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宠妾为后 > 76.第七十六章

76.第七十六章


  亲(爱ài)的, 这是防盗章啊  他先去了客房沐浴更衣,打扮得洁净清新齐齐整整,这才去给福王请安。

  福王正在外书房内与几位清客闲谈, 听小厮禀报说端懿郡王在外面候着, 眉头不由自主就皱了起来“这孽障来京城做什么”

  几位清客见福王神(情qg)不对, 都有些坐不住。

  赵郁心知自己这位父王不大待见自己,一进书房, 就老老实实拱手行礼“见过父王”

  福王打量着赵郁,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劈头盖脸道“一个大男人,一天到晚不想着为国为民,一味油头粉面沉迷女色”

  赵郁静静立在那里,垂着眼帘老老实实挨骂。

  清客们悄悄打量着赵郁,打心眼里觉得端懿郡王长得好, (性xg)子好, (爱ài)洁净, 又不出去胡搞,若是他们有这样一个儿子, 怕是睡觉都会笑醒,可是福王却偏偏怎么都看不顺眼。

  福王骂了一大通,出了一口恶气,总算是痛快些了, 这才道“又没召你, 你来京城做什么”

  赵郁恭恭敬敬道“禀父王, 母妃惦记父王,派儿子进京给父王请安,并往韩府送信”

  福王沉默了片刻,道“你先去韩府送信吧”

  赵郁在京中王府被福王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通,在韩府却受到了(热rè)烈的欢迎。

  他大舅舅韩载去了衙门,并不在府里,因此他先去了内宅见韩老太太。

  韩老太太很疼(爱ài)这个外孙,拉着赵郁哭了一通,口中诉说着“你娘这不孝女,一走这么多年,也不说回家看看我这老不死的”

  赵郁是个鬼灵精,早探听到不少当年的事,深知自己的亲娘常年不回京城事出有因,便不接韩老太太的话,转移话题道“外祖母,不知道表兄表弟们在府里不在”

  韩老太太最疼(爱ài)孙子孙女,听赵郁提自己的孙子们,忙用帕子拭去眼泪,道“你几个表兄表弟如今都在鹤林书院读书,晚上才会来家,如今就你的四表妹、五表妹、六表妹和七表妹在家里陪我,你既然来了,就顺便见见吧”

  赵郁清楚韩老太太想要亲上加亲的打算,忙一脸正气道“外祖母,男女授受不亲,即使是表兄妹,我也不能如此轻慢各位表姐妹”

  说罢,他正义凛然一拱手,退了下去。

  韩老太太“”

  屏风后的韩四姑娘、韩五姑娘、韩六姑娘和韩七姑娘“”

  到底是韩六姑娘最机灵,笑吟吟走了出去,挨着韩老太太坐着,给韩老太太捏着肩膀,口中道“祖母,郡王表哥可真正直呀”

  韩老太太年老成精,心里门清,勉强笑了笑道“桂花该开了,今(日ri)天气甚好,你们姐妹陪我去花园里转转吧”

  韩六姑娘笑着答应了,与大丫鬟一起扶起韩老太太,然后扭头招呼韩四、韩五和韩七“四姐姐,五姐姐,七妹妹,你们怎么这么慢呀”

  韩四翻了个白眼,也跟了上去。

  韩五和韩七见状,都笑了起来,也跟了过去,祖孙五人其乐融融,花园赏桂去了。

  赵郁径直带着知书和知礼去了外书房,命人在外书房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摆了张躺椅,躺在躺椅上闭眼假寐等舅舅。

  这次进京,他一直在赶路,睡眠一直有些不足,刚躺下没多久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知书和知礼原本在一边守着,见赵郁睡着了,知书便给知礼使了个眼色,待知礼过来了,这才轻轻道“咱俩轮流睡一会儿吧,我先睡一刻钟,到时候了你叫醒我”

  知礼也累极了,便同意了。

  他搬了张小凳子坐在躺椅边守着,不知不觉也睡着了。

  赵郁忽然醒了。

  他睁开了眼睛,恰好与韩载四目相对。

  韩载带了一个小厮,正立在不远处打量他。

  赵郁瞬间恢复了清明,从躺椅上起(身shēn),理了理衣袍,拱手行礼“见过舅舅”

  韩载神(情qg)复杂看了赵郁一眼,道“进书房里面说话吧”

  接过赵郁递过来的信后,韩载亲自用银刀裁开,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赵郁一直在观察韩载,却没看出什么来。

  韩载看罢信,叠好收了起来,抬眼看向赵郁,温声道“阿郁,你何时到京城的有没有去见你父王”

  赵郁规规矩矩道“舅舅,我是午后到京城的,先去看了我父王,然后就过来了。”

  韩载又若有所思打量了赵郁一番,道“现在还不到傍晚你也好久没见陛下了你也别回王府了,直接去文德门递牌子候见吧”

  赵郁答了声“是”。

  韩载想了想,又道“你若是寻到机会,就在陛下面前提一提德妃娘娘”

  德妃娘娘已经好久不曾承宠了

  赵郁答应了一声,告辞离开。

  当今天子庆安帝正在垂拱(殿diàn)与几位阁臣议政,他的亲信延福宫总管太监白文怡走了进来,凑到庆安帝耳畔低声道“陛下,端懿郡王在文德门递牌子候见”

  庆安帝一听,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就笑了“宣他到延福宫进见”

  又忍不住道“阿郁这孩子,都两年多没进京了”

  内阁大臣都是人精,见状便寻了个理由,在丞相武应文的带领下退了下去。

  庆安帝有些坐不住,待阁臣们一退下,便也起(身shēn)去了延福宫,专门在延福宫等着赵郁。

  赵郁进了延福宫,先规规矩矩行大礼。

  庆安帝看着跪在大红地毡上磕头的赵郁,不由笑了“小崽子,还不过来说话”

  赵郁一抬头,笑容灿烂“是,皇伯父”

  他走了过去,

  庆安帝一见赵郁就欢喜,含笑打量了赵郁一番,道“你这孩子,两年多不见,长高了,也更有男子气概了,嗯,也更俊俏了”

  赵郁微微一笑,在白文怡亲自安排的锦凳上坐了下来“多谢皇伯父夸奖”

  庆安帝笑眯眯只顾看赵郁,口中道“阿郁,你还没有用晚饭吧陪朕一起用吧”

  说罢,他示意白文怡“文怡,你亲自去传晚膳”

  白文怡知道阿郁(爱ài)吃什么菜肴。

  赵郁陪着庆安帝用罢晚膳,又陪着他品茶闲聊。

  庆安帝一边品茶,一边看赵郁,见他衣着素朴,便道“阿郁,最近是不是手头有些紧啊”

  赵郁抬头看庆安帝,灿烂一笑,露出了可(爱ài)的小虎牙。

  他可是特地穿这件朴素的衣服来见皇伯父的

  庆安帝一看就明白了,见他笑得可(爱ài),如同初夏的阳光和清风,心中更是心疼和喜欢,便也笑了,吩咐白文怡“文怡,你去朕的私库支八千两银子过来,银票就行”

  若是直接赏银子,就太惹眼了

  白文怡出去之后,庆安帝这才和赵郁说道“阿郁,朕可是听说你常和庆嘉长公主的老三白佳宁,还有胡(春chun)鹤家的老五胡灵一起玩,这两个都是纨绔子弟,你可别让他们把你给带坏了”

  赵郁“”

  他忍不住笑嘻嘻道“皇伯父,说不定人家长公主白驸马两口子和胡大人夫妇更担心呢”

  庆安帝“你这孩子太实在了,朕看你是千好万好,你这样的乖孩子,怎么可能带坏别人”

  他又苦口婆心道“银子朕有的是,不敢多给你,就是怕你跟着他们学坏”

  赵郁最会哄庆安帝,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顺势提起了韩德妃“皇伯父,我母妃好多年没见德妃娘娘了,心里特别惦念,临行前还提到呢”

  庆安帝看了赵郁一眼,然后吩咐白文怡“派人去宣德妃来延福宫伴驾。”

  赵郁凑到旁边整块翡翠挖成的攒盒里看了看,挑选出最完美的一枚桂州小蜜桔,剥了皮,掰了一瓣自己尝了,然后把剩下的递给了庆安帝“皇伯父,很甜,你尝尝”

  庆安帝接过来,一瓣一瓣慢慢扯着吃了,果真很甜。

  吃完小蜜桔,他开口问赵郁“你如今跟着谁读书”

  赵郁又拿了一枚小蜜桔剥皮“就是王府家学里的先生,姓李,是一位举人,四书五经也都通晓。”

  庆安帝眉头微蹙“胡闹你是堂堂郡王,怎么能跟着一个落第举人读什么四书五经你又不用参加科举”

  赵郁无所谓地笑了“我一个富贵闲人,能读些四书五经,明白些道理,也是好的”

  福王府中,除了世子赵翎,其他庶子都是按照富贵闲人的标准来培养的,包括他在内。

  庆安帝看着赵郁,(胸xiong)口像是被人狠狠捶了一拳,半天才找回呼吸,(胸xiong)臆间隐隐刺痛,过了一会儿方道“阿郁,你这孩子可真是”

  送走赵郁,庆安帝就命人送韩德妃回去了。

  白文怡送走韩德妃,进(殿diàn)向庆安帝回话,见他呆呆坐在御榻上发呆,忙上前道“陛下”

  庆安帝视线渐渐聚焦,看向白文怡“文怡,阿郁已经被误了。”

  白文怡慢慢道“陛下,有一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过了一会儿,听到里面哭声渐渐听不见了,翡翠便下去打了一盆井水送上来,推开门送到了屋子里,服侍着兰芝洗了脸,又安排她在(床)上睡下了。

  一直到了天擦黑时候,秦二嫂才从外面回来了。

  秦二嫂一边洗手,一边问道“姑娘呢”

  万儿正要说话,翡翠却抢先道“娘子,姑娘累了,先睡下了”

  又道“姑娘说晚上吃饭不要叫她”

  秦二嫂原本要上前看看女儿的,闻言只得作罢。

  一直到了深夜秦仲安才回来。

  秦二嫂知道他是去秦老大家看婆婆秦老太去了,便只是问了一句“婆婆(身shēn)子还好吧”

  秦仲安(欲yu)言又止。

  秦二嫂见状,便道“怎么难道婆婆那边又起什么幺蛾子了”

  秦仲安叹了口气“母亲不太高兴,说兰芝都回来这么久了,为何还不去看她老人家”

  “让兰芝去看她老人家”秦二嫂冷笑一声,“让她再坑陷兰芝一次去年元宵节晚上走百病,那晚上她是怎么坑陷咱们兰芝的若不是兰芝反应快跑了回来,说不定早被她老人家卖进梁皇亲府里做六十多岁老头子的小老婆了”

  秦仲安也想起了往事,顿时哑口无言。

  他这个母亲,别的都好,就是自私又偏心,把老大一家看得如珠似宝,把他一家踩在脚底下,尤其是不喜欢陈氏和兰芝母女俩,却忘了他那点俸禄只是够孝顺她老人家,这么多年来,他家一直是陈氏在赚钱养家。

  秦二嫂瞅了丈夫一眼,见他不出声反驳,便也不说话了。

  秦仲安什么都好,就是太孝顺了。

  说来也奇怪,他是家里的老二,秦老太疼(爱ài)长子秦伯健,疼(爱ài)三女秦香儿,对秦仲安这个老二从来都不好,偏偏三个儿女中最孝顺的就是老二秦仲安

  临睡前,秦仲安还是嘟囔了一句“中秋节那(日ri)咱们两口带着兰芝去老大家一趟吧,也算是堵了老太太的嘴”

  秦二嫂没理他,翻(身shēn)计算着明(日ri)要做的丸药数量,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秦兰芝就起来了。

  她挽了一窝丝杭州缵,插戴了一支翡翠簪,穿了件白藕丝对衿裳,系了条翠纹裙,脂粉不施,却眉目浓秀嘴唇嫣红,分外清新明媚。

  翡翠帮秦兰芝戴上泪珠型翡翠耳坠,然后去收拾屋子。

  见窗前长榻上放着一个玄缎包袱,她认出是昨(日ri)郡王带来的,想了想,这才问道“姑娘,这个玄缎包袱”

  秦兰芝双目盈盈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过了一会儿方道“拿来我看看吧”

  亲(爱ài)的, 这是防盗章啊  他先去了客房沐浴更衣,打扮得洁净清新齐齐整整,这才去给福王请安。

  福王正在外书房内与几位清客闲谈, 听小厮禀报说端懿郡王在外面候着, 眉头不由自主就皱了起来“这孽障来京城做什么”

  几位清客见福王神(情qg)不对, 都有些坐不住。

  赵郁心知自己这位父王不大待见自己,一进书房, 就老老实实拱手行礼“见过父王”

  福王打量着赵郁,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劈头盖脸道“一个大男人,一天到晚不想着为国为民,一味油头粉面沉迷女色”

  赵郁静静立在那里,垂着眼帘老老实实挨骂。

  清客们悄悄打量着赵郁,打心眼里觉得端懿郡王长得好, (性xg)子好, (爱ài)洁净, 又不出去胡搞,若是他们有这样一个儿子, 怕是睡觉都会笑醒,可是福王却偏偏怎么都看不顺眼。

  福王骂了一大通,出了一口恶气,总算是痛快些了, 这才道“又没召你, 你来京城做什么”

  赵郁恭恭敬敬道“禀父王, 母妃惦记父王,派儿子进京给父王请安,并往韩府送信”

  福王沉默了片刻,道“你先去韩府送信吧”

  赵郁在京中王府被福王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通,在韩府却受到了(热rè)烈的欢迎。

  他大舅舅韩载去了衙门,并不在府里,因此他先去了内宅见韩老太太。

  韩老太太很疼(爱ài)这个外孙,拉着赵郁哭了一通,口中诉说着“你娘这不孝女,一走这么多年,也不说回家看看我这老不死的”

  赵郁是个鬼灵精,早探听到不少当年的事,深知自己的亲娘常年不回京城事出有因,便不接韩老太太的话,转移话题道“外祖母,不知道表兄表弟们在府里不在”

  韩老太太最疼(爱ài)孙子孙女,听赵郁提自己的孙子们,忙用帕子拭去眼泪,道“你几个表兄表弟如今都在鹤林书院读书,晚上才会来家,如今就你的四表妹、五表妹、六表妹和七表妹在家里陪我,你既然来了,就顺便见见吧”

  赵郁清楚韩老太太想要亲上加亲的打算,忙一脸正气道“外祖母,男女授受不亲,即使是表兄妹,我也不能如此轻慢各位表姐妹”

  说罢,他正义凛然一拱手,退了下去。

  韩老太太“”

  屏风后的韩四姑娘、韩五姑娘、韩六姑娘和韩七姑娘“”

  到底是韩六姑娘最机灵,笑吟吟走了出去,挨着韩老太太坐着,给韩老太太捏着肩膀,口中道“祖母,郡王表哥可真正直呀”

  韩老太太年老成精,心里门清,勉强笑了笑道“桂花该开了,今(日ri)天气甚好,你们姐妹陪我去花园里转转吧”

  韩六姑娘笑着答应了,与大丫鬟一起扶起韩老太太,然后扭头招呼韩四、韩五和韩七“四姐姐,五姐姐,七妹妹,你们怎么这么慢呀”

  韩四翻了个白眼,也跟了上去。

  韩五和韩七见状,都笑了起来,也跟了过去,祖孙五人其乐融融,花园赏桂去了。

  赵郁径直带着知书和知礼去了外书房,命人在外书房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摆了张躺椅,躺在躺椅上闭眼假寐等舅舅。

  这次进京,他一直在赶路,睡眠一直有些不足,刚躺下没多久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知书和知礼原本在一边守着,见赵郁睡着了,知书便给知礼使了个眼色,待知礼过来了,这才轻轻道“咱俩轮流睡一会儿吧,我先睡一刻钟,到时候了你叫醒我”

  知礼也累极了,便同意了。

  他搬了张小凳子坐在躺椅边守着,不知不觉也睡着了。

  赵郁忽然醒了。

  他睁开了眼睛,恰好与韩载四目相对。

  韩载带了一个小厮,正立在不远处打量他。

  赵郁瞬间恢复了清明,从躺椅上起(身shēn),理了理衣袍,拱手行礼“见过舅舅”

  韩载神(情qg)复杂看了赵郁一眼,道“进书房里面说话吧”

  接过赵郁递过来的信后,韩载亲自用银刀裁开,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赵郁一直在观察韩载,却没看出什么来。

  韩载看罢信,叠好收了起来,抬眼看向赵郁,温声道“阿郁,你何时到京城的有没有去见你父王”

  赵郁规规矩矩道“舅舅,我是午后到京城的,先去看了我父王,然后就过来了。”

  韩载又若有所思打量了赵郁一番,道“现在还不到傍晚你也好久没见陛下了你也别回王府了,直接去文德门递牌子候见吧”

  赵郁答了声“是”。

  韩载想了想,又道“你若是寻到机会,就在陛下面前提一提德妃娘娘”

  德妃娘娘已经好久不曾承宠了

  赵郁答应了一声,告辞离开。

  当今天子庆安帝正在垂拱(殿diàn)与几位阁臣议政,他的亲信延福宫总管太监白文怡走了进来,凑到庆安帝耳畔低声道“陛下,端懿郡王在文德门递牌子候见”

  庆安帝一听,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就笑了“宣他到延福宫进见”

  又忍不住道“阿郁这孩子,都两年多没进京了”

  内阁大臣都是人精,见状便寻了个理由,在丞相武应文的带领下退了下去。

  庆安帝有些坐不住,待阁臣们一退下,便也起(身shēn)去了延福宫,专门在延福宫等着赵郁。

  赵郁进了延福宫,先规规矩矩行大礼。

  庆安帝看着跪在大红地毡上磕头的赵郁,不由笑了“小崽子,还不过来说话”

  赵郁一抬头,笑容灿烂“是,皇伯父”

  他走了过去,

  庆安帝一见赵郁就欢喜,含笑打量了赵郁一番,道“你这孩子,两年多不见,长高了,也更有男子气概了,嗯,也更俊俏了”

  赵郁微微一笑,在白文怡亲自安排的锦凳上坐了下来“多谢皇伯父夸奖”

  庆安帝笑眯眯只顾看赵郁,口中道“阿郁,你还没有用晚饭吧陪朕一起用吧”

  说罢,他示意白文怡“文怡,你亲自去传晚膳”

  白文怡知道阿郁(爱ài)吃什么菜肴。

  赵郁陪着庆安帝用罢晚膳,又陪着他品茶闲聊。

  庆安帝一边品茶,一边看赵郁,见他衣着素朴,便道“阿郁,最近是不是手头有些紧啊”

  赵郁抬头看庆安帝,灿烂一笑,露出了可(爱ài)的小虎牙。

  他可是特地穿这件朴素的衣服来见皇伯父的

  庆安帝一看就明白了,见他笑得可(爱ài),如同初夏的阳光和清风,心中更是心疼和喜欢,便也笑了,吩咐白文怡“文怡,你去朕的私库支八千两银子过来,银票就行”

  若是直接赏银子,就太惹眼了

  白文怡出去之后,庆安帝这才和赵郁说道“阿郁,朕可是听说你常和庆嘉长公主的老三白佳宁,还有胡(春chun)鹤家的老五胡灵一起玩,这两个都是纨绔子弟,你可别让他们把你给带坏了”

  赵郁“”

  他忍不住笑嘻嘻道“皇伯父,说不定人家长公主白驸马两口子和胡大人夫妇更担心呢”

  庆安帝“你这孩子太实在了,朕看你是千好万好,你这样的乖孩子,怎么可能带坏别人”

  他又苦口婆心道“银子朕有的是,不敢多给你,就是怕你跟着他们学坏”

  赵郁最会哄庆安帝,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顺势提起了韩德妃“皇伯父,我母妃好多年没见德妃娘娘了,心里特别惦念,临行前还提到呢”

  庆安帝看了赵郁一眼,然后吩咐白文怡“派人去宣德妃来延福宫伴驾。”

  赵郁凑到旁边整块翡翠挖成的攒盒里看了看,挑选出最完美的一枚桂州小蜜桔,剥了皮,掰了一瓣自己尝了,然后把剩下的递给了庆安帝“皇伯父,很甜,你尝尝”

  庆安帝接过来,一瓣一瓣慢慢扯着吃了,果真很甜。

  吃完小蜜桔,他开口问赵郁“你如今跟着谁读书”

  赵郁又拿了一枚小蜜桔剥皮“就是王府家学里的先生,姓李,是一位举人,四书五经也都通晓。”

  庆安帝眉头微蹙“胡闹你是堂堂郡王,怎么能跟着一个落第举人读什么四书五经你又不用参加科举”

  赵郁无所谓地笑了“我一个富贵闲人,能读些四书五经,明白些道理,也是好的”

  福王府中,除了世子赵翎,其他庶子都是按照富贵闲人的标准来培养的,包括他在内。

  庆安帝看着赵郁,(胸xiong)口像是被人狠狠捶了一拳,半天才找回呼吸,(胸xiong)臆间隐隐刺痛,过了一会儿方道“阿郁,你这孩子可真是”

  送走赵郁,庆安帝就命人送韩德妃回去了。

  白文怡送走韩德妃,进(殿diàn)向庆安帝回话,见他呆呆坐在御榻上发呆,忙上前道“陛下”

  庆安帝视线渐渐聚焦,看向白文怡“文怡,阿郁已经被误了。”

  白文怡慢慢道“陛下,有一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过了一会儿,听到里面哭声渐渐听不见了,翡翠便下去打了一盆井水送上来,推开门送到了屋子里,服侍着兰芝洗了脸,又安排她在(床)上睡下了。

  一直到了天擦黑时候,秦二嫂才从外面回来了。

  秦二嫂一边洗手,一边问道“姑娘呢”

  万儿正要说话,翡翠却抢先道“娘子,姑娘累了,先睡下了”

  又道“姑娘说晚上吃饭不要叫她”

  秦二嫂原本要上前看看女儿的,闻言只得作罢。

  一直到了深夜秦仲安才回来。

  秦二嫂知道他是去秦老大家看婆婆秦老太去了,便只是问了一句“婆婆(身shēn)子还好吧”

  秦仲安(欲yu)言又止。

  秦二嫂见状,便道“怎么难道婆婆那边又起什么幺蛾子了”

  秦仲安叹了口气“母亲不太高兴,说兰芝都回来这么久了,为何还不去看她老人家”

  “让兰芝去看她老人家”秦二嫂冷笑一声,“让她再坑陷兰芝一次去年元宵节晚上走百病,那晚上她是怎么坑陷咱们兰芝的若不是兰芝反应快跑了回来,说不定早被她老人家卖进梁皇亲府里做六十多岁老头子的小老婆了”

  秦仲安也想起了往事,顿时哑口无言。

  他这个母亲,别的都好,就是自私又偏心,把老大一家看得如珠似宝,把他一家踩在脚底下,尤其是不喜欢陈氏和兰芝母女俩,却忘了他那点俸禄只是够孝顺她老人家,这么多年来,他家一直是陈氏在赚钱养家。

  秦二嫂瞅了丈夫一眼,见他不出声反驳,便也不说话了。

  秦仲安什么都好,就是太孝顺了。

  说来也奇怪,他是家里的老二,秦老太疼(爱ài)长子秦伯健,疼(爱ài)三女秦香儿,对秦仲安这个老二从来都不好,偏偏三个儿女中最孝顺的就是老二秦仲安

  临睡前,秦仲安还是嘟囔了一句“中秋节那(日ri)咱们两口带着兰芝去老大家一趟吧,也算是堵了老太太的嘴”

  秦二嫂没理他,翻(身shēn)计算着明(日ri)要做的丸药数量,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秦兰芝就起来了。

  她挽了一窝丝杭州缵,插戴了一支翡翠簪,穿了件白藕丝对衿裳,系了条翠纹裙,脂粉不施,却眉目浓秀嘴唇嫣红,分外清新明媚。

  翡翠帮秦兰芝戴上泪珠型翡翠耳坠,然后去收拾屋子。

  见窗前长榻上放着一个玄缎包袱,她认出是昨(日ri)郡王带来的,想了想,这才问道“姑娘,这个玄缎包袱”

  秦兰芝双目盈盈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过了一会儿方道“拿来我看看吧”


  (https://www.23hh.com/book/3/3288/280476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