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我没想重生 > 【0309 】

【0309 】


  “那我现在是筑基期的人了,我能活一千多岁吧?”燕天南问道。

  “不错,正常情况下,宗主至少能活千岁以上。”大蓝答道。

  小蓝闻言,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宗主,你不是对我说,你也是快三千岁的吗?那为什么你才筑基期,就能活这么久呀?”

  燕天南闻言一汗,心说别撒谎别撒谎呀,这不是穿帮了嘛!

  “这个,我也搞不懂为什么。”燕天南只能硬着头皮道:“是不是人修和妖修不太一样?”

  大蓝道:“按道理不会啊,修士和妖修的大道都是一样的。可能因为宗主的造化异于常人,服食过某种灵丹妙药也未可知,据我所知,有很多妖修都是因为误服了灵丹妙药而进入的修仙大道。”

  “啊,宗主肯定也是这样的,宗主,你吃过什么灵丹妙药吗?”小蓝问道。

  燕天南一副茫然表情,没有回答。

  燕天南肯定没有吃过什么灵丹妙药,但燕天南又不想直接说,搞得好像自己格局比较低,所以不知道怎么回答。

  大蓝便道:“瞎问什么?宗主有没有吃过灵丹妙药,不是随便能问的。”

  小蓝闻言,醒悟了,赶忙认错:“宗主,对不住,我话太多了。”

  “没事没事。”燕天南笑道:“我是想不起来我吃过什么丹药,我甚至连我是怎么入道的,到现在都稀里糊涂的。”

  燕天南不想撒谎,所以决定用模棱两可的话糊弄过去,而且燕天南觉得,大蓝小蓝都是为了自己好,现在都是自己人,没有必要在手下人面前太伪装。

  大蓝点头道:“宗主可能是机缘好,得到了文始真人的某种传承吧,我相信文始真人现在一定已经位列仙班了。”

  燕天南暗暗好笑,位列仙班?你们当是拍《西游记》呢,这世上是没有鬼神的好不好?

  当然,这些系统知识告诉燕天南的内容,燕天南是不想透露给大蓝小蓝等人的,也没有必要,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燕天南又与大蓝小蓝谈了一些门派建设上的事情。

  门派等级上来说,一般都是外围弟子、核心弟子、长老、教主。

  如果需要,可以随意添加,比如在外围弟子之外再添加一个外门,弟子需现在外门修炼若干年,才能成为本派的外围弟子。

  再或者在长老后加一级“太上长老”,太上长老不担任门派内的具体职务,而是组成太上长老会,类似议会,是各大派系争权夺利的平台。

  围绕核心,可以有“供奉”“护道”之类的外援,地位等同长老,听调不听宣。

  弟子一般就是修炼,长老可以负责各方面实务,还要教导弟子。

  比如大蓝身为长老。将来可以带五个亲传弟子,二十个记名弟子,还负责藏经阁的管理等等。

  燕天南对于如何能算把一个武林门派经营好,有一定的想法。

  每个门派历史、目标、思想都不一样,很难说怎么样才是好。

  燕天南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以前看武侠小说,有的门派只注重登峰造极的武学,有的门派注重的是武林威望和评价,有的门派注重人旺,能把这些都兼顾的只有少林、武当、峨眉这些超级大门派。

  这些超级大门派虽然偶尔会出些败类,但动摇不了门派根本。

  燕天南曾经想过,在老金头的小说当中,峨眉、昆仑、崆峒为什么没有武当那么地位高,名气大。

  岳不群不行是因为华山派先天性不足,早在剑宗和气宗之争就耗尽了高手。

  岳不群以清高谦虚出名,极度受武林中人敬仰,名声经营的非常好,在嵩山上又能说出一大堆虽不明但觉厉的道理,隐然是武林界公众知识分子。

  若非有令狐冲捣乱,岳不群怎么也是五岳剑派的盟主。

  左冷禅是另一种成功例子,一个武林门派的根本就是武学和人才,嵩山派历代剑招加以改良,让嵩山派成为五岳剑派中武学失传最少的门派。

  另一方面嵩山派人才济济,十三太保武功大多在别派掌门水平。

  丁勉一掌重创定逸,莫大需要偷袭才能杀费彬。

  另一方面收拢旁门和黑道高手,引用外援来巩固人力数量。

  那群被令狐冲刺瞎的人就足以消灭华山派,尽管对嵩山派武学没什么帮助,可是不仅火拼有优势,人数多行侠仗义范围也广泛,名声容易流传。

  要不是后来被岳不群暗算和令狐冲从中作梗,左师兄大计就算成功了。

  左冷禅不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做事情太出格,不如岳不群会装模作样。

  张三丰和黄药师弟子众多,且各有所长,可谓根据性格因材施教,终能有所成就。

  黄药师和王重阳可谓最成功者,若非性情偏激不会沦落到桃花岛主,弟子众多,以五敌一,贻笑江湖。

  这也能体现子弟众多的好处,哪怕废了一两个也不影响整体发展,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一样能行。

  天山派巅峰时期有十剑杨云骢、楚昭南、飞红巾、辛龙子、凌未风、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武琼瑶,挂了三个还有七剑。

  黄药师与王重阳毕竟立派志向不同,黄药师追求的是将武学、医学、星象、音律等发展到艺术的层面,属于秘传学派。

  王重阳追求的是传道,故而全真七子就算武功不算太高也没关系。

  思想教育除去武功,让弟子对门派忠诚,对理想忠诚非常重要。

  令狐冲对岳不群的忠诚体现了门派教育的优越性,梁发宁死也不受屈辱。星宿派就是反面教材,弟子对掌门崇拜建立在恐惧的前提下,一旦掌门失去震慑力他们又会向别的强势者效忠,根本就不是一群有理想之人。

  这就是为什么领导者不一定是能力最突出的原因,领导者需要的是凝聚力,指引所有人向理想前进。

  但也不是每个门派都一定要正义,所以思想教育也不同。

  蜀中唐门形迹诡异,也没什么特别的志向,无非就是干些什么大事。

  各大门频繁参与武林大会,但蜀中唐门很少混在里面,特立独行,且对本门又忠诚,自有一套思想体系,毕竟是以血缘巩固势力的门派。

  收徒方向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里昆仑派和崆峒派为了抢弟子,甚至打了起来。

  这些高手游走民间就是为了寻找根基好的弟子。像聂隐娘那种看着好直接抓走的事情有很多,为了选择个好徒弟可是费尽心思。

  但学武奇才毕竟百年难得一见,这时就应该学会如何在平凡人中培养高手。

  支持武林中人一大行动力就是报仇雪恨,这是门派弟子练武最大的动力。

  所以选择收徒时尽量收一些有血海深仇的弟子,即便资质平庸也能通过勤奋有所成就,这一点可以参照郭靖。

  收孤儿忠诚度高,收官宦子弟有人脉优势,收美少女容易被拐走,收帅哥容易诱拐别派少女,败坏师门。

  收比自己精明的弟子怕饿死师傅,收比自己蠢的弟子怕武学水平跟不上,收太丑的徒弟怕吓坏同门,最适合做徒弟的是思想单纯,整天幻想成为侠客又具有行动力的人。

  有政治倾向的门派就是组织,必然要有一定走向,是避世还是入世。

  入世的门派可以收富家子弟为徒,得到相应的经济支持,再招收一些名人、官家子弟,或者培养出的弟子出仕为官员,可以给予门派很大便利。

  不是说不需要研发高深武学,应该要实现武功多样性,少林绝技有七十二门,整个门派武学多达上千种,不同资质的弟子完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武学。

  而且教育制度好,根据弟子学习的进展和方向,可以令去进入罗汉堂或是达摩院,有完善的晋级制度。

  燕天南觉得自己要根据方向目标,寻找到自己门派的定位。

  当然,燕天南这些猛烈在头脑中冒出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没有办法对大蓝小蓝说清楚,而且,好像韦宝是现实世界,妖修的情况也和武侠小说很不相同。

  比如,这一大片地区,据燕天南知道,就只有一个摇波峰是厉害的对手,就没有了。

  别的地区是轻易不会越界的,妖修们大都是自行修炼,不太需要打打杀杀。

  “对了,大蓝,据我所知,妖修都是自行修炼,又没有什么利益牵扯,那个摇波峰老祖为什么要把你封禁起来?”燕天南问道。

  大蓝摇了摇头:“这点,我也搞不清楚。”

  “没关系,以后会搞清楚的!我一定会帮你报仇。”燕天南对大蓝微笑了一下。

  大蓝抱拳施礼,“谢宗主。”

  小蓝也施礼道:“谢宗主。”

  燕天南又与大蓝小蓝谈了一点关于进阶方面的认识,算是交换认知。

  元婴这个境界,元婴是名,其内涵是对婴儿的推崇。

  道教不认为人有原罪,认为婴儿天生纯洁近道。

  《道德经》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心魔的概念,魔的概念来源于印度,在中国早期是没有魔字的。

  魔字由梁武帝改磨下石为鬼而成,所以魔和磨的意思很相近。

  佛道都认为人心中有魔,修行后善念强盛,心魔也会更可怕。

  三千大道在诸多修真小说中都有三千大道这个概念,多是在说人可以合的道是不一样的,个人有个人的道,对于道教来说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修行,每个人的修行都是独一无二的。

  大道唯一大道唯一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看起来冲突,实际上两者的重点不同而已。

  韩非子说:“道无二,故曰一。”

  道家认为一是万物之本。

  故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人在走自己的道的时候能得一则成,不能得一则败。

  修行人想通过长生实现自己对道的探索,想寻找自己疑问的答案,其实古代道士也多是如此,他们好奇世界,想探究世界的真理,想知道自己疑问的答案,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人。

  心血来潮最早出现在《封神演义》中的太乙真人身上,这是玄学的一个内容,人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情绪激动,是因为人在潜意识中已经察觉到事情的变化,但表意识并不清楚,所以有此变化。

  对剑的崇拜,道家的修士多用宝剑,这点和道教的实际情况相经,道教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剑崇拜,故道士用宝剑。

  雷劫在妖化形进阶时有天劫,而天劫多是雷霆,这是华夏文明的一个概念,既雷罚阴过。

  如德行太亏会遇雷罚,妖怪遭遇雷罚的传说也有不少。

  民间不孝子被雷辟也是这种观念的反应,在耶律楚材记录丘处机和成吉思汗见面时的文献《玄风庆会录》中丘处机也表达过这种思想。

  九天劫当然天劫在传统文化的概念又不同,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风水中的天劫,杨公风水以龙之分劈,名曰天劫。风水学中以山为龙,龙之分劈就是山势分开,宛如龙如柴一般被劈开。在风水中有口诀“天劫便是龙分去,劫去不回无美利。

  天劫虽去若回来,回朝面前拦穴水。”又云:“天劫又去作他穴,已去又复分脚转,拦在面前看优劣。”又云:“水若迂回山若转,定知天劫不为灾。”

  天劫在风水学中并不一定意味着灾难,天劫好坏需风水师慧眼寻。

  在道教眼中,天劫是道士的工具,而非是道士的敌人。

  在《灭魔咒》中有:“体解自然道,妖灭作尔功。泛景鼓长扇,天劫永难终。”

  《度人经》中更详细的说了天劫是谁管的。

  据《度人经注》记载:“飞天神王总上天劫会之运,管三界都录之司,时勅总监二神,总录长夜之府,升幽魂於天界,使与道以合真。”

  所以在中国古代遭遇雷劈都是坏人和妖怪,修行人如果不做坏事是不会被雷劈的,反而有很多修行人借雷火劈邪魔妖精的传说。


  (https://www.23hh.com/book/259/259567/201559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