎,终脱凶险 空弓射雕,初显国威(上)


  一段补叙讲完,书归正本。言月红听智文长讲的明明白白,再也忍不住,伸手扶起师兄弟三人,无声啜泣。

  双轮奇侠杨九龄走上前来,行下礼道:“弟妹一向在何处安身?这孩子又是……”

  言月红抬头一望,看见了杨九龄肩上的日月五行轮,便知他是陶玉堂的八拜仁兄杨老侠客,忙还个力道“多谢杨大哥挂念”,便把往事讲述一番。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柴君让上前施礼道:“四婶,我四叔隐居十年,不问世事,足见四叔对四婶情深意厚。当年之事皆为阴差阳错,还望四婶不计前嫌,回到苍山,与四叔重归于好。”

  言月红看着柴君让真诚的眼神,叹了一口气,说道:“君让,你四叔待我如何,我岂会不知?只是我心中仍是不顺,再过些时日吧。多谢你一劝了。”

  说罢,言月红道一声“告辞”,拉了言必行,施展轻功,转眼不见。

  众小侠皆被这手轻功惊得目瞪口呆,连老侠杨九龄也啧啧称叹,自愧不如。

  岳百恒策马过来,道:“众位大侠,刘世贵和两个老贼已拿到,殿下已申清问明,俱录了口供签字画押。殿下问几位大侠,如何处置这三人。”

  杨铜吵嚷道:“有什么好问的?依着俺一刀一个宰了就是。柴师兄,你说呢”

  柴君让道:“不如交与地方官府暂且监押,等回汴梁一并发落就是。”

  智文长笑道:“哎呀柴师弟果真仁义。只是那高、彭二人死不足惜,若是死在我苍山派门人手中,唐掌门必感本派人情,就让铜子宰了罢。至于这刘世贵,万不可斩杀,我等今后无遮无拦到辽国,还亏此人。”

  杨铜叫道:“缺德师兄是说拿住刘世贵做人质?”

  智文长捋捋八字小胡,笑道:“非也非也。铜子,你去找一具和刘世贵身量差不多的死尸,砍碎他的面容,再换上刘世贵的衣服。”

  “干什么?”

  “快去!”

  杨铜不情愿地走了。

  柴君让猛然醒悟道:“师兄高才,果真妙计。”

  君臣一行,行走在深山巨谷之中,晴日当空,冻雪初融,略感暖和。探马来报,离宋辽边境已不足百里了。

  杨铜扭头问智文长道:“缺德师兄,你这计谋好用吗,怎么都快到辽邦了还没事呢?”

  智文长手捋小胡,笑笑没回话。柴君让笑道:“怎么?你还盼着有事?”

  杨铜憨厚一笑,道:“柴师兄,俺这不是手痒痒了吗。俺的八卦紫金轮可好久没动了,都快生锈了。”

  智文长在马上拍了拍杨铜的肩膀,笑道:“哎呀铜子,放心。你看这个地形,不出五里,必有埋伏。你等着……”

  智文长话未说完,柴君让喝道:“有埋伏!”话音未落,箭似飞蝗,从旁边山上下来一阵箭雨。

  柴君让说话间,反手抽出金背虬龙刀拨打雕翎,人已奔向了太子车驾。

  谁知终是晚了一步,一支八尺余长的弩箭已射进了车驾内人的胸膛,并钉在了车壁上。

  霎时禁军和众镖师大乱,柴君让急掀开帷帐一看,人已不能活了。柴君让大呼一声:“太子!”放声大哭,回身提气,施展轻功,冲上了山峰。金光闪处,人头乱滚,柴君让状若疯癫,只顾杀人。

  智文长和杨铜在柴君让大喊的时候就已做好准备,紧随柴君让身后乱冲乱杀。岳百恒和杨九龄更是经验丰富,一个大呼“御医”,一个率禁军和镖师紧紧护住太子车驾。

  山峰上赵元英身穿戎装,率童董双杰和八大铜人正在观望。董扬威眉头紧皱,尊声:“指挥使,莫非太子等人早有防备?你看柴君让看了一眼太子,便回来冲杀,莫非有诈?”

  赵元英沉吟半晌,摇头道:“看似不符人之常情,实则最符。你看柴君让一见埋伏,立时回护车驾。见太子已死,他、他自觉不忠不孝,必是想杀尽刺客泄愤,而后……而后他必横刀自刎。况看禁军镖师的反应,也不似有诈。”摆摆手,道:“回吧,太子已死,本使这就回去修书一封禀告父王。”言毕,转身走了。

  八大铜人和童耀武急忙跟上,董扬威欲言又止,只得传令回去。

  柴君让见埋伏的人逃了,恐其多疑,又追上去杀了十数个才被智文长拉回来。

  柴君让生于官宦之家,自然认得这长弩巨弓是马司禁军专用,何人带兵前来截杀不言而喻,柴君让心里竟有一丝难受。又想到今日对立两方皆是禁军,适才万箭齐发,不知有多少条好汉未战死疆场,反死在自己人的手下,就是自己的刀上也沾满了禁军的鲜血。柴君让念及此事,暗怨智文长缺德,对赵德亨一党更为愤恨。

  智文长拉着柴君让回到车驾旁,朝一名军士打扮的人行礼道:“殿下,已瞒过去了,只是还要委屈殿下几日。我等空辇前行,直到宋辽交界之处在请殿下回位,不知圣意如何?”

  那军士打扮的人道:“智大侠果真神机妙算,不杀刘世贵,却有这样的计谋。逆贼必当小王已死,再不阻拦使辽了。小王一切听智大侠安排。”

  智文长眯眯小眼,捋捋小胡,传令道:“哎呀,抛去车辇,速速前行。”

  岳百恒一听,忙上前阻拦道:“智大侠,为何抛去车辇?殿下乘什么?”

  智文长环视一周,见众人皆疑惑不解,因笑道:“哎呀,做事总要细密,须合乎常理方好。如今太子已死,还留车辇何用?反误了日程。如今我等应是群龙无首,当急忙赶路,也好早日回京禀报圣上才是。等过了宋辽边境殿下可骑马代步。”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齐声夸赞,依计行事。

  又行有两天,已进了辽国境内。太子换回衣装,骑一匹枣红神骏,一众侠客把太子裹在中间,不敢出半点闪失。太子赵祯虽长在南清宫,骑术却佳,在马上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

  北国风光壮丽雄浑,群山莽莽,白雪皑皑,天气多变,正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君臣正在边看边行,前方人喊马嘶,忽的跑来一哨人马,看穿戴和旗号应是辽国兵士。

  为首的是一员大将,腰悬弯刀,挎弓佩箭,须似钢髯,生就凶相,率人马拦住了太子一行的去路。此人并不下马,马鞭一指,喝问道:“呔!你们这些宋蛮子就是来送岁币的吗?某家乃大辽皇帝驾下万夫长哈图鲁,速叫来使上前答话!”

  一句话说完,气坏了众位侠客。再看太子,却仍是神色自然,毫无怒意。

  柴君让暗想:出使在外,理当上不失国威,下不伤君面,若任由这鞑子胡言乱语,我大宋君民脸上无光。

  想至此,悄悄探手入囊,摸出两支梅花镖,是苍山派大爷凌寒居士梅玉寿所传的暗器。抖手打出,正打在哈图鲁坐骑的两条前腿上。那马稀溜溜痛嘶一声,“扑通”一声,向前栽倒。哈图鲁未加提防,摔的嘴啃泥,正趴在了太子的马前。

  跟在太子旁边的军士哈哈大笑,哈图鲁爬起来,脸涨得通红,反手就要拉刀拼命。

  杨铜生性暴躁,一见哈图鲁先是如此无礼,又看他拉刀有杀人之心,早已怒不可遏,一伸手摘下八卦紫金轮,双轮一合,就要迎上。

  眼看的一场争斗在所难免,太子忽的神情一凛,单手朝哈图鲁一指,喝道:“大胆番奴!本宫在此,你敢如此放肆!”一句话喝出,身上王霸之气尽显无遗,把个身经百战的大辽万夫长哈图鲁吓得一哆嗦。

  哈图鲁心中暗想:此人莫非是宋蛮子的太子?他亲来出使,非同小可。算了,且让他们猖狂一时。

  想到这里,忍气吞声,收剑回鞘,护心行礼:“尊驾莫非是大宋朝守阙的太子,末将有礼了。”

  众位侠客一见,暗暗称赞太子的气魄,柴君让与杨氏父子不经意间保主兴国之意更坚,智文长却在一旁伸出两指,轻轻捋捋八字小胡须,悄悄叹了口气。

  太子把脸色稍稍放缓一些,略一抬手,让哈图鲁免礼,开口道:“哈将军,你头前带路。”语气虽和,却仍带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气势。

  哈图鲁躬身道:“是,殿下请。”说罢侧身闪出一条道路。

  太子双腿轻合,微磕马镫,昂首挺胸,率先走过,其后是保宋安民忠孝昆仑侠柴君让、双轮奇侠杨九龄、镇殿将军岳百恒、小霸王杨铜、大缺德智文长和邯郸镖局的镖师与大内禁军,一个个跃马扬鞭,杀气腾腾,保定太子的龙驾。

  这些辽邦军士往年迎接宋使,俱是趾高气昂,今日见了这等情形,个个面面相觑,不寒而栗。一个头领模样的使个眼色,众辽军纷纷下马行礼。哈图鲁要过一匹马,在前引路,一圈纲绳就要靠近太子。

  柴君让忙一催马,挡在哈图鲁与太子的中间,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谢哈将军了。”

  哈图鲁仔细打量了一下柴君让,见他赤胆忠心,威风凛凛,肩胛上背着一口金刀,右肋下挂着一个暗器囊,便知不是等闲之辈,猜想这就是适才暗伤自己战马之人,不由得紧咬牙关,暗自发狠。

  契丹是游牧民族,尚武好斗,敬的是能征惯战的勇士。哈图鲁见柴君让如此英雄,反激起好胜之心。再加上适才在千人万眼之下丢了面子,正想把面子找回来。猛听得头顶上有鹰雕翔鸣,略一思索,计上心来。

  欲知哈图鲁如何行事,且看下半回分解。


  (https://www.23hh.com/book/211/211471/125474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