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悠悠五千年 > 第三十节 封建制度的创立

第三十节 封建制度的创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灭了商,此时他方41岁,可谓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他对大周王朝的前景充满憧憬,但灭商之后的当务之急当然不是继续扩大版图,而是先慢慢消化、巩固胜利成果。

  为了显示新朝新气象,武王在沣河东岸又修建了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丰镐二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丰镐城,称为宗周。公元前1045年,镐京建成,武王便定都于此。

  此后,武王便与身边的智囊团研究大周王朝的长治久安之计。武王身边有四大能臣,即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太公姜望、毕公姬高。

  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是武王姬发的同母弟,他的儿子姬禽受封于鲁国。姬奭则是文王的庶子,即是武王姬发的同父异母弟,受封于燕国。姬高是周文王第15子,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受封于毕国。在这四人之中只有太公望属于外臣,太公望即姜子牙,但他却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受封于齐国。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得上诸葛亮,何况众贤齐集?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分封制,这就是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通俗的说,就是帝王分给大臣一块地盘,让他代替自己前去管理,并对自己一人负责。这是一个可以很好地稳定天下的办法。

  不过,此制度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在各个诸侯的地盘内,帝王并不能直接行使自己权利,而要通过他所分封的那位诸侯来落实、实行。也就是说,被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地盘内,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一切事情都由他自己说了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为所欲为,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在王权强大的时代,天子完全有能力废黜任何一个不听话诸侯。作为一方诸侯,除了要听从天子的调遣外,还要按时的朝见、进贡、跟随天子出征等。

  那么,如此高规格的封赏,都有什么人才有资格呢?当然,一般人都是不够格的。能够有资格轮的上被分封的人,不是天子的宗室成员、就是做出突出贡献的王公大臣,如周公封鲁,太公封齐。此外,武王又对上古圣贤君主的后代实行大分封:如将神农氏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祝(江苏赣榆),尧的后人封于蓟(天津蓟县),舜的后人封于陈(河南淮阳),夏朝的后人封于杞(河南杞县)。

  《史记》中便有《陈杞世家》记载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而杞国更是以“杞人忧天”的故事深留人们记忆中。杞国微小,《史记》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次迁徙。“杞人忧天”这个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分封诸侯好处很多,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可以稳定天下的局势、拱卫王室。如果一次性在全国分封几十个诸侯,这就好比在全国设立了几十个周王朝的大的据点,如果谁不老实的话,消息立马就会被上报给周天子。甚至有的时候,被分封的诸侯就可以直接把它给干掉。再者就是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扩大了周王朝的疆土。这相当于武装移民,因为每一个诸侯国都是一个根据地,他们可以以此为据点,对外进行扩,达到扩充自己地盘的目的,进而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也就间接地扩大了周王朝的疆域。

  当然周初分封的诸侯时,也有无奈之举,如楚国和蜀国,这两国离中原较远,比较桀骜不驯,对周王朝并不顺从,但周也无力征伐,便赏封爵加以笼络。

  此外,为了安抚商朝残余势力,同时加以监视,武王对商王族实行了优待政策。武王首先将死于纣王之手的比干改葬,又释放被纣王禁锢的箕子。接着,武王自动退出殷都,整修了商纣宫殿,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河南安阳),继续统治商民,此项措施更是赢得了商朝遗民的欢心。

  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武王不会对武庚放心,他不会相信武庚会就此甘心俯首。

  因此,在武庚的殷都朝歌周围,武王又分封了自己三个弟弟:朝歌以东地区,管叔姬鲜于管(河南郑州);朝歌以西地区,封蔡叔姬度于蔡(河南上蔡);朝歌以北地区,霍叔姬处于霍(山西霍州)。这三国对朝歌形成了C形包围,共同监视武庚,这便是历史上的著名的三监。史传周文王有百子,而可考证的儿子只有17人。而在这17人当中,有十个都是太姒所生。长子姬考(伯邑考),被纣王所杀。次子姬发,即周武王。三子姬鲜(管叔),封管国。四子姬旦,即周公,他的儿子封鲁国。五子姬度(蔡叔),封卫国,后叛乱被放逐。他的儿子姬胡又被封于蔡,为蔡国始祖。六子姬振铎(曹叔),封曹国。七子姬武(成叔),封郕国。八子姬处(霍叔),封邶国。九子姬封(康叔),封康国。十子姬聃堣,封沈国。

  对于武王来说,这担负监视武庚的三个弟弟是可以让他绝对放心的人。因为管叔姬鲜、蔡叔姬度、霍叔姬处这三人都是他的同父同母弟,他们的老妈都是文王的正妃——太姒。但是武王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差点把新生的周王朝推入灭亡深渊的,便是他的这三位可爱的亲弟弟。


  (https://www.23hh.com/book/73/73923/442119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