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磨刀 > 都三百七十三章 修行(下)

都三百七十三章 修行(下)


修行一事,谢宝树已经知道了不少,听着二人说,又有了新的收获。

    尤其是那位高僧,害怕谢宝树因为韦陀菩萨的事情,牵连到佛宗,给谢宝树灌输了不少佛理。

    坛经云: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修行修心,心若无妄念,即能明心见性,故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但众生有佛性,为何不能成佛呢?涅盘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

    虽然烦恼的心念有无数,归纳来说莫过于贪、瞋、痴三种,以图中三大黑点来表示。因三毒而障碍我们成佛,故行者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然一切的烦恼皆由贪、瞋、痴所起,而此三毒又从何来?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故此三毒,是由妄想、执着所产生的。

    而自性妄执皆因无明所起,何谓无明?大乘起信论说,无明为不觉;不觉即是愚痴。以十二因缘中叙述,众生的生死轮回,全因无明所致,故当转“无明”为“明”。又当如何转?

    涅盘经云:“若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若与一切善法俱者,名之为明。”故行者当依诸佛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善念、恶念皆是妄念,此念皆依自性妄执而起分别、对待。

    分别善恶、正邪、顺逆、好坏、吉凶、祸福、夭寿、美丑、贫富、贵贱、智愚、胜败、强弱、大小、多寡等。因此,面对境界,心有取舍,喜欢即生起贪心,想要执取拥有;

    讨厌即生起瞋心,想要舍弃远离;时时生起贪瞋之心,即是愚痴的表现。所以于生活中心常不平、不满,故不能以平常心来处世。

    因为有分别心,故产生人我的对待,甚至对立及抗衡,如金刚经中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由此衍生人与人之争斗,家与家之争好,国与国之争胜,故人类的争端,永不止息。

    众生因不明白“诸法实相,缘起性空”的真相,故以自己无知的想法、看法、作法,来面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人生。那该如何修正此观念呢?

    坛经有云:“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若能了悟诸法空相,自然不起妄想,心无取舍,念无贪瞋,则生平等空慧,而以平常心来过生活,平等心来待人,时时心中保持平静的状态。

    有情的众生必然有心念,念头只是念头,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了不可得,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要因各种妄念,而产生困扰;应要于此,生起觉性。

    涅盘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不但念头如此,世间一切事物,皆不离此法则。我们举五蕴来观察:

    从身体来说,不舒服时,观察苦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苦的感觉便会消失;当苦的感觉消失时,舒服的感觉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乐的感觉便会消失;

    当乐的感觉消失时,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生起,再观照它,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消失;当不苦不乐的感觉消失时,苦乐的感觉又会再度生起。这就是五蕴中的色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感受来说,不快乐时,观察苦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苦的感觉便会消失;当苦的感觉消失时,快乐的感觉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乐的感觉便会消失;

    当乐的感觉消失时,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生起,再观照它,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消失;当不苦不乐的感觉消失时,苦乐的感觉又会再度生起。这就是五蕴中的受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想法来说,有想法时,观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它便会消失;当旧的想法消失时,新的想法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此想法便会消失。

    当此想法消失时,其他的想法又会生起,再观照它,此想法亦会消失。这就是五蕴中的想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从心念来说,有念头时,观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它便会消失;当前念消失时,后念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此念便会消失。

  当此念消失时,后念又会生起,再观照它,此念亦会消失。这就是五蕴中的行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意识来说,有概念时,观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它便会消失;当旧的概念消失时,新的概念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此概念便会消失。当新概念消失时,其他的概念又会生起,再观照它,其他的概亦会消失。这就是五蕴中的识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除了静中观察五蕴,于日常生活行动中亦当如是:苦事有生有灭,乐事有生有灭;好事有生有灭,不好之事有生有灭;顺境有生有灭,逆境有生有灭。一切现象,皆有生有灭,无有一法,不是生灭;当深观至此,行者的心,自然渐渐不再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

    原本众生执有“我”及“我所”有的一切,经行深观照五蕴的空相,终于发觉身、心、世界,皆是因缘所生之法,实无不变的主体。“我”只不过是五蕴的和合及展现,且世间的所有事物也随着各种因缘而形成;既然“无我”,那么“我所”执着的一切就会脱落。

    现在的我是缘生,总有一天会缘灭;缘灭之后,必然随着过去的因缘和现在的条件再度重新缘生;未来亦是如此。若是具有强烈的贪瞋痴的条件,则缘生为三恶道;若贪瞋痴较弱,而有持戒、修善、禅定等夹杂的条件,则缘生到三善道;若已具足戒定慧,则缘生为三圣道;若福慧圆满,心地清净,则缘生为佛道。

      从“妄执”的分别,到诸行“无常”,进而认识“我”的本质是“无我”,此时唯有寂静的感觉,心念好似静止的状态,但不可沈守空寂而执空;应再思惟“无我”的真实义,才能了悟生命的意义,及万物生生不息的由来。

      无我即是空,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自性,故坛经云:“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但空并非没有作用,而是遇缘则生,妙用无穷无尽,故坛经又云:“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众生虽有善念,但此善念常带有动机及目的,称之有相布施;菩萨明白实相,故有正念,利益一切众生心不执着,称之无相布施。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相”有生灭来去,“性”无生灭来去。着相不能见自性如来,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自性无来去,故又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来去,故名如来。”而离相方能见性,故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但凡夫执事迷理,因为不明实相,而着此现象,随着生灭而生起诸多的烦恼,以致流转生死,苦不堪言。那么何谓实相?实体无有生灭之相,简称无生,故维摩经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无生则无灭,离一切生灭现象,方能解脱自在。

      但无生却能生一切万法,无我却能千百亿化身,故诸佛、菩萨各有其愿力,随着缘生度一切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故法华经云:“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圆中的空白并非顽空,而是清净无染的自性,无念已无妄念,故念念清净,但清净的自性却能生一切万法,故坛经云:“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但为何又有三乘之别?什么又是涅盘呢?所谓涅盘即是佛性,见性才是彻底的解脱。

    依涅盘经说:二乘人不见佛性,故声闻乘称为小涅盘,缘觉乘称为中涅盘;菩萨少见佛性,故菩萨乘称为大涅盘;佛彻见佛性,故一佛乘称为大般涅盘。

    那如何才能达到大般涅盘的境界?

    当转识成智。前图皆有八个符号,代表八识;此图已转八识成四智。然智与识其体本同,只是转名不转体。迷时用识,悟了生智;迷时名阿赖耶识,悟时则名如来藏。

    故坛经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六七识为因,五八识为果,故因转果则转。第六识的特性,即是妄想、分别,第七识的特性,即是执着。今妄想、执着已破,故一切种智则生。

    又该如何转识成智?即是息妄显真。

    妄念之所以向外攀缘,且执着不断,皆因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自己生命的本质,故执事迷理,见相着相,不是着有的常见,便是着无的断见,各执取一端,而不能见到真相的全貌。

    佛性即是中道,不落空有一边,涅盘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从有生有灭的法相,悟道不生不灭的法性,见到缘起性空之理体;再由不生不灭的法性,展现有生有灭的法相,见到性空缘起的妙用。不但见空,亦见不空,故言:“实相无相,无不相。”心经亦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相因性有,故色不异空;性由相显,故空不异色;一切即一,故色即是空;一即一切,故空即是色。

      行者当深观缘起中道,自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即明白自心作佛,“见性”即见到心性本空,“成佛”即因般若的空慧而彻底觉悟,故此三事,即是吾人之一心。

      所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利根者顿悟顿证,钝根者渐悟渐修。凡修行当依自身的条件来修学,但皆不离解行并进,定慧等持。今以此修行图解,供养诸位,自悟自修,自成佛道!

    修行恰如春天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在静坐初期,时间稍长,人的两腿容易感到麻痹,杂念也很多。若两腿麻木到很难忍时,可以将双腿交换、调整下,如再无法忍耐,可伸直数分钟等麻木消失后,再重新坐稳。

    但练习日久,在半年之后,情况便大大改观。静坐时,酸痛便会消失,思虑也逐渐减少,而且静坐约一刻钟后,身心便能宁静稳结,如坐半小时以上,身心反而舒畅,此时静坐结束,精神奕奕,如吃灵丹,快感难以形容。

        静坐之前,最好将一切放下,行动从容安详。静坐中能做到松、静、净,自然地将全身机体放松,做到宁静思想、聚精会神,放下,自在,逐渐地呼吸也会细绵慢长。

    供应人的脑部的养料开始随着人的思绪越来越少,转为滋养身体的其它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人的面色开始大为改观,身体越来越有轻盈感,劳累感大为减少,心态开始日渐平和,开始真正体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精妙与真谛了。

        修行静坐的人,于行住坐卧,出入往返,均可自然地与宇宙大能联接,所谓与天地同流,天人合一。佛家和道家得到入定功夫的,都以静坐为首要。儒家有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说。

    佛家有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静坐有功力时,身体会发生不寻常的变化,妙处难以与外人言表。藉由静坐中的心智松弛,能使一个人定心定性,统整人格与发展灵性,开启一个全新的人生。

    佛陀经过重重苦行,终于在菩提树下于极深的静坐中开悟得道。佛教传入中国,佛弟子修行证果,都是以静坐入定为胜。当年达摩禅师面壁静坐长达十年之久,  把佛宗的哲理领悟到极高境界。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修行证悟,而且这“八万四千”也只是个概数而已,实际上包含了无量法门,如佛所言:已说之法如爪上土,未说之法如大地土。

    所以,佛教在流传的过程中,历经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朝代,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机,也就引发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修行法门,而且也是门门都符合佛法的根本思想。致使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成为特重生命实践的一个教育团体,绵绵无尽地开着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般若之花。 

    佛法就是活泼泼的实践智慧学,任何一位热爱生命、重视实践的人都应该学习,并进而在身心行为上的受用。学习和实践的内容,包括了教、理、行、果四个方面。

    首先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概念,称之为“教”;其次是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实质,称之为“理”;再次是通过理论指导而进行实践的方法,称之为“行”;最后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应结果,称之为“果”。 

    就学人本身而言,针对这四个步骤的学修内容,需要具备相应的信、解、行、证四种基本态度。也就是说,对佛法之教言要生起坚定的信心,所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对佛法之思想内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所谓“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对佛法所教导的实践方法要如实而行,所谓“解行相应,行起解绝”;对通过实践能够获得的结果要努力地去证悟,所谓“身证解脱,亲证本来”。 

    不过,进入佛法之门也往往因人而异,有的人是从对佛菩萨善知识的“信心”而入,有的人却是从对经典教法的“理解”而入,从信而入者名为信行,从解而入者名为法行。

    这两种情况都是允许的,为师者需要明眼观察。

     佛教的思想理论,都是可以实证的,因为佛法所讲的都是每个人生命的内在实相,包括了生命内在的真实和内在的超越。如果离开生命内在的真实,那就无从谈论佛法,更无从体悟佛法的真实客观性。

    所以佛教不同于哲学,因为哲学必要的条件是符合逻辑,但不一定具有实践的意义。佛法不共于一切宗教的部分,就在于佛法主张: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也就是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实践来完满生命的意义。佛法就是这些实践的理论与方法。 

    在一个还没有接触佛教的人,或者未能研习佛法的人,他怎么也无法想象,佛教对于宇宙人生的观察是如此的深入,如此的透彻,如此的客观。是的,在所有哲学思想当中,甚至在所有的人类文明当中,唯独只有佛教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才是最为纯粹、最为客观的,它不带有一丝一毫的主观色彩。

    因为,如果是带有主观的成份,那就是“我执”和“法执”,而这两种执着恰好就是整个佛法全力破斥的对象,也是佛教之所以重视实践意义的关键所在。 

    当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不用担心前途的祸福,不用沉浸往日的情怀,透脱出生活或学习得来的经验和价值观,摘下常人的有色眼睛,以一个局外人的犀利眼光,回顾生命的历程,察看他人的遭遇,就会接近客观的事实,发现生命的全部内容,包括生命的相状、内含和局限。 

      我们所谓的“现实”,实际上是指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得到、捕捉得到、把握得住的身心和世界。按照佛教的固定说法,那就是正报和依报。

    正报就是有情众生的真正果报之身,依报就是有情众生所依靠的果报之国土。也就是展示在现象上的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即是众生之自身,器即是无情之器具。现实所能够感受得到的就是这些基本相状。 

    然而生命的复杂纷呈之现象,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四海之内气象万千,人有生老病死,世有成住坏空,物有生住异灭,月有阴晴圆缺„„ 

    不要把打坐看作是禅宗,打坐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形式。不管哪一宗,打坐是基础,参禅、持咒、持戒、学教、念佛都离不开打坐。打坐是形式,念佛与参禅是内容。

    念佛与参禅的具体入门步骤应该是相同的,比如怎样选择修行的环境,怎样调身、调息、调心,两者没有什么差别。从修行的形式上讲,法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念佛与参禅在用功的心态上是不同的。现在修念佛法门的多以持名号为主,要求念念相续,一心不乱,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以见到佛的相好为修行的验证。

    参禅则以观察照顾我们的心态为主,只求我们心态的宁静安祥和智慧开发,至于临终到哪个地方去倒无所谓,只要时刻自觉自照,处处能把握自己,能现证涅槃,到地狱去也照样度众生。佛教的各种法门不应互相冲突。

    众生的根性不同,适应的法门不同,解脱的目标是一致的。有一类众生感到个人的力量很小,单凭自力修行信心不足,只有依靠佛菩萨的加持力,修行才有保障;也有一类众生敢于直下承当,希望当下作主,凭自力来求得解脱。

    在古老的祭祀中,香成为联系人与神的媒介,通过虔心焚香设拜,可以上达天听,下及幽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开启智慧人生的先导,让我们通过禅定的修习,渐入佛道,如暗夜中的明灯,济度无量众生之苦。释迦牟尼佛是大孝之子,为了救度其母亲,曾上忉利三十三天说法度生。

  天上一日,地上数千年,众弟子担心佛陀远离地球上的生命,就焚旃檀沉香为信物,上达天庭,礼请佛陀回到人间。从此,佛教徒便开始了烧香拜佛的习俗。

    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有

    多少人在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恐怕就难以说穿了。原因何在呢,佛经中已经讲的很明白,是人的“刚强难化”,不问究竟所致。

    《华严经》载:在广阔幽深的宇宙中有无数佛国,亦有无数香水海重重环绕:在“一真法界”中有“十方世界海”;

“十方世界海”中央有“华藏庄严世界海”;

“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有“无边妙华光香水海。

“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央有“普照十方世界种”。

“普照十方世界种”又涵摄二十重,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及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重。《维摩诘经》载:在娑婆世界之极上处,有佛土名为“众香国”。十方世界中,以众香国的香气最为美妙,“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众香国是“香积如来”的佛土,那里的天人不像娑婆世界的众生那样刚强难化,香积如来说法也不须文字,“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圆满功德。

    为什么这样的殊圣境地,如此简便易行的修行法门,却无人问津,还是一句话,是人们的本性刚强难化所致。从现在人们烧香的种种现象,我们即可看到事情的原委,大部分人烧香仅是一种形式,是应付。

    从修行的根本上来看无论是佛家、道家、儒家都是以“本性”的提升与圆满为本根的。佛家讲“明心见性”为佛,道家讲“修真炼性”成真,儒家则是“养德尽性”至圣。从另一角度讲,佛家的“放下即是”,“无我”、“空”等等,以及慈悲为怀,也都是为了本性自我的返现。诵经、坐禅、其他功课也无一不是为了这一目的,除此以外当非正法。先贤们强调用真香也正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

    香的作用是什么,在许多经典中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香是人类本性的需求。孟子讲“不可得而命安”,香是本性的食粮,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黄庭坚的“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正一语中的,说明了香的根本作用。

  学佛人天天烧香,除了供养及与佛、菩萨沟通的作用以外,十分重要的就是本性的颐养。

    《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但是,当前时期,由于人们对香没有全面的认识,盲目地使用,形成了与之相反的状况,不是以香养人,而是人去养香,这在修行上就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正如古人所言:“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如此一来则难辨香之真假、优劣,也就无法达到杜甫的“心清闻妙香”之效果。

    对佛菩萨的供养是一件十分殊圣庄严的事情,只有真心诚意,以殊圣之物供养才应产生真实的效果。心与物合才会心想事成。而香的供养又是最重要的,不仅香要真,心更要真。

    何为真香,传统来讲其基本条件是:用药要真,配伍得法,制作工艺严谨,制香环境洁净。更严格的还要经过特殊的窖藏等。当然其中香药的等级,用什么样的药都会对香产生质量上的影响。这种差别只是作用的大小,不会有负面的作用。而化学香大部分却是有害于人体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香,不具有香的功效和作用。

    在用香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但必须应该是真香。至于其中的知识,是一个学佛人必须要了解的。

    目前,有个别人在强调香无真假、好坏,心到即是,心诚则灵。实际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修行不负责任的想法。历史上有许多捻土为炉,以草为香的传说。

    但是,这些是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如果可以如此,古人又何必发明香,又何必烧香?

    有个别人,自己平时锦衣玉食,花天酒地,从不算计。但在敬佛用香上却越省越好,就怕多花一分钱,也在讲心诚则灵,是真的心诚吗?是自我欺骗而已。实际上这是对佛菩萨的大不敬。

    生老病死苦是人生大事,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事情出家?

    为救众生生老病死苦,世尊出家后修行,悟道后得涅槃,涅槃是性海,诸佛菩萨共居。诸佛,无量那么多佛,菩萨,一切菩萨,诸佛菩萨住在什么地方?诸佛菩萨都住在涅槃,涅槃是乐国,涅槃是性海,好像水流入大海,一切贤圣都流入涅槃性海。

    所以,世尊悟道之后,便教一切众生成佛,解脱这个生老病死苦,命名为佛教。其实佛教讲修行,释迦牟尼佛怎样修我们便怎样修。

    第一个条件,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什么法呢?

    学戒,戒是无为法,破戒就有为法,破戒就杀生,杀牛杀羊是有为,有为就有相,杀完之后就不杀,未杀以前想着杀,当杀之时好辛苦,这都是有为法。

    无为法不杀生,不杀生无相,不杀鸡鹅鸭是无相,杀鸡鹅鸭有相,佛教是无为法。无为法是涅槃的因,涅槃是无为的果,所以想得涅槃的果,就修无为法,第一个条件不杀生。

    第二个条件修定。对境心动,被境所转,这个就有相。被什么境所转?被这个财色名食睡的境所转,这样就有相。对境心不动便无相,对着境时我心不动,那里有相呢!一动,便有财色名食睡的相;不动,就没有财色名食睡的相,这个就是无相,无为法。

    第三个法门讲智慧,有智能就不会作业,无智能的人就作业,作生死的业。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没有智慧,净智妙然、体智空寂才是智慧,若一直只求他人的福。

    供养多少僧人、起多少佛庙,那些是有相的,如影随形,虽有而不实。所以第三要修智慧,有智慧就无烦恼,烦恼作业,无烦恼那里有作业,无业那里有果报呢?无业就无苦,无生死的苦果。

    吾佛教义,有四种阶级:第一生信,第二解理,第三修行,第四证果。

    佛说:“一切唯心造。”即地狱天宫,众生浊土,诸佛乐国,一切世界,皆我人妄念及妄作之所造成。众生昏迷,不知因果,妄作妄为,无所畏惧。乃至因缘成熟,业果现前,犹不知果从何来?或谓地设,或谓人与,皆非也。今之学佛者,虽闻因果之说,能说而不能行。或有行者,亦不合修行的法要,行犹不行。是故佛教衰微,得益者少也。

    凡夫众生,六根对于六尘,举心动念,无非造因。起善念,即造善因。起恶念,即造恶因。起不善不恶念,即造无记因。由因感果,果中再造因,因因果果,生死轮回,无有了期。常见迁流变化之相,不能亲见自己本来面目,亦云苦矣!

    众生的心,本来清净,离诸垢染,了无一物。由一念妄动,而起我见(空性),即认此妄念为我(法我)。以常常注意于我故,名为有见,即有所见也。由此我见的因,还感我果,因果相续,名为变易生死。

    复由我心更起身见,即取少分四大为我身,以常注意于我故,亦名有见,由有身见的因,还感身果,因果相续,名为分段生死。以上二种我见,造成二种生死,是为众生生起的因缘也。

    吾佛慈悲,欲救众生离生死苦趣故,说明宇宙人生的真像,变换人的心理,改造人的观念,即变前二种有见,换作二种空观。二空观,即佛教修行的要门。

  常说: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此对机而言也。机有八万四千故,行门亦有八万四千,一机一法门,非一机有多门也。今人修行,修此而复修彼,修净又欲修禅,一足践二船,未解修义也。

    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凡事有二心,皆不能成。俗语:“置心一处,无事不办。”须知解理愈多愈妙,行门愈多愈坏,修行者不可不知也。今说佛教修行的要门,先后有二种:一人空观,二法空观。

    第一人空观者,六根对于六尘,观根身器界,一切万法,皆从缘生,四大假合,有名无实,终日所作一切人事,皆如梦幻,如是观者,名为人空观。然一切人事虽幻,不可弃而不为,以守空闲,犹是有法,不名空观故。

    修此观者,仕农工商,一切行业,一切男女,皆可修之,非独弃舍一切事务、出家为僧者之所修也。如为官者,对于功名富贵,观如空花,牧化黎民,等如梦幻。务农者,布种收谷,观如空花,耘草耕田,等于梦幻。做工者,营造宫室,观如空花,制作器具,等于梦幻。

    乃至医卜星相,一切杂业,对于自所为事,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知法,皆观如空花梦幻,即皆修空观者。如是世间一切事,皆是佛事,一切人,皆是佛子,无劳另外肯启修行也。

    修空观者,对于一切事为,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烦恼远离,身心自在。如是久久观之,习惯而成自然,不待作意,自然而然,是观成矣,则出三界苦海,了分段生死,证阿罗汉果。

    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与佛法,只在空有之观念不同,余无差别也。世人对境作有观,起贪嗔痴,而成生死的苦因。佛子对境作空观,息贪嗔痴,而成涅槃的乐因。苦乐的因果,只在我人转念之间。我人何苦而为之?何乐而不为之耶?

    第二法空观者,第一观,以六尘为所观之境;第二观,以五大种性为所观之境。大种性,是阿罗汉所证的偏真涅槃,亦即第一观的结果。又是法我所缘之我所。此种性,为世间一切法的本源,故名种性也。对世间有相,故名出世空性;对世出世间之真如,故名偏真。

    此性不是本具,由从真如妄生分别而有。若于真如不起分别,即无诸大种性矣。犹如人身,然是一体,由分别故,而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若无分别,唯一人身而已,有何五根之差别乎?以所缘之境有名无实故,能缘之法我亦空,故名法我空观。

    修此观者,小乘回心,名为菩萨。菩萨作此观故,不着空有,常趣中道,自行化他,而无化他之心,以有化心,即着有边故。若不化他,即着空边故。又化他者,同一体故。无化心者,我见空故。常舍根身器界,空空边故,而无施舍之心。

    如是修行,众生度尽,法性圆成。我心空尽,智慧具足,满证真如,名为成佛。能行此法者,名为菩萨,非先有菩萨而后行此法也。

    大乘法门,非上根利智不能行,凡夫俗子,宜从第一观修起,不可躐等而进也。


  (https://www.23hh.com/book/215/215318/3956565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