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晚明之帝国风云 > 第089 紫禁之巅:建宁公

第089 紫禁之巅:建宁公


  第089紫禁之巅:建宁公

  郑义慢步绕道承天门期间,万数步骑已经冲入大明皇城,将紫禁城内宫女太监后妃军事管制。

  走过端门,走过午门,皇极殿前忽有大华锦衣卫亲兵疾步禀告:“启禀大将军,锦衣卫已确认明国崇祯皇帝在万岁山自杀。”

  郑义不禁追问一句:“煤山?”

  锦衣卫亲兵详细答说:“万岁山又曰镇山、煤山,明帝正是在煤山自杀。”

  郑义暗叹口气,尽管提前十年攻入京师,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选择自缢煤山,该说历史的惯性吗?真是遗憾,郑义还想亲眼见见崇祯皇帝朱由检模样呢。郑义虽然情绪失望,仍继续确认崇祯皇帝朱由检结局:“悬树自杀?”

  锦衣卫亲兵出乎意料答说:“审问一些太监得知,明帝不愿俘虏受辱,本欲前往万岁山悬梁自尽。明帝便服走到万岁山山脚,却没有料到我军破城之后旋即长驱直入皇城,眼见登山时间不够,于是长剑穿腹自杀。明帝尸身之上,藏有罪己诏、皇帝御玺等物,所以才有军士及时发现。”

  哦,终究还是有些变化的,本时空里,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悬树自尽而是长剑穿腹。

  郑义因历史变化而起了兴趣:“崇祯皇帝儿女妻妾如何?”

  锦衣卫亲兵答说:“审问二十四监内臣得知,明帝曾传旨有意令妻妾儿女殉国,然因我军进抵皇城速度太快,传旨内侍慌张逃窜,明帝妻妾儿女并无大范围自杀殉国。有些明帝嫔妃,变装宫女逃难,如今不知所踪,也不知生死。但明帝皇后周氏、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照、五子朱慈焕等重要人物,无一逃脱,皆已拘押青鸾营。”

  青鸾营是一支女兵。郑义因为腻歪一群太监围着自己转,特意抽调流民营孤女,组建一支司职守卫**的女兵,号曰青鸾营。考虑明末社会风俗,用青鸾营拘押紫禁城嫔妃减少流言蜚语,最好不过。

  郑义再问:“崇祯皇帝二子呢?”

  锦衣卫亲兵解释说:“明帝二子早夭,已于崇祯五年病逝。审问二十四监得知,明帝血脉只余四男丁,皆为我军俘获。”

  郑义了然。

  接下来,如何处置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家老小呢?

  就灭明战争本质来说,郑义与朱明王朝并无半点仇恨,灭明只是因为郑义需要中国地盘。与此同时,本时空中国百姓也不知道他们侥幸逃脱了满清入主中原期间一系列大屠杀,只会把郑义当作黄巢、朱温似流贼豪杰。没有比较,认不清坏同时也认不清好,无法诞生救亡图存豪迈激昂。

  如果郑义只是寻常农民起义,控制崇祯皇帝血脉减少叛乱隐患,当属最优选择。

  但,郑义有位面基地在手,只要财源不失,即能无视其任何形式叛乱。所以,如何处置崇祯皇帝朱由检妻儿全凭郑义心情,并不影响统一进程。

  然而,郑义毕竟崇尚实用主义。

  怎么最大化利用呢?

  或许,可将崇祯皇帝朱由检长子朱慈烺当作直钩,钓住前明遗老遗少。郑义心底并不认同自杀殉国价值观,但考虑即将取代朱明王朝为中国之主的统治阶级屁股,褒扬这些遗老遗少,何尝不是宣扬忠君思想稳固统治,教导太平军为郑义尽忠?正如前时放弃穷困流民拥抱乡绅,为了政治利益,郑义毫不犹豫选择善待崇祯皇帝妻儿。

  一念至此,郑义吩咐锦衣卫亲兵:“将崇祯皇帝妻儿带到中极殿。”

  ……

  中极殿。

  青鸾营拘押四女妇五孩童觐见郑义,四女妇分别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妻张皇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妻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五孩童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存血脉,长子、三子、四子、五子、次女。

  五孩童中年龄最长者皇长子朱慈烺才五岁,最小者皇五子仅两岁。孩童不知亡国恨,清澈瞳孔里堆满好奇问号,仿佛在奇怪紫禁城今儿好热闹。四女妇情绪就复杂了,袁贵妃、田贵妃两女,脸面煞白,眸子里全是恐慌不安,乍看见郑义差点情绪失控瘫软倒地;周皇后穿戴齐整礼服,头顶凤冠,脸施珠花,耳坠珠排环,蓝底轮花翟衣,腰束双带,貌似镇定,却疑似是强装;张皇后一声米黄色宫装便服,将朱慈烺拦在怀中,目光低垂,不喜不悲。

  天启皇帝朱由校与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同父异母兄弟,且年龄相差不多,张皇后、周皇后等四女妇也因之齿岁接近,全都是二十余岁成熟御姐。唯可惜此时气氛不协,郑义只能就事论事安抚四女妇:“秦汉唐宋,皆异姓而王,可见风水流转乃世之常态。先有天灾人祸,九州不得安宁,而后才有我起事秦土,率师东征。今日之争乃天下之争,非我郑氏与朱氏之仇,勿怨,勿恨,勿绝望。入京师前,本欲仿既往旧例,封旧帝为山阳公、安乐公,奈何崇祯皇帝已自裁万岁山,唯能祭告泉下:汝妻子,吾养之,汝无忧。说说,你们未来有甚想法?”

  四女妇缄默迟疑。

  袁贵妃最先跪地:“恳请大王善葬先夫。”

  郑义简洁给出承诺:“皇帝死国,天子礼丧,无虑。说说你们自己想法?”

  袁贵妃迟疑数秒,齿咬下唇说:“妾欲陵前结庐,为夫守节。”

  郑义望向田贵妃:“你呢?”

  田贵妃脸色急变数次,肃拜说:“如可,妾欲携两小儿归宁扬州;如不可,一切唯陛下圣裁。”

  崇祯皇帝朱由检四子、五子,由田贵妃所生。

  郑义不置可否,扭头转向周皇后:“皇后呢?”

  周皇后先斜瞥田贵妃一眼,然后冷然说:“将军若假仁假义,那么一切休提;如真欲厚待我们孤儿寡母,臣妾自然尽力将先帝血脉抚养成人。”

  郑义仍旧不置可否,问最后的张皇后:“张皇后呢?”

  张皇后淡然说:“国破家亡,恍然如梦,妾心已皈依我佛,看淡俗事。”

  郑义点点头,合掌答说:“除了田贵妃所请有点麻烦,其余皆可。明德之衰,始于建州虏乱;新朝欲兴,必先踏平建州为祭,如此,就封朱慈烺为建宁公吧。哎,建宁公爵号本是给崇祯皇帝准备,谁想却天人两隔。孩子还小,你们好好照顾孩子,不要萌发极端心思……”

  ……

  不得不说,两千年封建传统果然不容小觑。

  郑义善意安抚崇祯皇帝妻儿并封爵朱慈烺建宁公,种种举措瞬间令投降百官挺直了身板。

  就中国传统而言,朱慈烺代替崇祯皇帝接受建宁公爵位,意味着朱明全面投降郑华。就像历史里魏国讨灭蜀汉,刘禅肯为安乐公,蜀汉臣子又何必忌讳效力司马家?写三国志的陈寿,谁曾骂他是背主贰臣?国内王朝更替的矛盾激烈程度,毕竟远远小于蒙元满清入主中原。隋臣降唐,与宋臣降元,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然,更重要的是连续不断的军事胜利。

  崇祯七年十月初十日,袁宗第结束郁闷磁铁诱兵任务,集中兵力瞬间逼降宣府镇边兵。

  崇祯七年十月十四日,捷报再传:山海关总兵尤世威、宁远总兵祖大寿上献降表,表示愿意即时接受华军改编。

  京师周边各镇,尤世威山海关戍兵与祖大寿宁远戍兵在京师百姓心里最为重要,前些日郑义兵临城下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把宁锦走廊戍兵当作救命药,不顾祖大寿早已藩镇化事实,一封封圣旨拼命召唤祖大寿入京勤王。当然,彼时祖大寿正被后金建虏大军重重围住,莫说能不能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圣旨,就是接到了他也没胆量冲出重围救驾。等后金建虏因为张献忠飞速撤离时,祖大寿即使有心援兵京师,时间也不够了。

  崇祯七年十月十五日,山海关方向复又传来重量级捷报:朔方节度使张献忠横穿万里草原,沈阳城下以三万步骑大破建虏二十万雄兵,枭首建酋黄台吉,并斩获首级五万八千级。

  京师投降文武百官,全都被张献忠这道捷报震呆。

  三万破击二十万,还斩首五万八千级,这战报数据也恁的夸张。水份,肯定水份多多,连不懂军事的京师百姓,也是这样想法。但话又说回来,张献忠敢上奏这样骇人惊闻捷报,必然有其所恃。瞧瞧祖大寿反应,这位连崇祯皇帝召见旨令都敢推辞的藩镇,为何忽的向华军投降,甚至接受了即时改编这等苛刻条件?简单推测脉络,祖大寿必然是被张献忠威势吓破胆,慌里慌张彻底放弃不靠谱的藩镇妄想。能将辽东名将吓的束手就擒,张献忠或许没有夸张似的大破二十万、斩首五万八千级,但是破敌两万、斩首四五千手级的功绩,应该可以有。

  然而,纵然将功绩缩小十倍,那也是无人能及的可怖战绩。

  忆起崇祯五年朔方之战,想想今年辽东之战,华军显然毫不畏惧建虏侵袭。

  对嘛,这才是我中国常态。

  大明坐拥两京十三布政司,却在辽东屡战屡败,明显是王朝末期症状。

  思维发散到这里,忆起己巳之变灾难的京城百姓,忽然遗憾起来:“太平军若能早十年起事,怎会有己巳之变?”

  ;


  (https://www.23hh.com/book/219/219652/167873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