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媒婆逃妃太难追 > 第六章 媒婆上门

第六章 媒婆上门


  杜云倾拗不过刘氏的日日催问,只得随了丁嬷嬷和一个婢女出门,这是她来到沐风城后第一次出门。

  街上仍是像她初来时一样热闹而繁荣,不同的是,街上除了疾驰过的的军人多起来外,难民也多了,街上不但的有胡人奴隶被人拴着吆喝着赶走,也有少数着装光鲜的胡人纵马驰过,他们穿着和汉人一样的衣服,说着和沐风城汉人一样的语言。

  杜云倾疑惑的问跟在身边的丁嬷嬷:“丁嬷嬷,这沐风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胡人啊?”

  “杜媒婆有所不知,我听三郎讲,这北方小国众多,战乱不断,这几天好像又在渭水一带开战了,许多人不能安居乐业,于是都南迁了,原来西晋皇城洛阳许多汉化的胡人贵族因为皇城东迁,他们也跟着向东迁来,都是追着这些皇城的繁荣而来。”

  顿了顿,丁嬷嬷接着说“也不知这沐风城的繁荣能维持多久,总有开战的消息不停的传进城来。我们是年纪大了,再不想东迁西跑的了。”

  “嬷嬷不必担心,这沐风城断不会大乱,北方小国林立,大家都为争权势,争土地,南方只有晋朝独大,应该是有一定能力能镇压乱军的。况且这刘太尉手下不乏能征善战的将军,像王镇恶,沈田子之类的,这沐风城也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类,绝没乱军打的进来。”杜云倾神色泰然,倒是丁嬷嬷却是好奇,这么个媒婆对时局和这些将军名号咋这般熟悉。

  “前几日,刘家小郎君就是受太尉派遣来找我们家三郎去平定乱军的,说是趁此机会立些军功,将来也好封妻荫子。只是现在徐府这边的事还这样搁着,阿郎大概也没多少心事想其它的吧。”丁嬷嬷说着看了看杜云倾。

  “刘家郎君来的还真是时候,这下帮了陈玉的大忙了。”

  “能帮什么忙了?”丁嬷嬷追问

  杜云倾但笑不说。

  两人边走边聊,穿过闹市的几道街巷,进到一条相对幽静的碎石路上,就见两座极阔的院落隔了马路,各自落后马路十余丈,相对而筑,遥相呼应。

  两人靠右顺着一个院落的院墙一路走去。

  “这条路住着三大豪门,一个徐府,一个赵府。右边这院落是徐府的,徐老爷原是前朝官员,如今已是闲赋在家。左边这院落是当朝武陵王家旧邸,权臣桓玄篡位后,老王爷曾经在此避世居住过。后来虽然桓玄倒了,武陵王在皇城也有府邸,但武陵王却仍保留了这座旧宅,据说老王妃和小王爷还不时回这里住一段时间呢,”丁嬷嬷边走边介绍着。

  杜云倾好奇的朝那武陵王府邸望过去,但见青砖红瓦的院墙里,挡不住的桃枝李枝横斜了出来,将那开得热烈且张扬的花儿,极尽魅惑的撒在枝头招摇着,媚艳着。那窥不到全貌的杨柳,枣树等,静静伫立在桃李的后面,朴实的露出半个身子,冷眼瞅着外面的世界。因为隔了一人多高的院墙,杜云倾看不到全面更是对这桃李后面神秘的景色充满了好奇。

  正在杜云倾专心致志研究着王府的时候,丁嬷嬷拐了拐她胳膊说道:“徐府到了。”

  那看门的家丁早认识了去过无数次的丁嬷嬷,只是瞅了瞅杜云倾,随即含笑着进去禀报,不过片刻工夫出来说道:“我们夫人说了,前面徐府已交待过:陈家上门说媒的须先打折一条腿。你们可愿意进来?”

  杜云倾拱了拱手说道:烦请小哥再替我等回个话,就说我们不是来说媒的,而是来道歉的,顺便请教一些事情的,想来徐府高门大户,知书识礼,断不会拒绝我等吧?“

  杜云倾此话一出,丁嬷嬷和那家丁俱是惊诧的看着她?等那家丁疑惑的走了,丁嬷嬷才埋怨道:“杜媒婆咋如此说,不说媒我们来干什么?”

  “那丁嬷嬷可有办法进去,可有办法见到徐老爷,徐夫人?”杜云倾不紧不慢的说道。

  “没有,但也不能不说媒啊!”

  “那就等着打折腿吗?”杜云倾恶作剧的想看着丁嬷嬷急,她就是记了被丁嬷嬷抢来的仇,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别扭她的机会。

  “你。。。。。。好,好,好。我不管你,自有咱们夫人来诘问你。”丁嬷嬷说完也不理杜云倾,自个儿没事一般的弯到门旁边等候。

  她虽是个管事嬷嬷,可杜云倾不是她的管辖范围,她也奈何不得,何况,她一向是个沉得住气的主,岂是杜云倾三言两语就能气到的。

  那家丁再次出来,指了指杜云倾:“你跟我进来,其他人就门外候着吧。”

  杜云倾不知道,自她门外露面的那一刻起,陈家媒婆登门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马上传到了徐府的角角落落,等到她穿过绿草如茵的一进院落,进入正厅的时候,大厅里已坐了一屋子的人,有面无表情的徐老爷,夫人,有心怀鬼胎的二姨娘三姨娘,有存心看热闹的四姨娘三姑奶奶,还有躲在帘子后揣着七上八下的一颗心偷听的徐六娘子徐寒溦,徐七娘子徐锦溦以及一干装着若无其事,其实耳朵都竖得老高的丫鬟婆子。

  杜云倾进得门来,看了主位上的老爷夫人,拱了拱手,低头说道:“奴家杜媒婆见过徐老爷,徐夫人。”然后又做了一个罗圈揖:“奴家杜媒婆见过各位夫人娘子!”

  “好一个大胆刁妇,你不是说不是说媒的吗?干吗又要一再强调你的媒婆身份?”徐老爷子声色俱厉的怒道。

  “回侯爷的话,说媒是奴家的业计,即使奴家现在不说媒,但媒婆身份也改变不了啊。就像老爷您的身份,即使不在前朝当事了,但一朝出力,大家永远便只记着徐老爷曾经的风云,曾经的身份。”杜云倾不卑不亢的说着,表情一派的云淡风轻,根本没被侯府的气势和做派吓倒。

  侯爷虽是沉了面色,但心里也有点佩服这媒婆的胆色,不慌不忙。以前的媒婆有几个不是看到他就抖的筛糠一样,或者是满口的阿谀奉承,油腔滑调,一看就让人厌恶。

  “我们侯府与杜媒婆素无来往,不知你此次前来,有何要事?”徐老爷口气稍缓问道。

  “回老爷的话,奴家本不愿替陈家来跑这一趟的。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奴家极是不喜陈家这么做事!”

  陈家请的媒婆却不想为陈家说话,这一下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徐老爷既觉好笑,也觉诧异:这杜媒婆何时也成了君子?且听她的“危墙”之说吧,于是便道:“不知杜媒婆所言却是何意?”

  “徐老爷有所不知,关于陈家求亲一事,沐风城已是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说:一家养女百家求,徐家千金之女到了适婚年龄,定是上门者众多,徐家乃官宦之家,一定也是知进退,懂礼数的,怎么单单就恼了陈家?知者的说是陈家礼数不周,强娶恶要。不知者的就会乱说徐家嫌贫爱富,拜高踩低,仗势欺人。这件事能圆满结局还好,倘若不圆满,岂不坏了小娘子的名声,让人以为小娘子乃那心狠手辣的无德之人,从而影响今后的姻缘。所以奴家思前想后,觉得这陈府此举确实有欠厚道,当时是拒不前来。”

  杜云倾已有所指的说了她对打折腿一事的反感,扫了一眼大厅,看大家都正聚精会神的等着她的下文,便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后来,陈三郎找到奴家,再三表示只是因为仰慕徐老爷才情,倾慕小六娘子品性,才做了过头的事,如今已是歉意盈怀,就使奴家代为说情。恰巧北方战事吃紧,刘太尉特使人相请陈家三郎前去助阵,并许以骠姚校尉一职。陈家三郎说,好男儿就该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儿女情长也不能短了英雄气概,所以,决定随军西征,然三郎因久仰徐老爷当年高才,心中时时有攀交之意,怎奈一直不得有缘得见。今离别在即,不求徐老爷能原谅之前种种,但求能拜见徐老爷,一则当面表达愧疚之意,二来您曾高居庙堂,官至三品。于是想向老爷您请教一些用兵常识,听老爷分析一下天下大势。”

  杜云倾一番话还没说完,那二姨娘三姨娘已是满面的失望之色,躲在帘子后面的小六娘也是心里惴惴不安,不知这媒婆是以退为进还是陈府真不打算再求这门亲事了。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四姨娘面带不屑接话了:“这陈家三郎也不过一校尉之职,统领几百人罢了,什么保家卫国,英雄气概的,口气倒是颇大,到底也是个小商户之子,财力,家世都有限。徐家嫌贫爱富怎么了?拜高踩低又怎么了?现今就是这个世道。你见有几家士族与庶族通婚的?我们家小六娘不说攀一个皇族,至少也要一个门当户对的士族,徐府做事从来就不怕落人口实。如今陈府想来却是小人得志了,居然想和我们老爷论交,还敢向我们老爷讨教,他也配啊!”

  杜云倾看她的穿戴及所坐位置,猜测她大概是位受宠的姨娘,于是不紧不慢说道:“夫人此言差矣,自古英雄不问出身,出身草莽的将军比比皆是,他们一样也建功立业,名传千秋,就是那汉高祖刘邦当年也只是一小小的亭长,汉光武帝刘秀也是出身布衣,他们谁都不是含着金汤匙,有好的家世背景的出身,然而最后不也都名垂千古,让万人景仰了吗?何况如今局势摆在这儿,朝廷不是开始在清理权贵,打压那些士族吗?桓玄一门灭了,张氏一门衰了,谢氏一门也完了,还有些大量兼并土地的豪强不是也不敢明目张胆了吗?剩下的那些士族不说人人自危,最起码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猖獗了吧?反倒是后面崛起的以武力上位的那些庶族逐渐成了新贵,所以最后是谁的富贵还真说不清呢。”

  杜云倾顿了顿,接着说:“这些道理本不该我来这里班门弄斧,论史事,侯爷比我清楚,论阅历,夫人们过的桥比我走的路多,只是,陈府老爷夫人仁慈宽厚,陈三郎也人品高洁,让人不自觉的就想帮他们一把。奴家虽然力薄,也想尽自己一份绵力,报答陈府的礼遇之恩。希望侯爷能达成陈家三郎之愿,临出征前,给他指点一二。”

  那徐老爷听杜云倾一番言辞,倒是觉得心有戚戚,听说自己陈府被高看心里也是好不滋润,想当年他请辞回家虽是自愿,但也有些不得已的原因,这会儿有小辈愿意虚心向他讨教,他岂有不高兴之理,又见这位媒婆侃侃而谈,也不似一般妇道人家庸俗,陈家既能请到这样一位媒婆相助,想必那陈三郎也一定有过人之处,而且,朝廷也的确是开始压制那些豪强了,只是这媒婆怎么知道这些信息?又分析的这么透彻?他也不想完全拒绝陈府,然而,之前和陈府闹的比较僵,却是一下子拉不下脸来转圜。

  “那徐三郎这般少年就志存高远,不知他今岁青春几何,这说是请教,却是自己不登门求教,这样让一个媒婆来也不怕失了礼数吗?”徐夫人曾氏见徐老爷沉吟,就接过话头。

  已经都开始问青春几何,应该是徐府动心了,只是自己不能操之过急,余下的火就由陈三郎自己去烧吧。

  “回夫人的话,那陈三郎今岁青春十九,奴家来时,陈三郎已是拜托过奴家传话,说是因前面事情,为让徐府避嫌,故没能亲自登门。好在亲自请教的机会却是有的,刘明昊小将军遵了太尉之命,欲在沐风城为一干准备出征的将士们办个壮行宴,只是他因事务繁杂,便把这筹备诸事都交给陈府去打理了,一切全凭陈老爷及夫人做主了。酒宴定于下月初在邀月乐坊举行,到时除了那些将士还有沐风城名流及他们的内眷,其中也不乏徐老爷您的仰慕者,希望徐老爷到时能前往赴宴。”

  “此次宴会有女眷参加?”二姨娘动着自己的小心事追问着杜云倾

  “宴会特别为女眷们另开了场地,人员自是多多益善,举办宴会本就是热闹之意。夫人娘子们想去尽管去好了。”

  “老爷,我也想去!”三姨娘不等杜云倾离开就迫不及待的开口求道。

  徐老爷冷了脸斥道:“那里都是些有头有脸的男人们聚着,你一个妇道人家,你跟着去做什么?”言下之意似乎已是定了主意自己会去。

  杜云倾初期目标达成,便行告退之礼欲出门而去。

  曾氏命了丫鬟送了杜云倾出门。

  丁嬷嬷早在外面望得脖子都酸了,见她出来,立即抢上一步问道:“事情成了吗?”

  杜云倾摇了摇头。

  “那你在里面这么长时间干嘛去了?”

  “拉家常啊!”杜云倾一边走一边说。

  丁嬷嬷追在后面还想问些什么,杜云倾挥挥手说:“回家再说吧!”说完自顾自一个人边逛边玩着往回走。


  (https://www.23hh.com/book/228/228427/128866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