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召唤大纵横时代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军官学校

第一百五十五章 军官学校


  在江河参观完皇家科学院后,并未立刻回宫。自从扩充了平章机构,他便不再向之前一样繁忙,每日常能有时间休息一下。


  可时间长了,虽然偶尔能外出打猎,终究还是两点一线,时间久了也觉得有些无趣。


  今天正好通知了宫内,自己要微服私访。江河自然不愿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陛下,咱们要去哪儿?”


  齐凌打马在旁,靠近江河问道。虽说是微服私访,可齐凌早就安排下了几队射声军暗中保护,只要稍有异动便会闪出数百士卒,护卫皇帝。


  “唔,去太学吧,许久没见东坡了,听说他那儿有今春新茶!”


  皇帝抉择完毕,两名卫士自然无话可说,三人打马而去,身后射声军也遥遥跟随。


  太学建在城南,一入太学附近,往来的贩夫走卒陡然减少,峨冠博带者却不绝于目,江河今日穿的是浅绿素纱,腰佩长剑,虽然端坐马背,却也是文士模样。


  倒是身后两个虎背熊腰的汉子,一个身材颀长,一个五大三粗,具是武夫之相,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三人走这一路,让人指指点点。


  到了太学门下,齐凌上前知会,那门官立刻慌张来前,便要行礼。还好江河手疾眼快,疾声喝止,虽然引起周围人群注意,却比那门官直接跪在他面前,揭露他的身份来得好上许多。


  门官会意,这才一拍脑袋上前招待。


  “苏先生可有外出?”江河在马上俯身问道。


  这一举动,让门官受宠若惊,连忙回答道:“今日苏先生卯时就来了,一直没见出去。似是今日有文会,除苏先生外,黄、唐几位先生也在。”


  江河点头示意,驾马缓缓进入太学。江河的这一行为自然引人侧目,无数人细声讨论此人身份如何,竟然敢如此招摇。


  三人乘马疾驰而过,直奔文会举行之地。


  天光正长,春意幽浓。


  太学内所种桃树也花开点点,清风一吹,摇落无数。


  桃花撞了江河满怀,香风散去,三人也来到了一座广厦之下。


  把马系在栅栏之上,任其啃食青草。三人立在广厦之下,听着其中不断传来细细议论之声。


  高堂之上,只见一众学子各坐席上,阶上有三位相互对着的席位,上面坦然而坐三个大儒,现今正在相互争议。


  江河三人就这样,侍立在下,并未入内。


  “陛下?”刘昚满脸不解,江河却把他安抚下来。


  “我微服来见,勿要惊扰。”江河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声张。


  正巧一旁引来的溪流边屹立着一座小亭,江河便引着二人来到亭中坐下,坐听风吟。


  春风吹荡衣袖,飘飘摇摇。


  良久,不知是议题已经商论妥当,还是时间到了,几位大儒决定改日再战。


  总之随着学生们集体一拜,又从广厦之内鱼贯而出,江河便站起身来,很快锁定了人群中的苏轼。


  同样,苏轼也早就注意到了窗外闲坐的江河,在几位上前请教的学生退散之后,便迎上江河,长拜未半,就被江河扶起。


  “先生不必如此,河在先生面前,还当以弟子自称矣。”


  “陛下厚德,善待士子,得所善待,焉可欺君?”


  由于忙着洛阳大学的扩张工作,苏轼一直都在各地奔波,最近才从南阳返回京师。


  “鲁直、子准,快来见过陛下。”苏轼召唤姗姗来迟的两位儒林冠冕。


  两人见过皇帝,江河却没去搀扶。六人当即结伴,开始游起了太学。


  作为太学的核心区域,这里修得宛若宫室,亭台楼阁,水榭歌台,无所不有。更兼风流曲水,摇曳青柳。


  这天下午,江河与三人谈论许多,都是关于日后大学发展的事情。


  眼下附属于太学的洛阳大学虽说是大学,征收的学生却在十五至十八岁之间,眼下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设置的专业除了文学、历史、科学、丹青、夷语、管理等传统科目之外,还有地理、哲学、矿业等新兴专业。


  此次江河找到苏轼的原因也很简单,作为天下知名学者和太学、洛阳大学的祭酒(校长),苏轼掌管着大宋一流的学府。


  江河期望能让苏轼分出一部分师资力量,建设一所军校,训练陆军军官。


  与汪大渊所建立的海洋学院在两年之前建立不同,陆军军官学校计划虽然早已有之,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被无限期搁浅。


  现在江河虽然忙着南疆战事,但都交给前线的杨善会、汪大渊和曹霜等人,江河压力并不大。而且江河也认为三人又足够的把握战胜叛乱的王敖。


  “陆军军官?”苏轼有些诧异,在他眼里陆军军官无疑是个遥远的东西。在北宋,武夫被视为低贱之人。哪怕苏轼做过团练副使,实际也不过是挂职而已。


  “是的,眼下宋军虽然威武,不过是仗着甲胄之利,这些东西千百年后夷人也能掌握。但如果能建立这样一座陆军军官学校,今后的大宋军官便拥有了信念。”


  “正是由于这样的信念,朕才能放心地把部队交给将官,就算战于万里之外,朕也不会担忧丝毫。”


  江河的话,让三位儒者吃了一惊。


  黄庭坚更是直接称赞:“陛下有千年之忧见,万里之野望。”


  三人之中,最不能认可江河的,怕是当属唐寇,他出身上党唐氏,经过唐密之乱后,江河把唐密三族给诛杀干净。


  两人中间,是有着血仇的。


  然而唐寇作为当时大儒,一点轻重缓急还是知道的。更何况江河在诛杀了唐密之后,对上党唐氏并没有特殊对待,而是一视同仁。


  就连他这个明显曾与唐密有紧密联系的人,江河也视如不见,从未让手下为难分毫。


  就此,唐寇对江河的态度是很复杂的。


  虽然他也没有以大陈移民自诩,但在外人眼里,他还不算是个宋人。


  “汤泉先生有什么想法?”


  江河突然驻足,看向唐寇。


  “军士习文,文士习武,古所宜也。”


  一句话,既没有称呼陛下,也没称臣。其中态度,不言而喻。


  然而江河还是范修改心来,他还会以为唐寇会一直铁青着脸不做回答呢。


  “嗯,军士习文眼下正要计划。至于文士习武,委实不可强求。”江河心想:是该把武举提上日程来了。


  接下来,江河又向三人解释了这个陆军军官学校的主要科目。


  三人听罢,这才意识到这个学校不仅仅是要让军官们识文断字,更要学习古今战法,还是军事交流的极高场所。


  苏轼连连点头,就连江河身后的两位将军也啧啧称奇。


  “这学校可有意思,要是当年俺又这个学校何必生啃经典。”身后刘昚挠着头道。


  起兵十余年来,刘昚真是一改其外表,整日手不释卷,收效甚大,却没表现在外表之上。现在看上去,绝对看不出是一个糙汉。


  “正好我也有意,让你们这些军官去过一遍。”江河带笑道。


  “啊?”刘昚大呼不必,引起一阵哄笑。


  (https://www.23hh.com/book/216/216008/178305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