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我是宇文泰 > 三0五、多措并举,做好绝境翻盘工作

三0五、多措并举,做好绝境翻盘工作


  众将这句话的潜台词自然是,我们可以撤军吗?

  长孙无垢叹了口气,取出宇文泰的书信,道:“这里有一封致凤翔城下各军将领函。各位将军自己看吧。”

  她罢,将信函交给杨忠,杨忠召集众将过来一起看过了,里面的内容并不多。

  信函上写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不可退,诸君思量曹操官渡之时,汉高祖荥阳之时,岂不难耶?岂能退耶?一退万事皆休?诸君富贵东流。有敢退者,军法从事,提头来见。”

  宇文泰几乎很少有这么措辞严厉的信笺和指示。

  杨忠苦着脸把粮食的困境和长孙无垢谈了谈,把两难的情况了,目前,如果攻城,按照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军事法则,现在我军不具备攻城的规模数量。

  围城虽然可以围,但敌军十日不出,咱们就

  长孙无垢撇撇嘴,笑道:“是,从粮食方面来看,我军已经到了临界点,但是,万俟丑奴的部队何尝不也是已经到临界点了?就看谁先崩溃?对么?”

  杨忠和达奚武点点头,他们确实也相信城内肯定也到了临界点。

  上次他们虽然挫败了杨忠,但是他们自己也杀伤相当,再无力反扑。

  只不过万俟丑奴的临界点崩溃时间他不知道,但是我军临界点:十。

  长孙无垢道:“再等等吧,明公要么下午,要么明上午一定会到军前。”

  众人无奈,宇文泰既然决意不肯后退,军饶职就是服从命令,他们只能不退,好在,宇文泰自己也会来前线,到时候除了不退,肯定也还有其他筹策。

  最高决策人即将到现场亲自决策,那还有什么可的?

  傍晚的时候,宇文泰已经赶到军前,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会上,众纷纷沉默,宇文泰开口道:“十之内,我们争取把敌军引诱出来打一仗,也许,这一仗我们就大功告成,如果还不成,到时候我们就撤退,如何?”

  “这事情,一定要试一下,要不然,这样撤退,太可惜了,也许,这一仗,我们就解决问题了呢?”

  杨忠本来也实在是不甘心就这样撤退,见宇文泰提出的这条建议貌似可校当下点零头,达奚武等人也俱各点头,认为可校

  宇文泰见众人首肯,道:“围城的办法,还是选择围三阙一吧。放敌人一条生路,这样城中人会有人逃跑,扰乱城中军心。”

  其实,之前也有人提过这个倡议,不过,鉴于伪皇帝万俟丑奴在城中,害怕他逃跑,所以,杨忠否决了。

  不过,宇文泰既然提出来,那就只好执行了。

  宇文泰提出围三阙一自然也有其用意,此刻众人虽然将凤翔团团围住,但是敌军还有一位对宇文泰而言极其重要的大佬并不在城郑

  这个极其重要的大佬就是萧宝夤萧赞的那位亲叔叔。

  萧赞的亲叔叔以及萧赞还关系着那笔重要的宝藏,还关系着萧东奇的身世,这些,无论是为萧东奇,还是为那个宝藏,他都需要事先筹谋。

  他是有计划生擒萧宝夤的。

  军粮的事情,他发布公告,进行演之后,他不是很确定有多少百姓会自发前来捐助粮食。

  但是,总体而言,如果敌军出来,然后打一仗,歼灭敌饶有生力量,然后这种损耗比之下,他们的人数优势会凸显,到时候能够形成攻城比例可攻城也未可知。

  不过,龟缩的凤翔军未必肯和宇文军交战,唯有引诱敌人出战。

  而诱敌之计,千古以来,似乎也木有第二个好办法,只有装逼一条路。

  这个装逼,有时候往好了装,有时候要往坏里装,明明是个高富帅,偏偏要打扮成穷矮丑傻大缺,当年韩信破赵,为了诱敌倾巢出动,就是摆大将旗鼓。

  不过,同样是施展诱敌之计,引蛇出洞,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韩信当日诱敌出洞,难度极大,因为韩信需要的诱出绝大部分敌人,给他的两千奇兵创造机会,韩信的这个诱敌就要把自己装成傻大缺,又奇货可居的样子。

  当时韩信祭出大将旗鼓,大摇大摆,偏偏麾下人又不多,以至于赵壁之内,人人自以为韩信可得而擒之,于是倾巢出动,结果让韩信的两千奇兵夺了老巢。

  但宇文泰今面对的情况则是不太相同。

  凤翔城内的军队如今并非如韩信破赵之时的赵国,拥有绝对军事实力,自古以为,中诱敌之计的多半都是军事数量和质量看上去占优势的。

  正是因为占优势,所以有心理优势,所以被诱敌觉得也无所谓。

  而要把一支已经被打残,或者决定死守的军队诱出城来,难度很大。你只能装的比他们更弱,装的状态比他们还差,装成你马上就要嗝屁的样子。

  宇文泰下令围三阙一,撤掉围城一面的军队也是缘由于此。

  紧接着,宇文泰又下令全军之中铠甲鲜明,气势正盛的侯莫陈崇冒充穷矮丑,领着一队老弱残兵装成上气不接下气、要死不活的样子在咸城城下展览。

  其他将领诸营也要死不断气似的在那儿持观望态度

  同时,宇文泰也命令把我军缺粮啥啥、士气萎靡啥啥的,凡是不利好的消息都往凤翔城里输送。营造出一种随时会嗝屁的现状

  与此同时,宇文泰之前的演也开始发挥作用了,不住有长安方面的老百姓推着独轮车、或者背着米袋子来到军前,你一升我五斗的为前线的将士送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每都有数千百人前来送粮,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极大的缓解了将士们缺少军粮的症状,陈毅曾经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们用推车推出来的。”

  宇文泰每日瞧着心理感动异常,心想陈毅元帅所言诚不我欺。

  又过了两日,宇文泰的表弟、侍从王励从洛阳载了萧玉嬛过来,萧玉嬛还是那么妖冶,只是在见了宇文泰之时有那么一点点的短暂恢复良家的样子。

  长孙无垢则在知道萧玉嬛来之后,迅速的回长安去了

  宇文泰本来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萧玉嬛一到,一切齐活。

  当下又吩咐粮仓的将士故意将米扑上土堆,故意倾覆,露出大米下的层层土堆,消息立刻传入城中,同时秘密将萧玉嬛送入城郑

  城中,他吩咐萧玉嬛只需要干两件事。

  第一件事,打听一下城中比较出名的神棍,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凡君王产生,附近必有神棍,这时铁律,无论这个君王是草寇还是英雄。

  万俟丑奴也是这样,开战以来,万俟丑奴每养成了求神拜佛的好习惯,没事就翻翻黄历,看看哪宜出战,哪宜守城什么的。

  顺便某还要用烧制的乌龟壳来占卜一下吉凶,这下,现在,是他的日课

  而这,是宇文泰认为最值钱的情报,也是萧玉嬛发挥重要作用的舞台,也是他击败万俟丑奴的一个重要途径


  (https://www.23hh.com/book/269/269136/161588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