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三十回:关羽南下

第三十回:关羽南下


  光和五年(182年)孙权、甄宓出生。正月,或许是回光返照,或许是蔡邕等人进言多次,总之耽于娱乐的灵帝豁然变得清醒了下达诏书,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太尉许馘、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置之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百姓诣阙诉冤,司空陈耽、议郎曹操上疏,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闻奏,责备许馘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于是曹操再一次名闻天下。

  可惜灵帝的清醒只是昙花一闪而已,转眼又沉溺于酒色之中,朝政尽托付给了赵忠,张让等中常侍,于是宦党势力不减反增。

  历经桓,灵二帝,在京城周旋了十五六年的王越由于出身平民,空有一身盖世武功,却不能纵横沙场,报效国家,封妻荫子。这年三月年龄四十有余的王越深深地感到自己在京城是空耗生命,蹉跎岁月,而自己人生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王越想到黄忠,吕布等人都是平民出身跟着周生只不过短短数年就已经是封侯拜将了,对比自己真是天渊之别啊!想道这里,王越自嘲地笑了笑。早知如此,当初周生第一次邀请自己的时候,自己就答应,那该多好啊!只是谁又能想到周生小小年纪,说好听点是没落士族出身,说不好听就是平民出身,只是短短数年就闯出了偌大的事业!然后王越向灵帝上奏表示要到交州协助周生保证灵帝的财路安全,灵帝一听立马答应了。要知道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灵帝每年从周生那儿得到的份子钱都快占了自己小金库收入的一半了。

  于是王越顺带着跑到常山真定把正在教关门弟子的董渊一起忽悠到了交州,通行的还有他自己的大弟子史阿以及开武馆时收的一些得意的弟子。一行人跑到万里车船行报出王越的名字,车船行马上以贵宾之礼恭恭敬敬地把他们送到交州。

  自进入交州境内以后,王越等人就感觉到了另一个国度一样。只见这里虽然人烟没有中原稠密,但是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很健康,每一个人的神色都是轻松,平和,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很多村庄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新建的,却都规划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最让王越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里每一个村落的入口都立着一块石碑,正面石碑上雕刻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者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事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则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反面雕刻着村民村规。

  这里每一个村落都有一个儒生教村民《三字经》等启蒙读物,都有一个达到整劲级中期以上的人教村民练习朱砂掌,易筋经等内家功夫,并且都有一个初级医者常驻村落给村民看病治病。董渊等人无不人人色变,相比中原内地的民不聊生,水生火热,这里真的是人间净土。虽然早就听说了周生的仁义,一路上也不停地听到大同理想的宣讲,但是都比不上身临实景的震撼啊。周生哪来如此大的财力,如此大的决心来长久维持比天上星星还多的开支啊!想着一路上同行时,好多去年移民的平民兴高采烈地回到故乡呼朋唤友地邀请他们一起移民交州,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是否也要把家人搬迁过来啊?

  等到了南海郡番禺刺史府时,周生早已经率领众人等在门口迎接。王越等人见周生如此隆重地接待自己,不由心生感动。周生一连陪着他们在南海郡转了三天,并给他们详细的讲述了交州的政策以及大同学社的思想和情况。

  三天后周生先找到王越谈话,向他传授了后世蜀山的剑仙修炼法门以及后世特战部队训练和作战的一些常识,然后就任命他为刺史府兵曹从事,以他带来的弟子为骨干组建特战队,着重训练海军陆战队和热带丛林山地战术。王越得到了剑仙修炼法门这种可以追求长生的无上剑道,就已经视周生如师父了,又见周生委以重任,安排的事物简直太对自己的胃口了,欣然遵命,并拜周生为主公。接着周生找来史阿要他配合贾诩组建情报组织。

  接着周生有根据董渊自己的意向,向他传授了太极内功以及杨家枪和岳家枪等枪术与周亚夫兵法,委托他组建军事学校,培养部队中下层军官。周生见交州有了王越,董渊等高手坐镇,因此就带着黄忠和戏志才率领船只化作商队,以朱崖为基地,开始向西南沿海岸线探索。

  而这时18岁的关羽正血气方刚,路见不平,一怒之下拔剑而上,斩杀了当地的一个土豪。迫于仇家的追杀,关羽被迫抛弃才刚刚出生的儿子关平和妻子离家逃亡。关羽一路向东北逃窜,准备翻越大行山进入幽州,前往辽东避难,这时的辽东已经是大汉的通缉犯的乐园了。

  两日后路过绛邑时,关羽想起同郡的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父子的纵横沙场,叱咤风云,不由心生向往。又想道近来周生的发明曲辕犁等奇物兴农利民,写作《三字经》等书文教天下(关羽自己就读过《三字经》),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为了恩师蔡邕,毅然舍弃京都荣华,流放冰天雪地的塞北朔方的这一份令人敬重的义气。于是决定去周村看看,暗中瞻仰一下前辈英雄和考察一下周生是否真的如传说一样爱护平民百姓。

  到了村口,只见入口的右边立着一块四尺左右的石碑,石碑的正面雕刻着《礼记.大同篇》,背面雕刻着族规村约。进了村后,只见路边不时有小孩蹦蹦跳跳的边跑边念:“人之初,性本善…”。等来到原先绛侯府邸遗址时,只见中间是一座宗祠,右边是一座私塾,左边写着“义庄”两个大字。

  关羽迷惑不解,不知义庄是何物。正在关羽抬头左右观看时,这时旁边走来一个后生,对关羽行了一礼问道:“冒昧打扰,请问阁下何人?到此有何贵干”关羽回了一礼道:“吾乃同郡解良人,姓关名羽,此行无他,特来瞻仰绛侯父子英风。敢问阁下何人?这义庄又是何人府邸?本郡内未闻有义姓士族啊。”来人大笑道:“吾乃绛侯后裔,姓周名全。这义庄并非谁之府邸,乃是吾等奉家主周生之命设立的,专门收养孤寡老者和父母全无或被抛弃的幼儿。”关羽听后感叹道:“看来贵家主实乃仁义天下,奉大同而行啊!”

  周全看着关羽面似红枣,卧蚕眉,丹凤眼,不由一怔,喃喃自语道:“解良关羽,又面红如朱,莫非是…”说到此处,周全惊喜地问道:“阁下莫非字云长乎?此行乃是欲望北方避难乎?”关羽听了,心中一个激灵,暗暗戒备起来,随时准备杀出村庄,问道:“阁下何处得知吾之表字?所言避难何意?”周全看到关羽紧张的样子,知道自己冒昧了,连忙解释道:“阁下勿惊,此乃吾家主所留书信所言。吾家主前次陪同他的恩师北上,中途来此祭祖时就曾经吩咐吾等寻访阁下。家主言阁下乃义薄云天之士,欲图与阁下一唔。只是吾等无法寻找阁下行踪,家主有来去匆匆。直到今年春,家主忽然来信道:阁下近期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从而闯下杀人大祸,被迫抛妻别子,准备避难辽东。途中阁下将会到此一行,嘱咐我等留意接待。”

  周全说吧一面吩咐族人向此地族老周固汇报关羽一到,一面邀请关羽进府说周生有一封锦囊留给他。关羽听得半信半疑,心道自己无权无势,声名不显,又与周生素昧平生,周生从何得知自己?莫非周生真的有未卜先知之能?仗着艺高人胆大,跟着周全进入周府。周固早已经在中堂相候,见关羽面带怀疑,也不多言,递给关羽一个锦囊。

  关羽打开一看,果然是周生留给自己的。信中讲述交州种种,邀请自己举家去交州避难,如果自己不愿去交州,则将奉上盘缠纹银百两。只是自己将半生漂泊,不得与妻儿相逢。信的结尾题了一首诗道:故园三千里,漂泊二十年,别时儿尚乳,重逢已比肩。关羽看罢此信,心中将这首短诗念了又念,满腹辛酸。自己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二十年之久,在这乱世娇妻幼子,生死未卜啊。能够重逢,除非祖宗保佑了。关羽沉思半晌,终于决定听从周生的安排—-举家移民交州。

  等关羽带领家人来到番禺城后,已经是十月了。这时北疆早就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可是这交州一代依然是鲜花不断,瓜果飘香,绿树葱茏。这时周生也率领船队返回了番禺,等候关羽的到来。虽然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关羽的崇拜已经没有明清时期的隆重,某些喜欢贬低一切,怀疑一切,以此显示自己博学多能的专家开始对关羽进行了贬义。但是周生始终敬佩关羽的忠义无双,前世曾经为此写过一首歌词:

  走单骑

  只为那桃园里的一拜

  纵然是兄弟漂泊处境哀

  纵然是兄弟落脚有些猜

  寻兄弟单骑千里不徘徊

  只为那桃园里的一拜

  便辞了王侯富贵千金财

  便脱了锦绣官袍着旧袍

  寻兄弟单骑千里不徘徊

  只为那桃园里的一拜

  纵然是千山万水全关塞

  纵然是四面八方皆狼豺

  寻兄弟单骑千里不徘徊

  王朝霸业兴兴又衰衰

  春秋淬炼着仁义的胸怀

  悠悠的岁月里独放着光彩

  单骑的传奇啊代代在膜拜

  而且关羽为人对待平民百姓,军中士卒都十分关爱照顾,这一点是周生最为看重的。至于说关羽为人孤傲,轻慢士大夫,应该是与他平民出身,早年四处漂泊避难时饱受士族的冷眼和打压导致的。因此周生才特意吩咐留在绛邑的族人留心关羽,并且在族人无法寻找到关羽时,不惜用小成图预测关羽的行踪。

  为了打磨关羽的性格,周生并没有立马任命关羽官职。而是带着他拜见了庞德公和贾诩等人,让他充分了解了这些人的博学多能和机智无双并同时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接着又带着关羽拜见了王越、董渊、黄忠等人。关羽由于年龄关系,虽然天赋异禀,此时也才是暗劲中期,见到这偏远的小小交州刺史府就有三位化劲级高手,不由傲气大消。等见到比自己小四五岁的赵云和太史慈(太史慈却是周生通过万里车船行寻找了两年,才在今年八月找过来的。)居然也是暗劲高手,终于感叹天下英雄何其多也。于是关羽虚心向王越等人学习武功,直到这时周生才安排关羽为刺史府的军司马。至于赵云和太史慈因为年幼,所以周生要他们继续跟随董渊学习,并协助董渊管理军校。

  这年年底交州人口达到了二百万,对外公布为一百五十万。隐瞒的五十万人口,其中分布朱崖的为二十万,夷州三十万。全国大同学社社员约二十万人,其中交州占了十万人。大同党党员一万人,其中交州占了五千,基本上占据了交州十郡(含夷州和朱崖)一百一十个县亭以上的官职。

  第一卷潜龙勿用就此结束,第二卷乱世争雄即将随着黄巾起义拉开帷幕,天下即将风起云涌,英雄豪杰纷纷登台。


  (https://www.23hh.com/book/65/65246/344685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