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二十二回:神农传医

第二十二回:神农传医


  周生接过圣旨后,回到家中打点行李,就和黄忠等人立刻离开了洛阳,一起南下南阳郡。周生等人由于灾情紧迫,沿着官道,从伊阙关南下,由梁县渡过汝水,翻过霍阳山,一路风尘仆仆,饥餐露宿,每日行程竟然达到了四百公里以上,三天后终于抵达了宛城。

  到了宛城后,黄忠等人将继续南下阴山县,汇合周峰后,再一同赶往南海郡进行平叛。周生与早在此等候的张机相见时,发现张机的修炼已进入了门道,只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炼身摄气,完成了筑基,成为了人仙、刚刚进入炼精化炁小乘。周生连忙恭喜张机。

  张机感激地对周生行了一个大礼,恭敬地说道:“机拜见主公,多谢主公传吾修炼之道!指点吾得传医家之道!”周生闻言大喜,连忙扶住张机说道:“先生客气了,这么说先生明悟医家修炼之道了?”

  原来自从与周生交谈后,不久张机就辞官南下桂阳郡。到了阴山县后,见到此地百姓安居乐业,家家丰衣足食。而且此地文教盛行、民风淳朴,人人知礼。张机见了恍如到了人间净土,啧啧称奇,于是拜见了县令周峰。一番深谈后,张机明了了阴山县的执政理念和施政纲要。等到张机听说庞德公也在此定居,参赞政务,并大力发展文教张机早已久仰庞德公的文名,于是又拜访了庞德公。与庞德公一番细谈后了,庞德公最后郑重地拿出了周生写的《大同社会纲要》一书对张机说:“这才是儒家的理想啊,这才是真正的‘仁’,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空想,到了这里才发现原来这个理想还是可以实现的。”

  庞德公这时已经明白了儒家修炼之道了,浩然紫气隐隐即将跨过炼精化炁进入炼炁化神阶段,从而成为真正的大儒。所欠缺的就是治国的功业了。张机看了《大同社会纲要》后,喟然长叹道:“这才是一个儒生应该追求的理想啊!”张机心理暗自决定此生当追随周生为了大同理想而奋斗,因此才又了上文张机拜周生为主公的行动。

  张机随即跟着周峰安排的向导一路寻访神农的遗迹,首先来到的是江口白石仙(阴山县即现代的安仁县一带,此地人因为见座座山峰都是灵秀非凡,仙气盎然,于是习惯将山峰唤作‘仙’。)。白石仙峰顶有五块坐南朝北、长约6米的巨石,好像如来佛的手掌张开一样,当地的乡人为了祭祀神农,在手掌中心修建了一座神农殿。在最长的“手指”上,有“正心”两个字。神农殿由做工精细的大理麻石堆砌而成,以天然石墙为神龛。殿前“神农殿”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两旁石刻周生所写对联:“先帝圣功扶宇宙,白石仙岩镇山河。”进殿后,有供人祭祀的古神坛,古朴而不失庄重。两侧对联曰:“化同天地,功过古今。”

  张机毕恭毕敬地上了三柱香,虔诚地祈祷后,在神农像前盘腿坐下,调身、调息、调心后,进入入静状态,一缕神思似想非想地萦绕在神农像上。就在此时神农像忽然传过来一段意识,张机心中一激动就退出了入静状态。原来由于乡人从不断绝的虔诚的祭祀,因此这一方天地保留的神农的意识慢慢的就聚集在了神农像上面,因此慢慢地神农像就有了一些神异。而张机精通医学,在入静状态就与神农像产生了同步。因此神农像自然而然地与张机共享了一些意识。

  张机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细细分析神农像传过来的意识,却是远古医家的一些知识。张机也因此了解了医家修炼之道与医术和医德息息相关。当医者能够明了人体经络,丹田、穴位及运行机理,并能保持它的流畅运转就完成了筑基。当医者对大部分的药物能够分辨出阴阳五行属性,并能够充分利用君臣佐治的搭配去完善和进化人体系统时就进入了炼精化炁阶段(张机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张机随后又到了菜花坪,却没有什么新的收获,只是加深了周生传给他的医道的理解,于是跟着向导到了药湖。

  药湖原来是没有地名的,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古树参天,百草丰盛,落英缤纷,各种飞禽走兽无数。林中一处湖泊,称之为古碧海,碧波如镜,流光溢彩。一年夏天,炎帝神农慕名来到此地采摘草药,面对遍地奇花异草,他不顾长途跋涉的劳顿,带领随从们继以夜日,日里采摘百草,夜里借着月光在湖中清洗草药。事也真巧,这林中的草药,白天刚采过,晚上又长了出来,取之不竭,采之不尽。尤其是采来的草药经过古碧海的清洗后,香气馥郁功效特别。这荒野之地原本没有地名,一日晚上,月落树梢,知了长鸣,神农帝他们洗毕草药休憩时,大家谈起该地取名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神农帝沉思良久说道,此地有药有湖,可取名为药湖,众人齐声称好。从此药湖之名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安仁还有姚湖村和药湖寺,只是没有了原始森林和古碧海了)

  张机在这里白天采集草药,晚上在湖里清洗草药,累了就在湖边静坐。一天、两天、三天、张机乐此忘返,几乎忘了外界的一切,忘了时间的流逝。直到一个星期后,这天晚上蓝天如洗,圆月如镜,月华如练,只见月光下古碧海不知不觉地泛起了一层薄雾。薄雾悄悄地渗透进了静坐中的张机的身体里,张机只觉得暖洋洋的,浑身舒畅就好似又回到了出生前在母亲的胎盘里,浸泡在羊水里一样。张机的身体不断得到完善、修补,于是不知不觉张机就筑基了,而且在薄雾里张机也明了了此地大部分草药的药性。

  张机随后又去了香火堂,香火堂是炎帝神农氏生活栖息的地方。《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当时神农帝为了给百姓治疗疾病,亲自尝试百草,一次因误食毒草,口干舌燥,头昏目晕,忽见山泉石缝之中有几株青翠欲滴的山茶,随手摘了几片放在嘴里嚼之,顿觉满口生津,病痛渐减。大喜曰:“此物能生津解渴,祛病除毒。”之后,将此物奇特功效告诉当地山民。当地山民喝了此茶后,个个身强体壮,益寿延年。张机此行就是为了被后世誉为“一茶九杯”的豪峰贡茶。

  张机来到香火堂山下只见绿油油的梯田、甘甜的山泉,无一不让人心醉神迷。山上鲜花却还在竞相绽放,鸟儿在卖弄清脆的歌喉。当张机爬到山顶的一刹那,四下望去,群山耸立,云雾袅绕,犹如仙境。远处的云海瀑布奔涌而出,如黛的山峰耸立在飘荡的云雾之中,像是大自然闲来无事点作的水墨画一般,让人惊叹不已,总觉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见啊!张机在这里悉心学习采茶,并且按周生的指点研究炒茶工艺。张机在这里整整研究了一个月,才研究成功。于是周生又多了一项产业,更主要的是茶叶对南下交州平定叛乱又莫大的作用。

  后来张机又去了白鹿原,据说是炎帝安息的地方。接着就去了桂阳郡郡冶之地郴县,寻访使阐。在使阐处二人共研医术,使阐传承的是苏仙的道统,因此双方各有所长。张机二人互相取长补短,医术大有精益。期间张机也有询问苏仙的事迹,奈何使阐也只是偶然得到了苏仙的道书,对于苏仙飞升的事迹和苏仙岭的福地都不甚了了。

  正在张机与使阐相处甚欢时,周峰来信说中原爆发了瘟疫。张机知道被周生去年所言料中,预感事态严重,不敢轻慢,连忙邀请使阐一起北上。当张机二人到达阴山县时,周峰早早就准备了一艘大船满载草药等候二人了。


  (https://www.23hh.com/book/65/65246/382237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