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五回:主政阴山县

第五回:主政阴山县


  一天上午周生正带着几个孩童在山里摘野菜,突然听到很远的山里听到一阵虎啸和牛叫。周生当下用小六壬掐指一算,已有所知。当下安排这些孩童回村通知村里安排十来个大人过来,自己却是带着旺旺望声音传来的地方钻去。待到村里人顺着踪迹赶到五六里外的一个山谷时,只见一头身高八尺,体长过丈的野牛用两只角将一只体重达五百公斤的斑斓猛虎死死的顶在一座悬崖上。当即把村民吓得胆战心惊,就在这时传来周生的声音:“过来吧,不用怕!他们同归于尽了。”这时村民才发现就在旁边两三丈远的一片草地上,周生正在救治一头小牛犊。原来这只猛虎想扑足小牛犊,结果小牛犊的母亲赶过来,救子心切与猛虎一场搏斗,最终同归于尽。于是村民一起把猛虎和野牛的尸体抬回去了,而小牛犊在周生的救治下可以慢慢行走后紧跟在周生的后面回村了。于是周生的身边又多了一头野牛,周生给它去了一个名字叫大黑。

  时间飞快的进入了四月,朝廷的赏赐也终于下来了。因为周家也算没落世家了,更兼是开国功臣之后,再加上大汉对农业的重视,所以这次朝廷因为曲辕犁赏赐周峰为阴山县(在现在的攸县西南附近)县长,而原先的县长因为此功劳而被调往桂阳郡。同时周风也跟着皇帝派来的使者一起回来了。原来周风在皇宫的表演很收灵帝喜爱,因此把周风留在皇宫让周风把所会的剧目都表演了一遍,同时灵帝也赏赐了很多财务,并封周风为大乐令秩六百石。后来周风按照周生的吩咐在洛阳买下了一座茶楼,开始招收人员进行培训,又组织文人观看表演并且点评,同时向他们重金征求剧本,很快看皮影戏就成了洛阳的时尚。这次周风回来,一是因为灵帝几次催问新的戏剧,二是向周生询问下一步计划。周风是切地把周生当神人了,想当初他在村里是一个没人看得起的二流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今日的风光,再加上周生神奇的阴神传法,所以。。。周生当晚又以阴神入梦之法传了几个剧本给周风,这次所传剧本不但有皮影戏还有话剧,小品,相声等--没办法只有意识是交流才能栩栩如生,同时吩咐周风暗暗寻找诸子百家中的小说家传人。在安排周风去洛阳之后,又将族中事情安排妥当。周生陪着族长带着族中约三分之一的人丁顺着永乐江乘舟去阴山县接任县长一职了。一行人顺流而下在船上谈笑风生,周生却在暗暗观察江面的水位,却见江面水位由于近月未雨比往日要低了一尺左右,心知旱情已经出现了。到了县城与原县长交接完毕,周峰就召集各地的里正安排抗旱救灾事情,在会上周峰要求各村要跟据农作物的需要统一安排灌溉,充分利用水源,防止发生纠纷。同时在会上周峰也公布了周生提供的筒车,龙骨翻车,并带他们参观了样板。当然这两样东西的图纸也早就让周风带到洛阳贡献给了朝廷。而朝廷正在为中原地区的干旱而焦头烂额,得到图纸经过试制后立马就在中原地区推广,结果极大的缓解了中原地区的旱情。这时如果有修炼有成的地仙之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周生的身上浮现淡淡的功德金光。经过有效的抢救整个阴山县境内基本没有出现颗粒无收的现状,于是全县民众开始信服新任的县长了。而这时新来的县长却又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强迫各个村落必须养殖百只以上的鸡鸭。有村落不够数目的,县衙免费提供鸡鸭种苗,等鸡鸭长大后由县衙统一回收。县里的农民多有不惑和不满,只是由于抗旱建立的信任才勉强接受了。接着我们的周县长有颁布了一条奇怪的命令,征召有任何一技之长的人才比如会种田,会养殖,会手工,会武艺等等。再然后就是组织县里方方面面的人物去看皮影戏了。再然后?再然后我们的周县长终于安静下来了。

  在阴山县县城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六到十二岁的小孩在走街串巷的给小孩讲故事和三字经,这就是从周村带来的小孩了。经过周生一年多的培训,他们大多数能认识四五百个字了,也基本上掌握了拼音。因此周生要求他们每一个人至少教会三个以上的小孩能认识一百个以上的字,要能简述洪荒时期的历史,要能唱《感恩的心》,只有这样周生才会进一步给他们讲解《三字经》等知识和传授武艺。

  而周生自己却带着旺旺,骑着大黑在阴山县境内观察山川走向、水文分布,去寻龙探穴了。这一日周生沿着永乐江逆流而上来到了香草坪,周生知道这里在北宋之后成了安仁县县冶之所,在自己穿越之前小小的县城就挤满了四十余万人口。而今这里也不过三四十户人家,一条驿道从村中穿过。这时永乐江上还没有建设桥梁,靠江中渡船连接两岸的驿道。沿江两岸被开垦出了大约两百亩良田,四周青山连绵,树木苍郁,林中鸟兽之声此起彼伏。据说神农曾经在此教民耕作,采药治病,后来尝百草时误服断肠草,因此圣殒的地方。周生来到东北最高的山峰--半山腰一处平地,让二黑为自己护法。然后虔诚地向神农祭拜了一下,盘腿而坐,放开心神,于恍惚之中沟通这一方天地。慢慢的周生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消融了,融入了这一方天地。慢慢的周生似乎成了这一方天地,似乎听到了大地雄浑而缓慢的脉动,似乎感受到了一草一木的喜怒哀乐。此时一股黄色的厚重的地气从地脉传来,传入周生的体内,接着脑海里突然多出了一些东西。周生对这些变化不忧不喜,不理不顾,勿忘勿守,只听到体内发出几声咔咔的轻响,然后只觉得身体一松,似乎突破了某层薄膜,接着就被弹出了定境。这就筑基了?想着前世由于种种原因直到花甲之年仍然没有筑基,心中一阵唏嘘。闻到身上的恶臭味,来不急细查身体的变化,急匆匆的就近找了一条小溪冲洗了一番。然后盘坐调息、闭目内视。只见体外的灵气源源不断的进入体内,转化成自身精血,再在体内自行循环补充机体的消耗。这就是人仙啊,从此不出意外的话将有三甲子的寿命。这时体内精血也转化出了第一缕先天之炁,有了这先天之炁就可以画符诵咒、施展道法了。内视已毕,想起脑海中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心中一紧,赶忙凝神脑海,仔细分析。原来由于周生身具功德金光,又立志天下大同,因此不知不觉和数千年前在此教化百姓的神农产生了共鸣从而引动地气入体。而脑海里多出来的却是神农当初遗留在此处的意识传来的此地地脉的相关知识以及神农在此地参悟出来的信仰成神之法。

  五月转眼过去,干旱仍然在持续,而这时中原地区终于爆发了蝗灾,蝗虫仿佛暴雨前的乌云无边无际,遮天蔽日,在中原大地上纵横来去,肆意的吞噬着一切绿色,所过去寸草不留,死寂一片。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流民潮产生了,张角的太平道势力趁机猛增,达到了二三十万信徒。(不过由于龙骨翻车和筒车的使用,旱灾和蝗灾不足历史上的三分之二,所以导致太平道的势力比历史上的势力却是小多了)。而阴山县境内,农民才发现当初周县长下令养殖鸡鸭的妙处~~原本阴山县旱情已经得到缓解因而蝗灾也不太严重,而这不多的蝗虫也几乎被鸡鸭吃光了。因此阴山县的农作物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反而鸡鸭由于食物充足,体重猛增。同时猛增的还有县长周峰的民望了,在阴山县已经有人开始给周峰建立生祠了。作为幕后的始作者周生身上的功德金光又浓郁了微不可查的一点。这时周生已经回到了县城,又以阴神入梦之法把信仰修炼之道传授给了周峰,同时也把其中的利弊告诉了周峰--信仰之道,有信仰,则永生;信仰越足,能力越强。信徒绝,命亦绝,魂亦灭,轮回永断绝。周峰听后才明白近段身体精力充沛是因为阴山县境内农民的祈祷,在听说了信仰成神之道后却是毫不犹豫的开始修炼起来。由于信仰充足,仅仅修炼了三天就筑基了,容貌也年轻了十岁。接着周生又向周峰传授了一些道法,然后向周峰讲述了大同社会的理想以及如何组织大同社以及目前的计划安排。

  于是阴山县境内有掀起了新一轮的变化。首先周县长在各大城门和县城中心十字路口立史雕刻礼记中孔圣人所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者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事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则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次定期召集各地里正举行议政大会,会场上高悬“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每次开会前都要组织与会人员一起共同朗诵《礼记。大同》,然后商议抉择一县要务,选任贤能,监督政务。

  其三周县长收拢了全县无人抚育的孤儿,建立了孤儿院集中抚育。同时收揽境内流民,安排劳务换取粮食。

  其四组织了两三组人轮流在各村免费演出皮影戏,借此宣传大同理想。

  金秋过去了,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周县长通过征召和寻访却也搜集了三四十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由于周峰和周族以前都是默默无闻,而阴山县也是南荒边陲小县,所以搜集到的人才都是一县之才以下,基本上是大字不识二三个的,不过却也足够开展一些计划了。周生首先组场传授了朱砂掌,然后又以阴神在梦中传授了各人相关的知识。

  周峰把各村各户养殖的鸡鸭都收购了回来,在县城开了几家鸡鸭肉店,专门按人头低价限购宰杀剥毛后的鸡肉和鸭肉,同时免费提供鸡鸭宰杀和剥毛服务。同时又以征召来的几个建筑工匠为头,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劳力以工代赋兴修水利。接着又以股份制的方式联手阴山县的豪强一起开办了制车场、车船行、小型船厂。几番措施下来,却是把阴山县治理得有条不紊,人们的生活日胜一日,同时也把阴山县经营的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https://www.23hh.com/book/65/65246/344682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