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我本快乐 > 八十五章 同学聚会 七

八十五章 同学聚会 七


  “唉,别睡,几个哥们聊天,你睡逑啊?”王默本想眯着眼睛睡会儿,可是,几个同学并不想让他舒服。

  “啊,你们说,我听着呢。”王默无奈,只好直起身。

  “啊什么屁,我们都在这说话,就你一个人睡,有点过分。来,吸根烟清醒一下。”扔了一根烟过去,蒋佟维道:“我有个问题要问你,现在的小孩不好管,说重了不行,说轻了根本就不管用,我们刚才还在说你这个小学生守则的事,也不是太好弄。平时想要让孩子听父母的话,都不容易。有时候,好话歹话都说了,都不起什么作用,如果搞个小学生守则标准的话,估计会更难。”

  “现在孩子都是一个,不好管。我以前就听人说过,咱们有个同学管儿子管得狠了,孩子急眼了,拧巴起来,也放狠话,有本事你就打死我,反正你就我这一个儿子。”赵金海道。

  这种笑话,王默也听人说过。

  一些资深教师给的建议,则是什么年龄段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必要急于求成。

  当时,王默听了之后,很有感触,当下就道:“我刚当老师,经验还缺乏,也没有当过父亲,这方面比不上你们。”

  几个人就都笑起来,坚持让王默讲。

  “我有一点体会,看看咱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大人就应该知道怎么去教育孩子。人生一世,活一辈子,都要分几个年龄段,什么年龄段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是老天定好的,你不可能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像一个大人一样,说话做事老气横秋的,考虑问题也有板有眼,他要真这么做了,还不把你吓死。”

  王默的话说到了点子上,目前的家庭教育确实有些过于急于求成了,不少父母根本就不顾孩子成长的规律,往往喜欢用成人的思维和习惯去教育孩子,企图拔苗助长,结果可想而知。

  “人都喜欢看电视,喜欢玩,喜欢娱乐,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连续剧,往往都是雷打不动。换个角度说,就是让咱们现在努力学习,都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大人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就别说强迫没有多少自制力的孩子了。所以,想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觉得还是要先学习怎么样去做一个合格的父亲。”王默将自己过去听过的话和道理照本宣科一番。

  蒋佟维笑骂道,“王默,你说的话,我怎么听起来,好像你当过爹似得。”

  几个人哄笑起来,王默继续道:“佟维,管教孩子不是几句就能说明白。所有的父母都是业余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方式,至于有没有成效,对不对,很少有人会思考。不过,咱们都是从小长大的,只要好好想想过去咱们的父母是怎么样教育咱们的,有些简单道理也能想明白。”

  “你这话不对,那时候,咱们的父母都忙着,哪有什么时间管咱们的学习,再说了,咱们那时候也不会学习,也就是胡学。”蒋佟维并不赞同。

  蒋佟维的话有他的道理,老一辈人来到三门墩,为了养家糊口,都是天天外出工作,早上出去,直到太阳落山才能回来,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去管教孩子。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基本上都是老大带着几个小的。

  王默道:“表面上看父母好像没有刻意去管我们的学习,有时候与放养也差不多,可是,父母那一辈人对咱们的潜移默化还是非常大的,尤其在做人方面。”

  对于这一点,几个人都表示赞同。

  王默又道:“虽然,学习上没有管我们太多,可是,那时候咱们都吃过苦,打小就懂得不少道理,最重要的是父母不娇惯咱们,很多事情都能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做,咱们小时候,大人干活,咱们也没少帮着干。就拿佟维你来说,你家的菜园子,每年的翻土挖坑,种菜,从井里提水浇地,还有打土块,捡煤,哪个活你没干过?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好习惯的锻炼。”

  这么一说,蒋佟维就沉默起来,好一会儿,才点头说道:“有点道理,王默,我明白你说话的意思了。”

  蒋佟维的父母和王默的父母一样,都是从全国各地支边来到了北疆省,最后在三门墩扎了根。

  王默记得小时候,无论母亲白天工作多么辛苦,但是到了晚上,母亲一定是呆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不管有多么累,回到家里,她总是要挤出时间和三个孩子聊聊天,有时候也会看着三个儿女写作业,甚至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还帮着辅导一下功课。

  即使后来有了电视,母亲也会让王默带着弟弟妹妹在隔壁房间里做作业,当然了,作业做完了,母亲也会照例一一检查,若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则允许去看电视。

  可以说,在母亲有意无意的影响下,王默从小就养成了一些比较好的习惯,比如说爱读书,喜欢听故事,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不写完作业那是不会去看电视的。

  有时候,忙于作业,王默就顾不得吃晚饭,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将菜匀出来一大份,留给王默,算是一种奖励。

  平日里,王默和弟弟妹妹都能帮着家里干点活。

  王默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九岁,妹妹和弟弟都还小,但是,三人都能帮着家里干活了。

  八十年代的三门墩,日常的饮用水极不方便,家家户户都需要到定点区去挑水。有时候,附近的水管停水了,王默就会拿起桶,去更远的地方去挑水。

  由于岁数太小,加上个子也很矮,大人使用的水桶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王默就想了一个办法,将扁担上的吊环在扁担上多绕上几圈,而妹妹也会拉着年幼的弟弟,另外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桶,跟着去排队。

  王默力气小,只能挑半桶水,就这样也是晃晃悠悠,一路走一路休息,差不多需要费时半小时,才能将水挑到家里,然后倒在一个大大的水缸里。

  如果家里煤不多了,王默也会带着妹妹,推着自行车,去捡煤线捡煤。

  捡煤线很远,大概有五、六公里。

  高高的土坡上,火车走过这里的时候,就会翻出不少剥离出来的土石。那个时候,也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煤块一同被翻落下来,混和倒在斜坡上。

  王默和许多的同龄孩子们一样,一同蜂拥着去捡煤,而妹妹则守在一处空地上,等哥哥将捡来的煤放在这里,然后堆积起来。

  小时候,王默还干过许多大人干的活,家里的院墙曾经被风吹倒过一次,王默利用一个暑假,自己打土块,挑水,硬是砌了数千块土块。

  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王默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立,自强,自信,喜欢做事,而且愿意做事的好习惯。

  可以说,那个时期的孩子都有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意思。

  蒋佟维,王爱军,赵金海,王忻鸣这一代人差不多都是这样过来的。

  到了初中,五个人也经常聚在一起,有时候也会叫上对方,帮衬着自己家里干点活,比如打土块,盖院墙,上房泥等等。

  一般来说,好的家庭环境和气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倒不在与贫富,更不在于权利。

  有人强调棍棒式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虎妈”,“狼爸”式的教育;也有人强调“父母强,则孩子弱,父母弱,则孩子强”的所谓示弱教育;也有人推崇赏识教育,但不管哪种教育,都有过成功的案例,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王默并不觉得哪种教育模式会更好,任何成功的教育都不是可以复制的,往往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因素,任何人都无法包办一个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优势就在于言传身教,一个讲秩序,讲道理,明辨是非,而且颇有“家规”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才能更加有益。

  家庭教育的氛围非常重要,现在的父母往往不放心孩子,恨不得替孩子做好现在的所有一切,甚至做好未来的所有一切,然而这样一来,无形中自己就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所以,王默才说,要蒋佟维学习怎么样去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想要孩子不看电视,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也不去看,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家长允许孩子看电视,又想要孩子能够自己控制自己,那么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慢慢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

  “按照你说的,做父母的就不能有自己的事情,非要天天围绕着孩子转!这才叫家庭教育。”王爱军很不服气,直接反驳道,“我女儿五岁了,我和我老婆平时也很少管她,我看她就很自觉,让看电视就看电视,不让看电视也无所谓,说是睡觉立刻就乖乖的去睡觉。”

  王默道:“军子,你女儿不爱看电视,不代表她没有别的爱好和兴趣,有些孩子爱画画,爱写字,爱听故事,有的孩子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耍,甚至有的孩子只喜欢和比他大的孩子玩。你和你媳妇很少管孩子,这我信!我觉得这样就很好,让孩子自己独立一些,给他一个空间,这本身就是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放手不管,让孩子野去;要不什么都管,让孩子变成了低能。好的家庭教育,追求的就是不过分,适宜的管理,一切都要讲究分寸,适可而止。”

  王默拿起杯子,喝了一杯浓浓的砖茶,立刻就觉得胸腔里仿佛被温烫的水熨过了一遍,舒服极了,然后又道:“咱们的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也很少有精力管咱们,可是咱们也没有堕落,现在也没有说日子混不下去。怎么样教育孩子,想想咱们自己的过去,也许就能懂得应该怎么样去教育孩子。”

  王默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博得几个同学的完全赞同,只是承认他说的有道理而已。

  ;


  (https://www.23hh.com/book/31/31186/191472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