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圆梦在诸天 > 第30章:你有什么高见?

第30章:你有什么高见?


  ……

  赵铮与于建国正聊着。

  陆翠华从外面进来了,她领着一位老人。

  赵铮和于建国连忙站了起来。

  陆翠华说道:“孟教授,这位就是我们北经系的陈主任。”

  陈主任,名叫陈兴邦,赵铮从于建国、陆翠华嘴里早就打听得他的一些信息了。

  他生于一九一二年,现在是一位年上七十的老者了!

  一九三五年毕业后于夏国(-民代时期)南洼大学;后赴玫瑰国哈佛大学深造十年,得博士学位;再后来便回了老家教书,没待在玫瑰国享福。

  以他的博士身份,即便在玫瑰国,那也是高层次的精英人才,要过好的生活,是很容易的,没有必要回老家。

  新夏定立,天下从大乱到安稳,他又着手明清、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就很高,一九八零~一九八一曾受邀到翠蓝国都城大学做客座教授,讲授夏国近代经济史。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与赵铮相比,显得又矮又瘦。

  赵铮连忙迎了过去,与他握手,谦恭的说道:“陈老,您好您好。”

  两人的四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陈兴邦道:“孟教授,欢迎你回家!”

  赵铮说道:“什么孟教授,您老比我年长,叫我小孟就好了。”

  陈兴邦道:“这怎么可以?我是博士,你也是博士,咱们是平等的。”

  赵铮谦逊的说道:“虽然如此,但在知识上,我不及您!我听建国他们说,您老对夏国明清、近代经济史都很有研究,这是远在我之上的,达者为师,我好想着拜您为师求教呢。”

  陈兴邦惊讶的问道:“你对这些有兴趣?”

  赵铮说道:“现在是从过去走来的。不了解过去,怎么了解现在呢?不了解现在,又怎么知道未来的路呢?”

  陈兴邦微微一愣,大为欢喜,激动的说道:“好!说的好!唉!现在的搞经济的青年,都热衷于追逐外国的经验,却对自家国家的经验不屑一顾……”

  两人的手一直紧握着,老人十分激动,看着赵铮,好像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学有所成,回家报效!

  他们坐在房间里侃侃而谈。

  赵铮真的向他请教了夏国的明清近代经济。

  陈兴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到这些,他便精神奕奕!

  不知不觉,时间便在他们的说话声中过去了。

  忽然,就听到院外哈哈大笑声传来!

  两人这才停止谈话!

  陈兴邦笑道:“他们来了。”拉着赵铮一齐起身,走出了房间,就见外面来了七个人。

  “老陈!老远的就听到你与孟博士的谈笑声了。”一个老者大笑的说道。陈兴邦抱怨的说道:“老张,你们怎么才来?我和孟博士等的肚子都叫啦!”

  众人都笑。

  陈兴邦帮一一做了介绍,那个老张就是夏国都城大学的校长,从二品级别,叫张宏远。

  他也是个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年轻时出国深造,得化学、哲学双料博士,后归国。到今可谓功成名就、桃李天下。

  与他同来的,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却是来自不同部门,教部、财部、外部、安部都有,多为正三品、从三品,张宏远是级别最高的。

  这面子,给的极大了!

  赵铮暗暗震惊,心呼:“一亿美元啊一亿美元!”

  这一顿的饭桌上,赵铮要求:先兑100万元美元!

  他们听了,眉开眼笑,这算什么要求?这是送钱来了啊!

  张宏远提出想聘请他为客座教授,赵铮答应了,不过提出要求,说不会立即任教,得先花个一年半载,到处走走、看看、了解了解。

  第二天一大早,赵铮就去夏国银行开户,兑了100万美元,得近200万人民币。

  之后去找陈兴邦,讨教其明清、近代经济研究成果,陈兴邦毫不藏私,反而乐意至极,把研究成果都给予他看。

  赵铮索性向他借了,装了半个旅行包。也借了一些夏国现在经济情况的资料。

  本想今天下午,就去魔都,路上看这些资料的。

  陈兴邦却邀请他,去参加一个茶话会。赵铮本想拒绝,因为他对夏国经济还不了解,参加也无话可说。

  陈兴邦十分欣赏他的这种事实其实的精神,不过说去认识认识也好。

  赵铮心想:“也好。”这个茶话会是在都城的大学中的经济专业的精英们一起拉起来的。

  下午,陈兴邦带他去了,就在一个公园里,人很多,有上百,黑头发的青壮年是大多数,都是春风里的。

  陈兴邦帮他做了介绍,众人听说他是玫瑰国归来的博士,肃然起敬,热烈鼓掌欢迎!

  赵铮很低调,表示对国内情况还不怎么了解,今天来主要是喝茶嗑瓜子,看看听听,向各位学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农村经济。

  今年开年第一天,一号诏发布,肯定了“包干”,农村经济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这会给夏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大家各抒己见,神采飞扬,都十分的乐观。

  此时,由于大环境的变化,从与红熊做基友,转而与玫瑰手牵手了。学术界也在紧跟着发生变化,以前热衷学红熊,现在热衷学玫瑰。

  摸着玫瑰学习!

  先把土地包干!

  再把土地私化!

  再搞私有农场!

  大机械农业效率高哇!

  前途一片光明!

  其中一个叫张向文的青年,说的特别的激动兴奋!

  赵铮听的默默点头,又不禁微微摇头。

  他有主世界的历史经验,自然要比他们知道的更多。

  农村经济从公干,到包干,的确是属于进步的。

  因为,人无恒产则无恒心,包干事实上让农民有了土地,自家种自家的地,收成归自家,自然用心尽力,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也跟着提高!

  农民劳动力也从公组织中解放出来,收拾好自己的田后,还能自由的去务工,劳动力的利用效率也提升了!

  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

  但是,要像玫瑰国那样搞大农场,可不现实,实际上也没这么走。

  陈兴邦见他摇头,似乎有别的看法,便凑过去,轻声的问道:“孟博士,你对此怎么看?”

  赵铮对他轻声的说道:“包干是对的。玫瑰国模式的大农场想当然了。”

  “哦?”陈兴邦闻言眼睛一亮,来了兴趣,问道:“你有什么高见?愿闻其详。”

  ——————


  (https://www.23hh.com/book/260/260659/145181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