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三十三回:移民开发

第三十三回:移民开发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万里车船行在六月开通了各郡之间的客运和货运线路。所有的车船上都刻有《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者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事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则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并且规定所有的儒生和医者本人免费,但是一路上需得免费给同乘的人员讲解这段经文或行医。

  于是寒门学士和医者得以游走天下,其中也有部分人来到交州游学,见到此地政治清明,任人唯才,于是有部分人就留在交州任职,从而缓解了交州人才的缺口,打压了士族对官场的垄断(士族门阀之所以能统治中国上千年时间,就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垄断、对人才的垄断)这其中就有来自凉州姑臧的贾诩字文和。

  贾文和因为出身平民,虽然有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却在仕途上寸步难行。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却被士族打压,不久就被迫称病辞官回乡。贾诩今年已经三十三岁了,仍然一事无成。贾诩早就听说了周生的大名,现在又见周生的万里车船行果然对寒门和平民优渥有加,因此随着万里车船行辗转万里来到了交州。

  在经过一番考察后,贾诩终于来到刺史府求见周生。周生听说是凉州姑臧贾诩贾文和来访,心中喜出望外,立刻接见。周生一连与贾文和促膝详谈了三天三夜终于将贾诩说服加入大同学社,然后周生又传了贾诩儒门修炼之道。最后才让周峰拜贾诩为别驾从事,贾诩见自己刚来就得到了周生如此的相信和重用,因此就尽心用事。周生随后就安排人员把贾诩的家人从万里外的凉州接到了南海郡番禺城。

  六月份,周山主持的洛阳皇宫改建和自来水工程正式完工。在周生策划的竣工仪式上,随着灵帝的金剪刀剪断的红飘带落地,从四周高山引来的山泉水,通过陶瓷水管输入了洛阳城内的千家万户。随着自来水的流通,周生布下的风水局也开始启动了。整个华夏的气运和大汉的国运开始脱离,分布华夏各地。如果有修炼之士在此打开天眼细看,就会发现整个华夏的气运从洛阳皇宫分出了成千上万条,其中有十八条比较粗壮的气运散落入九州各地。

  周山正准备上奏灵帝解散修缮司,遣散民工。灵帝却想仿照品世茶楼修建罼圭、灵昆苑两座皇家园林。要知道中国的园林在东汉时期还处在萌芽时期,中国的园林成熟于千多年以后的明朝—中国第一本园林专著《园冶》就成书于明朝。此时的园林完全是在天然景观上稍加修饰而成,与后世园林讲究的一步一景,如梦如幻,宛如仙境的美景有天渊之别。因此灵帝对品世茶楼是百玩不厌,恋恋不舍。

  在朝会上司徒杨赐谏曰:“先帝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猥规郊城之地以为苑囿,坏沃衍,废田园,驱居民,畜禽兽,殆非所谓若保赤子之义。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顺四节也。宜惟夏禹卑宫、太宗露台之意,以尉下民之劳。”

  书奏,灵帝欲止,以问侍中任芝、乐松;对曰:“昔文王之囿百里,人以为小;齐宣五里,人以为大。今与百姓共之,无害于政也。”灵帝大悦,遂下旨令周山主持修建事宜。

  中常侍赵忠趁机在朝会时弄了一只狗著进贤冠,带绶,摇摇晃晃作大臣之像以此打击士族。灵帝见了大乐,笑道:“好一只狗官!”朝中百官敢怒不敢言,这就是后世骂当官的为“狗官”的由来。于是士族对灵帝更加绝望,着力扶持袁氏一族,并在后来写书污蔑灵帝指示宫女与狗xingjiao,以做报复。

  于是周山趁机将愿意移民交州的民工全部移民交州,通过蔡邕等人不断地宣传,大约有人口二十万占总民工的三成以上移民到了交州。剩下的人周山组建了鲁班建筑社,来修建灵帝的两座园林。园林修成后,灵帝作列肆于此,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灵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

  灵帝又驾四驴,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仿效,驴价遂与马齐。帝好为私稸,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中常侍吕强上疏谏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今中尚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藏,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调广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又,阿媚之臣,好献其私,容谄姑息,自此而进。旧典:选举委任三府,尚书受奏御而已;受试任用,责以成功,功无可察,然后付之尚书举劾,请下廷尉覆案虚实,行其罪罚。于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旷职废官,荒秽不治。今但任尚书,或有诏用,如是,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复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劳苦乎!”书奏,不省。

  七月苍梧、桂阳贼攻郡县,朝野再次震动。蔡邕表举谏议大夫、关内侯朱俊为桂阳郡大守主持平叛,灵帝想起朱俊在交州的平叛战绩就准奏了。

  朱俊得到大仆周山制作的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及战,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

  荆州刺史赵凯不忿朱俊平民出身,而能封侯。诬奏朱俊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朱俊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俊,防禁严密,无由自讼;朱俊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及言凯所诬状,潜令亲属诣大仆周山密奏灵帝。灵帝闻奏,大惊,下诏复朱俊官职,封都亭侯,食邑一千户。

  朱俊经过这一劫难,对灵帝也开始失望起来,同时意识到伴君如伴虎。而要改变这种把生命寄托在皇帝手上的危险,只有如先贤所追求的大同社会才行,于是思想慢慢向周生等人靠拢。

  同时交州刺史周峰在别驾从事贾诩的建议下上奏苍梧郡大守当地豪族士普(士燮从父)为官失职,与贼暗通,举荐孔晨为苍梧郡大守。灵帝大怒,下诏将士普一族流放北疆五原,任命孔晨为苍梧郡大守。于是未来的岭南王士燮--交州最大的一个豪族就此被周峰除掉,为周峰在交州的治理搬掉了最后一根刺。

  周生见洛阳的风水局已经大功告成,而交州反对势力也清除干净了,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因此返回番禺,准备破除镇海楼的风水局。周生从的镇海楼出发循着山脉而上经过白云山、连山直到五岭山脉(龙脉其实指的就是山脉或者河流)仔细地观察着龙脉的起伏、走向、阴阳和生死,最后心有所得才返回番禺。

  汉武帝建的镇海楼是一栋红砖黑瓦的四层建筑,面向龙脉、背对海湾、背虚向实、门开兑宫,耸立在龙穴之上。原来这是一个火水既济的风水局,上红下黑,水火既济。红为火,火在下,黑为水,水在上,黑水压离龙,凶!坎宅兑门为绝命(风水建筑没有命卦),凶!背虚向实,背无靠、前无途,凶!四层为金,黑砖属水,红瓦为火,金耗火而生水,水克火,既济代表终结,凶!四凶之局镇压龙穴,再取名镇海,原本山水相交、阴阳相生的风水宝地被生生改造成了凶地,岂不悲乎!

  180年是庚申年,九月九日子时,申子辰合水局,时落天贵宫。周生安排人员开始掀起屋瓦,挖掘房心地面换取房屋天心。周生自己从伏位开始,脚踩九宫,到延年为止。

  左手握固位于下丹田,不动。右手从下丹田开始上升,先伸小指指向南方(按理应该指向北方,北方为水,不过此地南方是大海!)次伸食指指向东方,再伸中指指向山脉,最后右手上升到中丹田不动。小指为水,食指为木,中指为火,因此水生木,木生火。同时下丹田为阴、为地,中丹田为阳,为天。右手从下丹田上升到中丹田表示阳气由大地上升到天空。

  与此同时周生调神调息,身与气合,气与意合,意与神合,神与天地合。随着脚步的走动,手指的变化,用肾气调动大海水汽滋润肝气(东方木气),木气再滋润离龙火气。同时口中咒曰:“天地定位、水火相济…离龙入海!

  刹那间只觉整条山脉轻轻震动了两下,隐隐约约之间天地之间似乎传来一声喜悦的龙吟声。星光大亮,山风微动,氤氲弥蒙,仔细看去,只觉山脉起伏飞扬,森林生意盎然。

  当九九八十一天以后,整个镇海楼已经浴火重生了。只见一栋宽六米、长七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高约二十一米的蓝墙绿窗,重檐攒顶的建筑耸立在山间。背山面海,坎宅离门。大门上一块黑底红字的门匾,上面写着自由奔放的“望海楼”三个隶书大字,这几个字颇有龙门碑的韵味。原本的“蛟龙吸水”的风水局已经被周生进化成了“神龙入海”的风水局。

  十二月太傅袁隗纠集朝中重臣一起上奏灵帝:皇后之位已经空虚了两年,要求灵帝册立皇后,以全国体。并提议从杨氏或袁氏等千年士族中选一位美丽端庄,仪表雍容的适龄女子进行册封。妄图借此控制灵帝和进一步分润帝王龙脉。宦党见此就将日益艳丽的何皇妃抬出来对抗,建议灵帝册封其为皇后。灵帝因为何皇妃的媚男药功而对她日益着迷,因此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周生闻讯特意在交州选了一株酷似美女的珊瑚敬献给灵帝,以表庆祝。北匈奴与鲜卑交战数年,却彼此无法奈何,又见大汉在一旁虎视眈眈,此时北匈奴犹自惧怕汉武雄风,于是又引兵西归中亚。


  (https://www.23hh.com/book/65/65246/382238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