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我是宇文泰 > 二七五、苏绰的天下形势分析

二七五、苏绰的天下形势分析


  人臣之遇明主,于始见之际,图事揆策,必有一定之计,据以为决,然后终身不易其言,则史策书之,足为不朽洪迈容斋随笔。

  这是史册之中对于那种明君与首席军师鱼水情的描述。

  简而言之,就是明君与首席军师见面就是历史大事件。他们一见面就提出了规划下的大主张,而此后明主搞定下用的就是这当初的大主张。

  能够提出这些大主张的,都不是凡人。而历代明主也一定会碰见这种人。

  其实所谓大主张按现代话来就是规划下的宏观战略。而这种大主张都叫什么对、什么对之类的,在中国历史上,以下为蓝图,提出宏观的战略最着名的有三对。

  最有成效的一条是韩信的汉中对,韩信劝汉祖任下武勇,以城邑封功臣,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传檄而定三秦,下魏之后,请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西会荥阳。

  汉高祖后来灭楚项羽,韩信所言几乎无一言不酬。而韩信自己也率兵攻取,灭赵、取燕,举代,克定齐国。

  然后与汉高祖南灭楚垓下。

  所以司马迁称云:汉之有下,大抵皆信之功也!

  第二条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投三国演义的鸿福,很出名,事实上操作性也非常强,基本上都实现了。只不过后来蜀国骄傲的将领关羽丢了荆州,又乏名将,所以功亏一篑

  第三条就是东汉开国名臣邓禹的邺中对,对策双方是汉光武帝刘秀和邓禹。不过,从邓禹的分析来看,这厮仅仅侧重于理论的分析。

  从实际的操作来看,邓禹所提的策略远远比不上韩信当年的汉中对和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因为这两种都在分析形势之余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办法。

  但邓禹的却不过是延揽英雄,务悦民心这种空洞而非实际操作内容。

  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足日后也让邓禹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所以邓禹的邺中对属于历史上最不知名的对策。

  而今夜,苏绰也和以往的三位留名青史的名臣一样,提出了他的关于下大势的对策。

  苏绰大概也知道他这番对策的意义,所以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焚香沐浴等,准备好霖图,吞了吞口水,然后开始了欲抑先扬的对策过程。

  对策之先,宇文泰道:“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

  苏绰淡淡一笑,道:“问吧。”

  宇文泰:“苏先生大才,下共知,洛阳皇帝那里有大魏正统、晋阳尔朱荣所向无敌,甚至高欢诡诈、贺拔岳忠勇、万俟丑奴横行关中,势力都比我大很多,各种势力之中,我最弱不足道。”

  苏绰道:“弱强大并非一成不变,今日之弱也许便是明日之强大,所以有变量的事情都不用拿来比较。明公今日之弱,焉知不能翻为明日之强?”

  宇文泰微微一笑,苏绰此言深得他意。

  苏绰罢从怀中取出了一封束帛,打开了一份地图,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分别是洛阳、关中和江南萧衍政权。

  他手中有几枚旗,其中黑旗自然是宇文泰,他握在手上,而在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地盘和地主的名字,宇文泰一看赧然,属于尔朱家和大梁萧家的山头倒不少。

  属于宇文泰的山头一个也没有,苏绰自己也看了半,才在华州插上宇文泰的黑旗。

  宇文泰笑道:“由此看来,下属于我的还只是米粒大那么一丁点儿,几乎可以是微不足道,我如今还是下最弱的一环。”

  苏绰点零头,宇文泰的他并不否认,不过他笑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的,眼前的地盘和将来的形势是不一样的,如果明公允许,请让苏绰为明公分析一下当前大势。”

  宇文泰洗洗耳朵,做出非常愿意倾听的姿态。

  苏绰拿起手中的指挥杆,指向洛阳地方,对宇文泰道:“今,洛阳朝廷一带,局势看似稳定,却酝酿很大危机,尔朱荣与皇帝必然一决。”

  这一点,宇文泰自然也是知道的。

  宇文泰穿越而来,原本按照历史记载,尔朱荣应该是被孝庄帝所诛,但是有很多历史现象却与记载不相符,他已经有些不确定。

  他原本与萧东奇在一起的时候,就怀疑这有可能是平行世界,按照电影奇异博士所言,任何一部人类史,其实都不过是1400万种结果之中的一种。

  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感觉尤其如此。

  这个朝代和南北朝确实很像,但是又有许多不像的地方,有些事情与历史记载相似,比如河阴之变,但是有些事情与历史记载又不太一样。

  按照历史记载,宇文泰应该是以别将身份随贺拔岳进入关中的,可是他如今独自入关了,虽然入关前有一个闲职确为贺拔岳别将,但他并未得华州刺史,钦赐都督华、雍、岐三州诸军事。

  按照历史记载,他的妻子本应该姓元,是元修的妹妹。

  不过据他所知,元修有个妹妹叫元季艳,但是元季艳年纪远较自己为,而且自己见都没见过,绝无可能,而且自己也不太喜欢元修。

  按照历史记载,自己与长孙无垢八竿子打不着,但是现在却腻歪在一起。

  这如果不是之前历史记载的那个南北朝,而只是那个南北朝的平行世界,那么尔朱荣是否还会死?这件事,可就未必一定了。

  他想到此处,不由问道:“苏先生,你看尔朱荣与皇帝,终有一决,我也是这么看,你看谁会胜出?”

  苏绰微微一笑,道:“自然是皇帝胜出,尔朱荣死。”

  宇文泰至少是看过历史记载原南北朝尔朱荣死的结局,但是苏绰身为当世之人,判断也是尔朱荣死,宇文泰不由得一怔,道:“何以见得?”

  苏绰道:“其实这种权臣与皇帝的斗争自古以来皆有,这种斗争,就看谁缺少戒备之心,东汉的汉和帝与窦宪、汉桓帝之与梁冀,王允之与董卓,都这样。”

  “一般来,权臣过于跋扈,会根本意识不到危险,皇帝一直被控制,弱的一直对危险戒备,强大的一直对危险疏忽,这是强大者最致命的地方。”

  宇文泰心想这苏绰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错,看问题确实也很尖锐,但是光凭这一点判断尔朱荣必死其实也可以算证据不够充分。

  苏绰淡淡一笑,道:“尔朱荣必死,还有很多因素。”

  宇文泰笑了笑,道:“比如呢?”

  苏绰道:“你想不想他死?高欢想不想他死?皇帝想不想他死?你跟高欢都算是当世雄杰,加上皇帝想他死,你们这么多人想他死,他就不得不死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宇文泰点零头。

  苏绰接着分析道:“以我愚见,将来洛阳必乱,而大魏元朝经过河阴之变,元气已被斫伤,大魏必然回无力,再无中兴可能,下之命将来当悬在高欢与你之手,以你和高欢的为人,我赌你赢。”

  宇文泰:“为什么?”


  (https://www.23hh.com/book/269/269136/161585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