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三十七回:群雄来投

第三十七回:群雄来投


  三月,以廷尉崔烈为司徒。烈,寔之从兄也。是时,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钱西园而得之,段颖、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行输货财,乃登公位。崔烈因傅母入钱五百万,故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灵帝顾谓亲幸者道:“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回答道:“崔公,冀州名士,岂肯!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崔烈由是声誉顿衰。

  北宫伯玉等寇三辅,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长安以讨之。

  时凉州兵乱不解,征发天下役赋无已,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议之,议郎傅燮厉言喝道:“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奏傅燮廷辱大臣。灵帝以问傅燮,傅燮答道:“樊哙以冒顿悖逆,愤激思奋,未失人臣之节,季布犹曰‘哙可斩也’。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籓卫。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崔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崔烈不知,是极其无知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灵帝善而从之。

  五月,太慰邓盛罢;以太仆河南张延为太尉。

  张班等人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发电机,并开始研究电力对工家修炼之道。而周生通过试验发现电力可以温养法器,于是将绛邑得到的凤吟铠甲和张角的九节杖进行温养,半年后温养成功,周生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器。

  六月,以讨张角功,灵帝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于是张让等宦党日益猖狂,肆无忌惮。周生派人暗中送了部分宦党私通张角的证据给张让等人,要求张让等人想法搭救蔡质。蔡质被张让等人借口南宫失火,蔡质有失察之罪打进牢房,准备问斩。张让等人看到周生送来的证据后,大惊失色,连忙向灵帝进言:“念蔡质一向精忠职守,改判流放日南蛮荒之地”

  蔡质在再次经过宦海坎坷后终于对大汉朝廷失望,于是带领家眷来到交州忠心投靠周生。因为蔡质是待罪之声,周生只好暂时安排他协同董渊负责军校。

  历经数年在周生的倡议下,在蔡邕等人的编辑下历史上第一部字典终于编写成功,灵帝大为欣喜,取名《大汉字典》。

  皇甫嵩之讨张角也,过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皇甫嵩不与。二人由是奏皇甫嵩连战无功,功费者多,征皇甫嵩还京都,收左军骑将车印绶,削户六千。八月,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以讨北宫伯玉,于是开创了三公在外的先例;拜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起归张温统帅。

  九月,特进杨赐为司空。十月,临晋文烈侯杨赐薨。以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

  谏议大夫刘陶上言:“天下前遇张角之乱,后遭边章之寇,今西羌逆类已攻河东,恐遂转盛,豕突上京。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西寇浸前,车骑孤危,假令失利,其败不救。臣自知言数见厌,而言不自裁者,以为国安则臣蒙其庆,国危则臣亦先亡也。谨复陈当今要急八事。”大较言天下大乱,皆由宦官。宦官一起谗言刘陶道:“前张角事发,诏书示以威恩,自此以来,各各改悔。今者四方安静,而刘陶疾害圣政,专言妖孽。州郡不上,刘陶由何而知?疑刘陶与贼通情。”于是收刘陶下黄门北寺狱,严刑拷打,企图屈打成招。刘陶对使者说:“臣恨不与伊、吕同畴,而以三仁为辈。今上杀忠謇之臣,下有憔悴之民,亦在不久,后悔何及!”遂闭气而死。前司徒陈耽为人忠正,宦官怨之,亦诬陷,死狱中。

  这一天周生正在府中与贾诩等人商议开凿驿道改善交州与桂阳郡的交通,忽然有佣人(周生严禁买卖家奴,因此家中杂事基本都是雇佣佣人。)进来递上一张名帖,汇报说府门外有一个年轻商人求见。周生一看,上面写着东海驹县糜竺字子仲,立刻吩咐佣人大开府门。然后整理仪容准备亲自出门迎接,贾诩看了甚是好奇问道:“这糜竺何许人也,值得主公如此隆重?”周生边走边说:“糜竺其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乃当世之君子也。尤其其人深得商家之道,生财有方。其父早亡,导致家业凋零,然而在他主持家业后,不过数载,糜家以富甲天下。”贾诩心道天下要论生财有道,又有谁能比得过你自己呢。

  话说糜竺正在忐忑不安地在府门外等候,不知道自己一介商人冒昧求见,是否会吃一个闭门羹。这时只听吱呀一声,两扇朱红大门被佣人打开。糜竺连忙闪躲到一边,四处打量,看看是否是哪个王侯将相来拜访周生。却见四周除了自己一行人外,再无他人。糜竺正心中纳闷时,只听见一个热情洋溢的声音从大门内传来:“不知是糜兄驾到,周生有失远迎,还请恕罪!”糜竺一听,心中一个激灵。什么?周生有失远迎?感情闹这么大的排成,原来是欢迎自己这个小小的商人?糜竺恍如梦中似的转过身去,看向大门。只见一个高约七尺,一袭青衫的大约十五六岁的小孩,带着一行人远远地就抱拳行礼欢迎。来者不是大汉车骑将军、桂阳乡侯,交州州牧周生,又有谁能够小小年纪就有威压四方的气势?糜竺急忙快步迎上去,大礼参拜道:“竺乃一介卑微商贾,如何敢当君侯如此大礼相迎。”周生走来扶起糜竺,挽着他的手一起走进了府邸。贾诩看到这熟悉的一幕,想到当初的自己,心中笑道:得,自己看来又要多一位同志了。到了中堂,分宾主坐定。周生给糜竺引见左右,然后询问糜竺来意。糜竺此行本来只是想和周生商议生意合作之事,见周生如此敬重自己,不由极为感动,心生报效之心。于是对周生行礼道:“糜竺久仰君侯仁义大名,愿在麾下效犬马之劳。只是糜竺别无所长,仅略谙商家小道,然则君侯此道胜糜竺千倍有余。”周生笑道:“吾早有心思去拜访糜兄,奈何官身不由己啊。”于是周生和糜竺谈论起商家之道。

  周生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人廉我转”的经商原则一直说到经济战—比如计然用煮熟的谷种借给吴国,比如田氏向姜氏买下齐国等等。听得一旁的贾诩,糜竺都是眼睛一亮,思维大开。这才明白周生布局之深远,以现在周生所创下的产业,再过数年完全可以不战而胜,独霸中原。周生接着感叹道:“世人都道商人重利,却不知商人需以信为本。”接着周生又说道:“其实商家是最接近天道了,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乃维持平衡与稳定。而商家亦是取此地之有补它地之不足。”最后周生对糜竺说:“糜兄也有修炼,弓马谙熟。其实商家修炼之道,就在于人与宇宙互通有无。”糜竺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商家的最高境界不是与人交易,而是与天地交易。糜竺明白了自己的修炼之道,对周生更加心悦诚服道:“糜竺代商家多谢主公指点之恩,商家至商圣范蠡公后,就再也没有自己的修炼法门了。有了主公这番指点,我想我等商家定然能明悟自己的修炼法门。”

  最后周生任命糜竺为将军府从事,主管经济,然后要贾诩带着糜竺熟悉交州的一切—包括大同思想的宣讲。

  不久又有零陵泉陵人黄盖慕名来投,黄盖表字公覆,本为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但家族分离,黄盖祖父迁到零陵居住。后来乡亲都死去,黄盖生活艰难,但仍有壮志,虽然贫穷,仍常负薪警戒自己,又自幼习武、学习兵法善于使用双鞭,力大无穷。因为听闻中郎将桂阳大守黄忠也是南阳人,而且厚待寒门和平民,因此就去投奔。黄忠在考察他的武功后,就安排他来到交州听从周生安排。同黄忠一起来的还有桂阳的两个猎户,一个叫鲍隆擅于弓箭和棍法,一个叫陈应会使用猎叉,同时又一手飞叉绝技,百发百中。周生统统安排他们到军校学习半年后,才任命黄盖为裨将,鲍隆,陈应为校尉。

  经过暗中吸纳黄巾余众和流民以及平定和教化境内的蛮族,这一年交州的人口达到了四百万,上报朝廷的人口为二百二十万。在全国各地州郡人口都在下降的情况下,唯有交州人口在不断上涨,因此每年吏部考评,交州排名第一。而黄忠控制的桂阳郡人口也达到了一百万。


  (https://www.23hh.com/book/65/65246/344685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