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新北京人 > 第一百四十五话 桃花峪

第一百四十五话 桃花峪


  恩慈养老院坐落于京城北郊的一个小山村里——桃花峪。

  桃花峪东西北三面环山,一条三米宽的小河从山涧流下,穿过整个村落,环境优美。

  原先的桃花峪由于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普通村落。可近几年,由于村委会开发桃花峪成了自驾车的旅游景点,并号召村民兴办农家乐,原本冷清,人烟稀少的桃花峪才慢慢有了人气和生机。

  北京一家民间慈善机构在市区里的养老院,正赶上奥运前的市政规划,被迫拆迁,偶然发现了桃花峪这块风水宝地。

  慈善机构经过与桃花峪村委的友好协商,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村委同意慈善机构在桃花峪的指定区域开设养老院,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地皮只卖不租,二是必须无偿收留和服务村里的五保户和空巢老人。

  双方一拍即合,慈善机构买下了十二亩大小的地块,并一次性缴清了费用,养老院很快就建设并顺利挂牌使用,起名叫恩慈养老院,既有恩赐之谐音,又有恩惠慈爱之意。

  恩慈养老院目前总共有七十九位老人,其中二十三名老人是本村的五保户和孤老人,其余的都是慈善机构从市里原先养老院转来的,也都是些无儿无女,游走在民政福利边缘,却得不到保障的老人。輸入網址:Нёǐуапge.сОМ觀看醉心张節

  王丽芳每年的初春慰问,恩慈养老院一般都是最后一站。因为王丽芳从心里喜欢这个养老院,无论从环境,可亲可爱的老人们,还是每个和气善良的工作人员,当然还有淳朴的桃花峪村民,都令王丽芳偏爱有加,每次的慰问品也都是精心准备。

  可当王丽芳满心欢喜,带着助手驱车来到恩慈养老院时,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

  曾经和美恬静的养老院里,工作人员愁眉苦脸,晒太阳的老人们扎堆聊着什么,还不住地在摇头叹气,仿佛有诸多的不满和无奈,见到自己来了,也只是远远的招手致意,完全没了往日的热情。

  来到院长办公室,王院长却依然热情不减,赶忙上前端茶倒水,并不住的道谢。

  王丽芳让助手出去卸下车上的慰问品,自己便将刚才看到和感受的奇怪现象告诉了王院长,王院长闻听,也是不由得唉声叹气。

  王院长今年五十多岁,他在慈善机构的养老院已经工作十多年,从市里搬的养老院再到恩慈养老院,都是王院长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养老院对于王院长来说就是家,就是心灵归宿,每个老人对他来说,就是亲人,就是长辈。

  老人们爱戴王院长,桃花峪的村民也喜欢王院长,每逢王院长请村委会的人帮个大忙小忙,村民们也都义不容辞,从不推脱。

  “王总啊,您夜半年没来了,唉……说来话长啊,桃花峪这些日子也发生了一些事……”

  王院长捋了捋头发,王丽芳发觉他的两鬓又白了许多。

  “王院长,咱们恩慈养老院遇上什么难题了么?如果方便的话,我愿闻其详。”王丽芳。

  王院长显得犹豫了,“我也想过和您打个电话,说一下,可我实在不想给您添麻烦,所以……所以就……”

  王丽芳第一次看见王院长能为难到这个程度,隐约感觉事态有些严重,当下更是有些着急。

  “没事儿!您说吧,我对恩慈养老院有很深的感情,只要我能帮上忙的,我绝不会推脱。”

  王院长见王丽芳态度如此坚决,便将事情的缘由说了出来。

  就在去年刚入冬的时候,桃花峪村委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北京一家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的代表,想和桃花峪村委会的负责人见面,商谈一下合作事宜。

  三天后,两辆豪华汽车驶进了桃花峪,几个人下车后走进村委会,三个小时后才出来,驾车而去。

  房产商想在桃花峪盖别墅?!这消息在这个小村落里瞬间边炸开了锅。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同,说这是桃花峪村民大赚一笔的大好时机,征地拆迁不仅能有钱花,还能搬进别墅住。

  可也有人反对这个想法,认为如果在村里大兴土木搞地产,那么桃花峪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一去不返,刚刚有些起色的旅游产业,又将化为泡影,可谓环境毁了,生意完了。

  一时间两股声音争执不下。

  为此,桃花峪村委还专门召开了几次村民大会,让大家踊跃发言,结果吵的一塌糊涂,不可开交。在没有统一意见的情况下,村委只得用土办法解决:那就是投票。

  投票结果出来后,大家都有些意外,支持保留桃花峪生态的占比72%,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胜利,随后,村委会也将此结果告知了京城那家开发商。

  事情慢慢淡去,就在村民快要将此事忘记的时候,春节后的一天,村委再度召集村民开会,会上,村主任有些无奈的宣布,桃花峪被北京市正式列为今年的房地产重点开发区域,那就意味着,不管村民是否同意,桃花峪这块土地都要变成一片高档的别墅区。

  恩慈养老院的王院长也参加了这次大会,村主任特地告诉王院长,如果这个事开始实施的话,恩慈养老院将面临再一次的搬迁,不仅去往何处不得而知,而且原先恩慈花市场价买的地块,也将被开发商以农业用地征走,也就是说被贱卖。

  王院长如五雷轰顶,马上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机构总部。总部十分重视,委派律师找到了那家房产商进行交涉,正如意料之中的那样,房产商财大气粗,蛮横无比,完全没有把这个小小的我慈善机构放在眼中,并放出话来说,这个项目得到了市里的领导支持,非做不可,没有回旋余地。

  为此,王院长一有时间就和律师四处奔波,去市里的部门反应情况,说明桃花峪的生态和养老院的重要性,无奈都石沉大海,至今没有一个回复消息的。

  渐渐,养老院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员也陆续知道了消息,这消息对老人们和工作人员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王丽芳刚走进恩慈养老院时,体会到的正是这种无奈,和无声的叹息。

  王丽芳听完王院长的介绍,久久没有说话,只是侧目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太阳地里的那些白发老者。

  忽听门外助手说慰问品已经安顿好,王丽芳这才起身要告辞,王院长赶忙拉住王丽芳,“这哪行啊,送完东西就走,怎么也得给老人们说上几句话吧,要不打架都不知道是谁送的……”

  王丽芳苦笑着婉言拒绝,推托说酒店还有事情要处理,带着助手驶离了桃花峪。

  车子快要开出村子的时候,王丽芳再一次被桃花峪的美景所打动,当想到若干年后,这里的一切美景都灰飞烟灭,变成成群的别墅,住着非富则贵的有钱人或者有权人,王丽芳内心陡然一震,响起一个声音对自己说到:一定要保住这块土地,不能让桃花峪变成钢筋水泥!

  西四环某楼盘售楼处。

  接待大厅里人头攒动,人们挤在沙盘前指指点点,站在区位图前若有所思,沙发上,茶座上,三三两两的客人都在和售楼员说着什么。

  老刘背着手看着沙盘转悠,身后是媳妇儿,还有儿子刘宇。

  刘长根最近心情不错,大屯的两家店生意稳定,目前老刘已经计划筹备第三家“豫人果蔬超市”了。

  老刘媳妇儿常和丈夫开玩笑说,“北京可真好,连卖菜卖水果都能卖成有钱人,真是好地方……”

  老刘只是呵呵傻乐,他知道媳妇儿的话里笑中带泪,来北京摆摊卖菜的日子过了七八年,这才刚刚到了收获的季节。

  还有让老刘高兴的事儿,那就是儿子刘宇。自从上次失手打了儿子一顿,老刘虽然懊悔不已,可儿子刘宇似乎也被打醒了,一改往日玩世不恭的面貌,又变回了从前那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刘宇在学校和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断绝了来往,又交了几个新朋友,经常带到家里来一起补习功课。

  刘宇带同学来的次数多了,房间布局不合理,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久而久之,老刘心里那个北京梦又重新被唤醒了,那就是——买房,在北京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今天,趁着儿子周末休息,老刘安排好店里的人手,带着媳妇儿孩子便四处看房子,这家售楼处是老刘一家今天的第二站。

  “孩儿他爹啊,咱在北面做买卖,为啥要来西边看房子啊?”

  老刘媳妇儿一口字正腔圆的河南方言,引得旁边的售楼员侧目观看。

  老刘并不在意,也用家乡话大大咧咧的回道:“你懂啥!北面房价多高啊,咱买得起?西边咋了,这还算海淀区,俺就是对海淀区有感情,别忘了当初刚来北京的时候就是在海淀,再说了,海淀咱老乡也多啊,有啥事儿能互相照应一下不是……”

  老刘媳妇儿噗嗤一笑,在身后对老刘说道:“你对海淀有感情,海淀对你有感情没有啊?难道买房子能给咱便宜?”

  老刘嘿嘿一乐,继续背着手转悠,看着沙盘,忽然,老刘看见一个一个位置较好的单元,便向沙盘探身看去,双手撑在沙盘扶手上。

  “对不起,先生,请您的手离开沙盘。”

  老刘一怔,回头一看,一名漂亮的售楼小姐正对自己说话。

  “俺咋了?不大明白啊……”老刘把手撤离扶手,还小心翼翼观察了一下,确定扶手没被自己弄坏。

  售楼小姐一听老刘的口音,脸上显现出一丝鄙夷之情,当下高冷的继续说道:“先生,沙盘是我们公司的贵重销售道具,请您不要触碰,以免弄脏或者损坏!”

  老刘这次听清楚了,也看清楚售楼小姐的表情了。

  老刘看着沙盘边的其他几个客户,有两三个人也正在双手撑在扶手上,挑选着沙盘里的户型和楼层。

  “咦?不对啊!那他们几个你咋不去说了?咋光说我了?”老刘还是有些纳闷儿。

  售楼小姐看了一眼其他客户,冷冷的说到:“对不起先生,沙盘那边的事我管不着,但这边的沙盘归我负责。”

  老刘再次看了看那几个客户,再低头看看自己,好像有些明白了。

  今早出门,老刘就简单穿了件棉服和条绒的裤子,这身衣服老刘已经穿了不下六年,裤子都洗的有些泛白,棉服也有几个扣子开了线。

  老刘这人不拘小节可,对衣着打扮从来不感冒,包括自己的媳妇儿,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怎么用过化妆品,唯一的化妆品,就是夫妻俩通用的那瓶大宝。

  这身衣服儿子刘宇多次提过意见,劝老爸扔掉换新的,可老刘就是舍不得扔,说穿着舒服。

  当老刘看见那几个客户光鲜的衣着打扮,再看看自己这身衣服,顿时泾渭分明,高低立判。

  老刘心下明白售楼小姐的用意,但还是出于礼貌的回复:“姑娘,俺是来买房的啊,咋了,我看看都不中?”

  售楼小姐清了清嗓子,盯着老刘那条泛白的条绒裤,“先生,请您说普通话,我听不懂您的话!”

  这句话直把老刘和媳妇儿噎在当场,简直下不来台,周边几个客户和销售员也都纷纷侧目。

  “我爸的话怎么就听不懂了,发音和普通话差不多,就是音调不同而已嘛!”儿子刘宇突然从身后走过来,用标准的普通话回呛道。

  “哟!这普通话还算标准,早用普通话交流多好呢……”

  售楼小姐看着刘宇一声冷笑。

  老刘本来心情挺好,但被这售楼员一顿嫌弃,弄得当中下不来台,当即也恼怒起来。

  老刘伸出宽厚的大手,照着沙盘扶手“啪”地一拍,吓得附近一个客户一个激灵,恐慌的望过来。

  “你这小丫头,说话咋那么不中听呢?你以貌取人是吧!你觉得俺穿的朴素,觉得俺就低人一等是吧!觉得安俺一家不像来买房子的人是吧!”

  老刘一口气说了三个排比句,媳妇儿在旁边拽着丈夫的衣角,喏喏说道:“长根啊,咱去别家看看吧,咱不在这家看了中不?”

  老刘一摆手,冲着售楼小姐回道:“不中!俺那也不去,就在这家买!”


  (https://www.23hh.com/book/30/30175/175912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