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卧龙逆天 > 第七十七章 缺乏人才

第七十七章 缺乏人才


  第七十七章缺乏人才

  翌日一早,江夏城中的数万民众,得知诸葛亮成了新太守,本来对于谁来做太守,百姓并不会过于关心的,但诸葛亮在布告中,承诺免除全郡百姓一年赋税,以及登记户籍能够领取粮种和分派土地一事,彻底让全城的百姓沸腾了起来,尤其是各城流落到江夏的流民,得知这个消息后,争先恐后的挤到郡守,希望能够领取到粮种和土地。

  诸葛亮在自领江夏太守的同时,随即任命糜竺为江夏郡户曹从事,糜芳和傅肜二人为江夏都尉,各领三百衙兵,负责全城治安。

  任命赵云为鹰扬将军,陈到为裨将军,邓芝为参军,负责统率骁骑军,让这三人搭配,自领一军,一直是诸葛亮的梦想,他相信着凭借着三人的能力,相辅相成,定可成为他手下的最为犀利的一张王牌,而骁骑军更是以骑兵为主,一等一的将领,配上最精锐的铁骑,他们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战果,诸葛亮自己都充满了期待。

  除了任命这些新人外,诸葛亮还升任徐庶为左军师,贾诩为江夏长史,诸葛瑾为别驾,领新城令,步骘为新野令,卫旌为新城县丞,严畯为江夏工曹从事,负责水利、建设等事务。

  吕蒙为水军都督,甘宁为副都督,正式在夏口设立军港,并且水军编制,扩编为五千人,其余徐盛、吕岱、魏延、张颌、高览等新老诸将,一一得以封赏。

  颁布了封赏事宜,诸葛亮把江夏郡的事务,暂时交给了贾诩负责,政务由糜竺负责协助,军事统归张郃、赵云署理,他则领着陈楚、刘封二人,领着亲卫赶赴夏口而去。

  夏口作为江夏东南方向的屏障,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位于汉水下游,长江口的夏口城,拥有便捷的水上交通,更是汉水上游襄阳的重要交通枢纽站,往来商户不绝。

  经过这次战乱,夏口周边四县,民众流离失所,加上江东军劫掠,致使夏口五县七万五千余口,仅剩三万五千余人,人口失去一半。

  诸葛亮匆匆赶来夏口,一是为了设立军港,二是为了加强夏口城市规模而来,以前的夏口作为一座城镇,在防御方面,明显偏弱,丝毫起不到大的作用,所以诸葛亮决定采用新城模式,把周边各县的民众,尽数迁入夏口,充实这座城池的规模,然后利用夏口水上交通优势,让这座城池,迅速的成为第二座新城。

  “主公,黄祖原先的夏口军港,在这次战乱中,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造船作坊和大部分工匠也都还在,他们在战前就跑掉了,最近这几天听说我们打败了江东军,又陆续跑回来的。”在视察夏口军港时,徐庶指着码头的军港为诸葛亮解释道。

  “工匠一定要善待,尤其好的大匠师,一定要优待,可以依照新野匠师的待遇安置。”诸葛亮看着浩瀚的江面上,那些残差不齐的战船,摇头之余,不由暗自思量着,把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代的海船图纸画出来,看能否建造成功。

  作为一名考古出身的行家,他有幸研究过郑和下西洋的战船,所以对那些战船的结构,他有着很深的了解,也深知那些战船行船速度和战斗力,若是能够建造出那样的战船,那他的水军,无疑将领先这个时代所有的战船,那么江东凭仗的水军,也将会在他的水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徐庶苦笑一声,道:“工匠方面的事务,属于政务,现今吕蒙和甘宁正在编制降兵,修缮军港,编排军阵,我这个左军师,每天既然要管军务,还要管政务,着实有些忙不过来,你看是不是安排一个县令,来帮我分担一下?”

  “佐官我已经安排人,从新野抽调过来了,相信不出几日,就可以抵达夏口,至于县令,暂时还得委屈你这个军师兼任,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发下了招贤令,一旦有合格的贤士来投,我第一个安排他来夏口上任。”面对徐庶的抱怨,诸葛亮也只能爱莫能助,现在江夏百废待兴,以前大部分的官员佐官,不是被杀就是逃亡,别说夏口,就是江夏,要不是有糜竺在,诸葛亮别说来夏口视察,只怕那一大堆的政务,就会把他忙个半死。

  “孔明,上月孟建和石韬给我写了一封书信,约我去水镜先生处拜访,此二人皆你我挚友,又才华甚重,莫如你亲自去趟襄阳,请他们二人来我江夏任职?”徐庶犹豫了一下,开口询问道。其实徐庶心中一直有些疑问,那就是诸葛亮为何明知荆州士族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可他却始终视而不见,相反这几年来,陆续加入新野的将军,都是他极力招揽而来的,就好比吕蒙、张合、高览、甘宁、魏延等将领,皆是诸葛亮结识与微末。

  这些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经过岁月的考验,皆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无论是最初的吕蒙,还是新晋的甘宁,皆是大将之才。

  诸葛亮何尝不知道,荆州这片大地上,拥有多少有才之士,光他知道的庞统、蒋琬、马良、马谡、向朗、向宠、刘巴、潘睿、李严等皆是一代名士,但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点,那就是都是士族弟子,士族豪门弟子,心多向与家族,虽然有才,却对国家缺乏忠诚,而且诸葛亮要是以前去请,凭他一个县令的身份,人家根本就不会瞧得起他。

  要知道这些士族弟子,他们只要愿意出仕,那个出来不来不能谋得一官半职,还需要到他诸葛亮一介县令帐下为官吗?

  就好比徐庶提到的孟建,石韬,还有崔钧,这三人皆是诸葛亮好友,但这三人的心智,诸葛亮早摸得一清二楚。

  首先这三人都是中原人士,而且都是世家弟子,虽然有才华,但他们却缺乏拼搏的斗志,对于他们来说,混个名士的名声,安稳回中原做官,要比寻找一个明主,伸展抱负,更适合他们志向。

  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诸葛亮从出仕以来,就从来没有想过,要找他们来帮忙,至于徐庶,首先他是寒门出身,其次徐庶才略出众,其能力也就比诸葛亮稍逊一筹而已,加上为人重信诺,有大局观,更有长远的目光,这点尤为让诸葛亮看重。

  “孟建和石韬,他们志不在荆州,去也白去,何必强求?若是他们真有心的话,这几年来,就算我们不去请,他们也会来拜访我们的,可自从我出仕以来,他们就再没有登过我的家门,这不是很明显,他们怕我开口招揽,而他们又不好拒绝,所以故意避而不见吗?”诸葛亮淡然一笑,不以为意的回了徐庶一句,对于这几个所谓的朋友,他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

  相反诸葛亮现在还真有心,去拜访一下司马徽和庞德公,希望他们二人出面,替自己引荐几个弟子,作为庞德公的弟子,诸葛亮自是明白,庞德公在荆州的分量,也知道只要他出面说句话,荆州的士子,必然会望风投奔江夏而来。

  “唉,我这就是天生劳累命,活该我上了你的贼船。”这会左右军士离得较远,徐庶感叹一声,忍不住开起了诸葛亮的玩笑。

  “哈哈……”诸葛亮大笑之余,道:“看你辛苦的份上,我决定过几日去趟襄阳,拜访下庞德公先生,顺便去见下水镜先生,这几年忙于政务,没有前去拜访,也该走一趟了。”


  (https://www.23hh.com/book/218/218722/145069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