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凭什么我不能造好车 > 第194章 史上最难就业季

第194章 史上最难就业季


  雷曼公司破产了。
  在这个事情的冲击下,最近一个月的国际金融市场非常的动荡。
  整个世界经济也快速的进入到一个新的萧条状态。
  哪怕是华夏这边,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受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很多公司的招聘计划取消了。
  哪怕是没有取消,往往也是大幅度的削减人员数量。
  各个高校对此有着最深的体会。
  “老费,你真的要继续读博吗?”
  南城工业大学,沈斌跟费安生在聊着天。
  “我跟就业办的老师比较熟悉,听他说今年来我们学校搞校园招聘的公司,  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而计划招募的人数,更是只有去年的两成。
  就我那中不溜的成绩,要想找到一个好工作估计够呛。
  倒不如再读两年,混个博士文凭,到时候可能会更好找工作。”
  费安生这些大学生,对于金融危机这些东西算是比较熟悉的。
  但是其实他们对于这些东西又是最为陌生。
  因为身在象牙塔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金融危机背后代表的含义。
  没有经过社会毒打,还以为自己是一个看客呢。
  “我这个月投了上百份简历,到现在为止一个offer都没有拿到,  也是让人发愁啊。”
  沈斌虽然理解费安生的说法。
  但是他实在是不想继续读博了。
  他想尽快的工作,自己挣钱自己花。
  “这段时间网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坏消息,许多公司哪怕是没有取消校园招聘,可能都只是过来走个过场,实际上并不会招募新员工。
  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报考公务员,要是能够上车,这辈子就不愁了。”
  费安生虽然自己还想在学校再赖两年。
  不过天天泡论坛的他,对于一些事情的认知还是比其他同学要高一些的。
  “考公务员有什么意思啊,工资不高,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沈斌的这个看法,代表了许多大学生的观点。
  不过,十年以后,估计有这个看法的人,大部分都要后悔了。
  有机会在大四的时候报考公务员,或者是一些选调生项目,这是后面后悔也没有了的机会。
  “你别看不起公务员,  这可是旱涝保收的岗位,你学的工商管理这个专业,  很多岗位都能报考。
  但是你去找工作的话,反倒是没有什么特色了。”
  费安生跟沈斌的关系很是不错。
  所以倒是愿意好好的劝说他一把。
  “算了,我再去找找工作吧,实在是找不到了再去考公吧。”
  ……
  “萧总,这个月很多学校都在主动的联系我们,邀请我们去他们那里举办宣讲会。
  但是我们人事部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有些招聘计划其实可以适当地缓一缓。”
  崔雪现在对于校园招聘,显然不是很感兴趣。
  之前萧辉安排给她的社招任务都没有完成呢,哪有心思搞校园招聘?
  不过,萧辉却是不这么看。
  “今天是不是就业形势很不好?”
  “哪里是不好啊,简直就是非常不好!现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是2009年毕业的,据说数量达到了611万。
  再加上去年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就业的,这个数量可以去到七八百万。
  虽然这些人不是全部都要找工作,有些出过和读研的,但是这个就业数量也是非常夸张的,跟去年相比增加了两成。
  哪怕是没有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也是会比较严峻。
  现在就更加不用说了。”
  崔雪作为南山汽车人事部部长,对于华夏的就业形势显然还是非常了解的。
  “各个部门今年报上来的招聘人数有多少?”
  “全部加起来有八百多人,这些是不包括现场工人的。”
  “才八百多人?”
  “萧总,八百多人已经不少了,  这些都是管理技术人员。
  很多汽车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总共也就是一两千人,我们现在一次性就招募八百多应届生,算是国内手笔最大的了。”
  崔雪不理解萧辉为什么会这么问,在一旁好好的解释了一下。
  “这样吧,我们之前不是喊出过万人招聘的口号吗?当时很多人说我们招聘的人大部分是工人,所谓的万人招聘是一个虚假宣传。
  这一次,我们就实打实的来一个万人招聘,明年直接安排一万名应届大学生入职。”
  萧辉没有太多思考,就给崔雪下了一个非常夸张的任务。
  别人不知道这场金融危机会持续多久,萧辉还能不知道吗?
  在四万亿的影响之下,华夏的经济在明年上半年就会开始全面复苏,到时候各行各业又会重新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特别是汽车行业,今后十年算是黄金时期,产量会从一千万直接迈过两千万的门槛,直奔三千万而去。
  如此巨大的增幅,打了许多主机厂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后面几年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就业形势非常的好。
  各个主机厂都在拼命的新建工厂,扩大产能。
  “一万人?直接招募一万名应届生?萧总,这……这是不是太夸张了?我们公司不需要那么多人啊。”
  崔雪有点被萧辉给吓到了。
  南山汽车成立至今,招募的应届生加起来都还没有一万人呢。
  甚至除了工人之外,这些年社招和校园招聘加起来都没有一万人。
  现在却是一年就要招聘一万人。
  “没错,就是招聘一万人,这没有什么夸张的。不说我们汉州和明州新工厂需要几百名技术人员,单单我们的研发中心就可以消化掉几千人。”
  虽然几经扩展,南山汽车研发中心的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人。
  但是这距离萧辉的目标还有很远。
  那些国际巨头的研究所,动不动就是有超过一万人的研究员。
  这才是通通汽车、丰丰汽车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南山汽车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大厂,肯定是不能一直依靠萧辉的金手指。
  最关键的是萧辉也不知道自己的金手指还能持续多久,总得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以现在招聘一万人,还真不完全是拍脑袋。
  当然了,趁着这个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自己主动的跳出来多招募大学生,这也算是跟各个高校结一个善缘。
  “可是……”
  “没有可是,你们人事部,赶紧行动吧!”


  (https://www.23hh.com/book/24023/24023739/76083732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