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涟漪殇殇:皇上请放手 > 第94章 赐婚

第94章 赐婚


  十日祈福已经完毕,皇上与萧贵妃去给太后请安,其他臣子王爷也都携带家眷去凑这个热闹,吟诗作画,探讨诗经就这么度过了一整个晌午,晚宴,寺院里准备了些丰盛的斋食。

  “现在这般让朕想起大年三十除夕之夜,虽然太子等人没有一同前来,可这般的热闹一点也不亚于那一日。”皇上突然说起了大年三十,人们不约而同私下看向那日的主角,唐七郡王,人们都以为那日的事皇上再也不愿谈及,却没想到皇上竟然主动说起,纷纷思忖着这话该怎么接。

  而最保险的方法便是不说,皇帝扫向座下众人,视线定在郡王的身上:“那日,郡王侧妃心灵手巧画技了得,本想让涟漪一展风采再作画一副,今日怎的不见涟漪。”

  “回父皇的话,今日她感染了风寒,身体不适,正在房中休息?”郡王道。

  “若是不严重便把她叫来吧,这种场合也该有人把它画下来。”皇帝话中隐晦,他有心要让郡王侧妃来,只是人们却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当初龙颜大怒人们是看到了的。

  涟漪在房中睡着出汗,突然有人进来让她梳洗打扮,说是皇帝要见她,随意洗了把脸换了身干净的衣服,镜中的自己脸色苍白的着实吓人,略微扑了些腮红,作用却不大,进了屋方才发觉一个个淡妆浓抹,穿着得体,只有她,轻淡的让人皱眉。

  当涟漪跨进屋子的一瞬,条件反射性的看向太后身后的女子,她果然伺候在太后一侧,上好的锦缎布料裁剪得体,兔绒翻领,脸色红润,笑意绵绵。

  “臣媳见过皇上,见过太后,见过萧贵妃。”

  “看你面色苍白,身体纤瘦,身子可还是不适?”皇帝关心问候,对于她这一身行头,言语中并无责怪之意,倒是太后,冷眼哧鼻,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萧贵妃看着她皱眉,眼中都是不赞同,涟漪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只能怪自己大意了。

  “朕本意是想让你用那奇特的画技画一幅画,只是看你这身子骨,你还是回去歇着吧。”涟漪确实不想执笔,不仅身体不适大年三十那一晚发生的事,她确实心有余悸,只是皇帝话中颇是惋惜,她看向身侧的唐熙寒,他正品着酒。

  “能为皇上和太后以及在座的各位作画是涟漪的荣幸。”

  涟漪坐于进门的位置,正好将所有的人览进视线,皇帝身边伺候的给她递来了纸和笔,她接过笔凝着座上的皇帝,果真是君心难测。

  这时太后扫向座下之人道:“哀家老了,跟着皇帝出来祈福的次数怕是也没几次了。”

  太后此言必然引起轩然,一阵唏嘘感叹之后,太后接着说:“哀家此次前来是带着一个心愿,是想在在咱唐家人面前了却哀家的一桩心愿,这事哀家事先和皇帝商量过了,皇帝也同意了。”

  太后朝皇帝看去,皇帝笑着点头。

  “知晴,你过来。”太后声音不大,杨知晴如出水芙蓉,娉婷玉立,款款走到太后一侧,太后拉起她的手,笑的和蔼亲切。

  在场的人看这阵势,便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太后是要给杨大才女选驸马了,只是这人选…….

  唐慕彦将桌前的酒一饮而尽,视线在唐熙寒身上流转,若是七哥没有回京,太子自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只是人人都知太后宠爱七哥。

  若说这只是单纯的男女婚姻便算了,偏偏杨知晴身后牵动的是整个杨家,杨将军和翰林学士杨臣杰。

  萧贵妃是个聪明人,把柳嫣然嫁给太子,太子便可后枕无忧的依靠这个后盾,却忘了比柳仕凯更能撼动朝野的杨将军,思及此,想到潇妃此刻的心情,唐慕彦嘴角泛着得意。

  “熙寒,你也过来。”太后唤道。

  潇妃握着水杯的手不停发抖,皇帝耳聪目明握住她的手将水杯放下,潇妃却不动声色的抽走了,皇帝也不恼,悄声道:“那柳嫣然你已做主给了太子,这回便由母后做一回主,机会朕都给了,你如今却还要怨朕吗?”

  “臣妾不敢,只是皇上您到底是如何想太子和郡王的?”

  “于朕,手心手背都是肉,于他们,自是能者居之。”皇帝笑的意味深长,不动声色的在唐熙寒身上看了一眼。

  “事到如今皇上才如此说,那不是在戏弄这满朝文武吗?您让太子他的颜面往哪放?”唐熙寒离京,立唐锦郦为太子,正当所有人都认定储君之时,皇帝又召回郡王,百般给予机会,让太子颜面尽扫。

  潇妃语气中的责备之意甚重,皇帝正色:“今后若郡王凳上皇位,他定会放了他的一众兄弟,太子却未必,这京都中的任何一位皇子都未必。”

  皇帝此言一出,潇妃的手一抖,就算太子会放过,她也不会放过,她心中所想,他都知道,只是他从来不说,只任她们像小丑一般费尽心思,她顿感全身无力,想起远在京都的唐锦郦,心中涌现无数悲苦,而这段对话,除了皇帝的随侍太监,无人听见。

  听到太后召唤,唐熙寒稍稍一顿,脸上并无惊异之色,从座上站起走到太后下首。

  太后的视线在两人之间流转,满眼慈爱:“熙寒,你现在府中有了侧妃,却还没有正妃,知晴做你的正妃你觉得如何?可愿意?”

  唐慕彦眉眼低垂,看向门口执笔之人,视线定在涟漪身上。

  “孙儿谨遵太后懿旨。”唐熙寒的声音回荡在庆春殿的角落,没有一点犹豫。

  “既然如此,何不选个良辰吉日把事情早早办了,哀家也算是彻底把心放下来了,皇帝,你说呢?”太后兴致颇高,笑的合不拢嘴,杨知晴娇羞的低下头,脸像火烧般通红透彻,模样可爱。

  皇帝声音爽朗:“既是母后的意思,这两个孩子的事就全由母后做主,不用问朕。”

  心脏在抽搐,疼的似乎要让她万劫不复,连喘气的机会也不给她,她要提醒自己换气,若是她没有自知,那便真的要被自己憋死,泪水像开闸泻出的洪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擦了还会流,流进脖子,湿了衣裳。

  门外下雪了,又下雪了,曾经想过要与他去看这个世界的第一场雪,想要和他说的,初雪的时候,我们要一起看,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只是,她还没有说出口,他又已经是别人的了,不对………其实他从来都不是自己的。

  手中的对戒闪着美丽的光泽,后悔,当初没有送出手,现在还来得及吗?

  这是新婚对戒,她应该把两枚都送给他,送给他们。

  在哲贤居的时候,在他把她抱在怀里的时候,她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女子,她温婉贤淑,美丽大方,只是眼中却充斥着满满的忧伤。

  她有那么几天,在想那是谁,亦或是她的幻觉,现在才突然想起来,八月十五彩灯节,他没有陪她,没有陪蒹葭,而是陪着这个女子了,叫杨知晴的女子。

  她总在想自己确实是和她不般配的,她是奸臣之女,相貌普通,身无长物,是来自异国他乡的幽魂,却满载着自私的想法,想要将他霸为己有。

  可他美丽妖邪,正直温柔,是堂堂郡王,才能出众,太后与皇上的宠儿,万千少女的心仪之人。

  这样一想,没什么是想不开的。

  柳仕凯让她盗取他的虎符,他可以因此厌恶舍弃她。

  杨知晴嫁给他,她可以因此撒泼离开他。

  这样很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谁也不能怪谁,谁也不要怪谁。

  她是他的侧妃,她就坐在这里,可从始至终无人问过她的意见,无人在乎她是否同意这桩婚事,曲终人散,谁在在乎她的画,谁还在乎这里还有一个她。

  第二日,回京的马车正在紧张的张罗着,人们把杂物通通搬到马车,正要出发,唐慕彦却不见了踪影,皇帝问人去了哪里,杨臣杰回话:“从早上起回行的队伍就不见柳侧妃的踪影,靖王爷说是去找一找,让队伍先行不用等他。”

  “老七,你的侧妃什么时候不见了,你竟也不知,还要别人给你去找?”皇帝怒瞪郡王,太后这时尴尬道:“昨夜哀家留着老七和知晴说了会话,晚了就让他们宿在哀家那里,谁知那柳涟漪又会惹出这等事非。”

  皇帝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正要回京却闹出这种拖拖拉拉的事,难免生气,正要训斥,却见靖王骑马而来:“怎么回事?人可是找到了?”

  “回父皇的话,马场那边的人说侧妃今早出去,说是一会儿就回来。”唐慕彦说的隐晦,显然他有所隐瞒,皇帝并无心追究,只是不悦的看向郡王,唐熙寒二话没说跳上唐慕彦的马,只听马一声嘶吼,人已经消失在丛林中。

  “你带着几个人去帮他找,剩下的人回京。”皇帝仍下话进了马车,唐慕彦正要走,杨知晴这时上前道:“我也去,毕竟柳侧妃出走走与我脱不了干系。”

  唐慕彦微一思忖,点头。


  (https://www.23hh.com/book/58/58828/316081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