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我乃锦衣卫 > 第一百三十三章:内阁三老

第一百三十三章:内阁三老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想要办成事都会有牺牲。

  杀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借刀杀人,经上次一回,陛下已经对他有了成见,不能再公然对唐宁下手,英国公府张家就是最好的一把屠刀。

  夺妻之恨是个人都无法容忍,何况此事还在京城中传的沸沸扬扬,张家又是大明的顶级豪门,爱惜的是颜面,传出这等丑闻对唐宁自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王岳也痛恨唐宁,要不是他,奋斗大半辈子换来的东厂督主之职也不会拱手让给别人,所以他才巧借张家之手。

  王岳道:“让向平来见咱家。”

  “是老祖宗。”

  小太监退去,没一会儿一个中年白面太监提步走了进来,跪道:“奴婢见过老祖宗。”

  “你去给咱家办一件事,若是此事办得让咱家满意,管事的职务就由你带领。”

  向平神情一惊,顿时喜上眉梢,连忙跪地表态,“请老祖宗放心,奴婢必然不会让老祖宗失望。”

  “希望如此。”王岳接着说道:“南京魏国公府的小公爷徐鹏举不日将抵达京城,你给咱家放出声去,最好闹的满城皆知。”

  “奴婢明白。”

  交秋已有半个多月,可闷热的天气迟迟不见消退,直到今日的一场大雨才有了一丝清凉,不出意外的话,气温算是彻底降了下来,想回到酷暑之季也只有等明年。

  往常这个时候街上少有行人,就连摆摊的小贩都要日过晌午才敢出门,现在秋老虎已过,窝在家里的忙客都露出了头。

  街道茶肆蹲满了往来歇脚以及无所事事的闲客,乘着这会儿功夫打开了话匣子,一布衫中年人道:“听说了没?南京魏国公世子徐小公爷不日将到。”

  另外一人呼道:“魏国公世子?徐小公爷?”

  “不错,正是徐小公爷。”

  “他这个时候来京城干甚?陛下没办庆典吧?”

  “一无外邦使臣,二无天家生辰,哪来庆典。”这人顿了顿,接着道:“据说是为了徐小姐和锦衣卫千户唐宁的事而来。”

  “张老公爷不是已经将此事压下去了吗?徐家此番究竟欲行何为?”

  “谁知道呢,权贵家的事不是我等平民百姓能参悟透的。”

  “可你这消息从哪听来的?”

  “今早街头就已经传开了,不少人都知道。”

  …………

  唐宁很头疼,听到钟明的汇报,眉头紧紧的扭在一起。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良久过后,唐宁道:“查明白消息的散发来源没有?”

  “据今早校尉来报,说是一伙生面孔,当时也没多加留意,等卑职亲自彻查时,这帮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来无影去无踪,显然是一股不小势力,说明这件事的背后有着一位大人物。

  唐宁出门了,上次人尚未回京城,他跟徐有容的事就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让他出于被动中。

  现如今,昨天才接到南京的书信,今天一早徐鹏举来京城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显而易见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次也就算了,同样的伎俩使出二次,唐宁表示无法忍受,一日不查出背后之人,他就始终肆无忌惮的在暗中窥视着他,活在别人的眼睛下,这种感觉很不好。

  既然明卫查不出来的事就唯有动用暗卫了。

  暗卫遍布天下,何况还是天子脚下,只要用心去查,发现了丝毫的蛛丝马迹就能顺藤摸瓜。

  唐宁身为暗卫百户官,底下管的也只有几十号密探,想要查出背后黑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有他直接去了镇抚司。

  牟斌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最高执行官,管辖明暗两卫数万人手,只要他一声令下,相信幕后黑手也会无处遁形。

  牟斌是个好上司,在唐宁说明情况后,一尊指挥使的印章盖在暗卫密函上,通过中枢渠道直接发放下去,接到此函的暗卫首领第一时间遵从牟斌的意思开始暗中探查。

  不出意外,很快就能得到结果。

  与此同时,皇宫暖阁中。

  朱祐樘坐于龙案前,手里捧着奏折,底下坐着三位年过半百的老者,皆是华发苍颜。

  许久过后,朱祐樘放下手中奏本,看着阁中三老问道:“两京、浙江、山东、河南、湖广以及杭州接连三个月旱广雨稀,田地缺水龟裂满地,三老可有缓解之策?”

  三老,指的是内阁首辅刘公刘健、谢公谢迁、以及李公李东阳,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侃之美誉。

  但凡国之大事,朱祐樘都会召集内阁三老于暖阁相商。

  李东阳捏着下颚的一撮胡须,闭目沉思。

  谢迁沉吟了片刻,转过头看向上席的刘健,问道:“刘老有何见解?”

  刘健轻嗯了一声,随后道:“陛下,依臣之见,当以开仓赈粮,救济天下旱中百姓。”

  朱祐樘将目光巡视在刘东阳身上,知道他凡事都得考虑再三,再语下定夺,“李爱卿怎么看?”

  刘东阳见朱祐樘问起,行礼道:“陛下,老臣的看法与刘公一致。”

  “谢爱卿呢?”

  “老臣附议。”

  朱祐樘这才依依说道:“朕之前也有此等想法,但上月初琼州黎人符南蛇和南海等县民古三仔、唐大髩起事,国库已经拨出部分钱粮,如今天下各州府接连大旱,若是再动国库,年关之时再出灾情,怕是难以承受。”

  刘健道:“陛下,臣况且一问,琼州南海两次民变,皆因何故?”

  朱祐樘不语。

  刘健继续道:“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天下诸府旱情动荡,民声四怨,倘若陛下对灾情一拖再拖,臣堪忧民变再起,那时将会对国库造成更大的负担。”

  谢迁也站了出来,“陛下,老臣也赞同刘老的做法,各地灾情最短也有两月有余,时长之地甚有一季之多,委实不该再拖了。”

  “唉……”

  朱祐樘忡忡的叹了口气,“旱情的厉害之处朕自然明白,今年大旱,来年开春就无粮食播种,那时百姓又该以何作食?朕又当如何解决?朕担心的是这个!”

  ps:求一下推荐票和月票,谢谢!


  (https://www.23hh.com/book/214/214328/112814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